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中发挥参谋作用
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根本保证。吉林市龙潭区教研部门积极参与《龙潭区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到2016年10月末,龙潭区中小学全部开通互联网专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区域内所有中小学班级均配备教学一体机,多媒体覆盖率达到100%,为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教育信息化领导能力建设上发挥组织作用
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部门承担了区域教育信息化领导组办公室的职责,全面统筹规划实施全区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工作中以精炼学校领导队伍为首要目标,分批打造全区首席信息官队伍,保障区域内各学校信息化工作有序进行。同时,组织基层学校领导深入学习国家、省、市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文件,并按照各个基层单位的具体情况,组成教育信息化协作组,组织学校领导到全国各地学习。
在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加大优质校本教育资源建设力度。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依托国家、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遴选优质资源,逐年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和校本资源,建成全区优质资源库。同时建立完善的教育资源遴选、建设、推送和应用的奖励机制。龙潭区于2014年8月启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应用,并完成全区教师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实名注册。
龙潭区先后建设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业务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等网络平台,全区教师、学生、家长近2万人活跃在平台上。平台业务交换量大,节省资金多,在教研、培训、宣传以及提高工作效率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在教育信息化应用广度与深度拓宽上发挥协调作用
龙潭区推行区域信息化教育建设,开展移动教研,加强对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研究与应用,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互动,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建区级应用融合探究团队,通过一系列举措探索出10个涵盖各学段、各学科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应用新模式,开展10个“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试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
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充分利用最前沿信息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下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新型课堂的建设,利用互联网同步上课的方式,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在2014年“一师一优课”活动中,龙潭区组织有序、成绩显著,全区有1000多名教师参与晒课,1人获部优、10人获省优、17人获市优。吉林市教育局和吉林市教育学院推荐组建的龙潭区“一师一优课”专家教研工作室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工作室。
在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上发挥主导作用
深入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素养和能力。建设培训课程,建立和完善“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线上线下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吉林省教师研修网开展混合研修活动,普及极简直播研修,提高直播研修的频率。运用研修工具进行课堂评价,由经验教研向实证教研转变,推动教师研修活动的开展,鼓励教师积极开发网络课程。
龙潭区推进以赛促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各种信息化应用比赛,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
结合当前学校网络全覆盖的基础条件,依托吉林省研修网启动移动教研和移动培训(菜单培训)新模式,进行了“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教研探索,实现了由经验教研培训转向数字教研培训的新尝试。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中发挥督促作用
龙潭区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一把手”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教研、培训、装备等部门参与协作的信息化工作机制,落实信息化办公室工作职能,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领导体制。信息化办公室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带领下,统筹协调、指导本区域、本单位内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设立“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龙潭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基本办学条件,纳入基本办学指标,制定针对区域、学校、课程、资源、教师、学生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将相关评估纳入教育督导工作,有效推动龙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
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根本保证。吉林市龙潭区教研部门积极参与《龙潭区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到2016年10月末,龙潭区中小学全部开通互联网专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区域内所有中小学班级均配备教学一体机,多媒体覆盖率达到100%,为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教育信息化领导能力建设上发挥组织作用
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部门承担了区域教育信息化领导组办公室的职责,全面统筹规划实施全区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工作中以精炼学校领导队伍为首要目标,分批打造全区首席信息官队伍,保障区域内各学校信息化工作有序进行。同时,组织基层学校领导深入学习国家、省、市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文件,并按照各个基层单位的具体情况,组成教育信息化协作组,组织学校领导到全国各地学习。
在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加大优质校本教育资源建设力度。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依托国家、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遴选优质资源,逐年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和校本资源,建成全区优质资源库。同时建立完善的教育资源遴选、建设、推送和应用的奖励机制。龙潭区于2014年8月启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应用,并完成全区教师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实名注册。
龙潭区先后建设了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业务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等网络平台,全区教师、学生、家长近2万人活跃在平台上。平台业务交换量大,节省资金多,在教研、培训、宣传以及提高工作效率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在教育信息化应用广度与深度拓宽上发挥协调作用
龙潭区推行区域信息化教育建设,开展移动教研,加强对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研究与应用,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互动,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建区级应用融合探究团队,通过一系列举措探索出10个涵盖各学段、各学科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应用新模式,开展10个“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试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
龙潭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充分利用最前沿信息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下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新型课堂的建设,利用互联网同步上课的方式,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在2014年“一师一优课”活动中,龙潭区组织有序、成绩显著,全区有1000多名教师参与晒课,1人获部优、10人获省优、17人获市优。吉林市教育局和吉林市教育学院推荐组建的龙潭区“一师一优课”专家教研工作室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工作室。
在教育信息化专项培训上发挥主导作用
深入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素养和能力。建设培训课程,建立和完善“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线上线下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吉林省教师研修网开展混合研修活动,普及极简直播研修,提高直播研修的频率。运用研修工具进行课堂评价,由经验教研向实证教研转变,推动教师研修活动的开展,鼓励教师积极开发网络课程。
龙潭区推进以赛促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各种信息化应用比赛,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
结合当前学校网络全覆盖的基础条件,依托吉林省研修网启动移动教研和移动培训(菜单培训)新模式,进行了“互联网+”背景下新型教研探索,实现了由经验教研培训转向数字教研培训的新尝试。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中发挥督促作用
龙潭区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一把手”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教研、培训、装备等部门参与协作的信息化工作机制,落实信息化办公室工作职能,完善教育信息化组织领导体制。信息化办公室在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带领下,统筹协调、指导本区域、本单位内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设立“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龙潭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基本办学条件,纳入基本办学指标,制定针对区域、学校、课程、资源、教师、学生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将相关评估纳入教育督导工作,有效推动龙潭区教育信息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