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尔滨在生态的治理上可以说花了血本
前后总计投入上百亿进行社会大生态的建设治理
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今年采访参加两会的市长,市长们谈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生态。生态是一个几年来社会各界谈的最多的名词。生态,仅仅是放在嘴上的时髦还是动真格,真刀真枪的干?社会一直见仁见智。
近日,本刊记者来到黑龙江代表团两会驻地——西直门宾馆采访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宋希斌市长,听听宋希斌如何建设哈尔滨市的生态。
走进宋希斌市长的房间,只见桌上摆满了会议资料。几句寒暄,记者直奔主题。
“哈尔滨近几年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但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正确有力的领导下,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紧紧抓住生态不松劲。始终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要目标,给全市人民一个幸福安居舒适的环境。近年来,哈尔滨在生态的治理上可以说花了血本。前后总计投入上百亿进行社会大生态的建设治理,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当记者发问有哪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成效,能够提供哪些数据时,宋希斌如数家珍般回答说,2014年哈尔滨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2014年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共推动15个大气、11个污水处理厂和101个农业源减排项目建成投用,并上报国家核定,共削减二氧化硫3958吨、氮氧化物4356吨、化学需氧量12620吨、氨氮1540吨,分别比2010年减少2%、2.9%、8%和9.6%,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特别是哈三、哈石化等10个脱硫脱硝项目的竣工投用,为哈尔滨市按期完成国家责任书项目做出重大贡献。目前,哈尔滨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两项指标已提前完成“十二五”国家减排任务指标。
(二)强力推进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印发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建立了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重新修订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推动拆并改造燃煤小锅炉803台,淘汰黄标车3万余辆,更新新能源公交汽车600台,审核清洁生产企业118家。同时,对590家储油库、加油站和14家火电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决定。三年累计拆并改造分散燃煤小锅炉1624台。全年达标天数242天。
(三)加快推进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推进的69个“十二五”松花江规划项目开工率已达79%,建成率达64%;9个城关镇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运。环保部挂牌督办的650吨/日污泥处置项目和信义污水处理厂多年临时供电问题得到解决,实现摘牌。哈尔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已由2013年的86.7%提高到88%,松花江流域5个规划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到70%以上,同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四)扎实开展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哈尔滨市水源地管理办公室正式入驻磨盘山水源地,驻库区日常监管机制和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全面建立,库区水质富营氧化综合解决方案、垃圾清运处理方案、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方案启动实施,磨盘山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在100%水平。农村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由2013年的28%提高到目前的35%。
(五)全面加强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年度计划,实施了108个农业源减排项目。启动了尚志、五常、延寿等六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双城区农丰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调整任务,创建省级生态县(市)2个、生态乡(镇)13个、生态村294个。
哈尔滨已经全面完成了“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其中,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削减3.7%、1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8%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由35%提高到40%,哈尔滨市地表水水质三类以上的比例达到60%,松花江干流6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功能区划要求。农村连片整治项目完成率达到80%,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哈尔滨2014年交出了一份龙江人民基本满意的答卷,成绩良好,2015年工作目标又将是什么,如何落实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宋希斌说,哈尔滨2015年还是要做好五件事:
一、加快改革进程,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任务。加快推进2014年已启动的但尚未完成的生态文明改革事项,力争年内完成。加快落实年度改革任务、计划、方案,明确制度建设内容,落实责任,分解任务,推动年度改革事项全面完成。继续深化环保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第三方监测、第三方治理等改革事项,努力实现环境保护精细管理,以适应新常态要求。
二、着力治理大气和水体污染,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重点是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并加快小锅炉“煤改气”“煤改电”步伐,加大拆炉并网工作,继续淘汰建城区内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并启动20吨以下热网覆盖内燃煤锅炉淘汰计划;实行高污染燃料区域禁燃,禁止市区内65吨以下锅炉使用原(散)煤;继续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推动完成年度淘汰任务;强化秸秆禁烧工作,推动完成收运体系和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重点督促完成69个“十二五”松花江治污规划项目建设;实施《哈尔滨市流域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松花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推行“一河一策”治污模式,严格“河段长”考核机制,完善流域污染防治机制;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
三、严格总量控制和环境准入,努力强化源头预防。深入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快推进重点减排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十二五”国家减排任务指标。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启动26个工业园区跟综规划环评,推进完成土地利用和流域区域开发等10方面专项规划环评工作。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市区内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计划落实;借助“两大平原”等国家战略的联动效应,继续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重点启动哈尔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编制工作。
四、加强生态保护与农村环保工作,实施高标准推进。继续加大生态市建设力度,深入落实市政协“一号”建议案,推动“美丽哈尔滨”建设工作。借助“两大平原”等国家战略的联动效应,继续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完成6个县(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生态县(市)、乡(镇)创建工作,力争年底前创建省级生态县(市)2个、生态乡(镇)5个、生态村20个。
五、加强全方位环境监督管理,确保环境安全可控。严格落实新《环保法》,加大环境违法问题查处力度,对重大环境违法问题实行“零容忍”。加大环境信访问题办理力度,坚决查处办理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强化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和管理体系建设,落实环境应急快速协调反应机制,确保环境安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控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提高环境监管效果;实施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实现监测数据全公开。
采访结束时,宋希斌说: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沉下心来认认真真,持续努力做。
前后总计投入上百亿进行社会大生态的建设治理
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今年采访参加两会的市长,市长们谈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生态。生态是一个几年来社会各界谈的最多的名词。生态,仅仅是放在嘴上的时髦还是动真格,真刀真枪的干?社会一直见仁见智。
近日,本刊记者来到黑龙江代表团两会驻地——西直门宾馆采访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宋希斌市长,听听宋希斌如何建设哈尔滨市的生态。
走进宋希斌市长的房间,只见桌上摆满了会议资料。几句寒暄,记者直奔主题。
“哈尔滨近几年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但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正确有力的领导下,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紧紧抓住生态不松劲。始终把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要目标,给全市人民一个幸福安居舒适的环境。近年来,哈尔滨在生态的治理上可以说花了血本。前后总计投入上百亿进行社会大生态的建设治理,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当记者发问有哪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成效,能够提供哪些数据时,宋希斌如数家珍般回答说,2014年哈尔滨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2014年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共推动15个大气、11个污水处理厂和101个农业源减排项目建成投用,并上报国家核定,共削减二氧化硫3958吨、氮氧化物4356吨、化学需氧量12620吨、氨氮1540吨,分别比2010年减少2%、2.9%、8%和9.6%,超额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特别是哈三、哈石化等10个脱硫脱硝项目的竣工投用,为哈尔滨市按期完成国家责任书项目做出重大贡献。目前,哈尔滨市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两项指标已提前完成“十二五”国家减排任务指标。
(二)强力推进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印发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建立了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重新修订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推动拆并改造燃煤小锅炉803台,淘汰黄标车3万余辆,更新新能源公交汽车600台,审核清洁生产企业118家。同时,对590家储油库、加油站和14家火电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决定。三年累计拆并改造分散燃煤小锅炉1624台。全年达标天数242天。
(三)加快推进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推进的69个“十二五”松花江规划项目开工率已达79%,建成率达64%;9个城关镇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运。环保部挂牌督办的650吨/日污泥处置项目和信义污水处理厂多年临时供电问题得到解决,实现摘牌。哈尔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已由2013年的86.7%提高到88%,松花江流域5个规划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达到70%以上,同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四)扎实开展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哈尔滨市水源地管理办公室正式入驻磨盘山水源地,驻库区日常监管机制和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全面建立,库区水质富营氧化综合解决方案、垃圾清运处理方案、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方案启动实施,磨盘山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在100%水平。农村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由2013年的28%提高到目前的35%。
(五)全面加强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年度计划,实施了108个农业源减排项目。启动了尚志、五常、延寿等六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双城区农丰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调整任务,创建省级生态县(市)2个、生态乡(镇)13个、生态村294个。
哈尔滨已经全面完成了“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其中,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氨氮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削减3.7%、1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8%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由35%提高到40%,哈尔滨市地表水水质三类以上的比例达到60%,松花江干流6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功能区划要求。农村连片整治项目完成率达到80%,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哈尔滨2014年交出了一份龙江人民基本满意的答卷,成绩良好,2015年工作目标又将是什么,如何落实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宋希斌说,哈尔滨2015年还是要做好五件事:
一、加快改革进程,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任务。加快推进2014年已启动的但尚未完成的生态文明改革事项,力争年内完成。加快落实年度改革任务、计划、方案,明确制度建设内容,落实责任,分解任务,推动年度改革事项全面完成。继续深化环保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第三方监测、第三方治理等改革事项,努力实现环境保护精细管理,以适应新常态要求。
二、着力治理大气和水体污染,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重点是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并加快小锅炉“煤改气”“煤改电”步伐,加大拆炉并网工作,继续淘汰建城区内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并启动20吨以下热网覆盖内燃煤锅炉淘汰计划;实行高污染燃料区域禁燃,禁止市区内65吨以下锅炉使用原(散)煤;继续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推动完成年度淘汰任务;强化秸秆禁烧工作,推动完成收运体系和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在水污染防治方面,重点督促完成69个“十二五”松花江治污规划项目建设;实施《哈尔滨市流域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松花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推行“一河一策”治污模式,严格“河段长”考核机制,完善流域污染防治机制;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
三、严格总量控制和环境准入,努力强化源头预防。深入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快推进重点减排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十二五”国家减排任务指标。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启动26个工业园区跟综规划环评,推进完成土地利用和流域区域开发等10方面专项规划环评工作。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市区内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计划落实;借助“两大平原”等国家战略的联动效应,继续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重点启动哈尔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编制工作。
四、加强生态保护与农村环保工作,实施高标准推进。继续加大生态市建设力度,深入落实市政协“一号”建议案,推动“美丽哈尔滨”建设工作。借助“两大平原”等国家战略的联动效应,继续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完成6个县(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生态县(市)、乡(镇)创建工作,力争年底前创建省级生态县(市)2个、生态乡(镇)5个、生态村20个。
五、加强全方位环境监督管理,确保环境安全可控。严格落实新《环保法》,加大环境违法问题查处力度,对重大环境违法问题实行“零容忍”。加大环境信访问题办理力度,坚决查处办理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强化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和管理体系建设,落实环境应急快速协调反应机制,确保环境安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控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提高环境监管效果;实施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实现监测数据全公开。
采访结束时,宋希斌说: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沉下心来认认真真,持续努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