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津西古驿杨柳青,其年画被推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手艺人以绝学联通古今,让盖天盖地的门神,喜滋滋、胖滚滚的娃娃,在承祧与探寻中绵延生色。
杨柳青年画的核心是年味。这幅“福善吉庆”图以戟谐音“吉”寓意喜庆。
特别注释:杨柳青年画作为一种综合性民间艺术,木版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品。被贫贱与富贵之家同视为珍品,丝绸之路更将其传至欧洲。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追寻吴承恩的诗句,驱车前往天津城西,沿京杭运河行至南北漕运枢纽——杨柳青。建于清末的石家大院是小镇的坐标原点。由此向西,穿过仿古的街衢,经过风筝铺、乐器行、叫卖熟梨糕的板车、蔬菜横陈的小摊,直达石家大院边侧的深宅。外墙上书:“杨柳青年画馆”。
几座知名画庄以小型博物馆的形式入驻画馆。最里边的玉成号画庄,书案上平展一幅阖家欢乐的“庆赏元宵”图。这是杨柳青年画第六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先生方完成的作品。“杨柳青年画的核心是年味,有祥和、企盼、吉祥、喜庆的意思。”他说。在另一幅《莲年有余》中,童颜佛身、戏姿武架的娃娃手持莲花,紧抱通红大鱼,寓意人丁兴旺、丰盛有余。此外,他的作品中还有门神庄严、财神乐呵、红楼众姝顾盼生姿、“李逵负荆”张力十足……“每幅年画都包含一个故事,画的人要瞳民俗、懂历史”。
杨柳青年画的成长史也是艺人们闲坐爱说的故事。元末明初,一位雕刻艺人到此避难,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灶王卖,引得本地人竞相模仿,到明永乐年间,重新疏通的大运河带来南方的宣纸和水彩,它们的使用改进了年画工艺。清康乾时期见证了杨柳青年画的盛景:三千余位手工艺人入驻近百家画店作坊,街上字号林立、彩幌遥对,“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走向长城内外、天山脚下乃至东海之滨的杨柳青年画,被贫贱与富贵之家同视为珍品,丝绸之路更将其传至欧洲。今天,俄罗斯各大博物馆仍藏逾五千幅中国年画,其中大多来白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
1952年出生于杨柳青年画作坊世家的霍庆顺,与这些纸上纸下的故事相伴长大。五六岁时看两个姐姐学彩绘,他也喜爱,无奈父亲霍玉棠深感本行辛劳,无意领子进门。到了十来岁,有次趁父亲休息,霍庆顺偷偷把晾一边的画刷完。父亲发现后,见小子干得还不错,“是那块材料”,又诚心可鉴,才正式开授印刷技艺。
未料玉成号画庄命遭遇兵燹途多蹇。自1928年创办以来,先是面临上海月份牌等流水线印刷品的冲击,又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大革其命,奄奄一息。20世纪80年代初,时为家具厂漆工的霍庆顺和家人决意重拾年画,“我们是年画世家,有义务传承这门手艺”。这一年的春节,家里挂起年画,亲友和街坊闻风而来。随后,对乡俗的怀念、对美的渴望聚起越来越多同好。1992年,霍家终于重振玉成旗号。“杨柳青青似画中,家家绣女竟衣红。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如是场景终于重现杨柳青。
细端每幅画的落款,都是只留宗族名,不留个人名;只因杨柳青年画的五大工序:勾、刻、印、绘、裱,需众人协作完成。从在木板上勾勒轮廓,到刻成版样,在纸上刷墨印,再依轮廓填色涂彩,直至最终装裱,每道工序都考究之极。许多人穷尽一生钻得其一,霍庆顺罕见地擅长两项:印刷和彩绘。他当场演示何为“印”:用鬃刷蘸墨汁涂于半米长的木版,随后将大张生宣纸小心覆盖其上,再以鬃耙均匀推压,一张年画雏形便呈现出来。取材杜梨木的木版,够软而宜雕,够硬而耐磕,且十分长寿——玉成号现存最老的一块木版已服役近一百八十年。
印刷之后,套色两次,再以彩笔填绘。末一步最难的是画色样,颜色的选择与搭配、水彩渲染的浓淡,都有讲究。这种“半印半画”尤其关注手工彩绘的作法,正是杨柳青年画特出于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画作而闻名四方之处。版画的刀法融合绘画的笔触,既见写意与古朴,又显精细和重彩,韵味与工艺尽出。
说起技艺眉飞色舞的霍庆顺,黯然于一些画庄舍弃木版、采用机器化的丝网印刷。“杨柳青年画作为一种综合眭民间艺术,木版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品。”他强调。那种“精细透亮,艳而不火”的美感,在于木版印刷留下的深深浅浅的墨迹,且线条印迹不能被大块色彩覆盖,色彩也要避艳俗而趋淡雅。但“丝网印刷我电不反对”—有点无奈,毕竟现实摆在那儿:随着民居格局和人们审美的变化,年画在农耕时期的民俗基础已经消亡,贴年画的人越来越少。出产迅速、印刷尚可、传播量大,与坚持传统、坚持精品、坚持小众,哪一种更能延续年画的生命?
在石家大院另一侧的民俗文化街上,玉成号画庄如同许多年画门市部,还保持着传统的“前店后厂”的手工作坊经营模式。上楼,一名男子正半蹲着给一幅即将完成的《春牛图》上色。这是霍庆顺的儿子。老院、古树、砖刻、剪纸、年画、手艺人……盛衰枯荣的记录者总是有点落寞的。他们的勇气从何而来?就像杨柳青的前辈——当年“赶大营”的天津货郎,永别故土,奔赴远方,勇气从何而来?却是—往无前。
杨柳青年画的核心是年味。这幅“福善吉庆”图以戟谐音“吉”寓意喜庆。
特别注释:杨柳青年画作为一种综合性民间艺术,木版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品。被贫贱与富贵之家同视为珍品,丝绸之路更将其传至欧洲。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追寻吴承恩的诗句,驱车前往天津城西,沿京杭运河行至南北漕运枢纽——杨柳青。建于清末的石家大院是小镇的坐标原点。由此向西,穿过仿古的街衢,经过风筝铺、乐器行、叫卖熟梨糕的板车、蔬菜横陈的小摊,直达石家大院边侧的深宅。外墙上书:“杨柳青年画馆”。
几座知名画庄以小型博物馆的形式入驻画馆。最里边的玉成号画庄,书案上平展一幅阖家欢乐的“庆赏元宵”图。这是杨柳青年画第六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先生方完成的作品。“杨柳青年画的核心是年味,有祥和、企盼、吉祥、喜庆的意思。”他说。在另一幅《莲年有余》中,童颜佛身、戏姿武架的娃娃手持莲花,紧抱通红大鱼,寓意人丁兴旺、丰盛有余。此外,他的作品中还有门神庄严、财神乐呵、红楼众姝顾盼生姿、“李逵负荆”张力十足……“每幅年画都包含一个故事,画的人要瞳民俗、懂历史”。
杨柳青年画的成长史也是艺人们闲坐爱说的故事。元末明初,一位雕刻艺人到此避难,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灶王卖,引得本地人竞相模仿,到明永乐年间,重新疏通的大运河带来南方的宣纸和水彩,它们的使用改进了年画工艺。清康乾时期见证了杨柳青年画的盛景:三千余位手工艺人入驻近百家画店作坊,街上字号林立、彩幌遥对,“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走向长城内外、天山脚下乃至东海之滨的杨柳青年画,被贫贱与富贵之家同视为珍品,丝绸之路更将其传至欧洲。今天,俄罗斯各大博物馆仍藏逾五千幅中国年画,其中大多来白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
1952年出生于杨柳青年画作坊世家的霍庆顺,与这些纸上纸下的故事相伴长大。五六岁时看两个姐姐学彩绘,他也喜爱,无奈父亲霍玉棠深感本行辛劳,无意领子进门。到了十来岁,有次趁父亲休息,霍庆顺偷偷把晾一边的画刷完。父亲发现后,见小子干得还不错,“是那块材料”,又诚心可鉴,才正式开授印刷技艺。
未料玉成号画庄命遭遇兵燹途多蹇。自1928年创办以来,先是面临上海月份牌等流水线印刷品的冲击,又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大革其命,奄奄一息。20世纪80年代初,时为家具厂漆工的霍庆顺和家人决意重拾年画,“我们是年画世家,有义务传承这门手艺”。这一年的春节,家里挂起年画,亲友和街坊闻风而来。随后,对乡俗的怀念、对美的渴望聚起越来越多同好。1992年,霍家终于重振玉成旗号。“杨柳青青似画中,家家绣女竟衣红。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如是场景终于重现杨柳青。
细端每幅画的落款,都是只留宗族名,不留个人名;只因杨柳青年画的五大工序:勾、刻、印、绘、裱,需众人协作完成。从在木板上勾勒轮廓,到刻成版样,在纸上刷墨印,再依轮廓填色涂彩,直至最终装裱,每道工序都考究之极。许多人穷尽一生钻得其一,霍庆顺罕见地擅长两项:印刷和彩绘。他当场演示何为“印”:用鬃刷蘸墨汁涂于半米长的木版,随后将大张生宣纸小心覆盖其上,再以鬃耙均匀推压,一张年画雏形便呈现出来。取材杜梨木的木版,够软而宜雕,够硬而耐磕,且十分长寿——玉成号现存最老的一块木版已服役近一百八十年。
印刷之后,套色两次,再以彩笔填绘。末一步最难的是画色样,颜色的选择与搭配、水彩渲染的浓淡,都有讲究。这种“半印半画”尤其关注手工彩绘的作法,正是杨柳青年画特出于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画作而闻名四方之处。版画的刀法融合绘画的笔触,既见写意与古朴,又显精细和重彩,韵味与工艺尽出。
说起技艺眉飞色舞的霍庆顺,黯然于一些画庄舍弃木版、采用机器化的丝网印刷。“杨柳青年画作为一种综合眭民间艺术,木版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品。”他强调。那种“精细透亮,艳而不火”的美感,在于木版印刷留下的深深浅浅的墨迹,且线条印迹不能被大块色彩覆盖,色彩也要避艳俗而趋淡雅。但“丝网印刷我电不反对”—有点无奈,毕竟现实摆在那儿:随着民居格局和人们审美的变化,年画在农耕时期的民俗基础已经消亡,贴年画的人越来越少。出产迅速、印刷尚可、传播量大,与坚持传统、坚持精品、坚持小众,哪一种更能延续年画的生命?
在石家大院另一侧的民俗文化街上,玉成号画庄如同许多年画门市部,还保持着传统的“前店后厂”的手工作坊经营模式。上楼,一名男子正半蹲着给一幅即将完成的《春牛图》上色。这是霍庆顺的儿子。老院、古树、砖刻、剪纸、年画、手艺人……盛衰枯荣的记录者总是有点落寞的。他们的勇气从何而来?就像杨柳青的前辈——当年“赶大营”的天津货郎,永别故土,奔赴远方,勇气从何而来?却是—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