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还提高了建筑业的竞争力量。现如今建筑工程对人们生活起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的房地产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深度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建筑工程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中起着领导和管理的作用,是贯穿于其中的主线。笔者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解决其问题的改革手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工程管理;改革手段
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状况一直处于良好状态,并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由于建筑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其竞争力也越来越强。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建筑工程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作为工程核心的建筑工程管理,它带给整个工程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然而建筑工程管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妨碍了建筑业的发展,需要及时去修缮。所以,必须对建筑工程管理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督促建筑行业进行自我规范,才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帮助其提高利润。
1 建筑工程管理内容及特征
1.1 建筑工程管理内容
建筑工程管理建立在国家现在的国情之上,并参考经济学规律,将不同种类的资源融合,且将这些资源实践于工程建设之中,然后对建筑工程的全部过程进行策划、监控、组管和调和,它的最后目标是提高建筑质量并且提高建筑企业效益。工程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成立到工程竣工的全过程,主要有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投资管理和工程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之中,应该重视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保证其管理工作的规范标准符合要求,因而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高。
1.2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建筑工程管理有助于减少投资。妥善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够按照其施工工艺、工程特性与项目规模的大小,和企业本身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和施工能力相融合,对工程项目进行调动和改善,并根据实际情况筛选出最合适、最科学的施工方案。与此同时,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还能够妥善的对各个施工阶段进行安排与设计,并在组织上加强管理和监督,因此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资金投入。
(2)提高了工程质量与安全性。在进行有效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条例和操作规程,还要提高其监管力度,以便及时找出安全隐患并及时的进行修复。这不仅减少了施工力量与建筑材料的浪费,提高了其安全性,还减少了因事故发生引起的不必要的花费。
2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 建筑工程安全制度的缺乏
目前,我国有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勘探与检查工作、建筑设计工作和监管工作都没有健全的安全制度。再加上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体系的监督机制,因此与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相对应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导致企业承包三方与工程总承包方以及项目管理之间缺乏联系,造成相互脱节。这种状况的存在对管理工作的效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建筑的质量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2.2 监管体制有待改善
我国的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管体制都有待改善,因为只有具备健全的监管体制,才能够促进管理工作以实际为基础,对施工人员进行恰当的安排,因而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目前我国的很多施工公司为了减少开支而随意减少施工人员,因而导致一个管理人员负责多项监督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致于工程质量降低,投资成本增高。
2.3 管理人才的缺乏
由于建筑环境比较复杂,而目前很多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观念仍然比较陈旧,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和其他行业相比,建筑工程管理在工作人员的安排和成本投入两方面等都存在滞后的特性。在建筑工程管理层中,都有一种观念偏差,就是认为因为以前即使没有先进的机械也能够搭起建筑,所以就算没有较先进的施工机器设备仍对施工效率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很多管理人员正是抱着这样守旧的管理观念而导致管理不善。另外,很多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都比较低,文化素质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比较突出的管理人员很缺乏,再加上一些新的建筑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缺乏创新,因而施工管理不善。
2.4 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
我国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一般都是在施工单位和承包单位的领导下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但是建筑工程的生产工作主要是由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现如今的一线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都不高,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而导致施工项目成本耗费较高,施工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出现。
2.5 安全意识不强
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一项重要的问题。由于国家的建筑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有所提升,因而出现的安全事故也逐渐增多。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其一是由于建筑施工工程项目本身就与施工标准不相符,其二是和建筑工程相匹配的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因而施工项目在室外环境的难度很大,容易发生事故。
3 建筑工程管理改革措施
3.1 完善建筑工程监管体制
对建筑工程监管体制进行有效的完善是建立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妥善管理和秩序维护的基础之上的。但是我国很多建筑单位的监管体制都不够健全。所以要建设合理的、科学的监管体制,同时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并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妥善安排。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施工人员在数量上的充足,以免其身兼数职而降低工作效率。
3.2 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为了提升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就应该重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尤其是其专业水平的提高。①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培训,并及时阿奶其进行对新技术的学习与交流。②要注重培养施工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③不断开发新技术并挖掘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④及时对优秀人员进行嘉赏,以提高其积极性。⑤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行业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微晚,应该多举办一些和国外的技术交流研究会议,以提高我国的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与文化素质水平。
3.3 加强工程管理观念的创新
①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反复的教育。主要教育任务是在其面漆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经济效益观念,强调现在的建筑工程发展趋势与工程任务。②在之前的基础上对工程管理部门的安排与职能进行改革。根据国家的经济体制来转换项目建筑工程管理经营机构。要建造步伐一致,相互协调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③还要依据建筑单位的发展谋略来策划项目的发展模式,促进工程管理观念的创新,提高其施工效率。
3.4 实施有效的管理责任制度
由于我国的很多建筑工程的规模都比较大,再加上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施工技术比较繁琐,因而提升了项目管理的实施难度,并加大了工作量。所以施工单位要不断对其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比如说实施有效的管理责任制度并定时的进行绩效考察。要对不同的岗位进行责任落实,明确其相应的管理任务,并进行定时的工作成绩考核,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因而增强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工程质量。
4 结 语
由上可知,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也不断加强,建筑行业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强度,提高管理质量,因而促进建筑工程健康、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英,蒋永前.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222~223.
[2]汤朝龙.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创新[J].企业技术开发,2011,23:185~186.
[3]徐春黎.简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416.
关键词:建筑业;建筑工程管理;改革手段
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状况一直处于良好状态,并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由于建筑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其竞争力也越来越强。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建筑工程处于很重要的地位,作为工程核心的建筑工程管理,它带给整个工程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然而建筑工程管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妨碍了建筑业的发展,需要及时去修缮。所以,必须对建筑工程管理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督促建筑行业进行自我规范,才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帮助其提高利润。
1 建筑工程管理内容及特征
1.1 建筑工程管理内容
建筑工程管理建立在国家现在的国情之上,并参考经济学规律,将不同种类的资源融合,且将这些资源实践于工程建设之中,然后对建筑工程的全部过程进行策划、监控、组管和调和,它的最后目标是提高建筑质量并且提高建筑企业效益。工程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成立到工程竣工的全过程,主要有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投资管理和工程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之中,应该重视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保证其管理工作的规范标准符合要求,因而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高。
1.2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建筑工程管理有助于减少投资。妥善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够按照其施工工艺、工程特性与项目规模的大小,和企业本身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和施工能力相融合,对工程项目进行调动和改善,并根据实际情况筛选出最合适、最科学的施工方案。与此同时,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还能够妥善的对各个施工阶段进行安排与设计,并在组织上加强管理和监督,因此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资金投入。
(2)提高了工程质量与安全性。在进行有效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条例和操作规程,还要提高其监管力度,以便及时找出安全隐患并及时的进行修复。这不仅减少了施工力量与建筑材料的浪费,提高了其安全性,还减少了因事故发生引起的不必要的花费。
2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2.1 建筑工程安全制度的缺乏
目前,我国有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勘探与检查工作、建筑设计工作和监管工作都没有健全的安全制度。再加上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体系的监督机制,因此与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相对应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导致企业承包三方与工程总承包方以及项目管理之间缺乏联系,造成相互脱节。这种状况的存在对管理工作的效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建筑的质量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2.2 监管体制有待改善
我国的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管体制都有待改善,因为只有具备健全的监管体制,才能够促进管理工作以实际为基础,对施工人员进行恰当的安排,因而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目前我国的很多施工公司为了减少开支而随意减少施工人员,因而导致一个管理人员负责多项监督管理工作,严重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致于工程质量降低,投资成本增高。
2.3 管理人才的缺乏
由于建筑环境比较复杂,而目前很多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观念仍然比较陈旧,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和其他行业相比,建筑工程管理在工作人员的安排和成本投入两方面等都存在滞后的特性。在建筑工程管理层中,都有一种观念偏差,就是认为因为以前即使没有先进的机械也能够搭起建筑,所以就算没有较先进的施工机器设备仍对施工效率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很多管理人员正是抱着这样守旧的管理观念而导致管理不善。另外,很多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都比较低,文化素质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比较突出的管理人员很缺乏,再加上一些新的建筑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缺乏创新,因而施工管理不善。
2.4 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
我国很多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一般都是在施工单位和承包单位的领导下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但是建筑工程的生产工作主要是由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现如今的一线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都不高,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而导致施工项目成本耗费较高,施工质量下降等问题的出现。
2.5 安全意识不强
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一项重要的问题。由于国家的建筑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有所提升,因而出现的安全事故也逐渐增多。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其一是由于建筑施工工程项目本身就与施工标准不相符,其二是和建筑工程相匹配的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因而施工项目在室外环境的难度很大,容易发生事故。
3 建筑工程管理改革措施
3.1 完善建筑工程监管体制
对建筑工程监管体制进行有效的完善是建立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妥善管理和秩序维护的基础之上的。但是我国很多建筑单位的监管体制都不够健全。所以要建设合理的、科学的监管体制,同时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并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妥善安排。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施工人员在数量上的充足,以免其身兼数职而降低工作效率。
3.2 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为了提升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就应该重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尤其是其专业水平的提高。①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培训,并及时阿奶其进行对新技术的学习与交流。②要注重培养施工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③不断开发新技术并挖掘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④及时对优秀人员进行嘉赏,以提高其积极性。⑤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行业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微晚,应该多举办一些和国外的技术交流研究会议,以提高我国的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与文化素质水平。
3.3 加强工程管理观念的创新
①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反复的教育。主要教育任务是在其面漆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经济效益观念,强调现在的建筑工程发展趋势与工程任务。②在之前的基础上对工程管理部门的安排与职能进行改革。根据国家的经济体制来转换项目建筑工程管理经营机构。要建造步伐一致,相互协调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③还要依据建筑单位的发展谋略来策划项目的发展模式,促进工程管理观念的创新,提高其施工效率。
3.4 实施有效的管理责任制度
由于我国的很多建筑工程的规模都比较大,再加上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施工技术比较繁琐,因而提升了项目管理的实施难度,并加大了工作量。所以施工单位要不断对其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比如说实施有效的管理责任制度并定时的进行绩效考察。要对不同的岗位进行责任落实,明确其相应的管理任务,并进行定时的工作成绩考核,以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因而增强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工程质量。
4 结 语
由上可知,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也不断加强,建筑行业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强度,提高管理质量,因而促进建筑工程健康、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英,蒋永前.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222~223.
[2]汤朝龙.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创新[J].企业技术开发,2011,23:185~186.
[3]徐春黎.简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