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握10年美国旅游签证,当你去腻了纽约、波士顿、洛杉矶等美国著名旅游城市后,哪里会成为你探索美国的下一站?
在2016中美旅游年展开之际,本刊对话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新闻文化参赞耿欣(Lisa Heller),共同探讨这一契机下中美两国相互交流的机遇所在。
F=《出国》杂志
H=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新闻文化参赞耿欣Lisa Heller
F:两国将2016年定为中美旅游年,是基于何种想法?
H:美中之间的旅游活动一直在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我们看到有大量中国游客前往美国进行旅游,人数估计达到几百万人。
很多中国游客已经到访过了诸如纽约,洛杉矶,好莱坞等主要旅游区域。所以我认为中美旅游年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鼓励中国游客到访和探索美国其他一些地区,比如我们的国家公园,美国西海岸的北部地区,或者没有到访过的一些中部地区。
美国有十分多元化的区域、文化和美食,我们希望中国游客有机会可以来体验这些不同的内容。
F:2014年11月,美国对中国公民延长了旅游类和学生类签证的有效期。请问到目前为止,美国大使馆收到的签证申请数量有何变化?
H:如你所知,在2014年11月,美国和中国达成了延长中国公民签证有效期的协议,商务/个人旅游的有效期将延长到最长10年,学生签证的有效期也延长到了最长5年。与我们预料的一样,美国在中国及全球各地的使领馆收到的中国公民的签证申请数量在这之后有了大幅增加。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签证申请数量增加了53%。在这段时间内,美国大使馆共向中国公民签发了270万张签证,其中95%属于旅游类或学生类签证,只有5%属于其他类别。
F:新的签证政策将会促使更多中国公民前往美国旅游。在您看来,中国游客在赴美旅游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H:总体来讲,美国公民非常欢迎中国游客的到来。他们的到来能带来经济、文化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旅游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产生人与人之间不同文化、风俗等方面的互动。当中国公民到访美国时,他们会发现美国人的一些习惯与自己国家的不同,比如小费和排队等方面。不过这些都是很微小的事情,而旅游能够提供给你这个机会来学习和适应这些不同的习惯。
F:借助中美旅游年,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美国朋友来到中国旅行。您认为他们在哪些不同习惯上需要适应?
H:美国人来到中国也会收获非常愉快的时光,中国也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供大家探索,比如历史,文化,食物等。
美国人在来到中国后最需要适应的可能是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人口要比美国多很多,许多地方也相对拥挤。因此他们可能需要在这些方面有所适应。但对大多数前往中国旅游的美国人而言,他们带着探索精神而来,希望对中国有亲身体验,了解13亿人民是怎样生活和工作的。他们很高兴能看到这些,这是非常好的相互交流的经历。
F:有哪些方面是美国朋友能够适应的?
H:中国人非常平易近人,他们喜欢和外国人聊天和交流,因此不论美国人走到哪里,大部分人都会感觉到很容易和中国人相处。很多美国人会在中国游览旅游景点、品尝美食,他们都有很愉快的经历。美国人喜欢照相并通过社交网站分享给自己在美国的朋友,这样他们的朋友也能看到当下的中国,并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印象。通常,他们的印象都是很积极的。
F: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能力出国去亲自探访美国。在这之前,人们更多的是通过书籍、音乐、电影等内容来了解美国。您觉得这些内容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文化?
H:书籍、音乐、电影等内容当然会对文化交流带来一定帮助,但需要记住的是,它们是被当作综艺内容而不是新闻这样的严肃出版物制作出来的。比如当谈到电影时,人们知道《星球大战》只是部电影,同样的想法也应适用于其他综艺内容,比如美剧《纸牌屋》等。必须要了解到它们首先是娱乐产品,其次才是对生活和文化的部分反映。因此最好不要依赖于这些事物来获得对一个国家或一种文化的全面认知。
这也是为什么亲身感受是了解一个国家的更好的方式——你可能会看到许多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如果一个美国人来到中国旅游,登长城当然会是他们的选择。如果他们在逗留期间乘坐了交通工具,那么会观察到北京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的另一番面貌,会发现这里有现代化的交通,比如公交车上也有无线网络信号,这个在美国就没有;他们会看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样貌。因此,通过旅游,他们会收获到最直接的,非常个性化的经历。
F:您是否同意中国人了解美国的方式要比美国人了解中国的方式多?
H:我认为在两个国家中,都存在一部分非常小的群体对对方国家非常了解。他们可能是专家或者对对方国家有过很多研究。之后还有较大的一部分群体对对方国家只有有限的认知。这也是我们希望通过自身工作改善的一点——通过旅游及其他形式的教育或文化交流——帮助这部分更大群体产生对对方国家更全面的认知。
在中国,我认为有一件事可以帮助加强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那就是为外国记者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这样能使美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这是我们的一个建议。
但总体来说,人们都是有好奇心的,想了解的更多。在美国,人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评估方法的不同,可能也是最大的经济体。因此人们对中国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很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F:要增强两国人民的了解,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但有时,有些中国学生希望美国学生首先迈出交流的第一步,而有些美国学生则认为中国学生应当自己首先开口交谈,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H:这一现象我们也有所察觉并有关注。我们发现最近几年,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数量有大幅增加。我们会告诉美国高校让它们注意到这一现象,并确保中国学生在读书期间能获得最地道的美国教育和文化经历。 我们每次和中国学生交流时都会告诉他们:不要害怕和美国人交流。即使你的英语没有那么流利也不是问题。美国人是非常友善包容的,他们很愿意看到你与其进行沟通的尝试。我们也努力鼓励学生们去参与一些社团活动,参加体育活动,或者在全国旅游,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同样的问题也会存在于留学中国的美国学生身上,他们中间也会有一些人对迈出交流的脚步有所顾虑。我们会鼓励双方学生都不要有所顾虑。
F:您对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有何建议?他们在留学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例如自身安全问题?
H:学生们不论走到哪里都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会有一些事故发生,也会有极少数学生不幸成为一些犯罪事故的受害者,但这些情况都极为罕见。美国仍是一个可以前往的安全国家。
然而我们发现每年都会有一些中国学生因溺水而死亡,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在溺水身亡的事故中的比例要比其他国家的学生高。因此我们每年都会告诫中国学生对水域多加留意,务必要先学会游泳再接触水域。但总体来说,在美国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来到这里的游客和学生都有愉快的经历。
F: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低龄留学生来到美国接受中等教育,您觉得这些孩子在留美期间会产生哪些问题?家长将孩子在如此低年龄段送出国读书是否明智?
H:将孩子在年幼时送出国是每位父母和每个家庭都要做出的艰难选择。几年前我也考虑过是把自己的女儿送去寄宿学校还是把她带到中国。美国的大部分寄宿学校在为这些非常年轻、远离父母又还没有很好的独立能力的孩子(14-16岁)提供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做的很好。
将年幼的孩子送出去读书是一个很难的决定。它取决于每个家庭的自身状况,家长的想法,孩子的独立性和成熟度,以及他们是不是对这样的海外生活做好了准备……有些在寄宿学校读书的孩子很享受这一经历,也会有一些人不喜欢这种学习——这都与孩子自身的个性有关,而不受国籍或其他背景的影响。
因此,它不是一件非好即坏的事。如果真的有不明智的决定,我认为那是当一个人不想做某件事,而你却要强迫他们去做;或者当孩子想出国,你却不同意的时候。当双方都对出国留学有意向并有积极的心态和想法,这将成为一个很好的经历。
F:您认为学前教育会成为低龄留学的下一个趋势吗?
H:考虑到美国的教育体系,我觉得这不太可能。美国的寄宿学校大部分情况下提供的都是高中阶段的教育,也有一些情况下提供7-8年级的中学教育。对于更年轻的学生而言,在缺少家长陪伴的情况下入学的可能性非常低。
F:最后再回到旅游的话题上,能否列举一下可供中国游客选择的美国旅游目的地,比如说一些不太被中国人所知晓的地方?
H:2015年,我们在大力推广美国的国家公园,有很多中国游客还没有到访过那里。美国值得游览的国家公园非常多:在西部,有十分著名的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和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又称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在夏威夷有很大的火山;还有很多美国人喜欢在国家公园里进行徒步旅行,这些公园里的步道建设的都非常好,比如落基山国家公园(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里的步道;还有在美国东南部地区,一些中国人不经常旅行的地方实际上也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对于中国游客来说,美国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并不会成为他们旅游的首选,但也能够给他们留下许多美好的经历。希望借助中美旅游年之际,他们能够对美国的不同区域进行更多探索。
在2016中美旅游年展开之际,本刊对话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新闻文化参赞耿欣(Lisa Heller),共同探讨这一契机下中美两国相互交流的机遇所在。
F=《出国》杂志
H=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新闻文化参赞耿欣Lisa Heller
F:两国将2016年定为中美旅游年,是基于何种想法?
H:美中之间的旅游活动一直在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我们看到有大量中国游客前往美国进行旅游,人数估计达到几百万人。
很多中国游客已经到访过了诸如纽约,洛杉矶,好莱坞等主要旅游区域。所以我认为中美旅游年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鼓励中国游客到访和探索美国其他一些地区,比如我们的国家公园,美国西海岸的北部地区,或者没有到访过的一些中部地区。
美国有十分多元化的区域、文化和美食,我们希望中国游客有机会可以来体验这些不同的内容。
F:2014年11月,美国对中国公民延长了旅游类和学生类签证的有效期。请问到目前为止,美国大使馆收到的签证申请数量有何变化?
H:如你所知,在2014年11月,美国和中国达成了延长中国公民签证有效期的协议,商务/个人旅游的有效期将延长到最长10年,学生签证的有效期也延长到了最长5年。与我们预料的一样,美国在中国及全球各地的使领馆收到的中国公民的签证申请数量在这之后有了大幅增加。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签证申请数量增加了53%。在这段时间内,美国大使馆共向中国公民签发了270万张签证,其中95%属于旅游类或学生类签证,只有5%属于其他类别。
F:新的签证政策将会促使更多中国公民前往美国旅游。在您看来,中国游客在赴美旅游过程中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H:总体来讲,美国公民非常欢迎中国游客的到来。他们的到来能带来经济、文化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旅游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产生人与人之间不同文化、风俗等方面的互动。当中国公民到访美国时,他们会发现美国人的一些习惯与自己国家的不同,比如小费和排队等方面。不过这些都是很微小的事情,而旅游能够提供给你这个机会来学习和适应这些不同的习惯。
F:借助中美旅游年,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美国朋友来到中国旅行。您认为他们在哪些不同习惯上需要适应?
H:美国人来到中国也会收获非常愉快的时光,中国也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供大家探索,比如历史,文化,食物等。
美国人在来到中国后最需要适应的可能是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人口要比美国多很多,许多地方也相对拥挤。因此他们可能需要在这些方面有所适应。但对大多数前往中国旅游的美国人而言,他们带着探索精神而来,希望对中国有亲身体验,了解13亿人民是怎样生活和工作的。他们很高兴能看到这些,这是非常好的相互交流的经历。
F:有哪些方面是美国朋友能够适应的?
H:中国人非常平易近人,他们喜欢和外国人聊天和交流,因此不论美国人走到哪里,大部分人都会感觉到很容易和中国人相处。很多美国人会在中国游览旅游景点、品尝美食,他们都有很愉快的经历。美国人喜欢照相并通过社交网站分享给自己在美国的朋友,这样他们的朋友也能看到当下的中国,并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印象。通常,他们的印象都是很积极的。
F: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能力出国去亲自探访美国。在这之前,人们更多的是通过书籍、音乐、电影等内容来了解美国。您觉得这些内容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文化?
H:书籍、音乐、电影等内容当然会对文化交流带来一定帮助,但需要记住的是,它们是被当作综艺内容而不是新闻这样的严肃出版物制作出来的。比如当谈到电影时,人们知道《星球大战》只是部电影,同样的想法也应适用于其他综艺内容,比如美剧《纸牌屋》等。必须要了解到它们首先是娱乐产品,其次才是对生活和文化的部分反映。因此最好不要依赖于这些事物来获得对一个国家或一种文化的全面认知。
这也是为什么亲身感受是了解一个国家的更好的方式——你可能会看到许多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如果一个美国人来到中国旅游,登长城当然会是他们的选择。如果他们在逗留期间乘坐了交通工具,那么会观察到北京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的另一番面貌,会发现这里有现代化的交通,比如公交车上也有无线网络信号,这个在美国就没有;他们会看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样貌。因此,通过旅游,他们会收获到最直接的,非常个性化的经历。
F:您是否同意中国人了解美国的方式要比美国人了解中国的方式多?
H:我认为在两个国家中,都存在一部分非常小的群体对对方国家非常了解。他们可能是专家或者对对方国家有过很多研究。之后还有较大的一部分群体对对方国家只有有限的认知。这也是我们希望通过自身工作改善的一点——通过旅游及其他形式的教育或文化交流——帮助这部分更大群体产生对对方国家更全面的认知。
在中国,我认为有一件事可以帮助加强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那就是为外国记者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这样能使美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这是我们的一个建议。
但总体来说,人们都是有好奇心的,想了解的更多。在美国,人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评估方法的不同,可能也是最大的经济体。因此人们对中国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很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F:要增强两国人民的了解,留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但有时,有些中国学生希望美国学生首先迈出交流的第一步,而有些美国学生则认为中国学生应当自己首先开口交谈,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H:这一现象我们也有所察觉并有关注。我们发现最近几年,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数量有大幅增加。我们会告诉美国高校让它们注意到这一现象,并确保中国学生在读书期间能获得最地道的美国教育和文化经历。 我们每次和中国学生交流时都会告诉他们:不要害怕和美国人交流。即使你的英语没有那么流利也不是问题。美国人是非常友善包容的,他们很愿意看到你与其进行沟通的尝试。我们也努力鼓励学生们去参与一些社团活动,参加体育活动,或者在全国旅游,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同样的问题也会存在于留学中国的美国学生身上,他们中间也会有一些人对迈出交流的脚步有所顾虑。我们会鼓励双方学生都不要有所顾虑。
F:您对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有何建议?他们在留学时需要注意哪些事情,例如自身安全问题?
H:学生们不论走到哪里都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会有一些事故发生,也会有极少数学生不幸成为一些犯罪事故的受害者,但这些情况都极为罕见。美国仍是一个可以前往的安全国家。
然而我们发现每年都会有一些中国学生因溺水而死亡,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在溺水身亡的事故中的比例要比其他国家的学生高。因此我们每年都会告诫中国学生对水域多加留意,务必要先学会游泳再接触水域。但总体来说,在美国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来到这里的游客和学生都有愉快的经历。
F: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低龄留学生来到美国接受中等教育,您觉得这些孩子在留美期间会产生哪些问题?家长将孩子在如此低年龄段送出国读书是否明智?
H:将孩子在年幼时送出国是每位父母和每个家庭都要做出的艰难选择。几年前我也考虑过是把自己的女儿送去寄宿学校还是把她带到中国。美国的大部分寄宿学校在为这些非常年轻、远离父母又还没有很好的独立能力的孩子(14-16岁)提供最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做的很好。
将年幼的孩子送出去读书是一个很难的决定。它取决于每个家庭的自身状况,家长的想法,孩子的独立性和成熟度,以及他们是不是对这样的海外生活做好了准备……有些在寄宿学校读书的孩子很享受这一经历,也会有一些人不喜欢这种学习——这都与孩子自身的个性有关,而不受国籍或其他背景的影响。
因此,它不是一件非好即坏的事。如果真的有不明智的决定,我认为那是当一个人不想做某件事,而你却要强迫他们去做;或者当孩子想出国,你却不同意的时候。当双方都对出国留学有意向并有积极的心态和想法,这将成为一个很好的经历。
F:您认为学前教育会成为低龄留学的下一个趋势吗?
H:考虑到美国的教育体系,我觉得这不太可能。美国的寄宿学校大部分情况下提供的都是高中阶段的教育,也有一些情况下提供7-8年级的中学教育。对于更年轻的学生而言,在缺少家长陪伴的情况下入学的可能性非常低。
F:最后再回到旅游的话题上,能否列举一下可供中国游客选择的美国旅游目的地,比如说一些不太被中国人所知晓的地方?
H:2015年,我们在大力推广美国的国家公园,有很多中国游客还没有到访过那里。美国值得游览的国家公园非常多:在西部,有十分著名的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和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又称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在夏威夷有很大的火山;还有很多美国人喜欢在国家公园里进行徒步旅行,这些公园里的步道建设的都非常好,比如落基山国家公园(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里的步道;还有在美国东南部地区,一些中国人不经常旅行的地方实际上也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对于中国游客来说,美国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并不会成为他们旅游的首选,但也能够给他们留下许多美好的经历。希望借助中美旅游年之际,他们能够对美国的不同区域进行更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