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原型的新农村景观设计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517441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景观原型是乡村社会主体集体记忆的重要表征。把握乡村景观的原型特征,对构建以人地和谐、卫生美好、生态宜居的环境为目标的新农村景观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新农村景观建设在制度管理、主体诉求、设计实施等多层面具有一定特殊性,文章以无锡前寺舍村景观环境整治设计为例,探索新农村环境建设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景观原型;集体记忆;乡村景观
  一、景观原型的内容与意义
  原型是指一种类型的典型形象和特征,景观的原型即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头脑中所共有的固化形象[1],是幼年和青春时期的生活体验在内心形成的深刻印记。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理解与把握其景观原型的意义在于,正确认识人们内心深处对乡村价值的呼唤,传承乡村社会主体对乡村环境的集体共鸣,构建乡村社会群体成员的共有情愫。乡村景观原型是乡村主体的个人情感与乡村的自然、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可以从自然生态环境、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环境几个方面来考察景观原型的特征。
  无锡地区乡村景观自然生态层面由土地要素、水要素、动植物要素几个方面构成,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下,形成典型的地域特征。茶文化、丝文化、渔文化和稻文化等以自然环境为基本条件的农作文化,在无锡的乡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在乡村的特有环境中,各种自然构成要素在人的作用下表现出独特性和识别性。传统农作方式的长期影响使乡村的生态环境维持了良好的平衡,各自然要素相互影响制约、和谐共存。
  物质文化是具体而有形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是人们在自然环境及物质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精神信仰等,是无形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以物质文化和自然环境为载体,而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物化体现,两者都是乡村社会主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历史沉淀的结果,共同构成乡村的文化生态。无锡地区乡村的物质空间形式背后蕴藏着乡村文化传统、审美意象等丰富的深层内容,展现了乡村物质文明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相处模式[2],是村民们集体智慧的体现和对土地家园的情感表征。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浪潮中,乡村的保护与重建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无锡地区部分乡村自然环境破坏严重,人文气息质量堪忧,需要通过对景观环境进行重新规划及整治设计,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物质文化空间残破、传统伦理生活瓦解等现实问题。如何更好地确立和维持地域景观发展演变的方向和秩序,展现和延续当地的自然地域特色,关键在于在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正确认识其景观原型、理解人们的集体记忆。
  二、基于景观原型的乡村景观设计理念
  (一)制度管理层面
  乡村的资源具有独特魅力。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应注重乡村资源的激活和乡村活力的展现,保护自身资源,延续乡村的特色。强调乡村“世外桃源”的特征形象,而不是将其打造成城市的附属品,使乡村的独特资源优势能与城市形成互补,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寄托情感、回归自然的良好环境。
  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常常关注的是物质空间层面的表象内容,深层症结的问题则应通过社会组织制度的完善来缓解或解决。通过完善基层组织的建设,协调政府与村民的关系,健全乡村的管理制度,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从而解决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落地问题[3]。
  (二)主体诉求层面
  村民是构成乡村社會的主体,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应将符合村民的诉求作为首要原则,以获得村民的认同感为衡量的依据。正如乡村景观的原型是集体记忆的表征,需要经历时间的沉淀一样,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大拆大建带来的剧烈突变。区别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自上而下”的统筹思维方式,乡村的空间格局、发展脉络等独特性质,是乡村社会主体与客体在自然的状态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及其结果。景观规划与设计应当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以村民的需求为出发点,用贴近日常生活的设计手法,不断尝试和调整设计元素,以达到更符合乡村主体认同的设计目标。
  (三)设计实施层面
  乡村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见证,同时其自身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在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中,除了保留其原汁原味之外,应注重促进它们的动态生长,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的生活,体现乡村文化的现代性与生命力。在尊重历史风貌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通过新时代的创新思维方式来改善原有居民生活环境,将静态的共存转为活态的互动,使当地居民和乡村环境相融合,从而激发乡村社区活力,展现真实的生活状态[4]。
  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在内容层面应体现出针对性,对乡村物质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文化表象背后的深层内涵。尤其是对于空间结构、建筑形态、细部装饰等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要素,应予以突出和强化。从功能上进行重新定位,通过置换和变更等手段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乡村物质文化注入新的生命。
  三、前寺舍村景观设计实践
  (一)项目背景
  本次景观设计与整治实践的对象为无锡市阳山镇前寺舍村。前寺舍村位于阳山生态休闲旅游渡假区,是著名的“阳山水蜜桃”核心种植区之一,北侧可观大小阳山,南临沪宜高速,村内有河塘溪流,村外是农田及桃林,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同时,其所在区域农业历史悠久,有较好的农业基础。
  前寺舍村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全村现有住户73家,总人口296人。全村村民均为周姓,是北宋理学家、《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的后代。前寺舍村始建于清雍乾年间,源自周氏二十五世周子英迁居于此,后渐成村落。历代子孙在此地耕读传家,种植稻、麦、瓜、果、莲藕与水芹。在前寺舍村民看来,水芹与莲藕相通,有“清白做人”之寓意,历史上“寺舍芹菜”远近闻名。村内爱莲泉为始祖周子英梦濂溪先生指点而开挖成井,不过数丈,泉水喷涌。爱莲泉福泽数代村民,一直是全村最为重要的饮用水源。   (二)设计目标
  景观环境整治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重新整合前寺舍村的乡土文化资源及发展方向,在对本村现状的分析和对周边环境观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前寺舍村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独特性,最大限度地复原本村面貌和回归村民的田园生活。通过景观环境的整治对乡村的空间格局、功能等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治理脏乱差的现状,梳理零星水系。结合环境特色,发挥其自身优势,增加观景点以加强前寺舍村的文化气息,使本村村民回归到自然祥和的生活状态中。以全新的理念和定位发展当地农业经济,开拓旅游农业的新功能,从而推动现代旅游农业的发展建设。
  (三)现状问题
  调查发现,在前寺舍村多年封闭、自给自足的管理方式影响下,村庄的景观环境问题较为突出,难以适应现代功能需求、承担乡村旅游的重任(图1),主要问题如下:一是位于桃源南路的村口形象较为破败,且不明显。村口不但是村民归属感的凝聚体,还是整个村庄形象的品质代表,需要对村口形象进行重点再塑。二是文化特色不突出。前寺舍村不同于阳山镇其他村庄的地方在于周氏家族文化,其次还有物质空间环境、产业经济方面的特色等,当前的景观环境对这些文化特色的体现明显不足。三是功能欠缺,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停车困难问题。村民为此在房前屋后违章搭建的彩钢板棚,造成了对景观整体性与美观性的破坏以及公共空间资源的浪费严重。其次缺少公共活动空间,村民缺少业余生活空间。四是部分建筑年久失修,破败严重。五是农具、农业物料乱堆乱放情况普遍,卫生不洁等。六是主要水系两侧驳岸参差不齐,水质较差,杂乱无序。
  (四)景观原型特征
  通過收集整理前寺舍村的相关资料,并展开实地踏勘调研,对前寺舍村的自然环境、文化资源、物质条件等进行分析整理。前寺舍村的景观原型特征可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距离城市近却难觅,闹可取静,怡然自得。二是村庄西南侧有开阔田地,四周水系萦绕,主要种植水蜜桃、水芹等农作物。三是村舍与田园绿地交织,村中有园、村中有园。四是村庄空间格局与水系、田地相依而成,村舍布局自由散漫,道路蜿蜒曲折。五是民风淳朴,至今保持着传统的农作、生活方式,几乎家家户户农作用具一应俱全。六是周氏家族一脉相承,家族家规文化渊源浓厚。
  (五)设计思路与内容
  对前寺舍村的景观环境整治设计按照“因地制宜、注重特色、挖掘历史、提高品味、拓展功能”的要求展开。在保持原有乡村空间格局基础上,以“五个一”的策略进行重新建构,即一条主线、一个村口、一个中心、一处体验、一亩方塘,再对村庄的基础设施进行改良与重塑,包括村边水田环境、路边绿化环境及屋边场院环境等,并对部分功能不全、视觉效果突兀的村舍,进行如完善设施、协调外观等必要的改造(图2)。
  1.道路整治
  对村庄进行人车分流设计,在村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设置机动车出入口,并配置四处集中停车场地,以解决村民及游客的停车问题。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材质,建造生态停车场地。
  沿步行道路设置景观节点,加强道路空间的节奏感和序列性。针对道路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主线道路采用具有透水性能的砂石或石板路面,改良原有道路路面残破、雨天积水的问题。保留次要道路的良好路面,增加边界设计以保证安全。在林间小路中镶嵌石块铺装,并点缀小品,以改善原有泥土路面带来的不便。
  2.建筑整治
  根据对前寺舍村民居建筑保存状态的调研分析,结合生态环保的理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对于主体结构良好的房屋,以保持总体形象、统一外立面为主;对于年久失修的民居,需要修复其围护结构并统一外立面;对于主体结构破损严重、无法进行改造的房屋则进行拆除或重建;将废弃或闲置的房屋进行功能置换,改造为公共活动场所。着重于改造和统一村舍建筑的外观形象,突出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特色,合理增加马头墙、观音兜等建筑细部,突出地域性,提升建筑美感,延续江南风韵的特色。
  3.设置文化景点
  从村庄现有景观条件出发,在维持村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状态基础上,增添人文景点,塑造田园山水诗画的乡村景观意境,突出村庄文化的独特性。
  (1)主入口形象
  重点打造主入口处的景观形象,运用石板桥、水缸、水车、爱莲亭(图3)等元素塑造闲适的氛围。种植竹子、水芹、桃树等,体现当地特色,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2)爱莲泉、爱莲亭、爱莲池
  前寺舍村村民作为周敦颐的后代,视《爱莲说》为心中的圣经,同时,爱莲泉是前寺舍村历史的见证。爱莲泉、爱莲亭、爱莲池作为特色文化景点,不仅美化景观环境,更是对村民道德情操的一种励志和比照。
  (3)文化墙
  文化墙(图4)以周氏族谱、家规家训、《爱莲说》等为内容,设置于公共活动场地,以加强村民归属感,提升村庄的凝聚力。
  4.完善公共空间
  前寺舍村中民居建筑房前屋后的空地是主要交通空间,也是重要公共活动场地。以恢复、完善功能性为主,整治环境为辅的原则,对现有线性公共空间进行改良。对公共与半公共空间进行重新梳理规划,限定私密空间区域,打造既整洁又具有乡村特色的公共空间。有针对性地处理乱搭乱建情况,拆除严重违和的彩钢板棚,对有一定合理性的搭建情况进行原地改造或就近重建,以满足村民的使用需求。增加健身广场(图5)、休闲步道、景观长廊等公共空间,丰富村民的休闲生活内容。对有条件的住户进行农家乐改造,结合手工作坊、特色集市、垂钓茶室的改增建,以吸引外来游客,增加村民收入,丰富乡村的经济结构。
  5.梳理水系
  保留村庄“四面环水”的自然环境特色,针对水体情况的差别,结合老旧地图分别进行保留、恢复、新增与修整处理。水系以清淤与驳岸修整为原则,首先除去河塘的杂物,维持河流的走向,以自然驳岸为主,设自然草坡,结合水生植物净化水体,局部设置硬质驳岸以扩大村民活动范围,将河道与景观节点结合,丰富河道景观,增添村民活动的趣味性。通过以上手段达到环村水系贯通、水质改善的目的。
  6.绿化整治
  现状绿化条件基础良好,并保留有很多稀有物种。在保护原有植物前提下加以利用,增加富有乡土气息、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品种,如银杏、山茶等。新增树木多围绕村口、村中心等公共空间,以见缝插绿为主。鼓励村民对宅前屋后进行自我美化,保护村庄生态环境[5]。
  四、结语
  前寺舍村经过景观环境整治设计,已经转变成一个环境优美、面貌整洁、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的发展和建设应明确乡村真正的使用主体,把握乡村文化景观原型,遵循乡村聚落空间肌理特征,从根本上延续乡村血脉、文化生态,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慧.无锡地区乡村景观的自然生态原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2):52.
  [2]邓慧.无锡地区乡村景观的文化生态原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2):78.
  [3]徐璐.从集体记忆视角探究“乡愁”的产生与复现[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常态:传承与变革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乡村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9.
  [4]吕永新.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中的地域性继承策略研究[J].美术大观,2019(4):137.
  [5]吴烨,鲁晓军,翁一峰,等.尊民意、体民情、顺民心的村庄整治规划:以无锡市阳山镇前寺舍村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7(12):1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旧村落亟待改造,以促进乡村与城市繁荣共生。公共艺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包含多种艺术形式。文章通过国内外两个案例,阐述了公共艺术在乡村改造中具有美化环境、文化导向、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大众生活的作用,探索了公共艺术在乡村改造中的应用可行性。  关键词:公共艺术;乡村改造;甘川洞文化村;江门市彩虹村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进行乡村改造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城中村的改造是重
期刊
羅娟作品
期刊
摘 要:机会主义景观倡导利用一切可用于表现生态景观的城市资源,展示其与现代社会相融合的自然生态之美。纽约高线公园以“空中游园”构想改造废弃铁路高架桥,既保障了地面交通,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并为民众提供公共休闲去处。其以现代社会为背景,塑造与工业文明相结合的“城市山水”,为我国有关山水城市建设及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机会主义景观;高线公园;“城市山水”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
期刊
李慧敏、王穎、李欣儒、梁丽珠作品
期刊
摘 要:美学作为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是无法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某一领域的片面分析的。一门正在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势必会受到时代性和地域性的冲击。于是,在文化领域理性思维引导和多维知识体系推动下,中国城市美学研究开始逐步在实践中崭露头角,与时俱进。位于桂中的武宣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特色景观城市,文章通过考虑分析其现阶段存在的“消极或负面的审美价值”,进一步将审美考虑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反思城市的
期刊
命运如玄。当亚当和夏娃第一次踏进那个撒满金子、珍珠和红玛瑙的乐园时,人类有关善恶、爱恨、美丑——所有相互对立又相互守望的故事就此开始了。但是,并不能说先入山林者为大——那个乐园就属于亚当和夏娃,准确地说,伊甸园属于全人类,称它为“伊甸公园”或许更合适。人类至今都住在这座公园里,演绎着所有的痛苦和幸福,并且从来没有走出来过的打算。这一点,从六十八岁的李感洋身上能够得到很好的诠释。李感洋的“第二春” 
期刊
中国有句话叫“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对我来说非也。我第一次见识宏伟的长城,不是像那些跟着旅行团的人,在北京的郊区兴致勃勃地跑来跑去,而是坐在一辆越野车的后面。在河北省,我们驱车穿过乡下,要到一个被城墙围着的小城市——宣化,这儿的建筑保持着往昔的风貌。我们在山间蜿蜒驰骋,上下颠簸的程度让人联想到的不是棱堡,而是绵延无力的波纹皱褶,带给人的与其说是乐趣,倒不如说是畏惧。如果这是对一个人是否到达法定年龄的
期刊
摘 要:如今中国的老龄化愈发严重,居家养老方式已无法满足大众的养老需求,机构养老成为老年人的一个新选择,养老机构的景观建设决定了老年人对于养老机构的第一印象,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入住率。文章通过对比国内外比较成熟的养老机构内的景观设计,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应该如何配置景观,来帮助未来国内的养老机构进一步提高与改进景观设计的问题。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机构;景观设计  一、前言  全球人口老龄化
期刊
陳墨宝作品
期刊
郭向民作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