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讲评教学应实现四个转变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变“一体化”为“多样化”
  现有的小学作文讲评教学现状是:以老师讲评为主体的讲评教学根深蒂固,“以评代导”的教学模式开始盛行。“以评代导”是江苏吴江实验小学的特级教师管建刚所倡导的,其优点是“导”在“练”后,“导”的针对性更强,讲评课也比较扎实。但笔者以为,由于这个模式片面否认作前指导的意义,以讲评替代指导,学生习作中本来可以避免的一些毛病就可能出现,并有可能成为评讲中的修改对象,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讲评的工作量,也会对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产生一些影响。儿童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是极强的,教师为什么不事先对学生作文时可能遭遇的困难予以点拨,而一定要让他们跌跌撞撞摔倒后才上前扶持呢?所以,笔者以为,小学作文讲评教学不应归结为一两种的模式,而应该走“多样化”的道路。为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尝试。
  1.一节作文讲评常态课的模式。在一节课上,笔者是这样安排环节:“整体评说”(简介全班学生完成习作的情况)——“佳作欣赏”(优秀习作或片段点评)——“进步之星”(褒扬进步大的同学的“闪光点”)——“毛病批评”(对本次习作出现的毛病整理与归类后展示)——“互评自改”(在老师引导下全体学生参与的关于作文修改的互动、交流)。
  2.两节连上的作文讲评课模式。主要环节有:“批阅印象”——“再审题目”(笔者认为,作文教材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文本,学生作文只是第二文本,重温第一文本很有必要)——“佳作欣赏”——“闪光片段”——“病例展示”(这三个步骤中所举的学生例文、例段、例句,都来自作文教学的第二文本)——“作文自评”——“借阅互评”——“自改习作”——“改后欣赏”。
  这两种模式均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模式,笔者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以下几种讲评教学模式。
  “半节课模式”:事先把本次作文训练中学生有代表性的几方面优点与几种毛病植入一篇学生习作,让全体学生发现学习,然后对照自己的习作找出相似之处,进行自评互改。
  “十分钟模式”:教师从大处着眼将本次习作的优点缺点统一罗列于纸卡之上,打印分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将之与教师写在自己习作本上的个性化评语相对照,进行自我修改。
  “书面讲评模式”:教师将本次习作讲评的要点(包括优点、缺点、改进建议等等)比较详细地写在一张A4纸上张贴出来,让学生自己对照评改。
  “QQ讲评模式”:指定课外时间段(可以是晚上7:00-7:30),让全班同学上班级QQ群组,老师在线与学生互动讲评(第一、二学段学生可由家长陪伴)。
  二、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作文讲评课必须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因为,小学作文讲评课的主角是学生,应该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教师要认识到,儿童们对于伙伴们写的文章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对同学们的发言天生比较敏感,参与度高,会产生攀比的心理:他(她)行,我也行!这样的伙伴间的言说,对同龄人作文或片段的评判,通常会妙语连珠,激情四射。
  教师要尽量把言说的舞台让给学生,自己刻意减少言说的内容,要做的只是适时导引、前后串联而已。如在“佳作欣赏”环节,教师可以先念学生美文中的一小段,让大家品味,激发起他们欣赏全文的欲望;欣赏到一半停住,让学生们猜猜情节的走向,与文章结局进行对比;欣赏过程中可以接受学生的随意打断点评,如这里用了什么手法,哪里可以怎样写更好;最后揭晓作者,作者可以自我辩护或畅谈创作意图;当意见相左时,可以展开辩论……又如在“病例批评”环节,教师可以在屏幕上展示病文或病段,请学生戴上头饰当啄木鸟医生,逐一找出文中的各种语病进行言说,并与台下的学生互动。学生喜欢这样新颖的方式,喜欢“舌战群儒,唇枪舌剑”的课堂氛围……
  三、变“一人评”为“众人评”
  “新课标”强调,要“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述、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变“一人评”为“众人评”。
  笔者采取的办法是,精简教师的书面评改,比如,总评部分不必面面俱到写上洋洋洒洒五六行,只需指出学生习作大的优点、独特之处,以及学生不易发现的缺点就可以了。教师书面评改之后,在讲评课上、讲评课后安排“众人评”。
  讲评课上腾出时间,让学生进行“习作自评”——在教师的评语后,写出自我评价:还有什么优点?还有什么缺点?要从哪些方面改进?然后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借阅习作,浏览之后进行“众人评”。接着学生拿回去,针对大家的意见,进行自我修改或小练笔。
  “作文讲评课”后开展的“众人评”,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本送到自己的好朋友面前,送到组长、班干部面前,请他们美言几句,或提出宝贵意见。回到家里,请父母、亲友、邻居一同参与书面评论,这样既得到了更多人的肯定与帮助,又增进了亲情、友情。这种众人参与的评点,换来的是学生自己心甘情愿、乐此不疲的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因此,有效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质量。
  四、变“一次性”为“延续性”
  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收到教师批改后的习作本,看也不看,就将本子往抽屉里塞。老师们辛辛苦苦的评改,大抵逃不脱被学生“束之高阁”的命运。表面上看,是学生不重视教师的批改、讲评。其实,真正的原因出自教师,因为有些教师不重视作文讲评课,或者仅仅把作文讲评教学当做“一次性消费”。这样,才会让学生有“人走茶凉,课毕文完”的感觉。
  我们说,最好的“作文讲评教学”是指向指导的。如果说,在“作前指导课”上的指导多少带有老师的主观意向的话,那么“作后讲评课”上的讲评引导针对性无疑更强。所以,这么好的训练机会,不应该让它“止于一次性”,要让它延续下去。比如,在别人帮助修改、自我修改之后,可以组织出一期墙报:将本次优秀习作或修改后有明显进步的习作张贴出来,供大家欣赏。也可以举办一场习作鉴赏会,欣赏本次习作训练中写得特别好的“十佳小作家”和经讲评修改后进步特别大的“十佳进步之星”的作文。甚至可以在“学习园地”开设一个作文展示栏,每天粘贴一篇经修改后特别美的佳作。每周评出一位擂主“设擂比武”……笔者还有个做法,就是每个学期编一本班刊《美文》:将每次习作训练中经讲评修改后人气指数高的文章统统入选,而这些习作者本着自愿的原则自行双面打印50份文稿交上来汇编成册,全班几乎人手一本,争相传阅,其乐融融,还可以将其中的篇章推荐参赛、发表。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精神,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仅要重视课内阅读学习的指导,还要大力调动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一、结合课内,拓展阅读  1.结合课前预习,拓展阅读。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我们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起点,
目的:探讨通阳利水足浴方联合内科综合疗法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1例直肠癌行腹腔镜Miles术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选
人教新版二下教材中:“数据收集整理”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统计与概率”内容重新编排后形成的一个单元,重在学习通过调查与测量的方法收集数据,会用“正”字记录数据和用统计表呈现数据;“图形的运动”整合了实验教材二上“观察物体”中的轴对称图形、二下“图形与变换”中的平移和旋转的内容;“混合运算”将实验教材二下“解决问题”与四下“四则运算”进行重新整合后加以编排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由三上前移至本册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2例ICU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结果:观察组VAP发
目的:探讨精细足跟部护理在重度窒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将45例重度窒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专科护理联合足跟部精细护理,对照组实施单纯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方法:将62例酒精依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替代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