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很高兴地投入到各个游戏区中,只有暖暖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默默地看着,有时也有热情的孩子去邀请他一起玩,他总是摇摇头。整个游戏中,暖暖仿佛粘在了椅子上。要怎样做才能让暖暖离开小椅子,快乐地投身于游戏活动中呢?我做了以下几项工作,进行了正确的引导,让暖暖爱玩游戏了。
1.找出原因。
当我发现暖暖从来不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时,并没有立刻试图说服或强迫他参加游戏活动,而是对暖暖不喜欢游戏的原因进行了挖根究源,深入了解,当知道他是想玩我们班预设好的区域以外的游戏时,我顺应他的想法,鼓励他“你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给他更大的自由度,将游戏的选择权完全下放,让他勇敢的将自己想玩的游戏表述出来,支持他合理的想法,使他萌发出“想玩”的欲望。
2.激发兴趣。
“最重要的就是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跟着兴趣走。”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激发暖暖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非常重要。我通过观察觉察到暖暖很喜欢玩变形金刚,正好羊羊带来了一个,我就请羊羊和暖暖一起玩,终于暖暖带着他的小椅子坐到了游戏区“我们一起玩”中,分享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了。紧接着,为了进一步吸引暖暖的目光,在手工区我们投放了有关变形金刚的沙画制作材料,在“影城”增加了影片《变形金刚》。渐渐地暖暖的身影随着变形金刚一起在我们班很多游戏区域出现了。
3.因势利导。
当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后,教师要因势利导,即以兴趣点为燃点,迸发出孩子想玩、爱玩游戏的绚烂火花。点燃燃点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在建构区,暖暖用雪花片拼插了一个飞机,我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行为中的意义,知道孩子出现了新的游戏行为,这说明他有了新的发展需要,有了新的兴趣倾向,于是我及时提供支持和鼓励,从“这是为变形金刚制造设计的飞机?”引开去,从“你觉得变形金刚还需要什么?他需要朋友吗?需要家吗?”等问题成功地将暖暖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渐渐地,暖暖变成了一个爱游戏的孩子了。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我庆幸,在快乐的游戏中,暖暖变了,变得活泼开朗,变得能言善道,变得聪慧机敏了,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孩子从对游戏兴趣淡漠到喜欢游戏这中间有一个过程,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
一、正确的引导,让幼儿爱玩游戏。
1.孩子为什么不爱游戏啦?
有一项调查,让孩子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游戏。有趣的是,在收集到的三百多幅作品中竟然没有一个教师的形象,出现得最多的是他们自己和伙伴,除此之外还有父母甚至宠物。调查人员最后总结,也许这样的结果可以有好几种解释,但至少使我们充分意识到:我们没有做好孩子的玩伴。于是出現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不是幼儿游戏而是游戏幼儿,孩子们对游戏的态度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或者干脆觉得索然无味。
在幼儿园中,像暖暖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不像暖暖,对游戏只有三分钟热度的孩子更多。“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句话揭示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既然游戏之于孩子来说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现在越来越不喜欢游戏活动了呢?看看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常常出现下列几种表现:一是导演型教师。这种教师在游戏前就将孩子要玩什么,怎么玩都想好。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断根据自己的预设来监督孩子,只关注自己的预设是否达成,根本不考虑孩子实际的游戏情况,急功近利地追求活动结果。二是老奶奶型教师。这种教师常对孩子唠叨:“你应该这样玩”、“你这样玩不好”什么的,而孩子则是以老师马首是瞻,问教师:“老师,今天我玩什么游戏?”三是牧羊人型教师。这种教师漫不经心地看着孩子游戏,常常说的是:“去,自己玩去。”第四种是领导型教师。这种教师常出现在游戏评价时,他们的评价是老师在前面说哪个孩子玩得好,哪个孩子玩得不好,下次大家要怎样玩等等,而孩子们则在下面排排坐着好像听讲座一般。
2.让孩子爱玩游戏。
孩子们在游戏时,教室是他们的天堂,是他们的乐园,唯独不是他们的教室。而教师的种种不恰当的表现大大抹杀了他们玩的乐趣,针对教师的几种表现,谈谈怎样让孩子爱游戏。
(1)做一个好导演。一个好导演首先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是个细致的观察者,只有认真观察游戏的情况,才能充分了解孩子参与活动的情况,把握游戏的脉搏,要注意既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动态,也观察他们与材料、环境、同伴、教师等的互动,衡量他们从中所得,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游戏计划,而不是规划孩子的游戏过程;才能推动孩子的游戏进展,而不是设计他们的游戏行为;才能对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只顾采撷活动结果。
(2)做一个睿智的奶奶。一个睿智的奶奶肯定不是一个事无巨细都要管一管、说一说,唠唠叨叨的角色,而是游戏有力的支持者。她想的是孩子们开展游戏需要教师支持什么呢?是材料、场地、还是知识经验?是玩具、内容、还是游戏主题?此外肯定还是称职的引导者,她们会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及时出现,会以间接的方式适时、适度地传递教育意图。
(3)做一个合格的牧羊人。一个合格的“牧羊人”是让孩子做游戏的主人,使游戏空间成为他们的领土。会让孩子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发展情况,通过谈话、讨论等方式,共同确定游戏计划和内容,搜集、制作游戏材料和玩具,设计游戏空间,确保每一个游戏区域的活动都是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活动。随着游戏的开展,充分发挥游戏的“自发”机制,激发孩子的自主创新能力,遵照他们的意愿,增设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区域,添加新的材料,鼓励他们的创新。
(4)做一个民主的领导。一个民主的“领导”是和孩子们融洽地坐在一起,从“今天游戏你玩得快乐吗?为什么?”开始,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快乐的游戏体验。接着师生一起说一说游戏,评一评游戏,想一想游戏的新玩法,不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
3.情景再现。
“南通好家园”是我园组织的一个全园性的游戏。近几年来随着南通“五创”活动的开展,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南通,也加入到家乡的创建活动之中,我们开展了“爱家乡”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春、秋游、亲子活动的机会带孩子实地参观了滨江公园、珠算博物馆,在家长的配合下,游览了狼山,并收集了有关家乡的信息、图片等资料,通过展示、交流,大大丰富了孩子的见识,也激起了他们玩游戏的强烈愿望,在与孩子们进行“我们的家乡——南通”谈话活动以后,产生了开展“南通好家园”活动的计划,预设并生成了“南通的博物馆”、“南通一日游”、“狼山风景区”、“快乐休闲农庄”和“我是南通人”五个主题游戏活动。下面就来再现游戏活动中的几个场景。 情景①:当幼儿来到“科技馆”时,有幼儿提出想将红、黄、蓝等几种颜料分别进行调一调、和一和,看一看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到幼儿产生的新的游戏需求,就鼓励他们收集了黄豆、赤豆、苹果、米、糖、盐等物品,将这些物品放在水中,进行观察,结果出现了绿色、紫色、橙色这些美丽的颜色;糖、盐到了水里一会儿就不见了,而黄豆、苹果等还在,这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了解这是为什么?就是在这样的亲身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到世界的奇妙,也更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愿望。又如在“快乐农庄”中,幼儿将带来的农作物进行分类,他们把萝卜、土豆、花菜等分到蔬菜类,把稻子、黄豆、赤豆、玉米等归为种子类,并亲手数一数它们有几个,并记录下来。在分类的过程中,幼儿对于将西红柿是放到蔬菜類还是水果类里犯了难,这时教师就引导他们阅读这方面的图书,或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上网查询,然后将找到的信息和老师、同伴交流,大家共同讨论,多方验证,力求解决这个疑惑。
情景②:依然以“南通好家园”为例,一开始我们的“濠河风景区”、“文峰大世界”红红火火,可一段时间下来,幼儿对它们的兴趣明显减弱,反而对“益智区”里的数黄豆、剥玉米这些活动很感兴趣,考虑到我园有很多孩子家住农村,对农村的生活以及农作物有一定的认识,有开展这类型游戏的基础,于是就引导他们从自己家里带些农作物作为游戏的材料,结果孩子们带的东西是五花八门,不仅有蚕豆这些果实,有的还带来了一捆捆的稻草,爷爷奶奶戴的草帽……堆满了整个玩具柜。如何让这些东西在游戏中发挥用途呢?最后还是成成想出了好办法,他提议在幼儿园车库那个地方开一个和他家一样的“休闲农庄”,小朋友可以在里面钓鱼(娱乐游戏)、摘野菜(智力游戏)、爬稻草(体育游戏)、甚至去农家餐厅(角色游戏)吃饭,去剧院听通剧(表演游戏)等。“休闲农庄”的创意来自幼儿,开设的区域是他们熟悉和喜爱的,使用的材料来自他们家的厨房、粮柜,一切的一切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主张,所以“农庄”里常常是门庭若市,幼儿的“休闲”生活非常的惬意。
情景③:在“南通好家园”游戏中,评价的内容就随着游戏的开展而有所不同,游戏初,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你喜欢这个游戏吗?为什么?”目的是了解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激发他们以更高昂的情绪投入到下次游戏。随着游戏的深入,问题变成了:“在游戏里,你有什么快乐要与大家分享?你最喜欢和谁玩?为什么?”或者是“你认为这个游戏还可以怎样玩,会变得更有趣?”主要是拓展幼儿的思维,不让他们停留在原有的经验上,说说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开动脑筋去思考、去创新,为下次游戏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走出区域活动的误区——对“区域活动热”的冷思考》,潘晓红,《幼教博览》,2005年第7期。
[3]《开放式创造性游戏的创设与指导》,刘小英,《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4]《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游戏实践分析》,华爱华,《幼儿教育》,2009年第4期。
[5]《是游戏,也是教学》,华爱华,《幼儿教育》,2009年第4期。
[6]《让评价更精彩——关于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的思考》,吴岚,《幼儿教育》,2009年第4期。
1.找出原因。
当我发现暖暖从来不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时,并没有立刻试图说服或强迫他参加游戏活动,而是对暖暖不喜欢游戏的原因进行了挖根究源,深入了解,当知道他是想玩我们班预设好的区域以外的游戏时,我顺应他的想法,鼓励他“你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给他更大的自由度,将游戏的选择权完全下放,让他勇敢的将自己想玩的游戏表述出来,支持他合理的想法,使他萌发出“想玩”的欲望。
2.激发兴趣。
“最重要的就是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跟着兴趣走。”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激发暖暖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非常重要。我通过观察觉察到暖暖很喜欢玩变形金刚,正好羊羊带来了一个,我就请羊羊和暖暖一起玩,终于暖暖带着他的小椅子坐到了游戏区“我们一起玩”中,分享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了。紧接着,为了进一步吸引暖暖的目光,在手工区我们投放了有关变形金刚的沙画制作材料,在“影城”增加了影片《变形金刚》。渐渐地暖暖的身影随着变形金刚一起在我们班很多游戏区域出现了。
3.因势利导。
当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后,教师要因势利导,即以兴趣点为燃点,迸发出孩子想玩、爱玩游戏的绚烂火花。点燃燃点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在建构区,暖暖用雪花片拼插了一个飞机,我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行为中的意义,知道孩子出现了新的游戏行为,这说明他有了新的发展需要,有了新的兴趣倾向,于是我及时提供支持和鼓励,从“这是为变形金刚制造设计的飞机?”引开去,从“你觉得变形金刚还需要什么?他需要朋友吗?需要家吗?”等问题成功地将暖暖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渐渐地,暖暖变成了一个爱游戏的孩子了。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我庆幸,在快乐的游戏中,暖暖变了,变得活泼开朗,变得能言善道,变得聪慧机敏了,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孩子从对游戏兴趣淡漠到喜欢游戏这中间有一个过程,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
一、正确的引导,让幼儿爱玩游戏。
1.孩子为什么不爱游戏啦?
有一项调查,让孩子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游戏。有趣的是,在收集到的三百多幅作品中竟然没有一个教师的形象,出现得最多的是他们自己和伙伴,除此之外还有父母甚至宠物。调查人员最后总结,也许这样的结果可以有好几种解释,但至少使我们充分意识到:我们没有做好孩子的玩伴。于是出現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不是幼儿游戏而是游戏幼儿,孩子们对游戏的态度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或者干脆觉得索然无味。
在幼儿园中,像暖暖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不像暖暖,对游戏只有三分钟热度的孩子更多。“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句话揭示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既然游戏之于孩子来说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现在越来越不喜欢游戏活动了呢?看看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常常出现下列几种表现:一是导演型教师。这种教师在游戏前就将孩子要玩什么,怎么玩都想好。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断根据自己的预设来监督孩子,只关注自己的预设是否达成,根本不考虑孩子实际的游戏情况,急功近利地追求活动结果。二是老奶奶型教师。这种教师常对孩子唠叨:“你应该这样玩”、“你这样玩不好”什么的,而孩子则是以老师马首是瞻,问教师:“老师,今天我玩什么游戏?”三是牧羊人型教师。这种教师漫不经心地看着孩子游戏,常常说的是:“去,自己玩去。”第四种是领导型教师。这种教师常出现在游戏评价时,他们的评价是老师在前面说哪个孩子玩得好,哪个孩子玩得不好,下次大家要怎样玩等等,而孩子们则在下面排排坐着好像听讲座一般。
2.让孩子爱玩游戏。
孩子们在游戏时,教室是他们的天堂,是他们的乐园,唯独不是他们的教室。而教师的种种不恰当的表现大大抹杀了他们玩的乐趣,针对教师的几种表现,谈谈怎样让孩子爱游戏。
(1)做一个好导演。一个好导演首先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是个细致的观察者,只有认真观察游戏的情况,才能充分了解孩子参与活动的情况,把握游戏的脉搏,要注意既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动态,也观察他们与材料、环境、同伴、教师等的互动,衡量他们从中所得,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游戏计划,而不是规划孩子的游戏过程;才能推动孩子的游戏进展,而不是设计他们的游戏行为;才能对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只顾采撷活动结果。
(2)做一个睿智的奶奶。一个睿智的奶奶肯定不是一个事无巨细都要管一管、说一说,唠唠叨叨的角色,而是游戏有力的支持者。她想的是孩子们开展游戏需要教师支持什么呢?是材料、场地、还是知识经验?是玩具、内容、还是游戏主题?此外肯定还是称职的引导者,她们会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及时出现,会以间接的方式适时、适度地传递教育意图。
(3)做一个合格的牧羊人。一个合格的“牧羊人”是让孩子做游戏的主人,使游戏空间成为他们的领土。会让孩子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发展情况,通过谈话、讨论等方式,共同确定游戏计划和内容,搜集、制作游戏材料和玩具,设计游戏空间,确保每一个游戏区域的活动都是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活动。随着游戏的开展,充分发挥游戏的“自发”机制,激发孩子的自主创新能力,遵照他们的意愿,增设他们感兴趣的游戏区域,添加新的材料,鼓励他们的创新。
(4)做一个民主的领导。一个民主的“领导”是和孩子们融洽地坐在一起,从“今天游戏你玩得快乐吗?为什么?”开始,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快乐的游戏体验。接着师生一起说一说游戏,评一评游戏,想一想游戏的新玩法,不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
3.情景再现。
“南通好家园”是我园组织的一个全园性的游戏。近几年来随着南通“五创”活动的开展,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南通,也加入到家乡的创建活动之中,我们开展了“爱家乡”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春、秋游、亲子活动的机会带孩子实地参观了滨江公园、珠算博物馆,在家长的配合下,游览了狼山,并收集了有关家乡的信息、图片等资料,通过展示、交流,大大丰富了孩子的见识,也激起了他们玩游戏的强烈愿望,在与孩子们进行“我们的家乡——南通”谈话活动以后,产生了开展“南通好家园”活动的计划,预设并生成了“南通的博物馆”、“南通一日游”、“狼山风景区”、“快乐休闲农庄”和“我是南通人”五个主题游戏活动。下面就来再现游戏活动中的几个场景。 情景①:当幼儿来到“科技馆”时,有幼儿提出想将红、黄、蓝等几种颜料分别进行调一调、和一和,看一看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到幼儿产生的新的游戏需求,就鼓励他们收集了黄豆、赤豆、苹果、米、糖、盐等物品,将这些物品放在水中,进行观察,结果出现了绿色、紫色、橙色这些美丽的颜色;糖、盐到了水里一会儿就不见了,而黄豆、苹果等还在,这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了解这是为什么?就是在这样的亲身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到世界的奇妙,也更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愿望。又如在“快乐农庄”中,幼儿将带来的农作物进行分类,他们把萝卜、土豆、花菜等分到蔬菜类,把稻子、黄豆、赤豆、玉米等归为种子类,并亲手数一数它们有几个,并记录下来。在分类的过程中,幼儿对于将西红柿是放到蔬菜類还是水果类里犯了难,这时教师就引导他们阅读这方面的图书,或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上网查询,然后将找到的信息和老师、同伴交流,大家共同讨论,多方验证,力求解决这个疑惑。
情景②:依然以“南通好家园”为例,一开始我们的“濠河风景区”、“文峰大世界”红红火火,可一段时间下来,幼儿对它们的兴趣明显减弱,反而对“益智区”里的数黄豆、剥玉米这些活动很感兴趣,考虑到我园有很多孩子家住农村,对农村的生活以及农作物有一定的认识,有开展这类型游戏的基础,于是就引导他们从自己家里带些农作物作为游戏的材料,结果孩子们带的东西是五花八门,不仅有蚕豆这些果实,有的还带来了一捆捆的稻草,爷爷奶奶戴的草帽……堆满了整个玩具柜。如何让这些东西在游戏中发挥用途呢?最后还是成成想出了好办法,他提议在幼儿园车库那个地方开一个和他家一样的“休闲农庄”,小朋友可以在里面钓鱼(娱乐游戏)、摘野菜(智力游戏)、爬稻草(体育游戏)、甚至去农家餐厅(角色游戏)吃饭,去剧院听通剧(表演游戏)等。“休闲农庄”的创意来自幼儿,开设的区域是他们熟悉和喜爱的,使用的材料来自他们家的厨房、粮柜,一切的一切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主张,所以“农庄”里常常是门庭若市,幼儿的“休闲”生活非常的惬意。
情景③:在“南通好家园”游戏中,评价的内容就随着游戏的开展而有所不同,游戏初,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你喜欢这个游戏吗?为什么?”目的是了解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激发他们以更高昂的情绪投入到下次游戏。随着游戏的深入,问题变成了:“在游戏里,你有什么快乐要与大家分享?你最喜欢和谁玩?为什么?”或者是“你认为这个游戏还可以怎样玩,会变得更有趣?”主要是拓展幼儿的思维,不让他们停留在原有的经验上,说说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开动脑筋去思考、去创新,为下次游戏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走出区域活动的误区——对“区域活动热”的冷思考》,潘晓红,《幼教博览》,2005年第7期。
[3]《开放式创造性游戏的创设与指导》,刘小英,《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4]《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游戏实践分析》,华爱华,《幼儿教育》,2009年第4期。
[5]《是游戏,也是教学》,华爱华,《幼儿教育》,2009年第4期。
[6]《让评价更精彩——关于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的思考》,吴岚,《幼儿教育》,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