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对农村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前,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情况做出基本的了解,清楚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以及导致的原因,再进行对症下药,对待留守儿童必须要有耐心地和他们沟通,充分地照顾他们的心理,班主任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的心理向健康的状态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农村山区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很多家庭夫妻双方外出打工、创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家庭解体的隐患,导致近年离异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使农村山区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给学校整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巨大的困难。我们要积极倡导,把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引起全社会关注,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对策,帮助这部分学生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同家庭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等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各方面的原因,以备做出最为完善的改善措施。
第一,是家庭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存在多是因为父母因经济原因外出打工,而将其留给爷爷辈的老人看管或是借住在其他亲戚朋友的家中。爷爷辈的老人因为年事已高,并且祖孙之间的年龄差距太大,很多都没有怎么接受过文化知识教育,属于“文盲”,因此,在和学生的交流方面存在着障碍,对学生的学习也不能起到很好的帮助和管理作用,学生容易自我放任,而借住在亲戚朋友家的更为明显,其存在着血缘亲疏远近,因此对学生的照管有时候会听之任之,学生在这种差异性和冷漠性的环境中成长,容易造成其孤僻、自闭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第二,是学校方面的影响,由于农村的教育设施和水平都极其有限,对留守儿童的个性化教育和特别照顾也不能够落到实处,而且有时由于教师主观的心有余而力不足,都很难将对学生的关爱贯彻到底,同时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农村学校教育多存在填鸭式的教学,学校教育往往枯燥无味,因此,在这种学校教育环境下,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和人格的培养都存在着问题,学生在学习中也就会或多或少地引发一些压力、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是社会方面的因素。由于留守儿童的特殊身份,许多学生会对自己自我放逐,于是早早辍学去接触社会,而这种学生多会发展成为问题少年,而这批已步入社会的问题少年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在校就读的学生,使其产生负面的认知,扭曲其心理,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第四,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自身成熟的认知,对成人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依赖,心理承受的能力比较弱,于是遇到问题总会向大人倾诉,而留守儿童在没人可以倾诉的情况下,就会选择自我忍受和消化,其实这反而是不利于其成长的,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会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而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僻又孤独。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来自于各个方面,教师在对其进行积极引导时,要充分协调解决各个方面。
二、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学校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并且要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记录他们的性格、心理变化及健康情况等,这样就能提高留守儿童教育针对性。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另外,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要加快寄宿制脚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配备生活教师,管理学生饮食起居,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在学习时间之外,要带领学生进行休闲娱乐,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班主任需要细心观察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知识,还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及时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更加快乐、幸福地成长。比如,有的学生平常会比较活泼,但是突然某一天可能比较沉默,教师通过细心的留意观察发现学生可能有一些心理问题,就可以去关心地询问,了解到实际情况后耐心疏导学生,让他们可以坦诚说出自己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三)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健康的情感
通常留守儿童的性格都比较沉悶,不愿意与同学、教师进行过多的交流,长此以往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该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感,让学生们可以体会到家的温暖。不过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充分征求学生们的意见,不应该以成人以及班主任的身份来决定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另外,班主任可以借助这种课外的集体活动来对他们进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避免被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结论
综上所述,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党的相关教育政策,我国教育教学的政策不仅是要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还需要将心理教育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心理教育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健康成长,需要班主任以及全社会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他们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霞. “精准扶贫”策略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教育[J]. 中国农村教育,2019(11):79.
[2] 张玉. 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探究[J]. 学周刊,2019(14):165.
[3] 韩兴润,杨发元,张家丽. 正确应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出现的情感问题的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87.
[4] 郑黄义. 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8):44-45.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农村山区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很多家庭夫妻双方外出打工、创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家庭解体的隐患,导致近年离异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使农村山区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给学校整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巨大的困难。我们要积极倡导,把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引起全社会关注,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对策,帮助这部分学生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同家庭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等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各方面的原因,以备做出最为完善的改善措施。
第一,是家庭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存在多是因为父母因经济原因外出打工,而将其留给爷爷辈的老人看管或是借住在其他亲戚朋友的家中。爷爷辈的老人因为年事已高,并且祖孙之间的年龄差距太大,很多都没有怎么接受过文化知识教育,属于“文盲”,因此,在和学生的交流方面存在着障碍,对学生的学习也不能起到很好的帮助和管理作用,学生容易自我放任,而借住在亲戚朋友家的更为明显,其存在着血缘亲疏远近,因此对学生的照管有时候会听之任之,学生在这种差异性和冷漠性的环境中成长,容易造成其孤僻、自闭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第二,是学校方面的影响,由于农村的教育设施和水平都极其有限,对留守儿童的个性化教育和特别照顾也不能够落到实处,而且有时由于教师主观的心有余而力不足,都很难将对学生的关爱贯彻到底,同时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农村学校教育多存在填鸭式的教学,学校教育往往枯燥无味,因此,在这种学校教育环境下,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和人格的培养都存在着问题,学生在学习中也就会或多或少地引发一些压力、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是社会方面的因素。由于留守儿童的特殊身份,许多学生会对自己自我放逐,于是早早辍学去接触社会,而这种学生多会发展成为问题少年,而这批已步入社会的问题少年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在校就读的学生,使其产生负面的认知,扭曲其心理,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第四,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自身成熟的认知,对成人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依赖,心理承受的能力比较弱,于是遇到问题总会向大人倾诉,而留守儿童在没人可以倾诉的情况下,就会选择自我忍受和消化,其实这反而是不利于其成长的,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会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而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孤僻又孤独。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来自于各个方面,教师在对其进行积极引导时,要充分协调解决各个方面。
二、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学校在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并且要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记录他们的性格、心理变化及健康情况等,这样就能提高留守儿童教育针对性。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另外,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要加快寄宿制脚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配备生活教师,管理学生饮食起居,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在学习时间之外,要带领学生进行休闲娱乐,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班主任需要细心观察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班主任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知识,还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及时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更加快乐、幸福地成长。比如,有的学生平常会比较活泼,但是突然某一天可能比较沉默,教师通过细心的留意观察发现学生可能有一些心理问题,就可以去关心地询问,了解到实际情况后耐心疏导学生,让他们可以坦诚说出自己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三)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健康的情感
通常留守儿童的性格都比较沉悶,不愿意与同学、教师进行过多的交流,长此以往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该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感,让学生们可以体会到家的温暖。不过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充分征求学生们的意见,不应该以成人以及班主任的身份来决定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另外,班主任可以借助这种课外的集体活动来对他们进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避免被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结论
综上所述,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党的相关教育政策,我国教育教学的政策不仅是要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还需要将心理教育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心理教育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健康成长,需要班主任以及全社会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促使他们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霞. “精准扶贫”策略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教育[J]. 中国农村教育,2019(11):79.
[2] 张玉. 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探究[J]. 学周刊,2019(14):165.
[3] 韩兴润,杨发元,张家丽. 正确应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出现的情感问题的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87.
[4] 郑黄义. 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