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的路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j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前,两位农夫发生争执,来找拉比裁决。他们很快地讲述了他们的分歧,然后等待拉比的裁决。
   拉比没有立即给他们一个裁决,而是就所发生的事情问了其中一位农夫一个问题。拉比花了很长时间听他的回答,然后,又问了另外一位农夫他所经历的事情的问题。拉比不停地提问,直到这两位来访者都承认他们再没有什么可說的了。
   此时,拉比退出去做认真考虑。然而,他几乎是马上就返回,并宣布了他的裁决。这两位来访者似乎是毫无疑问地接受了他的裁决,跟拉比握手告别后就离开了。
   他们离开之后,一位目睹了整个过程的人问拉比:“你只花了一刻钟的时间就做出了裁决。你为什么在可以很快做出正确裁决的时候,却要在他们身上花这么多时间?”
   拉比回答说:“我需要听他们想说的一切。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毫无怨恨地接受我的裁决。只有这样,他们的问题才会得到真正的解决。”
   (刘文文摘自《讽刺与幽默》)
其他文献
在我八九岁的时候,父亲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不出手的懦夫。他不是英雄。那时候,我经常跟哥哥打架。每当我们兄弟俩发生冲突的时候,父亲就坐在一旁静静地看。他常常跟我和哥哥提起一句话:“打还是不打?主动权在自己手上,你们必须学会选择。”我觉得父亲简直不可理喻。他是我们的父亲,他应该做些什么,而不是说些老掉牙的陈词滥调。  然而,14岁时的一次经历使我对父亲的印象整个儿发生了转变。  有一天,我和几个同学与父
期刊
感恩节,情绪低落的桑德拉走进一家花店。  在这之前她的生活一直安逸、轻松,就仿佛一缕柔和的春风。然而,在她怀孕4个月的时候,一场车祸却带走了她的孩子。紧接着,她丈夫的公司又面临被迫转让。桑德拉气愤地想,“感恩节?要我感谢什么呢?”  “下午好,要我帮忙吗?”花店老板珍妮走过来说。  “我……我想要一束花。”  “您要普通的,还是来一束‘感恩节特供’?”桑德拉满脸的好奇。  珍妮解释说,“我相信鲜花
期刊
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幸福,永远在路上。  有些烦恼是我们凭空虚构的,而我们却把它当成真实去承受。  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
期刊
难以两全  罗尔多[巴西]    各取所需   尼弗斯基 [乌克兰]    豪华加长犬  伯米尔科夫 [俄罗斯]    超级狗舍  玛尔法 [法国]     错位  菲扎巴迪[英国]    狗儿专版  卡赞尼弗斯基 [乌克兰]
期刊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发了一个调侃九月一日开学的笑话。校长在学校礼堂发表讲话:“为了更好地与年轻人沟通,我在暑假阅读了《哈利波特》七部曲,霍格瓦彻的办学理念值得本校借鉴。”台下学生大为欣喜。校长又感慨道:“多么伟大的学校!无论是闹鬼、学生死亡、老师死亡、学生家长遇难、校长被杀还是被暴徒冲击,都不能阻止它每年按时开学。”   估计是暑假马上就结束了,大家心情都不太好,于是这个段子瞬间被转发了许多次。过了几
期刊
一个大雪天,在书店翻一本画册,里面有画家的一句话:我看到了纸的四边。画册里画家的笔触遍及纸的每一端,据画家说,那是十分神奇的一刻,他一直知道纸有四边,却没有看到过,那天他看见了。他叫模特的鼻子碰到了纸的一边,又叫她的一面肩膀碰到了纸的另一边。人物变形了,不合结构,却依旧清晰可辨,且充满了异样的突兀。他惊异于自己在一瞬间领悟了毕加索。他摸到了纸的性格,领会了随纸赋形的本领。他说领悟到这一点,用去了十
期刊
在电影《窃听风云2》里,男主角阿祖为了窃听煞费苦心,他甚至在自己的手臂上划开一道口,塞进去一个小型窃听器。要是阿祖知道科学家发明出了可以附在皮肤表面的“表皮电子系统”(Epidermal Electronic System,简称EES),他可能就不用吃这么多苦头了。   这个新发明使用起来就像贴纸一样——这个超薄柔性电子电路比一根头发还要薄,它附在一张可溶于水的塑料薄片上,将其沾上水贴到皮肤上,一
期刊
法国人很喜欢用熟语,相当于我们的成语。法语口语大致上有规范语、通俗语和行话之分:前者用于较正式的场合及一般情况;中者限于家人和朋友之间;后者包括学生用语及各行业间产生的俚语。刚听法国人讲话,常如坠云里雾中,不知所云;慢慢听多了,自己再回家查查词典,居然也听出点意思来。  法国人管红绿灯叫“红火”和“绿火”。开车闯了红灯,说是“把红火烧了”,好像是说着急上火一闯就过去了;给某事放绿灯则是“给个绿火”
期刊
“东西南北”本来都是表示方位的词语,为何后来“东西”又被当作物品的意思呢?  有一则小故事说“东西”代指物品,与宋朝大学问家朱熹有关。有一天朱熹在路上碰到精通五行学说的好友盛温和提着篮子,于是问道:“你去干什么啊?”盛温和回答:“去街门买东西。”朱熹愣在当场,原来当时还没有“东西”一词。他不解地问:“买‘东西’?这是什么意思?为何不买‘南北’?”盛温和笑着说:“真不明白?你这位大学问家真是聪明一世
期刊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瑞典诗人。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作品被翻译成60多种语言。2011年10月6日,特朗斯特罗姆在数次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后终于获奖,获奖理由为:“通过凝炼、通透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年出生在瑞典,少年时父母离异,与做教师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托马斯16岁开始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