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庆市永川区为了实现“城校互动”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立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把整个城市作为大社区的层面上,建设大职教、大社会间的关系。同时,改变政府角色,政府从原来的“管理者”变成为学校发展提供服务的统筹者,从原来的“领导者”变成促进各界参与职业教育的引导者,为政校关系的进一步变革铺路。
[关键词]政府;职业教育;城校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3-0007-03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重新起步,政校关系还处在破除旧观念的束缚和尝试摸索阶段。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领域的政校关系建设需要更多地考虑市场、企业、就业等方面的因素。在这个阶段,政府的认识水平和引导能力非常关键。重庆市永川区在探索实践“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做的,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变领导为引导,构建新型的政校关系,从而为推进“城校互动”的职教模式改革创设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政府成为“城校互动”建设的设计者与推动者
“十五”期间,永川区委、区政府结合重庆职教发展布局与建设“现代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需要,明确了“城市以职教为特色,职教以城市为依托,校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的“城校互动”建设发展思路,着力打造“职教之城,人文之都”的城市特色形象。
在加快职教基地建设进程中,永川区把职业院校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实施。通过调整职业院校在城市主轴和辅轴的空间布局,实现“城中有校、校中有城、城校融合、协调发展”。城市把职业院校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应有之意,为职教提供建设发展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优质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平台;职教为城市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繁荣社区文化,丰富社区内涵,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在城市扩张中,永川区为职业院校建设预留发展空间,保证处于城市各区域的职业院校既能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资源,也能让各区域内的市民方便利用职教资源,逐步把校区打造成为城市景区。院校图书馆、实验室、科技馆、校园网络、实训基地、运动场馆等基础设施,对社区和市民开放;院校间教师互聘,教学互动,优势互补;院校周边基础设施由政府部门建设管理,保证提供高标准、高质量服务,职教基地学生及教职工的生活从依附学校逐渐向依附社会转变,后勤服务实现社会化。通过发展职教,改善了城市人口结构,提高了城市人口素质,增添了城市的活力与朝气,推动了大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这一发展模式中,永川区政府整体考虑大职教、大社会、大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超越了具体学校与所在社区间微观、局部、具体的关系。
二、政府成为统筹服务的提供者
重庆、永川两级政府首先把服务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为职教基地建设搭建基本的平台。通过多方筹措资金,逐步完善职教基地水、电、气、路、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2003年~2007年,职教基地建设总投入近17.5亿元,征地2517亩,校舍建筑面积达193万平方米。
永川区政府充分发挥统筹服务职能,搭建了基础设施、行政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对外宣传、合作交流、投融资、招生就业等7个公共服务平台。出台了土地成本价供给、教学用房免缴建设规费、基础设施建到校园边缘等15条鼓励职业教育与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职业学校扩大规模,快速发展。
为了能够对职业教育发展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回应,及时解决,政府推动建立了“区级部门职教联席会议和工作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讨和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还成立了重庆职教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永川区教育产业发展办公室等专门机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实行“一站式”办公。
在为学生服务方面,政府建立了专门的劳动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为职教学生提供技能资格鉴定;人事、劳动部门建立了人才市场,免费让企业和学生入场。
三、政府成为社会各界支持职教发展的引导者
永川坚持“以服务创条件、靠贡献促发展”的理念,创新思路,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首先,引导市场投资职业教育。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按照‘统筹规划,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永川建设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永川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在政府以贷款贴息的方式扶持职教基地建设的同时,引导职业院校筹资、引资,支持职业院校兴办产业,积累办学资金,鼓励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以吸引各方的资金投入,并通过商业运营或项目招商吸纳社会资金。
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重庆和永川两级政府认为,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应当把实训基地、公共设施和重点专业的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有限的职教资金得到统筹安排,避免了多元投入中的盲目性、重复性,降低了院校建设成本。
其次,为了吸引学生就学,永川区率先实施了免费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出台了《关于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从2008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区政府每年拨出专项经费,免除重庆职教基地内所有永川籍中职学生的学费。2008年秋季即招收重庆职教基地新招永川籍中职学生4700余人,比2007年增加近1800人,使绝大多数因贫困放弃学业的学生重新回到了校园。
第三,引导大批企业进入职教基地。在永川这样一个现代产业并不发达的地区,如何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永川市政府提出了新的思路:重点打造开放型经济“六大高地”,即渝西加工制造业高地、川渝黔汇点的商贸物流高地、中国西部职业教育高地、重庆休闲旅游高地、渝西文化卫生高地、渝西金融服务高地。随着一大批高规格产业项目的启动,永川的产业集群越来越强大,一大批企业落户永川。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拉动了永川全区商贸、建筑、交通、旅游、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007年,职业教育的发展拉动永川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2万余个,形成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职业教育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四,推动对外开放办学。一是认真学习借鉴外地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二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了联合办学。目前,重庆职教基地与加拿大、澳 大利亚的合作交流得到加强,与黔江、巫溪等区县,以及陕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区的80多所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在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下,永川“城校互动”的职业教育模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重庆职教基地有大学、高职、中职学校达30所,在校学生近11万人。职教规模的扩大加快了永川的城市化进程。2008年,永川城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在2004年28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拓展了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2004年的29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35万人。职业教育成为推动永川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政府孵化新型政校关系的新思路
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后,永川提出了打造重庆统筹城乡职教改革发展示范基地、中国区域职教发展模式示范基地、中国西部职业教育高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决定在两个层面走内涵发展之路。
第一个层面,是教学、专业建设和职教品牌等方面的内涵发展。在加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实施品牌工程。打造示范院校和打造示范专业,建成一批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材教法、一流设施设备、一流教学管理的精品课程。这些努力的最终目标是打造“永川技工”品牌,成立“永川技工”认证委员会,建立“永川技工”认证制度,打造“永川电力技工”、“永川服装技工”、“永川建筑技工”、“永川IT技工”等特色技工品牌。
第二个层面,是城市的内涵发展。在永川这个职业教育之城,不同类型的职业院校之间需要融合贯通。为此,永川将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改善目前职业院校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城市凸显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特色。同时,依托永川工业园区,建设重庆永川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将其打造成为职教学生创业的摇篮,激发城市的活力。另一方面,学校、企业和城市各类社区之间的互动、互通关系建设也进入了决策者的视野。在起步阶段,政府努力推进职业学校与工厂企业“八融合”,即学校和工厂融合,教室和车间融合,教师和师傅融合,学生和学徒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作品与产品融合,招生与招工融合,育人与增收融合,形成彼此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实施职教进企业工程,职业学校主动为企业培训培养职工,企业主动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施职教进社区工程,职业院校与社区共建共享文体艺术硬件设施,共同开展活动,依托社区培训机构,组织培训,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实施职教进农村工程,整合职业院校、镇街成人教育学校和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为深入贯彻温家宝总理“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的讲话精神,永川区正进一步深化“城校互动”发展模式,加快重庆职教基地建设步伐,为重庆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积累经验。
(编辑 柴纯青)
[关键词]政府;职业教育;城校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09)03-0007-03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重新起步,政校关系还处在破除旧观念的束缚和尝试摸索阶段。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领域的政校关系建设需要更多地考虑市场、企业、就业等方面的因素。在这个阶段,政府的认识水平和引导能力非常关键。重庆市永川区在探索实践“城校互动”职教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做的,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变管理为服务,变领导为引导,构建新型的政校关系,从而为推进“城校互动”的职教模式改革创设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政府成为“城校互动”建设的设计者与推动者
“十五”期间,永川区委、区政府结合重庆职教发展布局与建设“现代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需要,明确了“城市以职教为特色,职教以城市为依托,校区建设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的“城校互动”建设发展思路,着力打造“职教之城,人文之都”的城市特色形象。
在加快职教基地建设进程中,永川区把职业院校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统一实施。通过调整职业院校在城市主轴和辅轴的空间布局,实现“城中有校、校中有城、城校融合、协调发展”。城市把职业院校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应有之意,为职教提供建设发展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优质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平台;职教为城市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繁荣社区文化,丰富社区内涵,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在城市扩张中,永川区为职业院校建设预留发展空间,保证处于城市各区域的职业院校既能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资源,也能让各区域内的市民方便利用职教资源,逐步把校区打造成为城市景区。院校图书馆、实验室、科技馆、校园网络、实训基地、运动场馆等基础设施,对社区和市民开放;院校间教师互聘,教学互动,优势互补;院校周边基础设施由政府部门建设管理,保证提供高标准、高质量服务,职教基地学生及教职工的生活从依附学校逐渐向依附社会转变,后勤服务实现社会化。通过发展职教,改善了城市人口结构,提高了城市人口素质,增添了城市的活力与朝气,推动了大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这一发展模式中,永川区政府整体考虑大职教、大社会、大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超越了具体学校与所在社区间微观、局部、具体的关系。
二、政府成为统筹服务的提供者
重庆、永川两级政府首先把服务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为职教基地建设搭建基本的平台。通过多方筹措资金,逐步完善职教基地水、电、气、路、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2003年~2007年,职教基地建设总投入近17.5亿元,征地2517亩,校舍建筑面积达193万平方米。
永川区政府充分发挥统筹服务职能,搭建了基础设施、行政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对外宣传、合作交流、投融资、招生就业等7个公共服务平台。出台了土地成本价供给、教学用房免缴建设规费、基础设施建到校园边缘等15条鼓励职业教育与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职业学校扩大规模,快速发展。
为了能够对职业教育发展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回应,及时解决,政府推动建立了“区级部门职教联席会议和工作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讨和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还成立了重庆职教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永川区教育产业发展办公室等专门机构,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实行“一站式”办公。
在为学生服务方面,政府建立了专门的劳动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为职教学生提供技能资格鉴定;人事、劳动部门建立了人才市场,免费让企业和学生入场。
三、政府成为社会各界支持职教发展的引导者
永川坚持“以服务创条件、靠贡献促发展”的理念,创新思路,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首先,引导市场投资职业教育。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按照‘统筹规划,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永川建设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永川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在政府以贷款贴息的方式扶持职教基地建设的同时,引导职业院校筹资、引资,支持职业院校兴办产业,积累办学资金,鼓励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以吸引各方的资金投入,并通过商业运营或项目招商吸纳社会资金。
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重庆和永川两级政府认为,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应当把实训基地、公共设施和重点专业的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有限的职教资金得到统筹安排,避免了多元投入中的盲目性、重复性,降低了院校建设成本。
其次,为了吸引学生就学,永川区率先实施了免费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出台了《关于实施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从2008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区政府每年拨出专项经费,免除重庆职教基地内所有永川籍中职学生的学费。2008年秋季即招收重庆职教基地新招永川籍中职学生4700余人,比2007年增加近1800人,使绝大多数因贫困放弃学业的学生重新回到了校园。
第三,引导大批企业进入职教基地。在永川这样一个现代产业并不发达的地区,如何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永川市政府提出了新的思路:重点打造开放型经济“六大高地”,即渝西加工制造业高地、川渝黔汇点的商贸物流高地、中国西部职业教育高地、重庆休闲旅游高地、渝西文化卫生高地、渝西金融服务高地。随着一大批高规格产业项目的启动,永川的产业集群越来越强大,一大批企业落户永川。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拉动了永川全区商贸、建筑、交通、旅游、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007年,职业教育的发展拉动永川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2万余个,形成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职业教育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四,推动对外开放办学。一是认真学习借鉴外地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二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了联合办学。目前,重庆职教基地与加拿大、澳 大利亚的合作交流得到加强,与黔江、巫溪等区县,以及陕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区的80多所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在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下,永川“城校互动”的职业教育模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重庆职教基地有大学、高职、中职学校达30所,在校学生近11万人。职教规模的扩大加快了永川的城市化进程。2008年,永川城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在2004年28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拓展了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2004年的29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35万人。职业教育成为推动永川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政府孵化新型政校关系的新思路
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后,永川提出了打造重庆统筹城乡职教改革发展示范基地、中国区域职教发展模式示范基地、中国西部职业教育高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决定在两个层面走内涵发展之路。
第一个层面,是教学、专业建设和职教品牌等方面的内涵发展。在加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实施品牌工程。打造示范院校和打造示范专业,建成一批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材教法、一流设施设备、一流教学管理的精品课程。这些努力的最终目标是打造“永川技工”品牌,成立“永川技工”认证委员会,建立“永川技工”认证制度,打造“永川电力技工”、“永川服装技工”、“永川建筑技工”、“永川IT技工”等特色技工品牌。
第二个层面,是城市的内涵发展。在永川这个职业教育之城,不同类型的职业院校之间需要融合贯通。为此,永川将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改善目前职业院校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城市凸显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特色。同时,依托永川工业园区,建设重庆永川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将其打造成为职教学生创业的摇篮,激发城市的活力。另一方面,学校、企业和城市各类社区之间的互动、互通关系建设也进入了决策者的视野。在起步阶段,政府努力推进职业学校与工厂企业“八融合”,即学校和工厂融合,教室和车间融合,教师和师傅融合,学生和学徒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作品与产品融合,招生与招工融合,育人与增收融合,形成彼此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实施职教进企业工程,职业学校主动为企业培训培养职工,企业主动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施职教进社区工程,职业院校与社区共建共享文体艺术硬件设施,共同开展活动,依托社区培训机构,组织培训,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实施职教进农村工程,整合职业院校、镇街成人教育学校和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为深入贯彻温家宝总理“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的讲话精神,永川区正进一步深化“城校互动”发展模式,加快重庆职教基地建设步伐,为重庆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积累经验。
(编辑 柴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