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能力的训练上,我认为必须让学生知道如何寻找和积累的触发点。我手写我心,写作是一种受情绪——情感控制的文字表达活动。巴班斯基说:“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受到激动,与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没有情感的冲动就没有感人的作品。
三年级是作文训练的起始阶段。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所做所想、所见所闻、所说所感用文字系统的表达出来,教师则应当注意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指导学生把自己最亲近、最熟悉、最喜爱的事物用文字写下来。
《美丽的秋天》——作文看似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教学过程并不像我预料的那样顺利。现在孩子的生活已经太城市化啦!他们缺少了农村孩子的童趣。某些变化他们并没有察觉,或者说——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使得现在作文时没话可说,没有素材,这时也不能单靠想像去创作。
这时我只能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走出课堂,以学生周围生活为支点,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让他们走进金秋、感受金秋。通过收集有关秋天图片(如秋天的树林、秋天的田野)、实物(如落叶、枯草、秋果)和词句,使学生对秋的零碎感受变为整体体验。通过交流收集到的图片、实物、词句这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说话写话兴趣,让他们想说、愿说,教师引导学生多方位有序观察,激发想象并运用积累的词句,“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此次作文教学我安排在白板教室。课前准备我准备了一首儿歌——《秋天多美好》、制作秋景画面和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学生已经收集有关秋天的图片或实物、词句。以儿歌导入,以“金秋时节,瓜果飘香,五谷丰登,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引出课题——《美丽的秋天》。这时学生发现,这句话正是对秋天的概括呀!于是,这堂课就此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针对“瓜果飘香”,学生似乎有道不尽的话。因为这是他们对秋天了解最多、最丰富的。孩子们的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尽管有些并不是秋季产的,但学生的这种热情我们不能磨灭。得赶紧趁热打铁:“课前,老师让你们到大自然中寻找秋阿姨美丽的影子,搜集有关秋天的图片和词句,谁能把你感受到的秋天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争先恐后的说着。此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田野里、果园里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启发孩子们说出秋天丰收的景象-——田野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朵朵棉桃开口笑,粒粒大豆多饱满,黄澄澄的稻谷闪金光,沉甸甸的果子压得树枝弯下了腰。音乐可以渲染情感,此处配上音乐学生的情感自然就会投入,此环节我意在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我最大最限度地放飞了他们的想像力,让他们在收获中得以持续发展。如何将这些文字组成文章呢? 我出示了一张图片——秋天的画面。“你们收集的图片,老师制成了一幅秋天的画面,小朋友们请看图画。谁能告诉大家,图上画了秋天里的哪些景物?”
并引导学生能按一定顺序说说图画上的景物?我们在观察图画的时候,可以按照从远——近的顺序观察,也可按从近——远的顺序来观察,在观察同一处的景物时,可以按照由上——下的顺序来观察,也可按由下——上的顺序来观察,可按照由左——右的顺序观察,也可按由右——左的顺序观察。一堂课下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有的则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已经达到预设的成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让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教师以这节写话课在语文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彩桥,通过这道彩桥,让孩子们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想、用自己语言介绍所看到的情景,充分利用身边可贵的课程资源,把课堂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说话写话兴趣。
新一轮的课程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更新作文观念,探索作文训练的新形式,只要我们有了一颗对生活的爱心,去贴近生活,感受生活,品味生活,筛选生活,获得丰富多彩的生活宝藏,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写出一篇篇包含真挚情感和深刻思想的文质兼美的好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训练的起始阶段。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所做所想、所见所闻、所说所感用文字系统的表达出来,教师则应当注意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指导学生把自己最亲近、最熟悉、最喜爱的事物用文字写下来。
《美丽的秋天》——作文看似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教学过程并不像我预料的那样顺利。现在孩子的生活已经太城市化啦!他们缺少了农村孩子的童趣。某些变化他们并没有察觉,或者说——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使得现在作文时没话可说,没有素材,这时也不能单靠想像去创作。
这时我只能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走出课堂,以学生周围生活为支点,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让他们走进金秋、感受金秋。通过收集有关秋天图片(如秋天的树林、秋天的田野)、实物(如落叶、枯草、秋果)和词句,使学生对秋的零碎感受变为整体体验。通过交流收集到的图片、实物、词句这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说话写话兴趣,让他们想说、愿说,教师引导学生多方位有序观察,激发想象并运用积累的词句,“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此次作文教学我安排在白板教室。课前准备我准备了一首儿歌——《秋天多美好》、制作秋景画面和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学生已经收集有关秋天的图片或实物、词句。以儿歌导入,以“金秋时节,瓜果飘香,五谷丰登,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引出课题——《美丽的秋天》。这时学生发现,这句话正是对秋天的概括呀!于是,这堂课就此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针对“瓜果飘香”,学生似乎有道不尽的话。因为这是他们对秋天了解最多、最丰富的。孩子们的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尽管有些并不是秋季产的,但学生的这种热情我们不能磨灭。得赶紧趁热打铁:“课前,老师让你们到大自然中寻找秋阿姨美丽的影子,搜集有关秋天的图片和词句,谁能把你感受到的秋天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争先恐后的说着。此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田野里、果园里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启发孩子们说出秋天丰收的景象-——田野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朵朵棉桃开口笑,粒粒大豆多饱满,黄澄澄的稻谷闪金光,沉甸甸的果子压得树枝弯下了腰。音乐可以渲染情感,此处配上音乐学生的情感自然就会投入,此环节我意在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我最大最限度地放飞了他们的想像力,让他们在收获中得以持续发展。如何将这些文字组成文章呢? 我出示了一张图片——秋天的画面。“你们收集的图片,老师制成了一幅秋天的画面,小朋友们请看图画。谁能告诉大家,图上画了秋天里的哪些景物?”
并引导学生能按一定顺序说说图画上的景物?我们在观察图画的时候,可以按照从远——近的顺序观察,也可按从近——远的顺序来观察,在观察同一处的景物时,可以按照由上——下的顺序来观察,也可按由下——上的顺序来观察,可按照由左——右的顺序观察,也可按由右——左的顺序观察。一堂课下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有的则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已经达到预设的成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让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教师以这节写话课在语文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彩桥,通过这道彩桥,让孩子们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想、用自己语言介绍所看到的情景,充分利用身边可贵的课程资源,把课堂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说话写话兴趣。
新一轮的课程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更新作文观念,探索作文训练的新形式,只要我们有了一颗对生活的爱心,去贴近生活,感受生活,品味生活,筛选生活,获得丰富多彩的生活宝藏,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写出一篇篇包含真挚情感和深刻思想的文质兼美的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