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当今社会的通用语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重视英语教学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之一。英语课程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和语法,会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学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只能了解和掌握基础的英语理论知识,却不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致使初中英语教学被称为“哑巴英语”。因此,解决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对策,以期为广大的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1. 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英语教学方式单一
英语教材是初中英语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而不是唯一的工具,但是,许多英语教师把教材当做唯一的依据,不能正确地理解和处理教材,利用教材,往往会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讲授教材内容,让学生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掌握英语教学内容,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致使英语教学效果较低。
1.2英语教学内容狭窄
很多英语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只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没有适当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材内容上,有些英语教师随意处理,依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删减掉自己认为不重要或者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而增加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严重忽视了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1.3英语教学过程不科学
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有一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忽视了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没有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缺少过渡性的引导,致使教学氛围沉闷,甚至,有些英语教师的语言跨越性较大,缺乏连贯性,使得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
1.4英语教学目标不合理
许多英语教师认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传授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只注重讲解英语单词、词汇和语法等,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英语教学的目标,忽视学生对英语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2. 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2.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发动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出轻松地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总之,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英语教学效果。
2.2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执教能力
实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的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初中英语教师应该认真专研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结合教材之间的逻辑联系,创造性地整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增减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2.3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
实现教学的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英语教师应该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英语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能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4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哑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通病,为解决这一问题,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进行教学时,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英语教师可以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机制,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散学生的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3. 总结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是进行教学的重点。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缪晓英. 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校园英语, 2015(30).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1. 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英语教学方式单一
英语教材是初中英语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而不是唯一的工具,但是,许多英语教师把教材当做唯一的依据,不能正确地理解和处理教材,利用教材,往往会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讲授教材内容,让学生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掌握英语教学内容,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致使英语教学效果较低。
1.2英语教学内容狭窄
很多英语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只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没有适当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材内容上,有些英语教师随意处理,依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删减掉自己认为不重要或者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而增加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严重忽视了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1.3英语教学过程不科学
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有一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忽视了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没有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缺少过渡性的引导,致使教学氛围沉闷,甚至,有些英语教师的语言跨越性较大,缺乏连贯性,使得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
1.4英语教学目标不合理
许多英语教师认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传授学生基本的英语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只注重讲解英语单词、词汇和语法等,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英语教学的目标,忽视学生对英语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2. 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2.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发动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出轻松地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总之,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英语教学效果。
2.2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执教能力
实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的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初中英语教师应该认真专研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结合教材之间的逻辑联系,创造性地整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增减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2.3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
实现教学的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英语教师应该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英语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能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4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哑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通病,为解决这一问题,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进行教学时,英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同时,英语教师可以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机制,综合评价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散学生的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3. 总结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是进行教学的重点。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缪晓英. 新课程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校园英语, 2015(30).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