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行开放式的阅读教学课堂。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因此,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故事扣人心弦,感情深刻强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体味扬科的悲惨遭遇,激起学生对资本主义的憎恨。从课文的题目和内容看,紧扣这篇课文的一条主线就是“扬科很爱音乐”这句话,要让学生读懂这篇课文,我认为要从这条主线人手。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唱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为学生的幸福的童年生活与扬科的悲惨命运进行对比作铺垫。开课时,我进行第一个教学环节:直插课题,让学生读课题。同时问学生:“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扬科是个小音乐家。”“扬科很爱音乐……”接着又问:“你们想问什么呢?为什么说扬科是个音乐家呢?扬科对音乐到底喜爱到什么程度了……”课堂教学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小声朗读课文,并提两个要求:“第一,读通课文,也就是要基本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第二,思考一个问题:课题不是说扬科是小音乐家吗,请把课文中与课题相照应的一个句子勾画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把握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语文课中字词句的基础训练不能丟,同时也是让学生从课题人手去找准课文的主线。课堂教学进入第三个环节,从整体着眼,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线,以自主、合作、探究来整体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并从中获得语言品味和精神体验的整体提高,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我作了如下设计:
1 课文哪些自然段集中描写了扬科具有杰出的音乐才能,谁能说说?(3—6自然段)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一部分自由朗读一遍。可以放声朗读(不是吼叫),可以小声轻读,可以默读,可以邻近的两个同学齐读……(捐导学生朗读方法)
2 课文这一部分有两句话概括地描写扬科对音乐的敏感,是哪些句子?接着让学生默读、勾画、讨论、汇报。
师:扬科爱音乐爱到什么程度?
生:很爱。
师: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他“很爱”音乐?
第4自然段还有一句话也是总体写扬科喜欢音乐的,看看是哪一句。(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
师:从这儿我们知道扬科对声音特别敏感。这说明扬科具有音乐的天才。难怪大伙儿都叫他“小音乐家”。
3 课文通过哪些具体的描写能说明扬科“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奏乐声”、“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觉得都是音乐”呢?
课文中有些地方说自然界的事物好像在奏乐,有些地方说扬科欣赏自然界的事物好像在奏乐,有些地方说扬科欣赏自然界的事物发出的一些声音,你们能分别体会一下吗?(描写自然界的事物好像在奏乐的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描写扬科欣赏自然界的事物发出的一些声音的如:“树林里在奏乐呢,噢咦!噢咦!……”“他听到风吹得他的木杈呜呜作响。”“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这说明扬科对声音非常敏感,他善于从声音中欣赏到音乐的美。)
4 从扬科被监工狠狠打了一顿引出扬科的外貌及家境。课文中有对扬科外貌、家境的描写吗?谁来读一读?
课文一开始就描写了扬科的形象,扬科长着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显然,他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为什么妈妈却让扬科到地主家去做牧童?这篇课文语言朴素,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扬科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的控诉。所以在教学中应花大部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讲比喻句“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寄居”是什么意思?居,是居住,寄居,本来的意思是借了住。课文上是说妈妈今天在这家干活,明天在那家干活,一切都得听主人的摆布,随时随地都可以叫她离开。这就像燕子寄居在人家的檐下。从这个比喻里,让我们知道,扬科的妈妈生活很不安定,没有保障。
5 刚才同学们读的是扬科欣赏自然界的声音,那么人间的音乐呢?谁能把有关的句子读出来?(“旅店里有人在跳舞……都在歌唱,都在演奏”,这更说明扬科对声音的敏感,他非常善于欣赏音乐。)
由于扬科喜欢音乐,所以他非常渴望有一件什么东西?(小提琴)谁能把描写扬科渴望有一把小提琴的两个自然段读一读。(抽生读)
作者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文字来表现的,因此要引领学生探究文字,感悟文本,产生共鸣。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围绕主线“扬科很爱音乐”,感悟扬科热爱音乐程度之深,要求学生说说是“通过哪些词句读懂的”。这样的操作形式,既能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文探究,又让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悟。
师:一个这么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后来却怎样了?谁来把扬科为了摸一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被毒打致死这部分内容读一读。
小组讨论:扬科为什么只是摸了一下地主仆人的小提琴就会被毒打致死呢?
扬科偷摸了一下小提琴,就被毒打致死,让人叹息,让人凄然泪下,同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痛恨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以“扬科很爱音乐”为主线,紧扣住情感脉络,让学生感悟文本,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小学语文教材中《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故事扣人心弦,感情深刻强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体味扬科的悲惨遭遇,激起学生对资本主义的憎恨。从课文的题目和内容看,紧扣这篇课文的一条主线就是“扬科很爱音乐”这句话,要让学生读懂这篇课文,我认为要从这条主线人手。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唱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为学生的幸福的童年生活与扬科的悲惨命运进行对比作铺垫。开课时,我进行第一个教学环节:直插课题,让学生读课题。同时问学生:“从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扬科是个小音乐家。”“扬科很爱音乐……”接着又问:“你们想问什么呢?为什么说扬科是个音乐家呢?扬科对音乐到底喜爱到什么程度了……”课堂教学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小声朗读课文,并提两个要求:“第一,读通课文,也就是要基本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第二,思考一个问题:课题不是说扬科是小音乐家吗,请把课文中与课题相照应的一个句子勾画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把握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语文课中字词句的基础训练不能丟,同时也是让学生从课题人手去找准课文的主线。课堂教学进入第三个环节,从整体着眼,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线,以自主、合作、探究来整体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并从中获得语言品味和精神体验的整体提高,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我作了如下设计:
1 课文哪些自然段集中描写了扬科具有杰出的音乐才能,谁能说说?(3—6自然段)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一部分自由朗读一遍。可以放声朗读(不是吼叫),可以小声轻读,可以默读,可以邻近的两个同学齐读……(捐导学生朗读方法)
2 课文这一部分有两句话概括地描写扬科对音乐的敏感,是哪些句子?接着让学生默读、勾画、讨论、汇报。
师:扬科爱音乐爱到什么程度?
生:很爱。
师: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他“很爱”音乐?
第4自然段还有一句话也是总体写扬科喜欢音乐的,看看是哪一句。(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
师:从这儿我们知道扬科对声音特别敏感。这说明扬科具有音乐的天才。难怪大伙儿都叫他“小音乐家”。
3 课文通过哪些具体的描写能说明扬科“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听到奏乐声”、“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觉得都是音乐”呢?
课文中有些地方说自然界的事物好像在奏乐,有些地方说扬科欣赏自然界的事物好像在奏乐,有些地方说扬科欣赏自然界的事物发出的一些声音,你们能分别体会一下吗?(描写自然界的事物好像在奏乐的如:“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描写扬科欣赏自然界的事物发出的一些声音的如:“树林里在奏乐呢,噢咦!噢咦!……”“他听到风吹得他的木杈呜呜作响。”“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这说明扬科对声音非常敏感,他善于从声音中欣赏到音乐的美。)
4 从扬科被监工狠狠打了一顿引出扬科的外貌及家境。课文中有对扬科外貌、家境的描写吗?谁来读一读?
课文一开始就描写了扬科的形象,扬科长着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显然,他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可为什么妈妈却让扬科到地主家去做牧童?这篇课文语言朴素,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扬科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的控诉。所以在教学中应花大部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讲比喻句“好像寄居在人家屋檐下的燕子”。“寄居”是什么意思?居,是居住,寄居,本来的意思是借了住。课文上是说妈妈今天在这家干活,明天在那家干活,一切都得听主人的摆布,随时随地都可以叫她离开。这就像燕子寄居在人家的檐下。从这个比喻里,让我们知道,扬科的妈妈生活很不安定,没有保障。
5 刚才同学们读的是扬科欣赏自然界的声音,那么人间的音乐呢?谁能把有关的句子读出来?(“旅店里有人在跳舞……都在歌唱,都在演奏”,这更说明扬科对声音的敏感,他非常善于欣赏音乐。)
由于扬科喜欢音乐,所以他非常渴望有一件什么东西?(小提琴)谁能把描写扬科渴望有一把小提琴的两个自然段读一读。(抽生读)
作者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文字来表现的,因此要引领学生探究文字,感悟文本,产生共鸣。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围绕主线“扬科很爱音乐”,感悟扬科热爱音乐程度之深,要求学生说说是“通过哪些词句读懂的”。这样的操作形式,既能让学生有目的地读文探究,又让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悟。
师:一个这么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后来却怎样了?谁来把扬科为了摸一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被毒打致死这部分内容读一读。
小组讨论:扬科为什么只是摸了一下地主仆人的小提琴就会被毒打致死呢?
扬科偷摸了一下小提琴,就被毒打致死,让人叹息,让人凄然泪下,同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痛恨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以“扬科很爱音乐”为主线,紧扣住情感脉络,让学生感悟文本,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