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群众文化工作如何立足实际,繁荣基层文化,丰富群众生活,给广大群众以一种健康向上的引导?笔者认为,应贴近实际,凸显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搭建平台,创新载体,促使群众文化向广度、深度提升;落实职责,理顺体制,推动群众文化的进一步普及、深化和发展。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群众文化属于群众自身的活动,通过娱乐的形式表达出来,透过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出来,不论其生产、发展都属于人类劳动生产过程的核心,它的存在令群众审美的趣味不断提升,文化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不但适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文化传统,还适合于宣传教育或生活实用等相关功能。
一、群众文化的特征
群众文化,是指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群众性。群众文化活动是围绕群众的需要进行的,人们的需要而开展的文化活动。二是多样性。群众文化既有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民族文化;也有各式各样的地域文化。三是业余性。活动的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开展文化活动不受条件限制。四是自娱性。活动是以群众自娱自乐为基础,以满足群众自己的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不需要组织发动,自主开展的文化活动。
二、如何做好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有了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文化活动只有不断地变换内容和形式,才能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不断需求。
(一)抓住特征,把握形式,增强群众文化工作的阵地作用。抓住群众文化活动的特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按照突出主旋律与多样化并重、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健康的民族特色并重的原则,积极因势利导,将地方文化的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给群众文化活动赋予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文化馆要抓住大型节庆的特点,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和趣味文化娱乐活动,带动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要将这项工作做为重点,应该提前部署、周密安排,极大地满足广大群众求乐、求知、求美的需要,同时也能使群众文化工作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二)贴近现实,凸显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群众文化只有具备明显的地域性和强烈的时代性,才会得到群众的热切响应。只有蕴含浓郁的乡土气息,才会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才会具有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一是在内容上,要把握时代脉搏。群众文化的时代性不单单体现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上,更体现在反映群众的理想和追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等方面。在当前,群众文化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以广大群众为服务对象,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
二是在形式上,要追求变化,不断创新。现在除了传统的戏曲、秧歌、社火外,健身操、广场舞成了广大群众的新时尚。如何创造出深受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的艺术作品,这是需要文艺工作者们去潜心研究和细心琢磨的。
三是在作品创作上,要注重现实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努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生活和群众精神风貌,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文艺精品力作,并通过各种载体加以积极传播。鼓励群众发掘身边典型的人、事,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三)利用空间,创新载体,搭建群众文化发展的新平台。
对于边疆民族聚居地区来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短缺,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需要扬长避短。不能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和一种方式,而应该开展多种形式,利用多种空间。如目前流行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餐饮文化、老年文化等,这些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如果这些空间利用好了,那么群众文化工作就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一要整合资源,积极搭建文化活动的平台。坚持“大型活动统一办,小型活动分散办,专业业余相结合”的原则,为更好的开展文化馆的各项活动,文化馆可以积极与外界联系以“拉赞助”或“冠名”等方式筹集资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其次,坚持文化“六进”以保证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正常开展。同时,积极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汇报演出、竞技比赛,给各种文艺团队以展示技艺的机会,促进民间文艺团体的快速发展。
二要提前谋划,积极寻求文化活动的新载体。要提前介入,紧密配合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群众文化辐射面广、吸引力强、参与面大的特性,设计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颖载体,比如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各类文艺比赛、各类文化培训等活动,使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
三要因势利导,注重发挥城乡文化的不同特色。在乡村,应以文化站、文化室和文化大院为依托,利用农闲和节假日,鼓励文艺骨干带领广大村民参与各种民间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以加强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展示新农村描绘新生活为主题,举办“农牧民文化艺术节”,通过“民俗风、乡土韵、民族情”三大元素,突出农牧民的淳朴生活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一村一品”展示、乡镇文艺汇演、农牧民艺术作品展、民间艺术展、百姓秀场等专题形式展现。
(四)落实职责,健全体制,促进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群众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繁荣昌盛的真实体现。应该受到各级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重视、扶持和帮助。
一是加强领导,统一规划。要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群众文化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之中来。尤其要注重对民族、民间文化做出前瞻性、科学性的决策,将民族、民间文化需要保护的对象全面融入当地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
二是多措并举,培育人才。整合各类文化人才资源,广泛吸纳民间文化能人才,共同活跃群众文化。认真制定和实施文化人才培训计划,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理论水平高的文化队伍。充分发挥文化馆等专业文化机构的作用,并建立业余文艺指导团队,加强对民间文艺团队和文化大院的业务指导。举办各类培训班,储备群众文化的后备力量。
三是落实政策,加大投入。除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由财政保证外,政府还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助文化阵地建设,保证群众文化必要的经费开支。各级文化单位,要积极探索、开拓文化经营服务项目,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文化单位的良性运转。
四是积极探索,创新机制。积极探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繁荣群众文化的新途径,坚持“谁投入,谁收益”的原则,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的文化投入机制。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群众文化属于群众自身的活动,通过娱乐的形式表达出来,透过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出来,不论其生产、发展都属于人类劳动生产过程的核心,它的存在令群众审美的趣味不断提升,文化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不但适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文化传统,还适合于宣传教育或生活实用等相关功能。
一、群众文化的特征
群众文化,是指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群众性。群众文化活动是围绕群众的需要进行的,人们的需要而开展的文化活动。二是多样性。群众文化既有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民族文化;也有各式各样的地域文化。三是业余性。活动的内容丰富、方式灵活,开展文化活动不受条件限制。四是自娱性。活动是以群众自娱自乐为基础,以满足群众自己的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不需要组织发动,自主开展的文化活动。
二、如何做好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有了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文化活动只有不断地变换内容和形式,才能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不断需求。
(一)抓住特征,把握形式,增强群众文化工作的阵地作用。抓住群众文化活动的特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按照突出主旋律与多样化并重、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健康的民族特色并重的原则,积极因势利导,将地方文化的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给群众文化活动赋予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文化馆要抓住大型节庆的特点,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演出和趣味文化娱乐活动,带动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要将这项工作做为重点,应该提前部署、周密安排,极大地满足广大群众求乐、求知、求美的需要,同时也能使群众文化工作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二)贴近现实,凸显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群众文化只有具备明显的地域性和强烈的时代性,才会得到群众的热切响应。只有蕴含浓郁的乡土气息,才会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才会具有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一是在内容上,要把握时代脉搏。群众文化的时代性不单单体现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上,更体现在反映群众的理想和追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凝聚人心、陶冶情操等方面。在当前,群众文化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以广大群众为服务对象,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
二是在形式上,要追求变化,不断创新。现在除了传统的戏曲、秧歌、社火外,健身操、广场舞成了广大群众的新时尚。如何创造出深受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的艺术作品,这是需要文艺工作者们去潜心研究和细心琢磨的。
三是在作品创作上,要注重现实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努力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生活和群众精神风貌,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文艺精品力作,并通过各种载体加以积极传播。鼓励群众发掘身边典型的人、事,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方式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三)利用空间,创新载体,搭建群众文化发展的新平台。
对于边疆民族聚居地区来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短缺,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需要扬长避短。不能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和一种方式,而应该开展多种形式,利用多种空间。如目前流行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餐饮文化、老年文化等,这些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如果这些空间利用好了,那么群众文化工作就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一要整合资源,积极搭建文化活动的平台。坚持“大型活动统一办,小型活动分散办,专业业余相结合”的原则,为更好的开展文化馆的各项活动,文化馆可以积极与外界联系以“拉赞助”或“冠名”等方式筹集资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其次,坚持文化“六进”以保证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正常开展。同时,积极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汇报演出、竞技比赛,给各种文艺团队以展示技艺的机会,促进民间文艺团体的快速发展。
二要提前谋划,积极寻求文化活动的新载体。要提前介入,紧密配合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群众文化辐射面广、吸引力强、参与面大的特性,设计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颖载体,比如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节、各类文艺比赛、各类文化培训等活动,使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
三要因势利导,注重发挥城乡文化的不同特色。在乡村,应以文化站、文化室和文化大院为依托,利用农闲和节假日,鼓励文艺骨干带领广大村民参与各种民间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以加强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展示新农村描绘新生活为主题,举办“农牧民文化艺术节”,通过“民俗风、乡土韵、民族情”三大元素,突出农牧民的淳朴生活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一村一品”展示、乡镇文艺汇演、农牧民艺术作品展、民间艺术展、百姓秀场等专题形式展现。
(四)落实职责,健全体制,促进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群众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繁荣昌盛的真实体现。应该受到各级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重视、扶持和帮助。
一是加强领导,统一规划。要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群众文化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之中来。尤其要注重对民族、民间文化做出前瞻性、科学性的决策,将民族、民间文化需要保护的对象全面融入当地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
二是多措并举,培育人才。整合各类文化人才资源,广泛吸纳民间文化能人才,共同活跃群众文化。认真制定和实施文化人才培训计划,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理论水平高的文化队伍。充分发挥文化馆等专业文化机构的作用,并建立业余文艺指导团队,加强对民间文艺团队和文化大院的业务指导。举办各类培训班,储备群众文化的后备力量。
三是落实政策,加大投入。除大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由财政保证外,政府还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助文化阵地建设,保证群众文化必要的经费开支。各级文化单位,要积极探索、开拓文化经营服务项目,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文化单位的良性运转。
四是积极探索,创新机制。积极探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繁荣群众文化的新途径,坚持“谁投入,谁收益”的原则,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的文化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