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鼎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hua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紙匠姓王,人称纸匠王。纸匠王家世代皆做纸活儿,五间土房,就有些阴气十足了。
  石门及周边的村子,不论谁家,凡有白事,都离不开纸匠王。花圈、经幡、车马牛、童男童女、金山银山,凡此种种,皆是经由纸匠王的一双巧手,用高粱秆和各种各色的纸做成的。
  纸匠王家的纸活儿,结实,好看。连复州城里讲究的大户人家,逢有白事,也会来石门,找纸匠王定做纸活儿。
  只是到了王传鼎这辈,纸匠王家的纸活儿生意,便日渐萧条了。
  王传鼎总是着一身黑衣服,人长得精瘦精瘦,像传说中的厉鬼。特别是他眼镜片后面那双刀子般的眼睛,更是让人有些不寒而栗。
  纸匠王家的街门长年关闭着,只在有人来拉纸活儿时,才打开一会儿。那两扇漆黑的门,锁住了一院子的隐秘。就有好奇的孩子们,壮着胆趴在王传鼎家的街门缝上,怯怯地往里窥望,却不料因哪个没站稳,一同扑开了虚掩的门——王传鼎冷冷地站在院子里,目光更加阴森而吓人。孩子们哇的一声散去,心惶惶地狂跳不已。
  纸匠王的家,就显得越发神秘了。
  更神秘的是那临街的西院墙,逢雨必倒。不管多大的雨,哪怕只是淋漓的小雨,那面墙也会像战士得到了卧倒命令,毫不迟疑地轰然倒下。于是,雨后王传鼎阴着脸砌墙,就成了石门一道独有的风景。
  跟那堵爱坍塌的墙一样神秘的,还有王传鼎的年龄。没有谁能说清楚他到底多大岁数了,像五十,也像六十。反正说多大岁数,都像。王传鼎独身,父母早已相继去世,两个姐姐也都远嫁外地,极少回来。家中就只剩下他一人了。
  王传鼎很少出门。石门缺水,整个村子,就一口老井。井台上常常聚拢着一伙人,一边排队打水,一边唠闲嗑儿。却总也不见王传鼎。纸匠王家固然也得用水,却只在半夜里才来老井打水。夜色下,他那一袭黑色的影子,就越发孤傲,越发诡异了。
  但是呢,方圆十里八村,只要有人过世,王传鼎定然知晓。闷在家里,哪来的消息?不得而知。事主差人切切地赶来,推开纸匠家漆黑的街门,纸匠王早已开始忙活纸活儿了。不用问价,也无须还价,只报上特需的纸活儿即可。常规的那几种,无须啰唆。
  纸匠王无语,只点点头,表示明白了。来人又匆匆离去。也不送。跨出院子,你须将街门再给掩上。不然,会遭到一声断喝:“关门!”
  槐花飘香的时节,复州城里出了件大事,霍五死了!霍五是谁呀?城里混混儿们的头儿,因恶出名。他在号子里蹲了多年,刚出狱,就在一场械斗中死于非命。
  第二日,一辆轿车驶进石门。车里下来五个秃头,闯进纸匠王家。王传鼎端坐在院子里,微闭双目。他的面前,放着一张矮腿桌子,上面压着一块砖头。还有一碗热水,正冒着徐徐热气。
  一个脖子戴着大金链子的秃头,丢下一万元,命道:“这是定金,要三组全套的!”
  纸匠王慢慢睁开双眼,举头看天。天很蓝,云很淡,日头白晃晃的,耀眼。蓦地,纸匠王举起砖头,狠狠地砸向自己的右手!“没用了,我这手连砖头砸都不知道疼,还能扎纸活儿?”纸匠王哑哑一笑,又微闭起双目,养起神来。
  秃头们面面相觑。大金链子忙捡起桌上的钱,率众离去。“关门!”身后相送的,是一声炸雷般的断喝。
  仿佛只是转眼之间,两年过去了。纸匠王的手早已痊愈,他的纸活儿越做越好,个个皆成精品。只是省里、县里都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白事风行送鲜花。纸匠王的生意,就越来越冷清了。
  终于,纸匠王家的街门上,贴出了不再承接纸活儿的告示。
  纸匠王不干纸活儿,还能干什么?
  街门锁着,那曾经充满神秘的院子里,竟空空如也,没有丁点儿生机。纸匠王呢?
  又是春天。清明时节,石门下了一场大雨。雨下了整整一天一夜,纸匠王家的西院墙,居然没倒。
  雨后,有人从山东带回一个消息,说是在潍坊见到了纸匠王。准确地说,是见到纸匠王的手艺了。潍坊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风筝的。其中一个名叫“传鼎”牌的风筝,卖得最火,红遍了整个潍坊。
  [责任编辑 王彦艳]
其他文献
雾  树枝间绕几丝,池塘上飘一团,不是炊烟,是起雾了。  田野的雾大。走到杨坟堂,西天的太阳像颗巨大的蛋黄,北边的王楼也蒙蒙一团。过一座废弃的土窑,沿庄稼地里的小路向北,雾里有鸟儿倏地飞过,不见影儿,只听到翅膀扑棱的声音渐渐远去。  王楼和闫楼的交界处是片洼地,长着茂盛的淮草,左折右拐的小路如蛇一样钻进淮草丛中。  我啃着一根“哑巴秆”,正慢悠悠地走着,听见前面有人咳嗽。迎面来了一个人,身体隐在浓
期刊
丢下饭碗,孩舅便去村街站着,我的外婆说他在家里能把尾巴憋折。我猫咪般地围着孩舅转来转去,故意喊着“孩——”,拖着长长的尾音,那个“舅”字迟迟不肯出口。孩舅眼睛瞪得溜圆:“叫我什么?”  我笑嘻嘻地把“舅”字喊出口。  孩舅乐了,弓身拍我的小脑袋:“叫舅舅的,怎能光叫一个‘孩’字呢?”随即,孩舅掏出五分钱硬币,大大咧咧地说:“买糖豆儿去吧!”又嘱咐:“慢点儿跑,别摔倒!”  我买糖豆儿回来,孩舅歪着
期刊
三爷年过三十,本来是婚姻无望了,娶了三奶奶有点儿老牛吃嫩草的意思。哥嫂们取笑三爷是绊倒拾个铜钱,老祖宗倒是没有看上三奶奶这副尊容。  三奶奶在正房里吃饭放出响亮的屁,老祖宗立刻沉下脸来把她赶出去。  做饭,面案上的活儿,三奶奶是搭不上手的,老祖宗对其委以重任,让她烧火。每到做饭的时候,嫂子、弟媳们手忙脚乱地做饭,三奶奶像七品县令一样悠闲。偶尔,三奶奶也会过来帮忙剥葱择菜,老祖宗看见就有意识地安排一
期刊
刚到胡杨林他还是闻到一点儿冬天的气息,背阴的地方还残留着冬天的痕迹。胡杨林里的野草只露出一点儿小嫩尖,羊群忙活了一天肚子还没有吃饱。晚上,牧羊人买买提还是爬到牧羊小屋顶上,扯几捆干苜蓿甩到羊圈里。马无夜草不肥,羊也要加一点儿夜草,补充一下胃里的不足。眼见着就要到产羔期了,那些母羊不吃好怎么生产出健壮的小羊羔?  他坐在牧羊小屋的门槛上,看着胡杨林懒洋洋的样子,心里就有一点儿着急。铜钱大的树叶泛着浅
期刊
刘爱国的背从小就驼,背上像背了一个南瓜,村里人喊他驼子。  起初,谁这么喊他,他就很不高兴,指着谁就骂。  “随别人喊,喊刘爱国,你答应。喊你驼子,你也答应。”他叔刘金柱劝他。  后来,只要谁喊驼子,刘爱国就答应,再不骂人。喊着喊着,村里人几乎忘了他的真名。  驼子会剃头。他的手艺是刘金柱教的。 靠着剃头,驼子除了养活自己之外,手头还比较活泛。  那个春天,村里做媒有点儿名气的张婆婆给驼子介绍了脑
期刊
小小说,1500字左右,篇幅短,尺水兴波,并非易事。  汪曾祺先生曾说过,文學是语言的艺术。由此可见,语言对于小小说举足轻重。小小说,仅仅语言准确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写出一番意趣、景象,轻笼着文学的氛围。老舍的小说,有着北京老胡同四合院的味道;赵树理的小说,亲切、风趣、质朴;孙犁的小说,明丽、清新、柔美。  小小说若没有味儿就像一杯白开水,小小说的味儿考量着作者的文学修养与语言功力。  语言的修炼是
期刊
枫城的清晨,寒风凛冽。高大的方健全副武装,疾步踏雪而行。  方健刚跨进教室,白人同学约翰逊劈头盖脸就问:“你今天怎么还上学?”  方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有吭声,朝座位走去,放下书包坐下。  肥胖的约翰逊紧跟而上,咄咄逼人地问:“你的爸爸妈妈,不是与加拿大首例武汉肺炎患者乘同一班机吗?”  方健感到纳闷儿:“你怎么知道的?”  约翰逊:“请你直接回答,是不是同一班机?”  方健:“是的!怎么了?
期刊
那年冬天,雪特别大,大得罕见,雪花来不及分开那样,一嘟噜一嘟噜降下来。  一匹白马打雪帘中闯出来,像是雪塑的马,浑身散着热气,鼻孔两股气一出就被寒气凝住。一个汉子骑着白马,马已够快了,他仍时不时地挥鞭。  疾奔的白马一路扬起雪尘,到了洞桥头,缓了脚步。山河镇位于杭州至宁波的官道上,官邮必经这个小镇,小镇前的洞桥又是唯一过口,桥头是一个三岔路口。雪在天空打着旋儿,公差已辨不清方向了。  公差朦胧中看
期刊
寓 言  狼来了,羊不懂,为什么没人喊叫?  同病相怜的人,为什么要被门窗隔开?  晴朗的日子里,谁把晦暗的云,涂抹在了玻璃上?  眼睛湿漉漉的,像突然驻足的雾。  为什么消毒?  为什么轻微的一声咳嗽,竟然长久震颤?  每个人都在忙,忙着监视别人,忙着清理自己。  每只口罩都是防范。  每堵墙都是屏障。  每盏灯都是醒着的夜晚。  与狼共舞,人类增添的,不仅仅是阅历。  一盒龙虾  一盒龙虾,放
期刊
編辑部主任周芳大姐下乡调研采风,我全盘负责杂志的稿件。  一天,我从众多自由来稿中发现一件不同寻常的稿件,厚厚的牛皮纸信封像鼓胀着一肚子气的蛤蟆,上书正楷蝇头小字:杨家将。落款:褚安先生敬呈。  稿件是曲艺唱词,足有一百多页。审阅稿件,令我失望大于期望。  稿件多是些赞词。赞词,鼓书艺人的行话:万能贯口,这些贯口放在《杨家将》里可以用,放在《罗家将》里照样可以用。  抽去这些贯口,褚安先生这篇东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