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可使记叙文“动”起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记叙文最内在的东西就是生动、形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掌握记叙文“动”的方法。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论述了三种使记叙文动起来的方法。
  【关键词】增枝添叶 回忆联想 全面铺开 作文教学
  
  记叙文是每次考试中学生选择较多的文体之一,也是平常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可是,尽管老师、学生花了不少精力和时间,记叙文的六要素以及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是给人一个“空”的感觉,因而作文成绩可想而知。
  其原因,就是没有使记叙文“动”起来。
  “动”,是记叙文的根本要求,一篇不“动”的记叙文,怎能振作读者的精神,刺激看客的胃口?
  例:《上课》: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离开那欢乐的走廊,相继走进了教室。李围发现黑板还没有擦,便冲了上去,把黑板擦了。老师进来了。一堂新课又开始了。
  这段文字,除了告诉我们有这么一个事实之外,我们还知道什么?至于学生是怎样玩的,李围是怎样擦黑板的,老师是怎样过来的等等,我们无从知晓。
  有些老师把这类文章说成是“记流水帐”;有些老师则称之为“开菜单”。
  我们说,这类文章没有生命力,就是因为“空”,没有“动”起来。
  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使它“动”起来、活下去的。
  
  一、增枝添叶法
  
  也就是就是围绕记叙的中心,增添一些与事与物或人有关的细节,以达到具体感人的效果。比如,可以增添一个眼神,一个细小动作,一种心理等。
  就拿《上课》这篇文章来看,我们可以这样增加一些内容:第一次音乐铃声响了,同学们依依不舍地离开那充满歌声和笑声、洋溢欢乐和激情的走廊,似乎是余兴未了。教室里,李围发现今天是自己值日,黑板还没有擦,便一个箭步,冲上讲台。只见他双手各抓一个黑板擦,左右开弓,沙沙沙,顿时,讲台上空,粉尘飞扬,坐在前排的同学拼命的捂住自己的鼻子,不停地用手扇走眼前的粉尘。李围擦完黑板后,拍了拍身上的粉尘,拢了拢头发,心情释然的回到座位。不一会,老师进来了。一堂新课又开始了。
  你看,经过这一“增”一“添”(同学们离开走廊的描写、李围擦黑板的动作描写),人物鲜活多了,文章因此也颇具“动感”味了。
  
  二、回忆联想法
  
  作者将眼前的事和与之相关的经验联系起来,运用插叙或补叙的方法,可以丰富文章的内涵,活泼人物的形象.
  我们不妨继续用《上课》这篇文章为例吧。
  第一次音乐铃声响了,同学们有点依恋地离开那充满歌声和笑声、洋溢着欢乐和激情的走廊,似乎是余兴未了。教室里,李围发现今天是自己值日,黑板还没有擦。糟糕!老师就要来了,怎么办?上去还是不去?去,万一还没擦完,老师就来了,肯定得挨骂!他想起了上次挨骂的情形:由于进教室晚了,黑板来不及擦,结果——
  “今天谁值日?”老师站在讲台上。
  台下,没人吱声。
  “今天谁值日?”老师加大了声音——明显有点不满。
  还是没人吱声。
  “今天谁值日?!”老师怒了。
  “我。”李围战战兢兢站了起来。
  “为什么早不站起来?!为什么不擦黑板?!”老师气呼呼的问。
  就这样,自己被罚了擦黑板三天。
  还是去吧,省得又挨罚!于是,李围一个箭步,冲上讲台。只见他双手各抓一个黑板擦,左右开弓,沙沙沙,顿时,讲台上空,粉尘飞扬……
  你看,把以前的事情一插入,既展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又能让读者了解过去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对事件的前因后果也有个比较清楚的把握。
  
  三、全面铺开法
  
  对所记叙的事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细节描写,使得文章更加丰富,人物更有可感性。
  我们还是用《上课》的例子。
  第一角度:学生在走廊休息,我们可以这样增添一些细节(场面描写):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很不情愿地)离开了那欢乐的走廊,(看,有些同学边走还不时地看看走廊,看看教室外的天空;有些同学还在“抓紧时间”玩上最后一把;有些甚至还要同学们拉着才进课室)。
  第二角度:教室,可以从两个角度增添内容:①李围擦黑板的情景(略);②全班,我们可以这样修补一下: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离开那欢乐的走廊,相继走进了教室。(班长发现黑板还没人擦,便大声叫了起来:“今天谁值日?赶快擦黑板!”李围站了起来…(略),李围的狼狈,引起了全班同学一阵大笑:“李围,你的擦技娴熟,再来一个!”“李围,粉尘点缀了你的秀发!”……)
  第三个角度:老师,老师(今天穿着一件朴素但又十分顺眼的衣服,腋下夹着一本厚厚的讲义、脸带微笑、迈着八字步)走进了教室,一堂新课开始了。
  记叙文讲究的就是一个“情”字,要有“情”,就必须“细掘”、“深挖”,描写、记叙就应落在一个“点”上,精雕细刻,而不应该粗线条勾勒。这样,你的记叙文就有“动感”、有“情”味了。
  ★作者简介:黄坚起,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教师。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信息技术正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性是指学生自身产生的一种对学习的需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即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要想在课堂上使学生具有自主性,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整堂课下来不能只有教师的声音,教师不能一直讲,
应用记录肾神经传入纤维多单位和单位放电的方法,观察肾动脉内注射腺苷对麻醉家兔肾神经传入纤维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肾动脉内注射50,100和200nmol/kg腺苷可呈剂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全面变革。在信息社会下掌握信息技术,具备信息素养是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目前在我国已广泛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维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课改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通过落实“三维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活动探究、角色体验、感悟升华等形式,来体现课程的情感性、体验性、行动性等学科特性,突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对思想品德形成的特殊价值。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 有效教学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