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兴趣教学; 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创设有效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环境,要以学生的生活常识、实践经验以及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善于创设对于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合作交流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因此小学低年级數学老师要积极认真地创设学生极为感兴趣的教育教学环境,真正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使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就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逐渐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有关的环境过程,进而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有效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甚至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创造思维。此外,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平时教学活动中,老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有意创设科学合理的环境与氛围,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也可以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进而使其求知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的教学活动中去。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创设科学合理有效的环境与氛围,就能够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观需求,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带来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产生了探究知识的乐趣。
二、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态度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缺乏情感参与,就感觉不到情感魅力。品尝不到情感体验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数学教学使学生饱受挫折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学生也就不会喜欢,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只有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才有可能在体验成功的愉悦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形成积极的态度。数学课堂中要使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数学逻辑的精确性、数学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以及推理的规则等,使他们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规范思想形式,调控自己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保护健康适宜的情绪状态投入数学课堂活动中。数学知识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掌握,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能力也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培养,只是教师要特别注意准确把握好训练的时机和训练形式,要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
三、在活动中探索和掌握研究问题
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的数学方法,探索和掌握一些研究问题的新策略。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结合“求平均数”的学习,安排了“运动与身体变化”这一实践活动,教学时,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有的学生说“身上会出汗。”有的说“脉搏会加快。” 有的说“呼吸也会加快。”在学生充分交流后,组织学生参加实验,通过实验来了解运动前后1分钟脉搏跳动次数的变化情况,四人一个小组做实验,把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里(运动前、原地跑步30秒后、再原地跑步60秒后),并求出小组每次测量脉搏的平均数。紧接着再次提出问题“用同样的时间进行不同的运动,脉搏变化的情况会相同吗?”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引申反思”去研究新问题:向体育老师了解三年级体育课上学生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达到多少最合适,老师是怎样为我们安排活动的。测量自己在不同的运动前后每分钟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了“实验——统计——结论”这种研究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而且非常直观、生动。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内容时,用复合投影出示:花丛中有2只蝴蝶,然后抽拉复合片:从东方飞来4只,又从西方飞来3只。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都抢着回答:“花丛中原来有2只蝴蝶,先从东方飞来4只,又从西方飞来3只。”接着提问:“花丛中一共有几只蝴蝶?”学生一齐回答:“2 4 3=9.”这时我反向抽拉复合投影片:3只蝴蝶先飞走了,随后又飞走了4只。又问学生:“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花丛中有9只蝴蝶,先飞走了3只,随后又飞走了4只。”接着我又问:“花丛中还剩几只蝴蝶?”学生很快说出:“9-3-4=2.”多媒体的运用,把静止的画面变成生动的动画展示给学生,不仅增加了数学的趣闻性,而且也把学生的思维的“闸门”给打开了。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县新集高级中学 731800)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兴趣教学; 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创设有效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环境,要以学生的生活常识、实践经验以及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善于创设对于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合作交流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因此小学低年级數学老师要积极认真地创设学生极为感兴趣的教育教学环境,真正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使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就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逐渐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有关的环境过程,进而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有效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甚至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创造思维。此外,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平时教学活动中,老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有意创设科学合理的环境与氛围,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也可以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进而使其求知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的教学活动中去。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创设科学合理有效的环境与氛围,就能够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观需求,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带来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产生了探究知识的乐趣。
二、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态度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缺乏情感参与,就感觉不到情感魅力。品尝不到情感体验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数学教学使学生饱受挫折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学生也就不会喜欢,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只有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才有可能在体验成功的愉悦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形成积极的态度。数学课堂中要使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数学逻辑的精确性、数学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以及推理的规则等,使他们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规范思想形式,调控自己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保护健康适宜的情绪状态投入数学课堂活动中。数学知识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掌握,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能力也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培养,只是教师要特别注意准确把握好训练的时机和训练形式,要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
三、在活动中探索和掌握研究问题
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的数学方法,探索和掌握一些研究问题的新策略。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结合“求平均数”的学习,安排了“运动与身体变化”这一实践活动,教学时,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有的学生说“身上会出汗。”有的说“脉搏会加快。” 有的说“呼吸也会加快。”在学生充分交流后,组织学生参加实验,通过实验来了解运动前后1分钟脉搏跳动次数的变化情况,四人一个小组做实验,把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里(运动前、原地跑步30秒后、再原地跑步60秒后),并求出小组每次测量脉搏的平均数。紧接着再次提出问题“用同样的时间进行不同的运动,脉搏变化的情况会相同吗?”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引申反思”去研究新问题:向体育老师了解三年级体育课上学生每分钟脉搏跳动次数达到多少最合适,老师是怎样为我们安排活动的。测量自己在不同的运动前后每分钟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了“实验——统计——结论”这种研究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而且非常直观、生动。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内容时,用复合投影出示:花丛中有2只蝴蝶,然后抽拉复合片:从东方飞来4只,又从西方飞来3只。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都抢着回答:“花丛中原来有2只蝴蝶,先从东方飞来4只,又从西方飞来3只。”接着提问:“花丛中一共有几只蝴蝶?”学生一齐回答:“2 4 3=9.”这时我反向抽拉复合投影片:3只蝴蝶先飞走了,随后又飞走了4只。又问学生:“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花丛中有9只蝴蝶,先飞走了3只,随后又飞走了4只。”接着我又问:“花丛中还剩几只蝴蝶?”学生很快说出:“9-3-4=2.”多媒体的运用,把静止的画面变成生动的动画展示给学生,不仅增加了数学的趣闻性,而且也把学生的思维的“闸门”给打开了。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县新集高级中学 7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