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香港真道书院小学

来源 :七彩语文·习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370724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期的“大眼睛 看世界”,小编将和大家一起走进香港一所名校——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真道书院。
  真道书院位于香港调景岭湾畔,学校分小学和中学部,与其他学校不同,真道书院学生没有统一的校服。小学部学生在中文课上使用的是内地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他们觉得教材文字优美,内容包含了古今中外的文化特色,和浓厚的道德教育元素,很符合小学语文教育的需要。他们的学生学习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来自真道书院的邓少冰老师将为我们一一揭秘。
  真道书院的学生平时都会参加哪些活动?活动有趣吗?
  真道小学各年级每周都有两节活动课,由学生自由选择报读,现在开办的科目有: 小提琴、喇叭、非洲鼓、长笛、中国舞、街舞、绘画、机械人制作、围棋、象棋……学生不用另外付学费。
  此外,真道有升旗队、排球队、足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田径队……一般在放学后练习。真道的合唱团和集体朗诵队会在午饭后练习。
  除了音乐和视觉艺术,从一年级开始,真道学生每周有一节媒体课,老师教学生传播媒体的知识和技巧,包括摄影、广告制作等。
  从三年级开始,夏天,真道小学每周有两节游泳课,在真道书院自己的泳池进行学习。
  真道中文科每年会举办中文周,内容有灯谜、中文书法学习、背诵《三字经》《弟子规》……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由于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众多,我们在活动前会招募小义工,一方面让小义工协助老师进行活动,也乘此机会培养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真道书院学生的课后作业多吗?像中文科,他们都会布置什么作业呢?
  听说内地小学只布置语、英、数家课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和内地小学比较,真道的家课可能会多一点,真道是各科自主布置家课的,真道学习的科目该比内地小学多一点吧,各科老师都布置一点家课,学生做的便多了。但和一般香港学校比较,真道学生的功课仍不算多。
  真道各科以校本课程为主,目前中文科并没有固定的作业本。各级老师自己出课业,我们叫工作纸。
  听说真道书院中文科选用的是内地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本,你们的学生是怎样学习课文的呢?
  近几年,我都在教五年级学生的语文。
  我喜欢从朗读入手,让学生从朗读中感悟文章的意境,并且经常要求学生以课文为范文,模仿写作。例如,教完课文《师恩难忘》,我会要求学生模仿教材光盘中提供的歌颂老师的新诗《假如》和《老师,辛苦了!》,写一首歌颂其他人物的新诗;教完宋词《清平乐·村居》,我会要求学生写一首《清平乐》。我发觉这样要求孩子写作,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右图是学生学习《爱如茉莉》后,完成的“爱的故事”创作。我把写作工作纸设计成书本形式,要求学生为文章封面画上图画,学生都很投入,图画和内容都很配合呢!
  《爱如茉莉》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但要小孩子明白爱那纯净、存在于平淡无奇生活中的道理,必须借用茉莉花的实物。每年,教这课时,我必定给每班学生送来一小束茉莉花,让学生先观察茉莉花,自己说出茉莉花的白、小和香的特质,然后开始阅读课文,理解“亲人间的爱”和茉莉花的共同之处。教学的最后阶段是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以亲人间的事为题材,写一篇400字以上的文章。
  学生们写作后,用心地为文章封面作画。
  我对孩子们说:“你们现在是作家了,这是你写的书。”聪明的孩子会响应我:“我们只是作者,不是作家。”
  在此,我也要说:“谢谢苏教版教材的编辑们,谢谢《爱如茉莉》的作者,你们启发了我,也启发了孩子,令孩子明白亲情的可贵。”我们的教育成功了,我们教出了一批懂得感恩的孩子,我预期,他们将造福社会、造福世界,而且幸福快乐。在我们看来,作文真的是好难好难!香港的小学生也这样认为吗?
  对香港大多数学生来说,写作的确是一件难事。香港大多数学生说的是粤语,口中说的,与手中写的语法、用语都有差别,香港孩子写作,该比文化之乡江苏省的孩子困难多了。
  邓老师,我们听说您是教作文的高手,您能结合语文课本里的作文练习,给我们讲讲,您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并且写出很好的作品的呢?
  说我是教作文的高手,我可不敢当。我只是出过一本《帮你改作文》的书,当时我要证明用普通话教中文,比用粤语教中文更有效果。我在书中收集了150句孩子写作时出现的病句,分别用书面语和粤语写出孩子当时要表达的原意,通过这三种句子的比较,找出这些病句形成的原因。我发现这些病句和孩子日常说话的习惯有关。也就是说,孩子的写作,受粤语的影响严重。要孩子摆脱粤语对写作的影响,必须多阅读和朗读文字优美的文章。
  要孩子爱上写作,并不是容易的事。我发觉,爱写作的孩子,一般都是文笔通顺、文思如涌的。这类孩子爱阅读,根本不用老师栽培。最令语文老师感到头痛的,是那些平日不肯阅读中文书,上写作课时拿着笔发呆、甚至发脾气的孩子。
  我们当老师的,是协助学生写好文章,而不是刁难学生。要孩子写好文章,首先,要让孩子喜爱写作的题材。小学生对自己熟悉的题材,比较容易接受。语文老师都会认同,教一篇文章的第一节,学生读得并不流畅,第二节好一点,第三节又好些。当孩子们能朗朗上口、感情丰富地朗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便到开新课的时候了。这是我爱用课文作范文让学生写作的原因。教完新诗《秋天》,我请学生写新诗《冬天》,学生不但不会感到困难,而且感到有趣,写出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妙句来。
  亲爱的读者,不知你读了本期对邓少冰老师的访谈后,心底有什么样的感受。作为编者,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介绍,为你认识世界,了解不同地区同龄人的生活打开一扇窗,以至于我们在这个日益一体化的世界里,眼界更加宽阔,心里装着整个世界,当然,如果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写作和阅读上的启发,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责任编辑 李林钟)
其他文献
上面像一个“老”字,而下面是一个“子”,“子”背着“老”,这不就是“孝”吗?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男孩自幼父母双亡,和瘸腿的养父相依为命。养父十分疼爱这个小男孩,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饿着他。许多年过去了,小男孩长成了大男孩,也有钱了,但他没有抛弃老养父,还背着他上街。  一个人背着他的瘸腿老父亲,这不就是“孝”吗?  前段时间,我从新闻里看到一个女孩,她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因车祸而瘫痪
期刊
明孝陵位于南京,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墓。明孝陵宏伟壮观,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明孝陵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风景优美,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历经600多年的风雨,饱经沧桑的明孝陵依然美丽。
期刊
这座桥已有好些年头了。它也不晓得自己年纪究竟有多大。只有那磨得没有任何棱角的桥栏和斑斑驳驳的桥面告诉人们这座桥已年代久远。  桥在一个邻近郊区的小村子里。每天清早,在它还未醒来时,村子里就忙活开了。先是鸡打鸣,随着那高亢有力的叫声响起,附近院子里便有了锅碗瓢盆响动的“叮叮当当”声。紧接着,摩托车、汽车发动起来,它们欢快地奔跑着,只留下一团团灰白色的烟雾在空中飘舞。  桥被这些声音唤醒了。它打了个长
期刊
赏美景,品美食,逛苗寨,这是我们贵州行的终极目标。瞅瞅天快要黑了,是时候出发去荔波县城寻觅美食,填一填我们空荡荡的肚子了。  第二站:荔波夜市  乘大巴一路颠簸,晚上八点多时,浩浩荡荡的大部队终于到达了荔波县城。美食美食,我来啦!  人群越来越密集了,看来我们快到目的地了。果然,没走几步,一缕缕烧烤香味便飘了过来,耳边瞬间响起阵阵“雷声”。  刚到街口,便听到了一阵阵划拳声、吆喝声……我们迅速用目
期刊
温度渐高,太阳日益早起,每一天的清晨,都少了一些慵懒,多了些舒爽。尽情享受这骄阳似火之前的最后一点含蓄吧!这是初夏的魔力,等待我们去感知。  我最喜欢的水果是葡萄。  冬天,葡萄园里的葡萄藤很粗糙,颜色是棕色的,藤上没有一片叶子,它弯弯曲曲的,仿佛美丽的印度女孩正跳着优美的舞蹈。到了春天,光秃秃的葡萄藤上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叶子越来越密,越长越大,这时不起眼的葡萄花开了。到了夏天,葱翠的绿叶中长出
期刊
本期擂题展板  请以“书包里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加“快乐的云姐姐”为好友,观看评委们的评选流程哟!  本期的擂台题目可以变成一个问题,那就是:书包里有什么?课本、文具、水杯,这些答案似乎太寻常了。有没有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新颖奇特的答案呢?一起来看看本期擂主及优秀擂手们的发现吧!  ☆ 苏州市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五(5)班 包若涵  又是一个安静的夜晚。窗外,除了风吹过树叶发出的“
期刊
很多同学在来信里告诉我,等考完试,自己又能升到高年级了,为此他们都特别开心,因为他们都期待成长,期待自己能独自在家,独当一面,成为一个不再被爸爸妈妈捧在手心里的小人儿——  今天我来到厨房,体验了一次难忘的大厨经历。妈妈买了藕、虾和葱。看到这些食材,张霖跃大厨就开工了。我先把藕去皮,然后切成薄片。但这切薄片可不容易,刀切到藕上,就像切在石头上,超硬。我使出吃奶的劲才能切下去呢。妈妈对我说藕片要尽量
期刊
初夏,迎来了新的旅程;初夏,我们爱上远足———  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和妈妈一行朋友坐着飞机去了海南三亚。那里的天空一尘不染,美丽极了。  在飞机上颠簸了三个小时后,刚下飞机就感受到这里的空气清新,我一下子精神起来了。我们乘着大巴来到了海边,金黄的沙子被太阳照得闪闪发光,我迫不及待地跑下车走上沙滩。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海水拍打着礁石发出“轰轰”的声响,妈妈在一旁对我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惊涛拍岸!
期刊
在儿童剧的舞台上,如何呈现“死亡”的情景?这是全剧中让我最难以“导演”的部分。我不知道年仅八九岁的孩子们是怎样理解死亡这一话题的。想了很久,我没有找到更好的排演方式。  于是,我照旧让演员们围桌而坐,由台词课老师将这一场戏如讲故事一样讲给演员听,每位演员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再将“故事”讲给大家听。  出乎我的想象,八九岁的演员们在谈到“死亡”描述“墓地”这一场景时,感情很真实而平静。我又让他们将自己用
期刊
让我们,面对田野  齐口喊一声  秋天的小名  性格内向的花生  首先应了  天天向上的芝麻  接着应了  老打问号的谷子  低着眉  应了  直来直去的高粱  红着脸应了  多胞胎的豇豆们  咧着嘴应了  知道了吗?秋天  朴实热烈的小名  叫金黄  叫富足  叫喜庆  诗人立意新颖,以呼唤“秋天的小名”开头,随后田野里的花生、芝麻、谷子、高粱、豇豆……一一应答,运用比喻和拟人,抓住各种谷物成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