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在知识的传递和不断创新前进过程中无数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摸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数学教学过程,如何才能有效的彰显小学数学的学科本质、抓好问题引领、促进思维发展一直以来是一个很多老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学学科本质;学科认同感;有意义学习;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425
数学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在知识的传递和不断创新前进过程中无数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摸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数学教学过程,如何才能有效的彰显小学数学的学科本质、抓好问题引领、促进思维发展一直以来是一个很多老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想要有效的彰显小学数学学科本质。突出数学学科特点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一、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三、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四、对数学美的鉴赏;五、对数学精神的追求。但是限于在小学阶段学生们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完美体现小学数学学科的本质,促进思维发展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数学概念理解僵化,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课堂的生搬硬套,填鸭式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二、数学思想缺失严重,在很多同学的认知中只是单纯的把数学作为应试教育的一门学科,机械的完成学习任务,只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几乎察觉不到学科背后所蕴含的学科思想;3、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理解缺失,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方法过于片面而且过于简单,不能让学生们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无法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四、对数学中美的鉴赏太难带入,不管是教师的引入还是学生的领悟都问题颇多;简言之就是无法体会数学中的美,求之不得,寻之未果;5、对数学精神的追求对于小学的数学教育来说太过遥不可及,很多情况下连老师都无法保证人人达到,更何况是作为只是传递的接受者——学生。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研究,笔者结合个人在一线教学的工作经验,总结一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彰显数学学科本质,抓好问题引领,促进数学思维发展的具体方法。
一、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实施新型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不能生搬硬套。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将课堂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同学生的身边的事情联系起来,让学生一开始就觉得数学理我并不远,有一种心底的亲近感,下一步教师就能在创设出的情境下提升学生对数学概念在认知范围内的理解。例如:当学生们在学习“千克,克,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从生活点滴进行引导,通过询问学生们有没有跟着爸爸妈妈去市场买过菜,然后再引导孩子们去理解买菜时候遇到的质量单位——千克,再去慢慢体会质量在生活和数学上的应用。将数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数学概念的理解。
二、树立数学学科思想,增强学科认同感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而在数学发展不断发展探索的过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数学家在不同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数学的学科思想的渗透和拓展不光局限于学习知识,那些对数学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人和事也是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引导的,详细的知识的讲授和活灵活现的数学史介绍的结合肯定会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数学学科认同感。例如:在讲授运算符号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史料,视频动画来介绍运算符号从无到有,从丑到美的过程。从中让学生们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数学智慧,增强数学学科认同感。
三、进行有意义学习,学会用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他认为有意义学习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数学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公式堆砌,应该用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例如:在教授10以内数字的加减运算时,老师们往往会简单粗暴的要求学生将常见的运算方法和结果背下来,再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增强学生的掌握牢固程度。看似学生的成绩上去了,考试成绩也提高了,其实则不然,在这种无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一直在做无用功,根本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候建议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进行教学,例如:教师送给某同学三颗糖,然后起其他同学再送给这位同学两颗糖,然后待某同学数出结果后全体同学一起思考得到结果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
四、提升自我,学会发现数学中的美
数学学科的美有其独特的含义。数学学科的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和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数学的美不仅仅是表现在形式上,它的内容和严谨性一样是光彩夺目的;数学的美不光是在公式方法的逻辑性,它的数学学科思维也一样让人着迷。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自己学会发现数学中的美,然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数学的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一位同学在学习中都能体会到数学的美,并且能从中学会自己去追寻数学的美。
五、追求数学精神。
数学精神主要包括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理性精神要求每一位操作者都要学会自己思考,不迷信任何权威,包括书本,教条,经驗,导师,专家等等,一切结果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探究精神是由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无限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数学探究永无止境。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们追求数学精神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两个方面。独立思考有助于提升理性思维,不被书本知识束缚;自主探究有助于提升探究精神,为以后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在不同领域也都有着很广的应用。作为学科入门阶段,小学数学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彰显数学学科本质,需要教师创设数学学科特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抓好问题引领,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才能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一鸣,数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2] 刘咏梅,数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3] 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2004035)的阶段性成果
河北省廊坊市第九小学 065000
[关键词] 数学学科本质;学科认同感;有意义学习;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425
数学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自然科学,在知识的传递和不断创新前进过程中无数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摸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数学教学过程,如何才能有效的彰显小学数学的学科本质、抓好问题引领、促进思维发展一直以来是一个很多老师共同探讨的问题。
想要有效的彰显小学数学学科本质。突出数学学科特点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一、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三、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四、对数学美的鉴赏;五、对数学精神的追求。但是限于在小学阶段学生们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完美体现小学数学学科的本质,促进思维发展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数学概念理解僵化,主要依靠教师的讲解,课堂的生搬硬套,填鸭式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二、数学思想缺失严重,在很多同学的认知中只是单纯的把数学作为应试教育的一门学科,机械的完成学习任务,只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几乎察觉不到学科背后所蕴含的学科思想;3、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理解缺失,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方法过于片面而且过于简单,不能让学生们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无法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四、对数学中美的鉴赏太难带入,不管是教师的引入还是学生的领悟都问题颇多;简言之就是无法体会数学中的美,求之不得,寻之未果;5、对数学精神的追求对于小学的数学教育来说太过遥不可及,很多情况下连老师都无法保证人人达到,更何况是作为只是传递的接受者——学生。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研究,笔者结合个人在一线教学的工作经验,总结一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彰显数学学科本质,抓好问题引领,促进数学思维发展的具体方法。
一、创设合理教学情境,实施新型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不能生搬硬套。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将课堂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同学生的身边的事情联系起来,让学生一开始就觉得数学理我并不远,有一种心底的亲近感,下一步教师就能在创设出的情境下提升学生对数学概念在认知范围内的理解。例如:当学生们在学习“千克,克,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从生活点滴进行引导,通过询问学生们有没有跟着爸爸妈妈去市场买过菜,然后再引导孩子们去理解买菜时候遇到的质量单位——千克,再去慢慢体会质量在生活和数学上的应用。将数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数学概念的理解。
二、树立数学学科思想,增强学科认同感
数学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而在数学发展不断发展探索的过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数学家在不同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数学的学科思想的渗透和拓展不光局限于学习知识,那些对数学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人和事也是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引导的,详细的知识的讲授和活灵活现的数学史介绍的结合肯定会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数学学科认同感。例如:在讲授运算符号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史料,视频动画来介绍运算符号从无到有,从丑到美的过程。从中让学生们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数学智慧,增强数学学科认同感。
三、进行有意义学习,学会用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他认为有意义学习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数学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公式堆砌,应该用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例如:在教授10以内数字的加减运算时,老师们往往会简单粗暴的要求学生将常见的运算方法和结果背下来,再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增强学生的掌握牢固程度。看似学生的成绩上去了,考试成绩也提高了,其实则不然,在这种无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一直在做无用功,根本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候建议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进行教学,例如:教师送给某同学三颗糖,然后起其他同学再送给这位同学两颗糖,然后待某同学数出结果后全体同学一起思考得到结果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
四、提升自我,学会发现数学中的美
数学学科的美有其独特的含义。数学学科的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和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数学的美不仅仅是表现在形式上,它的内容和严谨性一样是光彩夺目的;数学的美不光是在公式方法的逻辑性,它的数学学科思维也一样让人着迷。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自己学会发现数学中的美,然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数学的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每一位同学在学习中都能体会到数学的美,并且能从中学会自己去追寻数学的美。
五、追求数学精神。
数学精神主要包括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理性精神要求每一位操作者都要学会自己思考,不迷信任何权威,包括书本,教条,经驗,导师,专家等等,一切结果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探究精神是由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无限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数学探究永无止境。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们追求数学精神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两个方面。独立思考有助于提升理性思维,不被书本知识束缚;自主探究有助于提升探究精神,为以后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在不同领域也都有着很广的应用。作为学科入门阶段,小学数学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彰显数学学科本质,需要教师创设数学学科特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抓好问题引领,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才能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一鸣,数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2] 刘咏梅,数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3] 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2004035)的阶段性成果
河北省廊坊市第九小学 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