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个体”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lz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都必定塑造出一个、两个或更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可以表达出某种永恒性,为读者留下“永恒的个体”,从而使自己的作品超越时代,在未来的岁月中获得恒久的意义与价值。D.H.劳伦斯曾是一位饱受争议的英国作家,但无可否认的是,劳伦斯用自己的笔紧紧抓住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走向衰败的时代特征,用自己的笔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又一位有血有肉、有激情的人物。本文将分析劳伦斯著名作品《虹》中的人物及其性格。
  关键词:劳伦斯 《虹》 人物 性格 分析
  在文学批评史上,劳伦斯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作家。同文学史上的其他作家一样,劳伦斯也描写炽热的爱情,但劳伦斯笔下的爱情却与英国社会的保守道德观念格格不入,以致时人抨击劳伦斯的作品,后人也难以对劳伦斯作出精确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劳伦敏锐地感受到了19世纪下半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社会走向衰败的时代趋势,并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表达了出来。在1897年英国举国举行隆重典礼,欢庆维多利亚女王即位60周年,高呼“大英帝国万岁”“大不列颠万岁”“女王万岁”之时,劳伦斯却感受到“畸形”的英国工业文明、保守的英国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与束缚,并且预感到这种扭曲人性的社会必将走向衰败(在劳伦斯之前,哈代同样有过如此感受)。他丢掉教师的“铁饭碗”,拿起钢笔,创作出一部又一部作品,为读者,也为后人塑造出一个又一个血肉丰富、有激情的人物形象,一个又一个活过、爱过、笑过的人。
  一、劳伦斯代表作——《虹》
  1913年,劳伦斯开始创作又一部长篇小说。经过两年多的写作,前后七易其稿,最后在1915年完成这部长篇小说,定名为《虹》。《虹》在1915年9月出版,由于《虹》中有許多带有争议性的描写,令英国当局感到无比震怒。当局遂从出版商处没收了全部1000多册《虹》,并在广场上当众焚毁。劳伦斯也深受打击,此后,劳伦斯开始四处漂泊,最后客死法国。
  一百年后,当我们重新翻开《虹》,看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英国中部的小村庄,充满了田园诗般的美丽风景,人们世世代代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和谐生活。熟悉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沈从文也写过一部《边城》,描写的也是农村地区的人们过着与世无争的和谐生活。在这个小村庄的村民中,有一位名叫汤姆·布朗文的村民,他和自己的家人过着衣食无忧的殷实生活,并且满足于平静的农耕生活。但工业革命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小村庄的宁静,也改变了汤姆·布朗文一家人的命运。汤姆·布朗文的儿子小汤姆·布朗文在农场中坚持干农活,最后在洪灾中丧生。小汤姆·布朗文的女儿安娜渴望做一个超凡脱俗的新女性,但她最终向沼泽农场、向旧的生活屈服,与来自诺丁堡的威尔结婚,婚后成为一个生育子女的平庸的家庭主妇。安娜的女儿厄休拉对母亲的庸俗深感不满,她渴望自由,渴望实现人生价值,因而离开小村庄去大学执教,但她却惊讶地发现大学同样压抑人性。但厄休拉没有重复母亲的命运,而是选择独自面对“一片不可知的、尚未探索、尚未发现的土地”,直到看到这片土地上升起彩虹。几乎每个人读到《虹》,都不得不承认:这部小说心理描写极为细腻,抒情动人至深,气势恢宏。
  二、《虹》中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一)汤姆·布朗文
  汤姆·布朗文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上半叶的朴实的英国农民。汤姆·布朗文生气勃勃,对凡事胸有成竹,泰然自若。他从祖辈手中继承了沼泽农场,拥有一小块肥沃的土地,虽然不能致富,但通过辛勤劳作,汤姆·布朗文令一家人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殷实生活。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抚摸着土地的脉搏,与大地、天空、动物、植物亲切地交流,他感到自己的生活非常充实,他为充实的生活感到满足。即使受到妻子的大声责骂,他也觉得心里暖烘烘的。但汤姆·布朗文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与他的祖辈所从事的只是几乎没有任何积累的农业简单再生产,而这种生产方式,以及以这种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家庭生活,必然会被打破。
  1840年,英国工业化扩展进入布朗文生活的小村庄。人们在沼泽农场附近开凿运河,运河又连接起新开的煤矿。虽然工业化入侵了布朗文世代耕作的土地,但布朗文一家却可以通过为矿工们生产各种东西来增加收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商业经营方式,汤姆·布朗文一家也分崩离析,他的一个儿子离开家乡去当海员,一个儿子去了诺丁汉做绘图员,一个儿子改行卖肉,一个女儿嫁给煤矿上的矿工。只剩下一个最小的儿子小汤姆·布朗文,留在古老宁静的沼泽农场里。汤姆·布朗文本人从稻草堆上摔下来,跌断了颈项。他的死,预示着苏格兰“田园诗”生活正在走向末路。
  (二)小汤姆·布朗文
  小汤姆·布朗文虽然自幼受到母亲的宠爱,但他深感自己时时受到母亲的压抑。他认为自己生来就是有罪的,只有他的母亲是绝对正确、永远正确的。他在学习上没有天分,17岁时失去了父亲,23岁时失去了母亲,只好继承沼泽农场。但他没有继承父亲的镇定和坚强,他不敢承受无法预见的打击,害怕那些反对他的东西。这时,时间已经进入19世纪中叶,商业活动打破了小村庄的安宁,妓女、从外地来的观念“开放”的陌生姑娘打破了小村庄将宗教、爱情和道德结合在一起的生活。小汤姆·布朗文虽然干农活儿,但他娶了一位来自波兰的姑娘(这代表着在英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中融入了其他外来元素)。随着岁月流逝,小汤姆·布朗文渐渐成为一名成熟稳定的农场主绅士,虽然他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固定好了的,虽然他感觉自己像一名囚犯,虽然他为自己身为沼泽农场的继承人后悔,但他找不到另一种生活方式。他依旧害怕生活中不可知的东西,但他也习惯了用幽默的方式去接受它们。可是,他来自波兰的妻子却始终无法融入他的生活。在一个大雨的夜里,运河溃堤,洪水倾泻而下,小汤姆·布朗文被洪水淹死。他的死,标志着苏格兰“田园诗”生活寿终正寝。
  (三)安娜·布朗文
  安娜·布朗文是小汤姆·布朗文与波兰妻子所生的女儿。安娜·布朗文生活的时代,已经进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化已经进入高潮,人们的个性意识已经觉醒。而安娜也深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她自幼痛恨丑恶,痛恨强加于人的傲慢自大。她不愿束缚在一个狭小、虚伪、欺诈的天地里,她不愿为金钱烦恼,不愿为鸡毛蒜皮的琐事斤斤计较,不愿在乎别人的想法和外界的评论,她感受到了父亲与波兰母亲之间的格格不入,感到自己的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法则,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孤立的、对他人隔绝的小世界。她想做一个自由、骄傲、超凡脱俗的新女性,渴望摆脱沼泽农场里的生活。   但安娜终究没有成为自由、骄傲、超凡脱俗的新女性,她遇到了来自诺丁汉的堂兄威廉,这位城里来的年轻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魅力,令安娜出奇地精神振奋,兴高采烈;令安娜感觉身处一个灼热发光、非现实的世界里。她爱上了堂兄,热烈地追求堂兄,最后顺理成章地结婚。
  但来自城市的威廉在婚后却只感到自己的世界天崩地陷,他厌恶小村庄每天早上马车当啷当啷地行驶,孩子的喊叫、小贩的叫卖、教堂的钟声,他深深地感到安娜的生活是浅薄的、盲目的和毫无价值的。他想回到诺丁汉去,去过自己熟悉的城市生活,去阅读关于班堡大教堂的书籍。他的行为令安娜非常生气,夫妻之间闹得不可收拾,最后以两败俱伤告终。威廉成了一个天天为家里人挣面包钱的“模范丈夫”,而安娜醉心于家务和生儿育女,为威廉生下了九个子女。
  我们很难评价安娜的一生是悲剧还是喜剧(安娜已经感觉到生活正在发生剧变,却始终不曾走出过去的生活),但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虽然安娜固守着沼泽农场,固守着看似一成不变的家庭生活,但安娜再也无法向像她的祖母一样真正成為战斗的主人。
  (四)厄休拉
  厄休拉是安娜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她以为凡是认识她的人都了解她、承认她,她不愿小看任何人,她感到沼泽农场里的家庭生活正在把一家人压垮,压得越来越渺小。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沼泽农场,去大学里执教,追求属于个人的自由与梦想。但她没有想到的是大学里的保守空气比沼泽农场更浓厚。她遇到了贵族后裔斯克里本斯基,斯克里本斯基狂热地追求厄休拉。尽管二人一度同居,但厄休拉还是反感斯克里本斯基的平庸无聊,与他分道扬镳,独自一人在未知的大地上欣赏彩虹。
  三、结语
  劳伦斯通过塑造汤姆·布朗文、小汤姆·布朗文、安娜·布朗文、厄休拉等人物形象,为读者展现了汤姆·布朗文家族四代人的生活轨迹,折射出英国社会的变迁,同时也创造出一批“永恒的个体”。一些在时代的剧变中,或坚守、或畏惧、或妥协、或执着的活生生的人,一些活过、笑过、爱过的人。
  参考文献:
  [1][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2][英]大卫·赫伯特·劳伦斯.普鲁士军官及其他短篇小说集[M].企鹅现代经典, 1995.
  [3][英]大卫·赫伯特·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3.
  [4][英]大卫·赫伯特·劳伦斯.死去的男人[M].纽约:哈珀永久出版社, 1995.
  [5][英]大卫·赫伯特·劳伦斯.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6][英]大卫·赫伯特·劳伦斯.白孔雀[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0.
  [7][英]大卫·赫伯特·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M].纽约:兰登书屋,1992.
  [8]谷秀.D.H.劳伦斯小说中的萨特式存在主义倾向[D].兰州大学,2013.
  [9][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华盛顿广场出版社,1993.
  [10][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 2007.
  [11][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12][波]耶日·科萨克.存在主义的大师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13]朱茜.从萨特存在主义角度解读《恋爱中的女人》之女主角古德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08):125-127.
  (作者简介:李哲,女,硕士研究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科,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我累了  有那么一刻  我想变成一株湖中的水草  终日,被湖水温柔地拥抱  我也想变成一条湖中的游鱼  可以上下左右任意游走整个湖  我还想变成一只彩蝶  在湖面上高高低低地飞  我又想变成一朵浅白的云  身影,懒懒地投射在湖中  或者,做湖边的一棵树吧  安安静静,看来去的人们  又或者,作为一滴水  融入这湖中,也会是体验的一种  我唯独不敢变成翩翩起舞的仙鹤  我对自己,尚有自知之明  仙玉
期刊
一阵阵风儿刮起,喇叭声响,表示着这辆大巴车马上就要进山了。  游客们先老后少,攀扶门把手依次而上。我呢,最后一个上的车,却见第一排还有个位置空着。  是给导游留的。我心里嘟哝着那么一句。  一想不对呀,导游是不会迟到的。这是靠门侧面的座,人们上下车必定经过你面前,显得有点不太安宁,车窗是不能紧闭的。一位端庄、秀丽的靓女守在那里,她发现我想坐,大眼珠子忽闪了两下,那意思是坐吧,这个位置没有人。  嘀
期刊
伫立在清川小学的操场  一件白衬衣  漂白了风尘的心灵  党徽骄傲地挺在胸前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冉冉升起的红旗  丈量着祖国的高度  猎猎地在空中飘扬  庄严的国歌声  从心底穿越时空  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  在孩子们稚嫩的口中娓娓道来  烙在我骨子里发芽  然后茁壮地长出  祖国是我的  我是祖国的  庆中秋  一个月饼挂在天上  发着诱人的光芒  月饼用的馅  由叉烧、蛋黄、植物油、面粉等
期刊
摘要:勃拉姆斯的作品一直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为一体,而浪漫主义是他本身作品创作的成熟时期,不管是题材还是体裁都达到了一定高度。作为“十九世纪室内乐作曲家中的巨匠”,《f小调单簧管第一奏鸣曲》是他晚期最为成熟的室内乐作品,整部作品主要由四个乐章构成,结构规整,既有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的特点,又有浪漫主义时期含蓄的音乐特征。笔者对这部作品进行演奏分析,主要目的是分享这部优秀的作品,同时也为自身的演奏学习
期刊
一年期满,辩论社最后团聚的时候,一大堆人围在一起玩着“真心话大冒险”,薛薇选择了真心话,她看着身边的乔洋小心翼翼地问道:“高中的时候,有注意过的女生吗?”  乔洋思索了一阵说:“我高中的时候在奶茶店遇到一个女生,傻傻地站在门口快半个钟头了才敢挤进来。我实在过意不去就替她说要一杯奶茶。”  薛薇就那样静静地看着乔洋,突然感到心中一股暖意。  那还是薛薇刚上高中的时候,余萧想趁着中午打球,委托薛薇中午
期刊
(作者简介:钟萍萍,女,本科,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文体旅游局,中级,研究方向:声乐)  (責任编辑 葛星星)
期刊
摘要:在中华源远流长的五千年历史中,提到“归隐”一词,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历史长河中那颗璀璨的明珠——陶渊明。他不仅用自己的诗作填补了当时文坛的荒芜,更为世人带来了标新立异、更为透彻的归隐思想。本文围绕陶渊明的归隐思想,采用比较分析法、诗文和文献阅读法探讨陶渊明归隐思想产生的原因,陶渊明归隐思想的深刻内涵以及陶渊明归隐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三个问题。  关键词:陶渊明 归隐思想 原因 内涵 影响 
期刊
摘要:流行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自其登上历史舞台后,以大众文化的姿态迎合了当代学生的品位,迅速在学生群体流行开来。本文根据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以当代音乐人许嵩创作的流行音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对当代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流行音乐 校园音乐 许嵩 影响  流行音乐的歌词通俗易懂、节奏鲜明,富含真挚的情感,尤其受到广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同时,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的语言,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摘要:屠格涅夫素有“小说家中的小说家”之美誉,普里什文也堪称苏联“自然随笔”的第一人。可以说,两位作家的创作都可以归为特殊体裁类型,且有着继承性的关联。本文主要从普里什文对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及散文诗的继承性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两位作家的小说创作介于诗与散文之间,同时得出抒情性是二者共有的主要特征却又带有不同抒情风格的结论。  关键词:普里什文 小说 体裁  一、对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苏
期刊
摘要:本文拟从语言、题材、修辞三方面探讨奥威尔的写作风格,旨在让文学爱好者对乔治·奥威尔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希望本文对文学研究者关于英国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乔治·奥威尔 创作思想 写作风格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风格”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乔治·奥威尔的文字通俗易懂,其简单的文字背后却隐藏着大量的信息和豐富的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