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关系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88636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音乐教育和高等音乐教育都是音乐教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梳理云南高等音乐教育及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对两种教育方式进行研究,认为云南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等音乐教育的支持与指导,社会音乐教育是高等音乐教育的辅助,两种教育方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促进了云南音乐教育的繁荣。
  关键词: 云南高等音乐教育 社会音乐教育 关系研究
  社会音乐教育是在学校以外进行的音乐教育活动,如文化机构、文艺单位、个人等进行的有关音乐方面的教育。它是国民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活跃社会音乐文化生活、提高人民音乐文化素养、培养音乐人才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和作用。社会音乐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的全民性、教育时间的终身性、教育空间的广泛性及教育方式的多样性等优点。
  学校音乐教育是与社会音乐教育概念相对的,是在各类教育部门直属下的正规学校场所内进行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音乐教育。而高等音乐教育则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音乐教育,是培养高级音乐专门人才的学校教育。
  云南民族众多,音乐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便利的交通运输。早期的云南社会音乐文化既有本省独特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又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入,还有西方音乐艺术的渗透等。而云南社会音乐教育的起源可追溯到民间艺人以口传心授方式教授开始,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音乐教育多以家族或村落成员为授课对象,目的在于使本民族的音乐能够较好地保留和传承下来。
  一、云南社会音乐教育与高等音乐教育的渊源
  (一)早期云南社会音乐教育概述
  随着基督教在云南的渗透及传播,教会为达到传播教义的目的,音乐成了传播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基督教在教堂或教会学校对信教群众进行音乐教育,使部分人对西方艺术产生强烈的兴趣。有史料记载:清光绪七年(1881年),英国传教士乔治·克拉克夫妇在大理建立了云南第一个基督教会,在教堂里免费教授信教群众唱圣歌、弹风琴,规模达到上千人。1889年法国传教士保罗·维亚尔在石林县路美邑乡兴建教会学校,成立“鼓号队”,培训教徒参与,在当地曾红极一时。1911年云南基督教青年会在昆明翠湖北路组织了音乐社、新剧研究社、歌诗班等。据不完全统计,至20世纪初为止,天主教在云南开办了52所教会学校,教徒上万,教授信徒识记五线谱、唱圣经,弹奏钢琴、风琴或手风琴等乐器。云南早期的社会音乐教育以教堂授课规模最大,一些私人授课多以教堂为空间。如20世纪40年代,昆明锡安圣堂的修女夏自真,昆明文林堂的牧师夫人汤烈娣都以教堂为授课地点教授学生钢琴。
  1908年云南两级师范学堂的音乐教师周维帧在昆明创办了私立“同化女学堂”风琴传习所,这是可查的最早的私人音乐教育办学机构,开创了云南新式艺术教育的先河。此后,社会音乐培训及私人授课规模逐渐发展和扩大。以钢琴社会教学为例,司徒怀对云南早期的钢琴教育影响较大。据她家人回忆,新中国成立以前她在昆明共教授了300余名钢琴学生。周维桢、李燮羲、李廷英、柏西文、凌安娜、林亭玉、林濂及夏自珍等,他们都为云南早期的社会音乐教育作出过贡献。
  十九世纪后期,外国侵略者进入云南,欺压民众。很多革命志士及爱国人士都以歌唱的形式宣扬民主思想,内容以反抗斗争、呼唤民族觉醒为主。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是云南两级师范学堂音乐教师李燮羲,他创作的歌曲集《雪耻唱歌集》,以合唱的形式在爱国青年中广为传唱,“燮羲于乐歌造诣颇深,每有所作,均能谱之新声,传诵一时”①。这些歌曲成为当时新军和童子军下操时的必唱曲目。昆华艺术师范学校的教师张堉斋、黄相泉等也采用创作歌曲的方式,教唱爱国歌曲,以合唱的形式传播社会音乐文化,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1919年在爱国主义的浪潮下,爱国青年以歌咏为武器宣扬民主,各种“合唱团”、“歌咏队”、“文工团”蓬勃发展起来,规模比较大的有“西南联大合唱团”、“高声唱歌咏队”、“云大附中合唱团”等,这些合唱团成员多为学校师生和热爱音乐的社会人员。可以说,合唱团是当时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联系最为紧密的纽带之一。
  (二)早期云南学校音乐教育样貌
  云南学校音乐教育的源起,可追溯到教会学校的设立。基督教以教会学校为载体对民众进行文化渗透。为达到传播教义的目的,音乐成了传播宗教文化的重要方式。教会学校对民众的音乐教育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授课内容为钢琴、风琴、手风琴、音乐基础、唱圣经圣歌等。在教会学校基础上,1907年云南学校教育开始在公立学校设立艺术通识教育,学习日本,取法西方。在当时由云南高等学堂改办的两级师范学堂里,乐歌、图画等课程成为必修课。云南留日学生中回国开办学校、培养专门音乐人才的第一人是周维桢。其于1909年在昆明创办了“同化女学堂”及“女子风琴传习所”,使得云南的教育有了近代新式艺术教育的新气象。李燮羲是云南第一个赴日本专门学习音乐的人,1904年赴日就读东京音乐学校,在校期间写成云南近代史上第一篇音乐美学和音乐教育论文《音乐于教育之功用》,为中国近代音乐史的开篇画上了浓重的一笔。1924年3月李廷英赴日留学学成归国后创办了云南美术学校,美术学校当时设置音乐科,开设多种专业课程:钢琴、声乐、乐理、作曲、二胡、萧等。从所开课程来看,云南美术学校音乐科开创了云南高等音乐专业教育的先河。可以说,周维桢、李燮羲及李廷英先生对云南近现代专门音乐艺术教育的贡献广大而深远,为云南音乐教育发展奠定了磐石。1936年,昆华艺术师范成立,开设音乐科、美术科及戏剧电影科,昆华艺术师范的成立是云南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立艺专到达昆明,为云南培养了许多艺术人才,这些人才后都成为云南高等音乐教育的奠基者。1951年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在原西南联大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及1959年云南艺术学院音乐系的成立,拉开了云南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的帷幕,也使云南高等音乐教育正式步入正轨、专业的发展之路。   云南早期社会音乐教育和学校音乐教育在各自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不同特征。早期云南社会音乐教育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随着基督教进入云南,教堂和教会学校成了当时社会音乐教育最主要的场所。可以说,教会是云南学校音乐教育及社会音乐教育的源头,在云南早期社会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而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滞后,特别是高等音乐教育发展较晚,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经费紧缺、条件简陋、教学模式单一等因素,使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缓慢。
  二、云南社会音乐教育与高等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音乐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国家教育委员会明确提出了:“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切实加强艺术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的目标,促进了音乐教育的发展,云南社会音乐教育与高等音乐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当前,云南社会音乐教育蓬勃发展、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由文化馆、群艺馆、青少年宫等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种音乐培训班;第二是由各社会团体、乐器行举办的各类音乐学校、培训中心;第三是由个人进行的私人音乐教学活动。目前,云南社会音乐教育主要以培养、训练音乐技能为主,开设各种器乐、声乐、民族乐器等培训课程,其中钢琴、古筝、电子琴的比例较大。至2012年止,云南有文化(群艺)馆149个,如云南省群众艺术馆、楚雄彝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等。各类音乐类培训学校若干,如小太阳艺术培训中心、哆来咪音乐学校等。许多地区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组织有力。
  社会音乐教育以提高人的音乐素质和文化修养为目的,在教学内容、形式、受教育群体等方面都比高等音乐教育更丰富、多样。它强调普及音乐,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云南各类音乐培训机构为热爱音乐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他们不仅能够满足兴趣爱好,还能得到音乐技能方面的训练。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省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基本以综合艺术院校、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及综合大学艺术学院三种模式为主。如云南艺术学院是一所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院校;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主要培养音乐师资;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培养音乐理论人才等。除此之外,大理学院、曲靖师院、文山学院、保山学院、昆明学院等设置有音乐专业的18所高校也有自己不同的音乐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招收和培养本科、专科层次的学生。在众多高校中,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以办学历史长、规模大、师资强、专业齐全等特点成为云南高等艺术教育的排头兵。目前,云南各高校对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比较薄弱,还没有一个高校设立音乐方向的博士点。因此,距离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还有一定的差距。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于2002年1月由原音乐系(1959年建系)和音乐教育系(1985年建系)合并组建而成。现设有作曲系、声乐系、键盘系、音乐教育系、管弦系、民乐系、音乐学系、现代音乐系及云南民族音乐研究基地、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云南代表队培训基地、现代远程音乐教育中心、钢琴艺术指导中心、展演中心、培训中心、研究生部、教学辅助工作室等机构。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学(专业类、师范类)3个专业,2003年,音乐学取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取得了在职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取得了艺术专业硕士学位(MFA)授予权,2009年被云南省学位办列为云南省博士学位建设单位。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为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音乐学为省级重点学科,音乐教学实验与展演中心为省级建设的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云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多年来,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培养了大批音乐教育师资人才,向云南各地区的音乐教育事业输送了大量师资,为社会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师资保障。
  三、当前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关系
  云南高等音乐教育蓬勃快速的发展,引领了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从事社会音乐教育的授课教师多源自高校教师或学生,高等音乐教育为社会音乐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证。就云南从事社会音乐教育的师资现状来看,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毕业生最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一些培训机构、琴行,90%的教师来自于这两所学校。
  社会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不同于学校音乐教育,追求的不仅是提升社会整体素质和水平,还为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社会音乐教育在教学上受专业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较大,由于目前从事社会音乐教育的教师大都毕业于高等艺术院校,他们受专业音乐教育模式的影响,比较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音乐教师在进行社会音乐教学时也会采取同样的教学模式。笔者调查发现,目前昆明众多的音乐培训机构主要是教授各种器乐的演奏技巧,只注重技术、技巧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缺乏相关知识结构的相互渗透。不重视基础教学及音乐素质的培养,对相关音乐素养,如音乐史、乐理、视唱练耳等的教学与培训较少。
  理想的音乐教育环境应该是高等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两种教育方式互补、互促和互助,相互成为条件和基础,并融合协调发展。但从根本上讲,高等音乐教育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这是由学校音乐教育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高等音乐教育不但要在观念上、行为上、形态上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而且要对识别不同音乐现象之能力加以引导和培养。高等音乐教育以其强制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制度性成为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教育行为,它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学原则、教学规律等方面,都对其他音乐教育活动形成潜在的影响。社会音乐教育以其开放性的观念和多样化的手段,成为高等音乐教育的有力补充和延伸。应该说,在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之间,这种相互影响补充和延伸的关系,才是高等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之间正常的存在关系。
  纵观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早期云南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不平衡,由于各种原因,社会音乐教育引领学校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滞后。后来随着学校音乐教育尤其是高等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其为社会音乐教育提供了师资、教学模式等支持。云南社会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高等音乐教育的支持与指导,社会音乐教育作为高等音乐教育的辅助,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学习音乐的机会。高等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应融合协调,只有加强两者的互动、互促和互助,才能提高云南音乐教育的整体层次,促进云南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
  注释:
  ①新撰云南通志.李燮羲传.
  参考文献:
  [1]申波,武丽娟.云南钢琴百年的三重溯源[J].钢琴艺术,2009(12).
  [2]杨虎.高校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
  [3]白雪.浅谈社会音乐的发展和现状[J].民营科技,2008(12).
  [4]侯瑞云.云南近代音乐史料[M].云南省群众艺术馆编印,2000.
  [5]严宝瑜.“一二·一”反内战运动中的西南联大“高声唱歌咏队”和“送葬歌”[J].音乐研究,2001,(6).
  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高等音乐教育史(1951——2012)”(YB2013088)阶段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意义,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并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方向。
当前我国创业型大学发展起步不久,发展形态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方向。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创业型大学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除需政府政策保障、产业支持外,还需要构建创业型大学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主制经济与西欧封建领主经济相比,在地权表现形式和封建依附关系上有着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商品经济有过发达,地主制经济是不完全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和商
职业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机构和教育者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引得学生追求科学精神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把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
本文探讨了用组件开展虚拟仪器的方法。通过将组件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极大地方便了虚拟仪器的组建并提高了可重用性。
摘 要: 反腐倡廉是党和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对党和国家内部的一些腐败分子进行查处和惩治,根除社会主义建设的毒瘤。大学生党员不仅是和谐高校建设的主力军,而是是党和国家新时代的接班人,对大学生党员开展廉洁教育,即是从根源上杜绝腐败的侵蚀,为党和国家的未来培养清正廉明的建设者。当前,我国高校廉洁教育需要不断改进,以发挥廉洁教育的真正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