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石早期作品研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柔石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开始接受人道主义思想的。“五四”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是资产阶级的以个人本位主义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思想。随着五四运动的退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形势的高涨,柔石逐渐理解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本文对柔石早期的作品进行了研究,无论时他的小说《疯人》《旧时代之死》,还是《摧残》《六月的赐惠者》《没有人听完她底哀诉》《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等,其中都彰显着以“自由 平等 博爱”为主张,要求个体意识和主体精神的五四时期“个人本位”的人道主义价值观。
  关键词:早期作品;人道主义情怀
  人道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它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强调以人为本。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道主义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在15世纪以后逐步形成,首先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的。
  五四时期的人道主义是一种以个人本位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它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主张,即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有个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五四新文学作家在体验着中国封建社会下层劳苦大众“生”的艰难的同时,在这种人道主义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地触发了他们“人”的意识的觉醒。
  一个作家的创作与当时时代的社会现实有密切联系,他创作的对象和内容均来自于社会,作家的创作其实就是作家对于时代的审美要求的一种积极响应,以及在作品中反映社会现状的审美特征。一般地,对于大多数作家来说,都是先有人生经验然后再去创作,因此,他们大都以最熟悉、最倾心的题材为着眼点。当一个作家生活在社会历史的激变时期,他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时,他就会以自己所熟悉的题材来表现社会时代发展的征兆。作为关注民生疾苦的青年知识分子,处在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激变中,柔石感应时代的脉搏,深切关注青年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底层劳动人民在现实重重围击下的困境。柔石以人道主義的情怀关注民生,用自己的如椽之笔为我们留下了时代的印记。柔石小说人道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展示处于新旧文化冲撞与交融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制,二是真实描写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现状。
  柔石是五四文学运动哺育的一代。青年时期的柔石在杭州感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风潮,人道主义意识在他心中开始觉醒。人道主义思潮与启蒙思想总是相伴而生的。自欧洲文艺复兴以及随后的启蒙运动以来,人道主义思想就成为当时主流的价值观念。五四时期的人道主义也是承继着这一价值观念而产生的。从柔石早期的创作分析,其人道主义思想与“五四”人道主义相契合,在其早期的作品中,有揭露礼教对年轻生命的扼杀及青年知识分子个性意识的觉醒的作品,也有揭示国民的愚昧、贫穷与麻木的作品。
  前者如《疯人》《旧时代之死》等。《疯人》写一个贫穷青年,在某望族家里做书记,后来他与主人家的女儿产生了恋情。由于不是“门当户对”的婚姻,主人一气之下赶走了这位多情的青年,女儿也在自己的逼迫下寻了短见。当这位多情的青年得知自己的爱人的死讯时,就疯掉了。他疯疯癫癫寻找着自己的爱人,最后终于在迷迷糊糊的幻觉中“随流水而长逝”了。柔石通过对这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悲剧描写,表达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渴望,抨击了封建礼教对自由爱情的扼杀。“光明正大的恋爱,万无所谓发觉与否,不过在以礼教的兽皮蒙脸者,将何等重大的事哟!”正是在封建礼教的残酷统治下,一对鲜活的生命就此消逝了,作者通过对这一对青年的悲惨遭遇的书写,对封建礼教杀人罪行进行了有力的揭露。《旧时代之死》中主人公朱胜瑀是一位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有自己的个人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不愿接受母亲为其定下的婚姻,试图解除婚约,然而在封建礼教熏染下成长起来的未婚妻却以自杀的方式拒绝了他的退婚,因为“好女不事二夫”的封建思想观念已经发展成“好女不定二夫”:一个女子一辈子只能有一次婚约,否则就会被视为不贞。朱胜瑀没有预料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在痛苦与自责中他选择了以死来谢罪。我们暂且不说朱胜瑀赎罪的方式是否合适,我们来分析谢家姑娘自杀的原因。在封建礼教的思想教育下,青年人没有追求婚姻爱情的自由,甚至在终身大事上,青年人没有话语权,他们只是媒人和父母手中的玩偶。妇女们在“三从四德”的束缚中,把自己做人的权利都放弃了,正是残酷的礼教杀死了千千万万个“谢家姑娘”。
  后者如《摧残》《六月的赐惠者》《没有人听完她底哀诉》《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等。在小说《摧残》中,作者写出了在封建制度的残酷统治下农民生活的极度贫困和无奈。作品中描写了一对连孩子也养不起的赤贫的青年夫妇,妻子生产后,家里竟然“米一粒也没有了,柴一束也没有了”。在这样的贫困状态下,无奈之中丈夫只有连夜把孩子抱去投送进城里的育婴院,妻子打算第三天到育婴院里去做乳母,这样既可以照顾自己的孩子,又能挣口饭吃。但是,事情并不是像她想象的那样,到第三天她进城去育婴院找自己的孩子时,孩子并没有安睡在育婴院。当她得知孩子在丈夫裹着去育婴院的路上就被闷死时,痛苦得昏晕了过去。而当育婴院的事务员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竟然责斥她:“你在犯法了!将自己的孩子丢在这里来,而自己又来做乳母,这是犯法的。”一对年轻的夫妇,竟然连自己的孩子后养不活,可见他们的生活窘迫到何种地步。是贫穷剥夺了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而又是什么造成了这对青年夫妇的穷困呢?是不平等的封建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造成了了广大劳动人民赤贫的生活状态,作者在这里对封建制度做了强烈的批判。《六月的赐惠者》,写一个年龄大约有十三四岁的少年,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过早地肩负起养家的重压,以卖冰来维持生存。在夏天似火的正午,他“光着头,赤着脚,半裸着身体”,在街头巷尾飞奔着,叫卖着:“卖呀冰呵!”“卖呀冰呵!”他把一丝丝清凉送给了人们,而自己却最终倒在了艳阳烈日之下。在柔石的这一作品中,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他为我们勾勒出了旧社会现实生活的一幅剪影,抒发了自己对旧社会的不平与愤恨,正是吃人的旧社会残害了祖国的“花朵”,这样不人道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吗?《没有人听完她底哀诉》写一位50多岁的农村老婆子,三个儿子相继消亡,仅剩下年迈的丈夫,也是重病在身,她进城乞讨,企望能讨点救丈夫命的钱。可一天过去了,从她身边走过的人也不少,但没有人停下来听完她的诉说,大家听了几句就冷冷地走开了。夜幕降临了,在瑟瑟寒风中,“她气息奄奄地睡在城脚下,她心底未曾全灭的光,为她家中的白发丈夫似乎还得望着明日。”老妇人所遭受的灾难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村所遭遇的一切不幸:兵荒马乱、贫穷、自然意外等。她在不断地叙述中排遣着自己的哀伤,但是除了几个穷小孩之外她却没有得到周遭任何人的同情和怜悯。柔石的这一作品与鲁迅的《祝福》极为相似。祥林嫂一遍又一遍的向人们诉说着阿毛的故事,刚开始大家还听个新鲜,为祥林嫂的不幸抹下两滴泪来,但最后人们只是把她当作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甚至成了取笑她的笑料。《没有人听完她底哀诉》中老妇人的不幸遭遇也成为了他人的谈资笑料。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鲁迅对柔石人道主义创作的影响,柔石深切地同情劳动人民身世的不幸,谴责社会人间的冷漠无情。《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中主人公仁贵,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在封建制度的残酷统治下是他作为人的本性被严重扭曲,变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人们称他“人鬼”,对于“人鬼”来说无所谓“过去”,也无所谓“明日”,就是这个“现在”也是“恍恍惚惚的,若有若无的,在他眼前整齐的板滞的布置着,同时又紧急地在他背后催促着,他终究也因为肚子要饿了,又要喝酒,又要烟抽,不能不认真一些将这个‘现在’捉住”。除了吃饭、喝酒、抽大烟,就是像死猪一样地睡觉,人鬼没有生活目标,更没有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他只是行尸走肉一般地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正是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使人变得愚昧、麻木,是封建社会把人变成了鬼。
  柔石在其早期多数作品中,以人道主义的情怀关注着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以及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况,抨击了旧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参考文献
  [1]柔石.疯人.柔石小说全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443.
  [2]柔石.摧残.柔石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72.
  [3]柔石.没有人听完她底哀诉.柔石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48.
  [4]柔石.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柔石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225.
  作者简介
  庞君莉,(1977—),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头疼的是教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的也是写作文。因此,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会阅读、体验、观察、想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语文教学提倡以读促写,学生的阅读量大了,习作水平就易于提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对2016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冠军运动员和2016年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冠军运动员的整体实力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国外冠军运动员在技术、体能、战术运用等发面都存在较大优势,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员训练的建议。  1研究对象  2016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与2016年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运动员。  2研究方法  2.1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我国拳击项目的
摘 要: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以照顾好幼儿的日常起居、安排好相应的课程为满足,同时也应该注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果做不好幼儿健康心理教育,那么对于教学者及幼儿都是贻害无穷的。幼儿教学者应拉近自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沟通与对话氛围,使得幼儿愿意对自己的师长敞开自己的心扉,从而能够拥有一个更加愉悦的童年,也能够获取一个健康的人格。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徐州市教育局推行了“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方式(简称学讲方式)。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得到了充分地体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效益。  关键词:学讲课堂;以学定教;自主先学;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小结反思  什么是学讲课堂?具体地来说就是能够让学生自己学进去,并讲出来给别人听的课堂,而不是教师从
摘 要:面对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初中作为学生生涯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初中生正处于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并不完全的阶段,很容易由于叛逆心里而误入歧途,这时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引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模式的优化,尤其是语文教学,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激发,重点培育学生的这一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
摘 要:目前,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教学模式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成为各学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能实现更好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也可以帮助教师灵活地处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促进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多媒体;趣味性;初中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教学方法,集文字、图片、声音和录像等于一体,再将其应用
摘 要:随着当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语文作为国学的基础也不断地被人所重视,这要求着高中语文教师与学生要正视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其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生学好语文的前提基础,教师要对其有着正确认识。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得语文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有着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且为高中生全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有着良好的知识基础,从而为高中生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
摘 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它本身就是高校教学内容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能的综合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育以及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养成。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既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使得学生的学习获得多个方面的渠道支持,同时也能够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更加突出,为学生的体质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来说,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式就是课堂情景。小学数学是学科中让那个很多同学头疼的学科,并且一直引起了教师和家长的深度关注,该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在数学学科,利用课堂情景的方式进行的深入探究,并且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让小学生对于小学数学产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情景;导入  一、前言  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记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让小学生能
摘 要:案例教学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扩充和改革,该文在研究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景观设计课程特点,进行阐述、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景观设计;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背景材料为出发点,在教师培训者的引导与组织下,教师在熟悉案例材料的基础上,调研并查阅相关资料,对案例材料所明示和隐含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以加深教师对课程中基本原理和基本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