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企业长期战略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战略意义,分析了构建优秀和谐企业文化的现实问题。并且从员工、社会、理念、学习型组织等几方面,阐述了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途径。
关键词: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和谐文化
一、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况
在企业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许多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同样十分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著名教授。当今世界上少数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曾在1983年被任命为美国总统里根的产业竞争委员会主席,开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并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上对竞争力的讨论。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波特认为,在竞争力量的抗争中,总是蕴涵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这三种思路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无论是哪一种战略,竞争最终落脚在企业的文化差异上。实现企业特有的战略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就是要形成不同于其他企业、而且是本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
而就中国目前的企业文化建设来看,笔者认为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协作、缺乏合作竞争的理念,缺乏共赢的长期发展的战略思想。所以,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战略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关键所在就是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企业文化。
笔者理解的企业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企业所凝结、弘扬、倡导而形成的以和谐为特征,以体现“以人为本”,并且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一般表现为企业的使命、责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鲜明的企业外在特色等。
从我国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我们要构建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包括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内容。所以,社会和谐也必须要通过打造和谐企业文化表现出来。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人的核心价值,必然涉及到企业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企业与全球环境、企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企业文化必然要体现出一定阶段的社会价值取向。
二、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从建设企业文化的内容角度分析,影响和决定和谐企业文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员工的和谐素质、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企业共同观念的形成、学习型组织、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一)企业员工的和谐素质是影响和谐企业文化的决定因素
第一,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成优秀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优秀企业必定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它们与普通企业仅一线之隔。普通企业的文化处于一般或低水平状态,员工也普遍具有低素质的特性。优秀企业的员工实事求是、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工作实践、勇于解决问题。他们的领导千方百计地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和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服务,让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世界知名优秀企业家不约而同地有这种体会:企业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群体,健全而稳固的组织结构要比实施的经营法则重要得多。
第二,企业员工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在与未来,影响着企业的和谐与气氛。如英国原子能管理局局长约翰·鲍尔认为,只有幕僚和职工之间心心相印、精诚合作,企业才能发挥高效益。努力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员工为企业的今天与明天努力奉献:而只是追求薪金的员工则只是将眼光放在自己的收入、奖金与待遇上,将企业当作是获得收入的单位,缺乏和谐精神的创造。
第三,优秀的企业员工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文化。和谐的本质含义之一就是员工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因此。当代的企业文化与以往的企业文化的区别就在于更加强调员工的合作与共赢,体现出鲜明的团队合作。团队精神在企业管理中已占据重要位置,这也是企业文化必不可缺的主要内容。真正的团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必须能够创造出共同的“产品”,有共同的目标:二是全体成员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三是团队成员之间建立或形成互相认可、互相负责、共同遵守的契约。
(二)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因素
和谐社会建设,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谐的企业也会从社会责任、利益观念、企业道德等方面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发展共同形成的文化观念的产物。它所包含的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也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谐企业文化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第二,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是以社会文化的内容、背景为条件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精神特征,必然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得到反映与表现。社会价值观念、利益观念、和谐观念以及文化观念无不在企业文化中产生相应影响。
第三,和谐社会是和谐企业文化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和谐社会的社会精神是企业精神形成的基础。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影响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所以,和谐企业文化是以社会文化为发展前提的,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三)企业共同价值观是和谐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石
文化的本质在于具有社会共识性,只有达成共识的要素才能称为文化。所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是和谐企业文化形成的根本性约束条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企业共同价值观从文化角度影响和谐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新提出的东西,如果没有达成共识,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只能说是将来有可能成为文化的文化种子。企业文化代表企业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即多数员工的共识。当然,共识通常是相对而言的,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很难想象一个企业所有员工都只有一种思想、一个判断。由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人的追求呈现多元化,人的观念更是复杂多样的,因此,企业文化通常只能是相对的共识,即多数人的共识。因此,不同的企业文化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与相对的独立性。但是针对具体的企业所具有的文化,则必须是共同价值观念的综合表现。
第二,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不具有 模式的普遍性。企业共同价值观的成功是指形成了企业家及广大员工都认同和恪守的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其本身就具有复杂性与难以统一性。企业文化主要分为情感型、制度约束型、理念引导型和境界追求型四种。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属于第一、二种类型,第三种类型较少,第四种类型则更少。原因就在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人的追求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由此所导致的学习型组织、合作型人际关系的严重缺位,
(四)创造学习型组织是实现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组织保证
彼德·圣吉在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中指出,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这种能力获得的前提是什么?就是和谐的、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环境。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行为。必须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才能使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获得成功。要想使广大员工从被动参与转到向往和追求,就应尽快建立先进的组织形式——学习型组织。在这一组织中,引导和要求广大员工进行自我“修炼”,树立共同目标,越超自我,突破思维定式,主动参加团队学习,才能为进行和谐企业文化的建造奠定雄厚的思想基础。
三、总结
企业战略性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它需要企业具有恒久存续的文化支撑,构建起的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必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也同样应该带有中国特色。企业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企业相应地也有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一,要使企业形成核心价值观,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教育、提炼、创造的过程。它集中地反映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对自身现实目标和未来使命的认识。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最高精神境界。
从我国企业的情况来看,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就总体而言,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上,没有形成不同的企业内涵,形式上相互雷同化,缺乏个性,流于形式。没有对特定的企业核心价值科学定位,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形式的存在,外表的模仿或者雷同化的产物,没有很好地发挥战略支撑的作用。这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格外关注的问题。在中国“仁”、“和”的文化底蕴上,倡导具有中国特色、具有企业特色、具有不可模仿性、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应该早日提升到企业战略的地位。只有将我们倡导的核心理念和行为方式达成普遍共识,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这些理念和行为方式才能转化为企业和员工的自觉行动。
所以,如何在企业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核心价值观、体现企业文化的和谐性是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彼德·圣吉,变革之舞[M],东方出版社,2001.
2.李忠杰,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文化[J],半月谈,2006(9).
3.陈飞虎,关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IN],光明日报,2006-12-13.
4.刘燕,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考[J],企业经济,2006(5).
5.德行天下,福满人间[N],光明日报,2011-11-28
关键词: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和谐文化
一、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况
在企业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许多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同样十分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著名教授。当今世界上少数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曾在1983年被任命为美国总统里根的产业竞争委员会主席,开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并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上对竞争力的讨论。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波特认为,在竞争力量的抗争中,总是蕴涵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这三种思路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无论是哪一种战略,竞争最终落脚在企业的文化差异上。实现企业特有的战略性竞争优势的关键,就是要形成不同于其他企业、而且是本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
而就中国目前的企业文化建设来看,笔者认为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协作、缺乏合作竞争的理念,缺乏共赢的长期发展的战略思想。所以,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战略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关键所在就是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企业文化。
笔者理解的企业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企业所凝结、弘扬、倡导而形成的以和谐为特征,以体现“以人为本”,并且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一般表现为企业的使命、责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鲜明的企业外在特色等。
从我国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我们要构建的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包括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内容。所以,社会和谐也必须要通过打造和谐企业文化表现出来。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人的核心价值,必然涉及到企业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企业与全球环境、企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企业文化必然要体现出一定阶段的社会价值取向。
二、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从建设企业文化的内容角度分析,影响和决定和谐企业文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员工的和谐素质、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企业共同观念的形成、学习型组织、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一)企业员工的和谐素质是影响和谐企业文化的决定因素
第一,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成优秀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优秀企业必定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它们与普通企业仅一线之隔。普通企业的文化处于一般或低水平状态,员工也普遍具有低素质的特性。优秀企业的员工实事求是、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工作实践、勇于解决问题。他们的领导千方百计地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和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服务,让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世界知名优秀企业家不约而同地有这种体会:企业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群体,健全而稳固的组织结构要比实施的经营法则重要得多。
第二,企业员工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在与未来,影响着企业的和谐与气氛。如英国原子能管理局局长约翰·鲍尔认为,只有幕僚和职工之间心心相印、精诚合作,企业才能发挥高效益。努力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员工为企业的今天与明天努力奉献:而只是追求薪金的员工则只是将眼光放在自己的收入、奖金与待遇上,将企业当作是获得收入的单位,缺乏和谐精神的创造。
第三,优秀的企业员工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的共同文化。和谐的本质含义之一就是员工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因此。当代的企业文化与以往的企业文化的区别就在于更加强调员工的合作与共赢,体现出鲜明的团队合作。团队精神在企业管理中已占据重要位置,这也是企业文化必不可缺的主要内容。真正的团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必须能够创造出共同的“产品”,有共同的目标:二是全体成员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三是团队成员之间建立或形成互相认可、互相负责、共同遵守的契约。
(二)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因素
和谐社会建设,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谐的企业也会从社会责任、利益观念、企业道德等方面影响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发展共同形成的文化观念的产物。它所包含的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也是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和谐企业文化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第二,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是以社会文化的内容、背景为条件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精神特征,必然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得到反映与表现。社会价值观念、利益观念、和谐观念以及文化观念无不在企业文化中产生相应影响。
第三,和谐社会是和谐企业文化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和谐社会的社会精神是企业精神形成的基础。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影响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所以,和谐企业文化是以社会文化为发展前提的,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三)企业共同价值观是和谐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石
文化的本质在于具有社会共识性,只有达成共识的要素才能称为文化。所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是和谐企业文化形成的根本性约束条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企业共同价值观从文化角度影响和谐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新提出的东西,如果没有达成共识,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只能说是将来有可能成为文化的文化种子。企业文化代表企业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即多数员工的共识。当然,共识通常是相对而言的,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很难想象一个企业所有员工都只有一种思想、一个判断。由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人的追求呈现多元化,人的观念更是复杂多样的,因此,企业文化通常只能是相对的共识,即多数人的共识。因此,不同的企业文化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与相对的独立性。但是针对具体的企业所具有的文化,则必须是共同价值观念的综合表现。
第二,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不具有 模式的普遍性。企业共同价值观的成功是指形成了企业家及广大员工都认同和恪守的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其本身就具有复杂性与难以统一性。企业文化主要分为情感型、制度约束型、理念引导型和境界追求型四种。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属于第一、二种类型,第三种类型较少,第四种类型则更少。原因就在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人的追求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由此所导致的学习型组织、合作型人际关系的严重缺位,
(四)创造学习型组织是实现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组织保证
彼德·圣吉在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中指出,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这种能力获得的前提是什么?就是和谐的、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环境。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行为。必须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才能使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获得成功。要想使广大员工从被动参与转到向往和追求,就应尽快建立先进的组织形式——学习型组织。在这一组织中,引导和要求广大员工进行自我“修炼”,树立共同目标,越超自我,突破思维定式,主动参加团队学习,才能为进行和谐企业文化的建造奠定雄厚的思想基础。
三、总结
企业战略性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它需要企业具有恒久存续的文化支撑,构建起的和谐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必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也同样应该带有中国特色。企业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企业相应地也有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一,要使企业形成核心价值观,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教育、提炼、创造的过程。它集中地反映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对自身现实目标和未来使命的认识。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最高精神境界。
从我国企业的情况来看,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就总体而言,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上,没有形成不同的企业内涵,形式上相互雷同化,缺乏个性,流于形式。没有对特定的企业核心价值科学定位,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形式的存在,外表的模仿或者雷同化的产物,没有很好地发挥战略支撑的作用。这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格外关注的问题。在中国“仁”、“和”的文化底蕴上,倡导具有中国特色、具有企业特色、具有不可模仿性、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应该早日提升到企业战略的地位。只有将我们倡导的核心理念和行为方式达成普遍共识,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这些理念和行为方式才能转化为企业和员工的自觉行动。
所以,如何在企业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核心价值观、体现企业文化的和谐性是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彼德·圣吉,变革之舞[M],东方出版社,2001.
2.李忠杰,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文化[J],半月谈,2006(9).
3.陈飞虎,关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IN],光明日报,2006-12-13.
4.刘燕,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考[J],企业经济,2006(5).
5.德行天下,福满人间[N],光明日报,20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