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是中国传统的自然伦理教育,而在当下,学生与自然的疏离与隔膜是语文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选择植物笔记写作,既是实践生活化写作的方式,又是实践自然教育的需要。初中植物笔记写作教学可从如何指导学生有效观察,如何指导学生触发思考,如何指导学生生动表达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植物笔记写作;观察;思考;表达
中国传统的古诗文,很多源于对自然景物的感动触发而表情达意,从《诗经》、唐诗宋词到明清小品,中国的文学一直都保持着与自然的高度融合。长期的农耕时代,让中国传统文人对土地以及土地上的花草树木有着近似膜拜的虔诚。“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中国文学対植物的表达从《诗经》开始繁衍几千年,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国文人或借景抒情,或移情于物,或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写作打通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让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亲近自然是自然教育的需要。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这是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其《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文版序言中提到的数据。初中学生“去自然化”的现象同样突出,很多学生受教育观念、课业负担等束缚,难以对自然产生真正触动,他们发现不了自然的美丽、神奇与深邃,很多生活中美丽、有趣、诗意的风景在他们眼里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自然养育了他们,可他们对自然却“一无所知”。学生与自然的疏离和隔膜是对传统的天人合一教育伦理的挑战,期待自然教育的回归是教书育人的一项重要任务。
自然写作是写作教学的需要。自然与人是写作的两大主要内容,自然是世界主要的构成,也是人活动和成长的背景。如何通过写作让学生对自然有感觉、有呼应,和自然建立联系,如何通过自然景物描写把人的世界写得有意思、有情趣,这些都是写作教学要落实的具体任务。
而选择让学生写植物笔记,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植物是写作的主要素材之一,观察植物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熟悉而普通的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素材,走出无材料可写的困境。二是认识植物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和感悟能力,让学生读懂花心草语,用植物世界来观照人类社会。三是关注植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热爱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培植崇善向美之心,从而与自然为友,成为自然的保护者。
一、观察,让学生看见自然
柏恩德·海因里希在《森林的故事》一书中指出,“对我们来说,无法识别的事物就等于不存在”,换一种思路理解,即能识别的事物就是属于我们的事物。南茜·罗斯·胡格在《怎样观察一棵树》中写道:“我们认识一种植物就像认识一个人,了解得越多,关系就越深厚,這种植物带给我们的发现与惊喜就越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拉马戈也曾说:“如果你能看,你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
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阅读学生的作文可以发现,他们对于花草树木的描写,大多局限于概念化的描写,有时借助于一般的阅读经验。很多学生对于植物的认识与了解,仅凭最直率粗浅的感知,随意地扫视它们的形状、颜色、花型、气味等,获得一些模糊的认识,不能形成真正的触动。但如果养成观察的习惯,运用一些观察的策略,就能有别样的收获。
(一)连续观察
1.连续的定点观察
教师可引导学生养成持续观察植物的习惯,观察一棵树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一朵花从鼓出花苞到凋谢结果的变化过程,一棵草从草木萌发到衰败枯折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持续观察,了解一株植物的外形、习性、生长需求、生长规律等。
2.周期的连续观察
连续观察还可以是定期地连续观察同一植物的变化。引导学生记录下植物开花、抽叶、结果等的时间。这种定期观察的好处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一棵树、一株草、一朵花。比如小区的一株龙爪槐,连续观察两三年,就不用担心为什么到了仲春时节这棵树还是光秃秃的毫无动静,因为过不了几天就会发现它的枝头冒出点点新绿,而且一旦抽绿就会呈一发不可收之势。通过周期的连续观察,学生会有这样的发现:很多植物的生长变化恪守一贯性的原则,它们并不会受环境、天气等太大的影响。所以,笔者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株。当看到绣球花和栀子花初放枝头,江南地区快进入梅雨季节,毕业班的学生就会更加眷恋母校、珍惜时间;当闻到金桂的香气,暑热快要褪去,早晚的风吹到脸上已经干爽清冽,节气已经过了秋分,江南江北都已经是秋意浓了,敏感的学生就会触发季节更替的情思。
(二)多角度观察
1.变换空间角度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看同一植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角度不同,所观察到的形状、风貌就会迥然有异。远观、近看,俯视、仰视,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感知植物不同视角下的美感,会让观察者获得全方位的审美情趣。
2.变换动静角度
虽说植物是静态的景物,但风过留声,鸟栖而鸣,增长的年轮,翩飞的落叶,植物可以静、可以动,动则生、静则乐,亦动亦静的植物才会让人觉得自然有灵性、有活力。变换动静角度观察,就能认识到自然是动静的交会、刚柔的补充、阴阳的调和。
(三)比较观察
1.与其他植物的比较
把一株植物与同类的其他植物进行比较,把相似的异类植物进行比较,把同一环境中的不同植物进行比较。有比较就会发现不同的特点,有发现就会有精彩的描写。
2.在不同环境中的比较
植物与环境有着相依相存的关系,植物依赖环境生长,不同的环境也会创造植物独具个性的美。晨昏交替、阴晴变化,植物因为光线的不同、天气的变化、季节的推移等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和风貌。有效地发现这些变化,就能写出独具审美情趣的文字。 (四)体验互动式观察
1.开放感官体验
这里的感官体验是指观察者用感觉器官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事物的一种感知方法。一般的观察限于视觉感知,但植物是有色彩、有质感、有气味的生命体,观其形、闻其声、嗅其味、触其表,能全方面地感知植物,所以对植物的观察,不仅要“远观”,还可以“把玩”。
2.创设活动情境
客观看,植物世界静默无语;主观悟,自然万物相生相融。“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静物况且可以通过与人的互动获得生命的灵感,更何况是有生命、会呼吸的植物。所以,观察者应该主动与植物互动,甚至创设活动的美学情境,这样就能让植物更加充满灵动性与生命力。
二、思考,让学生认识自然
看,占有表象,是写作活动的缘起;思,探索本质,反映生活的规律。苏州诗人校长柳袁照认为:“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花卉草木等世间万物,都有联系、有情感、有思想,在观察、体验它们的过程中,融入又超越。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微处,是人心的一点灵明。”圣埃克絮佩里借狐狸告诉小王子一个秘密——“实质性的东西是眼睛看不到的,只有用心才看得清”,这里的用心看就是思考。思考,实现客观与主观的融合;思考,对接自然与生命的时空。写作是个性的表达,是自我的展示。作家王宗仁说:“只有那些有思想的作家才能创造出有个性的作品,勤奋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感悟后的灵性。”[1]学生的思考虽然局限,但弥足珍贵。例如,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梧桐,启发学生思考梧桐与自然、与人格、与情绪、与乡土等的关系:
? 梧桐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连续观察,认识到梧桐的物候现象所反映的自然规律:春分吐翠,立夏葳蕤;立秋甫过,枝头泛白;立冬之际,满地黄叶;冬至前后,枝痩干枯。于是蛰伏,熬过严冬与冷春,在阳春时节,开始又一轮的季节更替。看见梧桐的四季,有学生能想到:春夏时旺发,秋冬后衰老,依时序进展,按规律生长,是讲究规则的平凡者。
? 梧桐与人格的关系。细观梧桐,树形挺拔,枝干清净,阔叶舒朗,姿态优雅。古人对梧桐有很深的情结。《诗经·大雅·卷阿》中留下了“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诗句,我们甚至可以想象阳光在新生梧桐叶子上跳跃着金光的场景,是那样地华美雍容。《庄子·秋水》中鹓鶵“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但也有学生看见梧桐的主干,这样反思:梧桐有迷彩服的外形,却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外表多数是靠不住的。
? 梧桐与情绪的关系。植物依存于环境,作用于环境,因环境的不同改变自己的形貌。人们常说“一叶知秋”,秋冬是梧桐落叶的季节。但通过观察,梧桐的枯叶其实生命力特别顽强,经过长长的秋冬,从青绿、黄绿、黄褐到深褐,总有几片枯叶倔强地挂在枝头,即使过了冬至,仍然不肯谢幕。但一个冷空气过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一夜风雨,次日晨起,满地黄叶,一阵风起,落叶翩飞。而风雨与落葉的交会,的确能催生离愁别绪,孤心忧虑。所以看见冷风扫落叶,有学生能想到:岁月不饶人,西风摧打梧桐,却催促我们加紧人生的任务。
? 梧桐与乡土的关系。梧桐在古典诗词中,还有象征故乡的意思,古人喜欢在庭院中央或者水井边栽种梧桐,当诗人身处异乡时,梧桐便是他们心中的精神家园。杜甫《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中“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梧桐”是故乡的原物;李约《病中宿宜阳馆闻雨》中“风吹桐竹更无雨,白发病人心到家”,“梧桐”是思乡的药剂。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虽然高大的乔木不一定是故园的象征,但故乡因为有大树的庇荫而产生更丰富的内涵。所以有学生看见校门口的梧桐树,就能想到:故园的魂魄是种在树根深处的,故乡如是,母校亦然。
“晨观凌空枝,暮读梧桐诗;无情犹有情,在于性灵痴。”的确,面对客观静止的植物,如果只有看见,就只是达到了“看山是山”的境界;如果触发思考,则可以达到“看山不是山”的境界。学生通过思考与感悟、联想与想象,赋予自然状态的植物以灵性、思想、内涵,实现从看见自然到走进自然的飞跃。
三、表达,让自然走进人心
“笔记,犹如写生,犹如摄影,需要对焦,唯有学会使用自己的眼,学会细致的观察,才能遇见真正的风景;唯有不断地亲自描摹,才会真正地使用起自己的眼睛与心灵。”[2]这句话揭示了观察、思考与表达的关系:细致独到的观察和思考是表达的基础,而准确生动的表达反过来有助于观察与思考能力的提升。我们倡导学生写植物笔记,旨在引导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观察思考后用自己喜欢的文字倾诉情感、展示个性,表达对生活的态度。
如何让学生的表达更生动、更有趣、更动情,如何借表达写出植物的个性、气质、性格,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善用修辞
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描摹静态的植物时,善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比喻创造物的新奇,拟人表达物的灵性,通感产生陌生化的效果,恰当的表达总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凡为诗意。如学生描写七里花香:
还没走近,就仿佛听见“嘭——”的声音,那是刚开爆的爆米花的香气,充盈在天地万物间。闻香探源,看见一丛绿树上撒遍了千万颗细小的珍珠,是一位穿着雪花衫的女人在散发成熟而迷人的魅力。
这段文字,用了多种修辞:用通感,以爆米花的声音形容七里花香,写出了香气的浓郁、磅礴,新奇活泼;用比喻,“珍珠”让人产生美而高贵的联想,贴切自然;用拟人,用穿着雪花衫女人散发的魅力来呼应,灵动有趣。几句描写,美、趣、谐并存,有自己的独到发现和独特体悟,令人遐想,让人神往。
(二)产生联想
花树草木虽然静态,但根据其独特的形、味、色、声,均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其灵性与思想,增添物的情趣。如:
枣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但一点都不乖。喏,这几个头碰头聚在一起,商量着怎样才能长得大些、甜些;这一个孤零零地坐在太阳底下晒日头呢;嗯,这一串还算乖,整整齐齐地排着队。咦,我们上体育课排队时,不也是这样吗!快看,那里还有一个深黄的知了壳!是别班来凑热闹的吧?一副贼头贼脑的样子。 作者由枣儿联想到学生,用学生来譬喻枣儿,使满树枣儿跳跃出活泼的气息。
(三)有效体验
所谓体验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情绪作用于客观物象的反应,类似于古典诗词中的“移情”,将自己的主观情绪作用于植物世界,使物人相融,意境顿出。如一学生写六月的绣球花:
残留在花瓣上的雨珠似离人的眼泪,总挂在瓣尖搖摇欲坠,欲落不落。这时候,心情就会无端地惆怅,再过几天,高层的教室就会空下来。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坐上去,如血液循环般周而复始。时间快得仿佛还来不及说声“再见”,却又要唱起毕业的骊歌。
将毕业的别绪抛给绣球花,用绣球花的眼泪渲染分离的伤感,这是体验运用得较为成功的一例。
(四)创设活动
创设活动可以拉近写作者与植物之间的距离,让写作者通过直接的接触对植物有更深刻的了解;创设活动还可以将植物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植物感染人的气息与情味,在具体的描述中表达出人味和情味。如这段文字:
萝卜可以拔了。我随爷爷爬到长岗山。对于我来说,萝卜与青菜都是菜,萝卜与大头菜更是傻傻地分不清。爷爷笑城里小孩分不清韭菜和小麦,北京鸭与呆头鹅。我拔萝卜太用力,萝卜摔在地,一个碎成四块。爷爷夸他的萝卜最嫩,这叫水萝卜。
这段文字描写摔萝卜的几句话生活气息洋溢,生活情趣浓厚,可读性较强。
(五)讲述故事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与植物相关的有意思的人或物,把他们(它们)拉到故事里面当主角,或者当配角。对故事的喜爱是人的基本倾向,几乎没有人会拒绝故事。
作家肖复兴说:“多读精彩的自然景物描写的文字,会密切我们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滋润我们与大自然之间的感情,从而更加珍爱大自然。”[3]阅读尚且如此,表达更能走心。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表达的方法,把他们的作文从标签化和模式化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植物的个性、格调与气质。
“观察、思考、表达”,即“眼到、心到、手到”,是写好自然作文既简单又不简单的秘诀要领。第一,观察不简单。“真正的观察,需要你自己在某一天,某种光线下,某种天气情况下,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4]好的观察需要不断地寻觅比较,直到找到最独特的角度。第二,思考不简单。“求异质而同归,思不同而和谐”,新异思维是反复思索后顿悟的产物。第三,表达不简单。法国小说家勒纳尔说:“言词是精心定做的,与思想相适应的衣服。”有效的表达不是形式,更是思想。而我们的教学,需要借给学生一颗慧心、一双慧眼、一对巧手,教他们在自然中看见、思索与表达,从而用写作丰盈他们的心灵,用写作启迪他们的智慧。
参考文献:
[1]王宗仁.看见了,想一想,记下来[J].语文学习,2018(1):58-61.
[2]郭静娟.用“生活日记”引领学生“看见”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4(6):34-37.
[3]肖复兴.风景不是寻常物[J].语文学习,2017(5):58-62.
[4]南茜·罗斯·胡格.怎样观察一棵树[M].阿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67﹒
关键词:植物笔记写作;观察;思考;表达
中国传统的古诗文,很多源于对自然景物的感动触发而表情达意,从《诗经》、唐诗宋词到明清小品,中国的文学一直都保持着与自然的高度融合。长期的农耕时代,让中国传统文人对土地以及土地上的花草树木有着近似膜拜的虔诚。“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中国文学対植物的表达从《诗经》开始繁衍几千年,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国文人或借景抒情,或移情于物,或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写作打通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让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亲近自然是自然教育的需要。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在中国,只有5%的母亲说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这是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其《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文版序言中提到的数据。初中学生“去自然化”的现象同样突出,很多学生受教育观念、课业负担等束缚,难以对自然产生真正触动,他们发现不了自然的美丽、神奇与深邃,很多生活中美丽、有趣、诗意的风景在他们眼里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自然养育了他们,可他们对自然却“一无所知”。学生与自然的疏离和隔膜是对传统的天人合一教育伦理的挑战,期待自然教育的回归是教书育人的一项重要任务。
自然写作是写作教学的需要。自然与人是写作的两大主要内容,自然是世界主要的构成,也是人活动和成长的背景。如何通过写作让学生对自然有感觉、有呼应,和自然建立联系,如何通过自然景物描写把人的世界写得有意思、有情趣,这些都是写作教学要落实的具体任务。
而选择让学生写植物笔记,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植物是写作的主要素材之一,观察植物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熟悉而普通的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素材,走出无材料可写的困境。二是认识植物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和感悟能力,让学生读懂花心草语,用植物世界来观照人类社会。三是关注植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热爱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培植崇善向美之心,从而与自然为友,成为自然的保护者。
一、观察,让学生看见自然
柏恩德·海因里希在《森林的故事》一书中指出,“对我们来说,无法识别的事物就等于不存在”,换一种思路理解,即能识别的事物就是属于我们的事物。南茜·罗斯·胡格在《怎样观察一棵树》中写道:“我们认识一种植物就像认识一个人,了解得越多,关系就越深厚,這种植物带给我们的发现与惊喜就越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拉马戈也曾说:“如果你能看,你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
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阅读学生的作文可以发现,他们对于花草树木的描写,大多局限于概念化的描写,有时借助于一般的阅读经验。很多学生对于植物的认识与了解,仅凭最直率粗浅的感知,随意地扫视它们的形状、颜色、花型、气味等,获得一些模糊的认识,不能形成真正的触动。但如果养成观察的习惯,运用一些观察的策略,就能有别样的收获。
(一)连续观察
1.连续的定点观察
教师可引导学生养成持续观察植物的习惯,观察一棵树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一朵花从鼓出花苞到凋谢结果的变化过程,一棵草从草木萌发到衰败枯折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持续观察,了解一株植物的外形、习性、生长需求、生长规律等。
2.周期的连续观察
连续观察还可以是定期地连续观察同一植物的变化。引导学生记录下植物开花、抽叶、结果等的时间。这种定期观察的好处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一棵树、一株草、一朵花。比如小区的一株龙爪槐,连续观察两三年,就不用担心为什么到了仲春时节这棵树还是光秃秃的毫无动静,因为过不了几天就会发现它的枝头冒出点点新绿,而且一旦抽绿就会呈一发不可收之势。通过周期的连续观察,学生会有这样的发现:很多植物的生长变化恪守一贯性的原则,它们并不会受环境、天气等太大的影响。所以,笔者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株。当看到绣球花和栀子花初放枝头,江南地区快进入梅雨季节,毕业班的学生就会更加眷恋母校、珍惜时间;当闻到金桂的香气,暑热快要褪去,早晚的风吹到脸上已经干爽清冽,节气已经过了秋分,江南江北都已经是秋意浓了,敏感的学生就会触发季节更替的情思。
(二)多角度观察
1.变换空间角度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看同一植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角度不同,所观察到的形状、风貌就会迥然有异。远观、近看,俯视、仰视,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感知植物不同视角下的美感,会让观察者获得全方位的审美情趣。
2.变换动静角度
虽说植物是静态的景物,但风过留声,鸟栖而鸣,增长的年轮,翩飞的落叶,植物可以静、可以动,动则生、静则乐,亦动亦静的植物才会让人觉得自然有灵性、有活力。变换动静角度观察,就能认识到自然是动静的交会、刚柔的补充、阴阳的调和。
(三)比较观察
1.与其他植物的比较
把一株植物与同类的其他植物进行比较,把相似的异类植物进行比较,把同一环境中的不同植物进行比较。有比较就会发现不同的特点,有发现就会有精彩的描写。
2.在不同环境中的比较
植物与环境有着相依相存的关系,植物依赖环境生长,不同的环境也会创造植物独具个性的美。晨昏交替、阴晴变化,植物因为光线的不同、天气的变化、季节的推移等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和风貌。有效地发现这些变化,就能写出独具审美情趣的文字。 (四)体验互动式观察
1.开放感官体验
这里的感官体验是指观察者用感觉器官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事物的一种感知方法。一般的观察限于视觉感知,但植物是有色彩、有质感、有气味的生命体,观其形、闻其声、嗅其味、触其表,能全方面地感知植物,所以对植物的观察,不仅要“远观”,还可以“把玩”。
2.创设活动情境
客观看,植物世界静默无语;主观悟,自然万物相生相融。“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静物况且可以通过与人的互动获得生命的灵感,更何况是有生命、会呼吸的植物。所以,观察者应该主动与植物互动,甚至创设活动的美学情境,这样就能让植物更加充满灵动性与生命力。
二、思考,让学生认识自然
看,占有表象,是写作活动的缘起;思,探索本质,反映生活的规律。苏州诗人校长柳袁照认为:“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花卉草木等世间万物,都有联系、有情感、有思想,在观察、体验它们的过程中,融入又超越。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微处,是人心的一点灵明。”圣埃克絮佩里借狐狸告诉小王子一个秘密——“实质性的东西是眼睛看不到的,只有用心才看得清”,这里的用心看就是思考。思考,实现客观与主观的融合;思考,对接自然与生命的时空。写作是个性的表达,是自我的展示。作家王宗仁说:“只有那些有思想的作家才能创造出有个性的作品,勤奋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感悟后的灵性。”[1]学生的思考虽然局限,但弥足珍贵。例如,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梧桐,启发学生思考梧桐与自然、与人格、与情绪、与乡土等的关系:
? 梧桐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连续观察,认识到梧桐的物候现象所反映的自然规律:春分吐翠,立夏葳蕤;立秋甫过,枝头泛白;立冬之际,满地黄叶;冬至前后,枝痩干枯。于是蛰伏,熬过严冬与冷春,在阳春时节,开始又一轮的季节更替。看见梧桐的四季,有学生能想到:春夏时旺发,秋冬后衰老,依时序进展,按规律生长,是讲究规则的平凡者。
? 梧桐与人格的关系。细观梧桐,树形挺拔,枝干清净,阔叶舒朗,姿态优雅。古人对梧桐有很深的情结。《诗经·大雅·卷阿》中留下了“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诗句,我们甚至可以想象阳光在新生梧桐叶子上跳跃着金光的场景,是那样地华美雍容。《庄子·秋水》中鹓鶵“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但也有学生看见梧桐的主干,这样反思:梧桐有迷彩服的外形,却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外表多数是靠不住的。
? 梧桐与情绪的关系。植物依存于环境,作用于环境,因环境的不同改变自己的形貌。人们常说“一叶知秋”,秋冬是梧桐落叶的季节。但通过观察,梧桐的枯叶其实生命力特别顽强,经过长长的秋冬,从青绿、黄绿、黄褐到深褐,总有几片枯叶倔强地挂在枝头,即使过了冬至,仍然不肯谢幕。但一个冷空气过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一夜风雨,次日晨起,满地黄叶,一阵风起,落叶翩飞。而风雨与落葉的交会,的确能催生离愁别绪,孤心忧虑。所以看见冷风扫落叶,有学生能想到:岁月不饶人,西风摧打梧桐,却催促我们加紧人生的任务。
? 梧桐与乡土的关系。梧桐在古典诗词中,还有象征故乡的意思,古人喜欢在庭院中央或者水井边栽种梧桐,当诗人身处异乡时,梧桐便是他们心中的精神家园。杜甫《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中“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梧桐”是故乡的原物;李约《病中宿宜阳馆闻雨》中“风吹桐竹更无雨,白发病人心到家”,“梧桐”是思乡的药剂。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虽然高大的乔木不一定是故园的象征,但故乡因为有大树的庇荫而产生更丰富的内涵。所以有学生看见校门口的梧桐树,就能想到:故园的魂魄是种在树根深处的,故乡如是,母校亦然。
“晨观凌空枝,暮读梧桐诗;无情犹有情,在于性灵痴。”的确,面对客观静止的植物,如果只有看见,就只是达到了“看山是山”的境界;如果触发思考,则可以达到“看山不是山”的境界。学生通过思考与感悟、联想与想象,赋予自然状态的植物以灵性、思想、内涵,实现从看见自然到走进自然的飞跃。
三、表达,让自然走进人心
“笔记,犹如写生,犹如摄影,需要对焦,唯有学会使用自己的眼,学会细致的观察,才能遇见真正的风景;唯有不断地亲自描摹,才会真正地使用起自己的眼睛与心灵。”[2]这句话揭示了观察、思考与表达的关系:细致独到的观察和思考是表达的基础,而准确生动的表达反过来有助于观察与思考能力的提升。我们倡导学生写植物笔记,旨在引导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观察思考后用自己喜欢的文字倾诉情感、展示个性,表达对生活的态度。
如何让学生的表达更生动、更有趣、更动情,如何借表达写出植物的个性、气质、性格,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善用修辞
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描摹静态的植物时,善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比喻创造物的新奇,拟人表达物的灵性,通感产生陌生化的效果,恰当的表达总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凡为诗意。如学生描写七里花香:
还没走近,就仿佛听见“嘭——”的声音,那是刚开爆的爆米花的香气,充盈在天地万物间。闻香探源,看见一丛绿树上撒遍了千万颗细小的珍珠,是一位穿着雪花衫的女人在散发成熟而迷人的魅力。
这段文字,用了多种修辞:用通感,以爆米花的声音形容七里花香,写出了香气的浓郁、磅礴,新奇活泼;用比喻,“珍珠”让人产生美而高贵的联想,贴切自然;用拟人,用穿着雪花衫女人散发的魅力来呼应,灵动有趣。几句描写,美、趣、谐并存,有自己的独到发现和独特体悟,令人遐想,让人神往。
(二)产生联想
花树草木虽然静态,但根据其独特的形、味、色、声,均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其灵性与思想,增添物的情趣。如:
枣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但一点都不乖。喏,这几个头碰头聚在一起,商量着怎样才能长得大些、甜些;这一个孤零零地坐在太阳底下晒日头呢;嗯,这一串还算乖,整整齐齐地排着队。咦,我们上体育课排队时,不也是这样吗!快看,那里还有一个深黄的知了壳!是别班来凑热闹的吧?一副贼头贼脑的样子。 作者由枣儿联想到学生,用学生来譬喻枣儿,使满树枣儿跳跃出活泼的气息。
(三)有效体验
所谓体验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情绪作用于客观物象的反应,类似于古典诗词中的“移情”,将自己的主观情绪作用于植物世界,使物人相融,意境顿出。如一学生写六月的绣球花:
残留在花瓣上的雨珠似离人的眼泪,总挂在瓣尖搖摇欲坠,欲落不落。这时候,心情就会无端地惆怅,再过几天,高层的教室就会空下来。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坐上去,如血液循环般周而复始。时间快得仿佛还来不及说声“再见”,却又要唱起毕业的骊歌。
将毕业的别绪抛给绣球花,用绣球花的眼泪渲染分离的伤感,这是体验运用得较为成功的一例。
(四)创设活动
创设活动可以拉近写作者与植物之间的距离,让写作者通过直接的接触对植物有更深刻的了解;创设活动还可以将植物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植物感染人的气息与情味,在具体的描述中表达出人味和情味。如这段文字:
萝卜可以拔了。我随爷爷爬到长岗山。对于我来说,萝卜与青菜都是菜,萝卜与大头菜更是傻傻地分不清。爷爷笑城里小孩分不清韭菜和小麦,北京鸭与呆头鹅。我拔萝卜太用力,萝卜摔在地,一个碎成四块。爷爷夸他的萝卜最嫩,这叫水萝卜。
这段文字描写摔萝卜的几句话生活气息洋溢,生活情趣浓厚,可读性较强。
(五)讲述故事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与植物相关的有意思的人或物,把他们(它们)拉到故事里面当主角,或者当配角。对故事的喜爱是人的基本倾向,几乎没有人会拒绝故事。
作家肖复兴说:“多读精彩的自然景物描写的文字,会密切我们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滋润我们与大自然之间的感情,从而更加珍爱大自然。”[3]阅读尚且如此,表达更能走心。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表达的方法,把他们的作文从标签化和模式化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植物的个性、格调与气质。
“观察、思考、表达”,即“眼到、心到、手到”,是写好自然作文既简单又不简单的秘诀要领。第一,观察不简单。“真正的观察,需要你自己在某一天,某种光线下,某种天气情况下,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4]好的观察需要不断地寻觅比较,直到找到最独特的角度。第二,思考不简单。“求异质而同归,思不同而和谐”,新异思维是反复思索后顿悟的产物。第三,表达不简单。法国小说家勒纳尔说:“言词是精心定做的,与思想相适应的衣服。”有效的表达不是形式,更是思想。而我们的教学,需要借给学生一颗慧心、一双慧眼、一对巧手,教他们在自然中看见、思索与表达,从而用写作丰盈他们的心灵,用写作启迪他们的智慧。
参考文献:
[1]王宗仁.看见了,想一想,记下来[J].语文学习,2018(1):58-61.
[2]郭静娟.用“生活日记”引领学生“看见”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4(6):34-37.
[3]肖复兴.风景不是寻常物[J].语文学习,2017(5):58-62.
[4]南茜·罗斯·胡格.怎样观察一棵树[M].阿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