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60-01
一、《大武》创作背景
周武王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建都于镐,史称西周。周代逐渐从奴隶制进入到封建领主制。 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者的权利,在周公旦的主持之下制定了一套礼乐制度。周公旦为了实施礼乐制度,在宫廷设置了相应的乐舞机构,掌管各种礼乐事宜,其中乐舞是集音乐、舞蹈、诗歌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而《周礼》中的“乐舞”指的是六代乐舞。六代乐舞是周公在吸取商朝文化思想的基础上集中整理了黄帝、尧、舜、禹及商汤时遗存的前代乐舞,又新创《大武》来歌颂武王伐纣的丰功伟绩。
二、《大武》研究概况
《大武》是一部以歌颂武王伐紂灭商,建立周王朝为内容的大型乐舞。关于《大武》的创作情况,在战国时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中“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以锐兵克之於牧野。归,乃力荐俘馘于京太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布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从这些记载来看,战国时的人认为《大武》为西周初年的作品。
(一)曲体结构
关于《大武》的情况在《礼记·乐记·宾牟贾篇》中有具体的描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从这句话可知,《大武》共分为六成。
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对根据《乐记·宾牟贾篇》中的原文对舞的前后顺序进行了整理,如下:
《乐记》中有关原文[] 《大武》六成表演情形
第一成 (1)“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曰,‘病不得其众也。’”(2)“是故先鼓以警戒。” (1)(2)先有相当长一段击鼓,是表示还没有得到众人,要号召,集合他们。
](3)“且夫《武》,始而北出。”(4)“三步以见方。” (3)舞队从北面出来(4)舞者顿足三次,表示舞蹈的开始。
(5)“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6)“总千而山立,武王之事也。” (5)(6)舞者都手执盾牌,以较长的时间,在舞列中坚强地立着,是象征武王等待诸侯的到来到。
(7)“‘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对曰,‘恐不逮事也。’” (7)接着有一段缓慢,连绵,抒情的歌唱,意思是等待时机。
第二成 (8)“‘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曰,‘及时事也。’” (8)忽然很快地转入描写战事的部分,转得这样的快,是表示及早掌握了时机。
(9)“夹振而驷伐,威盛于中国也。” (9)在描写战事的舞蹈中间,一人饰王,一人饰大将,两人手里都摇着铎;舞队在中间鸟沿着各种战斗击刺的动作。表示军威传播到全中国。
(10)“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10)开朗热烈的舞蹈,象征着周部落方面决策者的必胜之心。
(11)“分夹而进,事蚤济也。”(12)“再成而灭商。” (11)(12)表示舞队分成两行向前进行。这是表示灭了上朝,战事获得了成功。
(13)见后 (13)在这里第一使用了“乱”的手法,第一次突出高潮,作为一个小的结束。
(14)“再始以著往。” (14)后面从第三成起,又重新开头进入了另一境界。
第三成 (15)“三成而南。” (15)表示灭了商朝之后,再向南方进兵,袭击淮夷。
第四成 (16)“四成而南国是疆。” (16)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经巩固。
第五成 (17)“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 (17)分成两个舞行,表示由周公,召公两位协助进行统治。
(18)“复乱以饬归。” (18)在音乐上,第二次用“乱”的手法,再度突出高潮
(19)“《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武》坐致右宪左。” (19)在舞蹈上,舞者都将左足举起,右膝着地,作一种“坐”的姿势以表示和平的统治。
(20)“六成复缀,以崇天子。” (20)舞队又重新集合拢来,以表示对王的尊崇,好象是一个尾声。
《大武》的结构与过去乐舞结构相同仍以多段体的方式呈现。但在此处第一次出现了“乱”的独立结构。“乱”指的是在音乐中速度较快、情绪热烈的高潮段落。
(二)舞容
在高亨的《周代大武乐的考释》中提到:“大武的演员应该有六十四人。”公羊传中子家驹曰:“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 可见舞大武要用八佾。其中“佾”是代表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即六十四人。
其次,《礼记·郊特牲》中;“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朱干设锡,冕而舞《大武》。”《礼记·明堂位》中:“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礼记·祭统》中:“朱干,玉戚以舞《大武》。”演员演大武会佩戴冕、朱干、玉戚、设锡。文献中所说的“朱干”指的是红色的盾牌;“玉戚”指的是玉制的大斧;说文解字中提到“冕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统纩。”这种冠式是平顶,前后有垂旒,左右两边有白丝絮作的两根绳子垂在耳边,是周代大官贵族所佩戴的官帽。关于大武穿什么衣服无考证,但据“冕”和“朱干玉戚”推测,应该是着当时高级武官的衣服。
三、《大武》之评价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看到《大武》的表演曾评价:“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孔子也充分肯定《大武》的美感作用,对《大武》曾做过这样的评价:“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其中“尽美矣”用现代话理解就是美到极点,应是无可再高的评价。但与《韶乐》“尽善也”不同,孔子对《大武》评价“未尽善也”。
有人说孔子对于音乐的主张就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孔子所说的“美”属于艺术标准形式“善”属于政治标准内容,认为《大武》“以征伐取天下”的内容是不符合“善”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刘再生《中国音乐的历史形态刘再生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
[2]张以慰《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史话》[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3]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4]柏互玖《先秦礼乐大曲<大武>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张传玺《中国通史讲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6]喻意志、吴安宇《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
一、《大武》创作背景
周武王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建都于镐,史称西周。周代逐渐从奴隶制进入到封建领主制。 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者的权利,在周公旦的主持之下制定了一套礼乐制度。周公旦为了实施礼乐制度,在宫廷设置了相应的乐舞机构,掌管各种礼乐事宜,其中乐舞是集音乐、舞蹈、诗歌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而《周礼》中的“乐舞”指的是六代乐舞。六代乐舞是周公在吸取商朝文化思想的基础上集中整理了黄帝、尧、舜、禹及商汤时遗存的前代乐舞,又新创《大武》来歌颂武王伐纣的丰功伟绩。
二、《大武》研究概况
《大武》是一部以歌颂武王伐紂灭商,建立周王朝为内容的大型乐舞。关于《大武》的创作情况,在战国时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中“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以锐兵克之於牧野。归,乃力荐俘馘于京太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布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又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从这些记载来看,战国时的人认为《大武》为西周初年的作品。
(一)曲体结构
关于《大武》的情况在《礼记·乐记·宾牟贾篇》中有具体的描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从这句话可知,《大武》共分为六成。
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对根据《乐记·宾牟贾篇》中的原文对舞的前后顺序进行了整理,如下:
《乐记》中有关原文[] 《大武》六成表演情形
第一成 (1)“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曰,‘病不得其众也。’”(2)“是故先鼓以警戒。” (1)(2)先有相当长一段击鼓,是表示还没有得到众人,要号召,集合他们。
](3)“且夫《武》,始而北出。”(4)“三步以见方。” (3)舞队从北面出来(4)舞者顿足三次,表示舞蹈的开始。
(5)“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6)“总千而山立,武王之事也。” (5)(6)舞者都手执盾牌,以较长的时间,在舞列中坚强地立着,是象征武王等待诸侯的到来到。
(7)“‘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对曰,‘恐不逮事也。’” (7)接着有一段缓慢,连绵,抒情的歌唱,意思是等待时机。
第二成 (8)“‘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曰,‘及时事也。’” (8)忽然很快地转入描写战事的部分,转得这样的快,是表示及早掌握了时机。
(9)“夹振而驷伐,威盛于中国也。” (9)在描写战事的舞蹈中间,一人饰王,一人饰大将,两人手里都摇着铎;舞队在中间鸟沿着各种战斗击刺的动作。表示军威传播到全中国。
(10)“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10)开朗热烈的舞蹈,象征着周部落方面决策者的必胜之心。
(11)“分夹而进,事蚤济也。”(12)“再成而灭商。” (11)(12)表示舞队分成两行向前进行。这是表示灭了上朝,战事获得了成功。
(13)见后 (13)在这里第一使用了“乱”的手法,第一次突出高潮,作为一个小的结束。
(14)“再始以著往。” (14)后面从第三成起,又重新开头进入了另一境界。
第三成 (15)“三成而南。” (15)表示灭了商朝之后,再向南方进兵,袭击淮夷。
第四成 (16)“四成而南国是疆。” (16)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经巩固。
第五成 (17)“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 (17)分成两个舞行,表示由周公,召公两位协助进行统治。
(18)“复乱以饬归。” (18)在音乐上,第二次用“乱”的手法,再度突出高潮
(19)“《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武》坐致右宪左。” (19)在舞蹈上,舞者都将左足举起,右膝着地,作一种“坐”的姿势以表示和平的统治。
(20)“六成复缀,以崇天子。” (20)舞队又重新集合拢来,以表示对王的尊崇,好象是一个尾声。
《大武》的结构与过去乐舞结构相同仍以多段体的方式呈现。但在此处第一次出现了“乱”的独立结构。“乱”指的是在音乐中速度较快、情绪热烈的高潮段落。
(二)舞容
在高亨的《周代大武乐的考释》中提到:“大武的演员应该有六十四人。”公羊传中子家驹曰:“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 可见舞大武要用八佾。其中“佾”是代表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即六十四人。
其次,《礼记·郊特牲》中;“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朱干设锡,冕而舞《大武》。”《礼记·明堂位》中:“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礼记·祭统》中:“朱干,玉戚以舞《大武》。”演员演大武会佩戴冕、朱干、玉戚、设锡。文献中所说的“朱干”指的是红色的盾牌;“玉戚”指的是玉制的大斧;说文解字中提到“冕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统纩。”这种冠式是平顶,前后有垂旒,左右两边有白丝絮作的两根绳子垂在耳边,是周代大官贵族所佩戴的官帽。关于大武穿什么衣服无考证,但据“冕”和“朱干玉戚”推测,应该是着当时高级武官的衣服。
三、《大武》之评价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看到《大武》的表演曾评价:“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孔子也充分肯定《大武》的美感作用,对《大武》曾做过这样的评价:“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其中“尽美矣”用现代话理解就是美到极点,应是无可再高的评价。但与《韶乐》“尽善也”不同,孔子对《大武》评价“未尽善也”。
有人说孔子对于音乐的主张就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孔子所说的“美”属于艺术标准形式“善”属于政治标准内容,认为《大武》“以征伐取天下”的内容是不符合“善”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刘再生《中国音乐的历史形态刘再生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
[2]张以慰《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史话》[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3]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4]柏互玖《先秦礼乐大曲<大武>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张传玺《中国通史讲稿》[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6]喻意志、吴安宇《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