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锡,素来拥有“小上海”之称。自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以来,无锡业界掀起了“对接上海自贸区”的讨论热潮。此番破冰之举到底对无锡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无锡的企业在这个“家门口”的自贸区里到底有何发展机会?在机遇和挑战中,无锡企业如何分得一杯羹?
9月27日,由无锡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梁溪大讲堂”第十四讲,邀请到了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围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意义、与传统自由贸易区的差别和对长三角经济的影响等进行深入讲解。
10月8日,无锡市召开服务融入对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工作座谈会。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市委书记黄莉新强调:无锡全市上下要加快融入上海自贸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10月18日,在上海调研的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兆杰共同为红豆集团成立上海红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揭牌,此举标志着无锡市首家进驻上海自贸区的企业诞生。
10月20日,央视《新闻联播》在“改革发展新景象”专栏中,以“上海自贸试验区影响逐步释放”为题,播出了无锡等地抢抓上海自贸试验区机遇的新思维。
除此之外,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上海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教授,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等专家也先后来到无锡,为无锡对接自贸区经济出谋划策。而无锡民营企业家也自发组团开展体验之旅以及迅捷的注册落地,体现出民企的敏锐嗅觉。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无锡主动去思考、去行动、去对接,积极抢抓上海自贸试验区给无锡带来的发展机遇。
是机遇还是挑战?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于上海周边的江浙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如何?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战略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张莉曾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由于空前的开放性、自由性和便利性,具有超越传统的竞争优势,而且注重金融业、服务业等的开放,很容易吸引包括周边省市在内的金融、服务、零售、物流以及企业总部等入驻。
换句话说,由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对“负面清单”以外的项目由原有的“审批”改为实行“备案”管理,因此,原本在周边省市由于审批流程出现问题而没有获批的外商投资项目,很大部分将转投至上海自贸试验区。这将对周边省市相关投资领域造成较大冲击。
基于周密的研究和分析,无锡市发改委前不久形成的一份报告指出,作为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无锡,面临的或许是“双刃剑”效应。上海自贸区将赋予企业运营国际化、贸易便利化、金融自由化等更大幅度的优惠政策,正式挂牌运营后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吸引无锡有海外业务的企业在自贸区设立财务中心、运营中心和营销中心等功能性的企业总部。无锡市发改委主任高敏说,这将对无锡着力发展的总部经济产生较大压力。
除了招商引资之外,周边地区的保税物流贸易也将受到冲击。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运营,进一步降低了区内企业贸易的结算、税务、财务、船务运营和关务成本,因此,一些从事保税物流贸易的企业可能向上海自贸试验区转移业务。
但是除去挑战之外,“双刃”效应里自然还包括机遇。从长远来看,无锡有着强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上海发展金融、设计和技术研发等服务业,利好可以溢出到周边地区,比如寻找代工工厂等。对于无锡,这个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来说,需要重新定位,抓住机遇,发挥错位提升效应。另一方面,无锡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打造成为苏锡常和宁镇扬这两个经济区间的枢纽,在承接上海自贸区的外溢效应和资源配置以及整合中抢占先机。
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上海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认为,无锡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上海接近的地理位置,还有国家级的高端产业孵化园区以及成熟的国际制造业基地,这些独特的优势将成为无锡率先对接自贸区的杀手锏。
是保守观望还是主动出击?
10月8日,上海自贸区挂牌后的首个业务受理日,自贸区的大厅内人潮涌动。官方数据显示,自贸区服务大厅在当天接待了超过1400人咨询,接待办理高达577人次。自此以后,自贸区内每天都热闹非凡,热情程度更是持续“高烧不退”。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锡商”的身影。30多名无锡民营企业家就曾组团前去上海自贸区进行实地考察,零距离接触这块火热的土地。但是参观完一圈下来,许多企业家的第一反应是:观望观望再说。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外高桥可用土地资源很紧张,随着保税区上升为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的产业也由原先的贸易加工物流向贸易物流技术服务转型。特别是这几年,区内加工型企业从400多家减到200多家,并一直呈现外迁萎缩趋势。所以,对于无锡的制造型企业、加工型企业来说,到自贸区发展短期内的优势并不大。
但是,也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红豆集团。10月18日,上海红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贸区内揭牌,此举标志着无锡市首家进驻上海自贸区的企业诞生。
据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透露,1995年红豆就曾兼并上海一家摩托车厂,但在上海的基地一直没有发展起来。面对自贸区带来的新一轮发展机遇,集团形成了共识—一定要去设点布局,“晚进入不如早进入”。他说,当年外高桥拿出“0元”日租金的条件,红豆没有动心,自贸区挂牌后,租金一度暴涨到三四元每平方米,尽管如此,红豆依然选择进入。
红豆看中的,正是自贸区跨境电子贸易平台和融资平台。前者是可以帮助红豆开拓面向境外的电子商务;后者则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满足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周海江认为,抓住机会利用好自贸区的平台,这对本土实体企业很重要,“有融资、国际化需求的企业,应当去自贸区设个窗口,承接辐射”。
是固步自封还是主动改革?
在上海自贸区挂牌的当日下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财政部等部委在上海举行了情况说明会。在情况说明会上,一个词被反复提起—制度创新。
对于上海自贸区以及备受瞩目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负面清单”,自贸区的设计者王新奎是这么解读它的意义:“这里不是一个靠优惠创富的特区,而是一个真正的属于冒险者的天堂。过去不让做的,现在只要没有规定不让做,都可以做,如果做得好,还要推向全国。”
由此可见,上海自贸区建立的意义,是制度创新而不是政策优惠,是开放倒逼改革而不是单纯追求开放。
作为国家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担负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大责任。换言之,建立上海自贸区,不仅仅是地方措施,而是一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的国家战略,用以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事实上,改革的“涟漪”的确迅速地波及到了距离上海仅仅100多公里外的无锡。
目前,无锡依托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的空港优势,力争申报包含全球保税加工基地、全球物流分拨配送基地、跨国企业全球技术服务基地、全球功能性贸易基地、临空国际生产基地功能的苏南空港自由贸易园区。在此基础之上,无锡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监管制度及环境。
用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的话来说,“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分析、主动对接、超前谋划,抢抓自贸区建设机遇,加快融入上海自贸区。”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理念,乘着“大上海”改革的东风,“小上海”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向改革深水区挺进。
9月27日,由无锡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梁溪大讲堂”第十四讲,邀请到了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围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意义、与传统自由贸易区的差别和对长三角经济的影响等进行深入讲解。
10月8日,无锡市召开服务融入对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工作座谈会。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市委书记黄莉新强调:无锡全市上下要加快融入上海自贸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10月18日,在上海调研的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兆杰共同为红豆集团成立上海红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揭牌,此举标志着无锡市首家进驻上海自贸区的企业诞生。
10月20日,央视《新闻联播》在“改革发展新景象”专栏中,以“上海自贸试验区影响逐步释放”为题,播出了无锡等地抢抓上海自贸试验区机遇的新思维。
除此之外,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上海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教授,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等专家也先后来到无锡,为无锡对接自贸区经济出谋划策。而无锡民营企业家也自发组团开展体验之旅以及迅捷的注册落地,体现出民企的敏锐嗅觉。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无锡主动去思考、去行动、去对接,积极抢抓上海自贸试验区给无锡带来的发展机遇。
是机遇还是挑战?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于上海周边的江浙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如何?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战略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张莉曾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由于空前的开放性、自由性和便利性,具有超越传统的竞争优势,而且注重金融业、服务业等的开放,很容易吸引包括周边省市在内的金融、服务、零售、物流以及企业总部等入驻。
换句话说,由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对“负面清单”以外的项目由原有的“审批”改为实行“备案”管理,因此,原本在周边省市由于审批流程出现问题而没有获批的外商投资项目,很大部分将转投至上海自贸试验区。这将对周边省市相关投资领域造成较大冲击。
基于周密的研究和分析,无锡市发改委前不久形成的一份报告指出,作为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无锡,面临的或许是“双刃剑”效应。上海自贸区将赋予企业运营国际化、贸易便利化、金融自由化等更大幅度的优惠政策,正式挂牌运营后可能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吸引无锡有海外业务的企业在自贸区设立财务中心、运营中心和营销中心等功能性的企业总部。无锡市发改委主任高敏说,这将对无锡着力发展的总部经济产生较大压力。
除了招商引资之外,周边地区的保税物流贸易也将受到冲击。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运营,进一步降低了区内企业贸易的结算、税务、财务、船务运营和关务成本,因此,一些从事保税物流贸易的企业可能向上海自贸试验区转移业务。
但是除去挑战之外,“双刃”效应里自然还包括机遇。从长远来看,无锡有着强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上海发展金融、设计和技术研发等服务业,利好可以溢出到周边地区,比如寻找代工工厂等。对于无锡,这个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来说,需要重新定位,抓住机遇,发挥错位提升效应。另一方面,无锡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打造成为苏锡常和宁镇扬这两个经济区间的枢纽,在承接上海自贸区的外溢效应和资源配置以及整合中抢占先机。
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上海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认为,无锡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优良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上海接近的地理位置,还有国家级的高端产业孵化园区以及成熟的国际制造业基地,这些独特的优势将成为无锡率先对接自贸区的杀手锏。
是保守观望还是主动出击?
10月8日,上海自贸区挂牌后的首个业务受理日,自贸区的大厅内人潮涌动。官方数据显示,自贸区服务大厅在当天接待了超过1400人咨询,接待办理高达577人次。自此以后,自贸区内每天都热闹非凡,热情程度更是持续“高烧不退”。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锡商”的身影。30多名无锡民营企业家就曾组团前去上海自贸区进行实地考察,零距离接触这块火热的土地。但是参观完一圈下来,许多企业家的第一反应是:观望观望再说。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外高桥可用土地资源很紧张,随着保税区上升为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的产业也由原先的贸易加工物流向贸易物流技术服务转型。特别是这几年,区内加工型企业从400多家减到200多家,并一直呈现外迁萎缩趋势。所以,对于无锡的制造型企业、加工型企业来说,到自贸区发展短期内的优势并不大。
但是,也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红豆集团。10月18日,上海红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贸区内揭牌,此举标志着无锡市首家进驻上海自贸区的企业诞生。
据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透露,1995年红豆就曾兼并上海一家摩托车厂,但在上海的基地一直没有发展起来。面对自贸区带来的新一轮发展机遇,集团形成了共识—一定要去设点布局,“晚进入不如早进入”。他说,当年外高桥拿出“0元”日租金的条件,红豆没有动心,自贸区挂牌后,租金一度暴涨到三四元每平方米,尽管如此,红豆依然选择进入。
红豆看中的,正是自贸区跨境电子贸易平台和融资平台。前者是可以帮助红豆开拓面向境外的电子商务;后者则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满足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周海江认为,抓住机会利用好自贸区的平台,这对本土实体企业很重要,“有融资、国际化需求的企业,应当去自贸区设个窗口,承接辐射”。
是固步自封还是主动改革?
在上海自贸区挂牌的当日下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财政部等部委在上海举行了情况说明会。在情况说明会上,一个词被反复提起—制度创新。
对于上海自贸区以及备受瞩目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也就是人们口中的“负面清单”,自贸区的设计者王新奎是这么解读它的意义:“这里不是一个靠优惠创富的特区,而是一个真正的属于冒险者的天堂。过去不让做的,现在只要没有规定不让做,都可以做,如果做得好,还要推向全国。”
由此可见,上海自贸区建立的意义,是制度创新而不是政策优惠,是开放倒逼改革而不是单纯追求开放。
作为国家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担负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大责任。换言之,建立上海自贸区,不仅仅是地方措施,而是一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的国家战略,用以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
事实上,改革的“涟漪”的确迅速地波及到了距离上海仅仅100多公里外的无锡。
目前,无锡依托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的空港优势,力争申报包含全球保税加工基地、全球物流分拨配送基地、跨国企业全球技术服务基地、全球功能性贸易基地、临空国际生产基地功能的苏南空港自由贸易园区。在此基础之上,无锡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监管制度及环境。
用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的话来说,“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分析、主动对接、超前谋划,抢抓自贸区建设机遇,加快融入上海自贸区。”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理念,乘着“大上海”改革的东风,“小上海”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向改革深水区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