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活动从古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多变的,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寻的:影响文学活动发展的因素不仅有经济因素,与此同时,还有其他外部因素对文学活动发展产生的一定作用,将这些因素对影响文学活动发展的结果与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果进行比较,政治因素、宗教因素对其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
【关键词】文学活动发展;经济;政治;宗教;比较
文学活动的发展过程是复杂的,影响其发展的原因也同样是复杂的,不同的人对于推动文学活动发展的原因理解也是不同的。在我看来,虽然经济基础是影响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我认为上层基础中政治方面对推动文学活动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社会状况。所以在一个和平统治时期时的文学作品与一个动荡时期的文学作品相比必然是不同的。所以我认为政治对文学活动发展的影響程度是最直接、影响面是最广泛的。由于政治统治制度的发展,文学活动也是发展的,中国随着政治制度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再由封建制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的同时,文学活动随着也发生重大改变,例如文学的内容由占卜文转变为歌功颂德的赋,再转变为现代自由创作的文章。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够从文体种类的变化上来看政治对文学活动发展的影响,汉朝之前文体还是比较少的,比较著名的就是以《论语》文代表的论文体、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等。之后随着封建制度不停地发展与完善,到梁朝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中就记载了38种文体,至于到了现代,文体更是多样化,甚至可以将文体杂糅进行文学创作,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正是随着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原本的文化活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活动需求,所以文体就随之丰富了起来。这些充分证明了政治对文学活动发展的影响力。
从我的阅读经验来看,经济对于文学活动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首先,例如中国古代的唐朝,由于诗歌的发展将唐朝文学推向了高峰,但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经济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动,但是诗坛创作风气就发生了变化,基本由明朗、浪漫之风转向了低郁、沉闷之风,正是因为统治阶级发生的动荡直接导致了文学活动发展的方向,这一点在杜甫诗风的变化上的体现是明显的。不仅仅中国式这样,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都是经济不发达,或者资本主义萌芽刚刚产生的时期,经济并没有对文学活动产生什么较大的影响,但是文化还是异常的繁荣。导致繁荣的原因就是法国社会的动乱和教皇的黑暗统治,从而使人们更加向往和平和自由,所以才会有雨果的《九三年》、薄伽丘的《十日谈》等文学名著的产生。我并不否认经济对文学活动的根本影响,但是有时政治因素对文学活动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
马克斯·韦伯说过:“宗教力量对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认为宗教力量是有一些影响作用,但并不一定是决定作用。宗教力量在与人们和平共处的时期,往往会让文学活动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并不会起到很大的正面影响作用,只有在宗教与人们的生存发生冲突的时候,文学的力量才会爆发出来,才会出现新的文学活动。相对于宗教的爆发式影响,政治的影响就则是正面的,是循序渐进的。政治的发展直接作用在社会上,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们自然就在逐渐随着政治制度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文学活动方式。这里我想强调的还是文艺复兴时期,那些思想先进的文艺先驱在创作的同时仍然借用了一些富有宗教主题色彩的内容,这证明了宗教对于文学活动的部分反作用影响,却不能阻止文学的发展。而由于政治的变化,文学活动则跟随着变化,通常往往反映了政治的变化趋势与发展状况。
以上的观点都是从外部来探究影响文学活动发展的原因,但是也有人认为是文学内部的原因导致文学活动的发展,这种观点也就是说由于文学本身需要发展,而现在本身又不满足需要,所以导致了文学活动的发展。这种观点也存在一定的道理,就像是辛亥革命时期,人们的思想解放,原有的老旧文学满足不了现下先进分子在精神上的需求,所以就产生了白话文、新诗等新题材文学创作方式。但是我认为这仅仅是文学活动发展的原因之一,更多的是外部刺激,才导致文学内部本质的发展或者是变化。如果没有外强的侵略或者是没有当时社会的变革,以及中国经济的逐渐转型与发展,中国的文学不会如此快地进行现代化。在我看来,要靠文学自身发展来推动文学活动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只有把外部刺激当作催化剂,才能推动文学活动更快的发展。由此推断,如果没有以上外部刺激条件,可能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到现在也不会爆发。政治条件也是其刺激源之一,所以政治对文学活动发展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虽然政治因素并不是决定文学活动发张的根本因素,但是依然起到了很重要的变更与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认识到本质的同时,还要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发展。掌握了这一认识物质的方法,相信我们就能够更全面、深入的对文学进行掌握与探究。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
【关键词】文学活动发展;经济;政治;宗教;比较
文学活动的发展过程是复杂的,影响其发展的原因也同样是复杂的,不同的人对于推动文学活动发展的原因理解也是不同的。在我看来,虽然经济基础是影响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我认为上层基础中政治方面对推动文学活动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社会状况。所以在一个和平统治时期时的文学作品与一个动荡时期的文学作品相比必然是不同的。所以我认为政治对文学活动发展的影響程度是最直接、影响面是最广泛的。由于政治统治制度的发展,文学活动也是发展的,中国随着政治制度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再由封建制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的同时,文学活动随着也发生重大改变,例如文学的内容由占卜文转变为歌功颂德的赋,再转变为现代自由创作的文章。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够从文体种类的变化上来看政治对文学活动发展的影响,汉朝之前文体还是比较少的,比较著名的就是以《论语》文代表的论文体、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等。之后随着封建制度不停地发展与完善,到梁朝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中就记载了38种文体,至于到了现代,文体更是多样化,甚至可以将文体杂糅进行文学创作,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正是随着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原本的文化活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活动需求,所以文体就随之丰富了起来。这些充分证明了政治对文学活动发展的影响力。
从我的阅读经验来看,经济对于文学活动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首先,例如中国古代的唐朝,由于诗歌的发展将唐朝文学推向了高峰,但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经济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动,但是诗坛创作风气就发生了变化,基本由明朗、浪漫之风转向了低郁、沉闷之风,正是因为统治阶级发生的动荡直接导致了文学活动发展的方向,这一点在杜甫诗风的变化上的体现是明显的。不仅仅中国式这样,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都是经济不发达,或者资本主义萌芽刚刚产生的时期,经济并没有对文学活动产生什么较大的影响,但是文化还是异常的繁荣。导致繁荣的原因就是法国社会的动乱和教皇的黑暗统治,从而使人们更加向往和平和自由,所以才会有雨果的《九三年》、薄伽丘的《十日谈》等文学名著的产生。我并不否认经济对文学活动的根本影响,但是有时政治因素对文学活动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
马克斯·韦伯说过:“宗教力量对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认为宗教力量是有一些影响作用,但并不一定是决定作用。宗教力量在与人们和平共处的时期,往往会让文学活动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并不会起到很大的正面影响作用,只有在宗教与人们的生存发生冲突的时候,文学的力量才会爆发出来,才会出现新的文学活动。相对于宗教的爆发式影响,政治的影响就则是正面的,是循序渐进的。政治的发展直接作用在社会上,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们自然就在逐渐随着政治制度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文学活动方式。这里我想强调的还是文艺复兴时期,那些思想先进的文艺先驱在创作的同时仍然借用了一些富有宗教主题色彩的内容,这证明了宗教对于文学活动的部分反作用影响,却不能阻止文学的发展。而由于政治的变化,文学活动则跟随着变化,通常往往反映了政治的变化趋势与发展状况。
以上的观点都是从外部来探究影响文学活动发展的原因,但是也有人认为是文学内部的原因导致文学活动的发展,这种观点也就是说由于文学本身需要发展,而现在本身又不满足需要,所以导致了文学活动的发展。这种观点也存在一定的道理,就像是辛亥革命时期,人们的思想解放,原有的老旧文学满足不了现下先进分子在精神上的需求,所以就产生了白话文、新诗等新题材文学创作方式。但是我认为这仅仅是文学活动发展的原因之一,更多的是外部刺激,才导致文学内部本质的发展或者是变化。如果没有外强的侵略或者是没有当时社会的变革,以及中国经济的逐渐转型与发展,中国的文学不会如此快地进行现代化。在我看来,要靠文学自身发展来推动文学活动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只有把外部刺激当作催化剂,才能推动文学活动更快的发展。由此推断,如果没有以上外部刺激条件,可能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到现在也不会爆发。政治条件也是其刺激源之一,所以政治对文学活动发展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虽然政治因素并不是决定文学活动发张的根本因素,但是依然起到了很重要的变更与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认识到本质的同时,还要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发展。掌握了这一认识物质的方法,相信我们就能够更全面、深入的对文学进行掌握与探究。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