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大国,却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国民素质水平在世界排名一百多位,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很不适应。提高国民素质从基础教育抓起,是我们每一位中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就应当从课堂教学的细微处人手,在不同的教学片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国民素质教育。
诚信意识。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教师上课提前三分钟到教室,给学生守时的影响。对迟到学生要批评教育,不要认为自己是任课教师,学生迟到与我无关,教书就是育人。
批判精神。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学者们编写的教科书也有不妥的地方,敢于去质疑、验证。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将一硬纸片浸上浓氢氧化钠溶液,串在燃烧匙上,盖在集气瓶口,集气瓶内装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以防二氧化硫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做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时,让学生设计尾气处理的多种方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定用量或取最少量,以免产生过多的有害废物污染环境。做磷的燃烧实验时,磷的用量尽可能少,如果用量过多就会产生大量的P205等有害物质,影响师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环保意识。环保,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我们祖祖辈辈永恒的话题。初中化学事例教学片段中,很多地方能够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我国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云南滇池的水污染事件等让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今光化学烟雾、臭氧層空洞、温室效应、酸雨肆虐、淡水资源匮乏、核泄漏等诸多污染使得森林和农作物被破坏、江河湖泊酸化、皮肤癌变、冰川融化、洪水泛滥、旱魔横行、土地慌漠化等。我国由于环保意识薄弱,经济高速发展,污染日趋严重,由城市蔓延到了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关系到我们生命安全的问题,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起学生环保的忧患意识。
文明教养。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不要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化学课外活动较多,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社会调查时,做到统一校服、朴素整洁,讲究个人形象。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工厂,到社区、农村开展社会调查,要求学生不能随地乱丢垃圾,不要说脏话粗话,要尊老爱幼,要爱护公私财物,要待人诚恳。
法制意识。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意识。初中化学教学片断中许多地方能够渗透法律知识。如学习二氧化硫、硫酸时介绍《大气污染防治法》;学习《自然界中的水》时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污染防治法》;讲钢铁冶炼方法时,介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通过有关法律法规的介绍,增强学生的科学发展观,让学生知法、守法、用法。
审美意识。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是一种德操横溢而高尚的精神活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化学在揭示物质内部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时,显示了化学领域中蕴含的丰富的美育素材,因此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完成“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后,让学生像写作文一样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学生说出了在不同的环境下蜡烛燃烧火苗的美景。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得失观念。在“离子”一课中,学生懂得原子得失电子的现象后,让学生从原子得失电子中思考做人的道理。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但原子在得失电子中,它的原子核不变,所以原子种类没有变。人生就像原子得失电子一样,有得有失,但不能失去中心,失去目标。目前有许多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无心学习。他们得到了一部分“电子”,就是电脑游戏的刺激。却失掉了他们的“原子核”,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原子核”,也就没有了自我,“电子”再多有何用?那岂不成了没有目的、没有灵魂的“流浪汉”?
合作意识。广泛展开探究活动,树立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当代科技、经济的交流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更频繁,那种“独善其身”、“万事不求人”等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生活模式和行为准则将直接影响人的社会交往、生活质量,而相互协作、乐群和睦等品质必将成为新一代国民的行为特征。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有时需要合理分工、协作,需要团结互助,合作共事,才能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创设更多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交流、合作,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助精神,还使他们在分享合作成果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更加具有团体精神。当然其中还包括与老师的、与家长的协作。在学习“空气”一课前,让学生做家庭小实验。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父母的帮助、父母知识的丰富、父母动手能力比自己强。
培养国民精神、锤炼国民素质相对于化学知识教学来说,对于人的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要想提高中国国民的素质,必先从教育做起,要从教育做起,应该从每一节课的教学抓起。国民素质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通过无数个这样平平常常的教学片段,润物无声地影响和塑造无数个未来一代的心灵,点滴渗透,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在追求物质享受的现代社会里得以健全地发育!才能真正把人口众多的劣势变成人力资源优势。
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大国,却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国民素质水平在世界排名一百多位,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很不适应。提高国民素质从基础教育抓起,是我们每一位中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就应当从课堂教学的细微处人手,在不同的教学片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国民素质教育。
诚信意识。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教师上课提前三分钟到教室,给学生守时的影响。对迟到学生要批评教育,不要认为自己是任课教师,学生迟到与我无关,教书就是育人。
批判精神。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学者们编写的教科书也有不妥的地方,敢于去质疑、验证。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将一硬纸片浸上浓氢氧化钠溶液,串在燃烧匙上,盖在集气瓶口,集气瓶内装少量浓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以防二氧化硫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做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时,让学生设计尾气处理的多种方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定用量或取最少量,以免产生过多的有害废物污染环境。做磷的燃烧实验时,磷的用量尽可能少,如果用量过多就会产生大量的P205等有害物质,影响师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环保意识。环保,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我们祖祖辈辈永恒的话题。初中化学事例教学片段中,很多地方能够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我国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云南滇池的水污染事件等让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今光化学烟雾、臭氧層空洞、温室效应、酸雨肆虐、淡水资源匮乏、核泄漏等诸多污染使得森林和农作物被破坏、江河湖泊酸化、皮肤癌变、冰川融化、洪水泛滥、旱魔横行、土地慌漠化等。我国由于环保意识薄弱,经济高速发展,污染日趋严重,由城市蔓延到了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关系到我们生命安全的问题,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起学生环保的忧患意识。
文明教养。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不要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化学课外活动较多,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社会调查时,做到统一校服、朴素整洁,讲究个人形象。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工厂,到社区、农村开展社会调查,要求学生不能随地乱丢垃圾,不要说脏话粗话,要尊老爱幼,要爱护公私财物,要待人诚恳。
法制意识。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意识。初中化学教学片断中许多地方能够渗透法律知识。如学习二氧化硫、硫酸时介绍《大气污染防治法》;学习《自然界中的水》时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污染防治法》;讲钢铁冶炼方法时,介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通过有关法律法规的介绍,增强学生的科学发展观,让学生知法、守法、用法。
审美意识。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是一种德操横溢而高尚的精神活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化学在揭示物质内部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时,显示了化学领域中蕴含的丰富的美育素材,因此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完成“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后,让学生像写作文一样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学生说出了在不同的环境下蜡烛燃烧火苗的美景。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得失观念。在“离子”一课中,学生懂得原子得失电子的现象后,让学生从原子得失电子中思考做人的道理。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但原子在得失电子中,它的原子核不变,所以原子种类没有变。人生就像原子得失电子一样,有得有失,但不能失去中心,失去目标。目前有许多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无心学习。他们得到了一部分“电子”,就是电脑游戏的刺激。却失掉了他们的“原子核”,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原子核”,也就没有了自我,“电子”再多有何用?那岂不成了没有目的、没有灵魂的“流浪汉”?
合作意识。广泛展开探究活动,树立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当代科技、经济的交流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更频繁,那种“独善其身”、“万事不求人”等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生活模式和行为准则将直接影响人的社会交往、生活质量,而相互协作、乐群和睦等品质必将成为新一代国民的行为特征。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有时需要合理分工、协作,需要团结互助,合作共事,才能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创设更多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交流、合作,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助精神,还使他们在分享合作成果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更加具有团体精神。当然其中还包括与老师的、与家长的协作。在学习“空气”一课前,让学生做家庭小实验。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父母的帮助、父母知识的丰富、父母动手能力比自己强。
培养国民精神、锤炼国民素质相对于化学知识教学来说,对于人的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要想提高中国国民的素质,必先从教育做起,要从教育做起,应该从每一节课的教学抓起。国民素质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通过无数个这样平平常常的教学片段,润物无声地影响和塑造无数个未来一代的心灵,点滴渗透,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在追求物质享受的现代社会里得以健全地发育!才能真正把人口众多的劣势变成人力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