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骨干教师”“山西省教学能手”“山西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这是一位教师躬耕杏坛的一枚枚勋章,也是她显赫战绩的见证。她是李喜青,今年57岁,承担着原平市实验中学的英语教学任务和两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2002年以来,她所任班级的总成绩和英语单科成绩均位居全市前列,她也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传奇”人物。
1982年,19岁的李喜青成为原平市王家庄乡的一名小学民办教师。1983年起,英语成绩开始计入高考总分,国内掀起了一股学英语热潮。李喜青敏锐地发现了英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于是走上了英语的自学之路。在那个信息欠发达的时代,自学一门语言的难度可想而知。李喜青从零开始,每天通过“半导体”(过去代指“收音机”)收听“许国璋英语”(七八十年代的英语学习教材),从音标开始一步一步学起。惊人的毅力和突出的学习能力让她很快掌握了英语的基础知识,并被当地的乡镇中学聘为初中英语教师。在之后的几年中,李喜青愈发努力,在英语函授班学习了5年,由专科升级至本科。她高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赢得了周围人良好的口碑。
2001年11月16日,李喜青被调到原平市实验中学,接任一个“无人能敌”的毕业班班主任。这个班学生成绩差、习惯差,疏于管理,教师没有威信可言。“后妈”难当,刚上任的李喜青面对这一“僵局”,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坚定的信念和对教育的无限热爱促使她开启了“拨乱反正”之路。她树立了一个“爱”和“严”共存的班主任形象,事事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制定了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和奖惩措施;与家长及学生反复沟通,确保自己了解每一位学生,从而“对症下药”。付出终有回报,她接任不久后的一次月考,该班就摆脱了全年级成绩垫底的状况;2002年中考时,这个班级的成绩在原平市排名第三,她所执教的英语单科成绩排名第一。这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奇迹,也成为李喜青的经典“战役”之一。
“教育根植于爱”。不到1年的时间,这个班级的学生就跟李喜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人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李喜青就是这样,为这个班级的学生点燃了一把激励奋进之火,改变了他们人生的轨迹。如今,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各行各业实现着各自的价值,对他们来说,这位恩师是他们人生叛逆期、迷茫期的灯塔,照亮了道路,温暖了心灵。
2009年,李喜青的班里转来一名叫小兵的留级生,他经常旷课逃学,沉迷于网络。为了“拯救”这位网瘾少年,李喜青先后9次到小兵的家里劝解沟通。了解情况后,她才得知,小兵“不上进”和叛逆的背后,有着令人心酸的缘由。有一次,李喜青去家访的时候看到小兵的手上全是冻疮,她感到心疼而又诧异,原来小兵住的屋子阴冷潮湿,还常常吃不上饭。小兵在上初二的时候得知,现在的妈妈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他感到难以接受,于是开始逃避现实,沉迷网络。同样身为母亲的李喜青心疼不已,开始对小兵倾注了更多的关爱。在李喜青的关爱下,小兵似乎有了转变,然而,好景不长,几天以后,小兵又一次逃课去了网吧。李喜青去找他的时候,由于气愤痛心,跟网吧老板吵了起来。小兵看到后,哭着跟李老师保证,自己再不来网吧了。“也想过放弃,但一想到这个孩子的一生都有可能因此而毁掉,我就执着地想再努力一下”,李喜青说道。令人欣慰的是,从那以后小兵开始有了质的转变,不逃学、不旷课,对学习也开始上心了。那时已经是初三的下半学期了,李喜青常常把小兵带回家,让同样是教师的丈夫辅导他数学。仅仅半年的时间,小兵的成绩就有了令人欣喜的提高,中考取得了518分的成绩。对荒废学业半年多的小兵而言,这已经是一个让人既意外又惊喜的结果了。上高中后,小兵发奋图强,一直保持着全校第一的成绩,每次成绩揭晓后,他总会把喜报发给李喜青,也会告诉她,自己不会跟家里发生冲突了。直至现在,每年过年,小兵都会去给李老师拜年,鞠躬向李喜青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让李老师感动中带着欣慰。每次提到小兵,李喜青总会潸然泪下,学生的感恩触动着她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对这份职业由衷的自豪。
“我们的年龄总在不断增加,但这份职业是永葆青春的……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必须不厌其烦地去宽容他们、拯救他们,救一个孩子就是救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李喜青这样告诉年轻的教师。
在英语教学方面,擅长自主钻研的李喜青可以说是颇有心得。她在课堂上率先开展了“故事教学”和“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教学”改革,效果显著。“故事教学”即把英语短文编成故事或短剧,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表演出来,从而把静态的内容动态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样的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其学习的积极性骤然被激发。有时李喜青还没有对“表演”作安排,学生就已经提前准备好了。
除了短剧表演,李喜青还鼓励学生以多元的方式进行展示,如画思维导图、口头讲述故事等。学生展示完成后,李喜青再进行内容和知识点的补充。在此过程中,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组,各组选择不同方式完成课堂任务,实现“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教学”。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满了兴趣,而且学习过程很轻松。“学生有了兴趣后,就会‘想’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提升了。”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在全校推广以前,李喜青所带班级的均分高出其他班级10多分,足以证明这种教学方式的成效。2018年中考,李喜青所带的班级升学率高达75%,再创历史新高。
多年以来,李喜青在教法上进行了持续的摸索和应用,在取得显著教学成效的同时,凝练了众多有推广价值的教研成果,如《如何增强有效课堂的时效性》《实施任务型教学之我见》《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之本》《浅谈故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其中不少论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一路走来,李喜青一直坚持专业学习,与时俱进,确保自己的知识储备能跟上时代和教学的发展需求。自我摸索虽然是她受用终身的学习方式,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一直是她职业生涯的遗憾。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遗憾鞭策她时刻奋进,在追求新知的步伐中成就了自我。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师德、职业道德和愛心”,李喜青谈道,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朴实的话语。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常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生活困难的孩子,给予了他们母亲般的关爱。在李喜青身上总能看到“爱”与“责任”。2017年中考之前,一名学生在体育课上受伤骨折,住院14天。中考在即,为了让这名学生不落下功课,李喜青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医院给她补习当天的英语课程,同时动员班干部去医院为她补习其他科目。李喜青的功夫没有白费,中考时,该学生取得了589分的好成绩,这成为她对李喜青最厚重的回馈。
作为学校教研室主任的李喜青还肩负着培养年轻教师的重任。对此,李喜青主要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给他们提出建议,反复磨课,不断改进。年轻教师虽然在学历上“更胜一筹”,却个个对李喜青十分崇拜和尊重,无疑,这来自于李喜青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在她的带领下,原平市实验中学拥有了一支优秀的英语教学团队,在当地颇有口碑。
今年是李喜青从教的第38年,对她而言,“对教育教学工作仍然毫无疲倦感,看到孩子们的时候感觉自己永远充满活力”。临近退休的她对这份职业充满了留恋与不舍,“虽然累,但是感到幸福……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多,这是福报”。
开启新的教学历程
1982年,19岁的李喜青成为原平市王家庄乡的一名小学民办教师。1983年起,英语成绩开始计入高考总分,国内掀起了一股学英语热潮。李喜青敏锐地发现了英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于是走上了英语的自学之路。在那个信息欠发达的时代,自学一门语言的难度可想而知。李喜青从零开始,每天通过“半导体”(过去代指“收音机”)收听“许国璋英语”(七八十年代的英语学习教材),从音标开始一步一步学起。惊人的毅力和突出的学习能力让她很快掌握了英语的基础知识,并被当地的乡镇中学聘为初中英语教师。在之后的几年中,李喜青愈发努力,在英语函授班学习了5年,由专科升级至本科。她高超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赢得了周围人良好的口碑。
用爱唤醒学生上进之志
2001年11月16日,李喜青被调到原平市实验中学,接任一个“无人能敌”的毕业班班主任。这个班学生成绩差、习惯差,疏于管理,教师没有威信可言。“后妈”难当,刚上任的李喜青面对这一“僵局”,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坚定的信念和对教育的无限热爱促使她开启了“拨乱反正”之路。她树立了一个“爱”和“严”共存的班主任形象,事事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制定了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和奖惩措施;与家长及学生反复沟通,确保自己了解每一位学生,从而“对症下药”。付出终有回报,她接任不久后的一次月考,该班就摆脱了全年级成绩垫底的状况;2002年中考时,这个班级的成绩在原平市排名第三,她所执教的英语单科成绩排名第一。这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奇迹,也成为李喜青的经典“战役”之一。
“教育根植于爱”。不到1年的时间,这个班级的学生就跟李喜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人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李喜青就是这样,为这个班级的学生点燃了一把激励奋进之火,改变了他们人生的轨迹。如今,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各行各业实现着各自的价值,对他们来说,这位恩师是他们人生叛逆期、迷茫期的灯塔,照亮了道路,温暖了心灵。
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2009年,李喜青的班里转来一名叫小兵的留级生,他经常旷课逃学,沉迷于网络。为了“拯救”这位网瘾少年,李喜青先后9次到小兵的家里劝解沟通。了解情况后,她才得知,小兵“不上进”和叛逆的背后,有着令人心酸的缘由。有一次,李喜青去家访的时候看到小兵的手上全是冻疮,她感到心疼而又诧异,原来小兵住的屋子阴冷潮湿,还常常吃不上饭。小兵在上初二的时候得知,现在的妈妈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他感到难以接受,于是开始逃避现实,沉迷网络。同样身为母亲的李喜青心疼不已,开始对小兵倾注了更多的关爱。在李喜青的关爱下,小兵似乎有了转变,然而,好景不长,几天以后,小兵又一次逃课去了网吧。李喜青去找他的时候,由于气愤痛心,跟网吧老板吵了起来。小兵看到后,哭着跟李老师保证,自己再不来网吧了。“也想过放弃,但一想到这个孩子的一生都有可能因此而毁掉,我就执着地想再努力一下”,李喜青说道。令人欣慰的是,从那以后小兵开始有了质的转变,不逃学、不旷课,对学习也开始上心了。那时已经是初三的下半学期了,李喜青常常把小兵带回家,让同样是教师的丈夫辅导他数学。仅仅半年的时间,小兵的成绩就有了令人欣喜的提高,中考取得了518分的成绩。对荒废学业半年多的小兵而言,这已经是一个让人既意外又惊喜的结果了。上高中后,小兵发奋图强,一直保持着全校第一的成绩,每次成绩揭晓后,他总会把喜报发给李喜青,也会告诉她,自己不会跟家里发生冲突了。直至现在,每年过年,小兵都会去给李老师拜年,鞠躬向李喜青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让李老师感动中带着欣慰。每次提到小兵,李喜青总会潸然泪下,学生的感恩触动着她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对这份职业由衷的自豪。
“我们的年龄总在不断增加,但这份职业是永葆青春的……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必须不厌其烦地去宽容他们、拯救他们,救一个孩子就是救一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李喜青这样告诉年轻的教师。
为传统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在英语教学方面,擅长自主钻研的李喜青可以说是颇有心得。她在课堂上率先开展了“故事教学”和“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教学”改革,效果显著。“故事教学”即把英语短文编成故事或短剧,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表演出来,从而把静态的内容动态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样的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其学习的积极性骤然被激发。有时李喜青还没有对“表演”作安排,学生就已经提前准备好了。
除了短剧表演,李喜青还鼓励学生以多元的方式进行展示,如画思维导图、口头讲述故事等。学生展示完成后,李喜青再进行内容和知识点的补充。在此过程中,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组,各组选择不同方式完成课堂任务,实现“以小组为核心的任务型教学”。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满了兴趣,而且学习过程很轻松。“学生有了兴趣后,就会‘想’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提升了。”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在全校推广以前,李喜青所带班级的均分高出其他班级10多分,足以证明这种教学方式的成效。2018年中考,李喜青所带的班级升学率高达75%,再创历史新高。
多年以来,李喜青在教法上进行了持续的摸索和应用,在取得显著教学成效的同时,凝练了众多有推广价值的教研成果,如《如何增强有效课堂的时效性》《实施任务型教学之我见》《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之本》《浅谈故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其中不少论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一路走来,李喜青一直坚持专业学习,与时俱进,确保自己的知识储备能跟上时代和教学的发展需求。自我摸索虽然是她受用终身的学习方式,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一直是她职业生涯的遗憾。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遗憾鞭策她时刻奋进,在追求新知的步伐中成就了自我。
从教一生不忘初心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师德、职业道德和愛心”,李喜青谈道,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朴实的话语。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常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生活困难的孩子,给予了他们母亲般的关爱。在李喜青身上总能看到“爱”与“责任”。2017年中考之前,一名学生在体育课上受伤骨折,住院14天。中考在即,为了让这名学生不落下功课,李喜青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医院给她补习当天的英语课程,同时动员班干部去医院为她补习其他科目。李喜青的功夫没有白费,中考时,该学生取得了589分的好成绩,这成为她对李喜青最厚重的回馈。
作为学校教研室主任的李喜青还肩负着培养年轻教师的重任。对此,李喜青主要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给他们提出建议,反复磨课,不断改进。年轻教师虽然在学历上“更胜一筹”,却个个对李喜青十分崇拜和尊重,无疑,这来自于李喜青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在她的带领下,原平市实验中学拥有了一支优秀的英语教学团队,在当地颇有口碑。
今年是李喜青从教的第38年,对她而言,“对教育教学工作仍然毫无疲倦感,看到孩子们的时候感觉自己永远充满活力”。临近退休的她对这份职业充满了留恋与不舍,“虽然累,但是感到幸福……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多,这是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