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然而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不甚理想,学生对古诗词普遍缺乏兴趣。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既有古诗词的内容比较深奥,词句的意思不容易读懂的原因,也有一些教师和家长自身就没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爱好,对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更缺乏引导学生从小学习古诗词的意识,也和学生缺乏文学和历史知识,不了解诗人的生活简历及写作背景,很难真正理解诗意,只会死记硬背,缺乏感情有关系。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探讨摸索出一条古诗词教学的出路,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古诗词,让更多的青年能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情景再现 多元解读 内化体验 拓宽视野
  根据我们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我在语文课古诗词教学中发现并总结运用了“读——说——品——诵——拓”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屡试不爽,赢得了学生和同事们的认同和好评,现将这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读。即一看到诗后,要求学生自己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文通字顺,读出诗的一般节奏与韵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就是反复读的重要性。古诗词更是如此,不大声地读出来是很难从整体上去感受到它的语言的。再加上学生对古诗这种文体本来就偏爱,所以,一接触诗,他们就非常愿意去放开嗓门朗读。此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读,让他们自己主动地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得通畅,既是乘学生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两全其美。如果真担心学生读中出错,那就让学生把古诗词读给同学和老师听听,大家共同纠错效果会更好。
  二、说。即在反复读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背景文化、重点注解、和学习辅导资料理解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曾有老师反对将古诗词翻译成白话,认为这样会破坏古诗词语言情境美,但我觉得作为中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文化素养,一味强调保持古诗词语言情境美而不“说诗”,会使得他们根本没法理解一些难点诗词句内容,感悟品读更无从谈起。“说诗”是学生突破古诗词语言文化障碍理解古诗词的必经之路,在中考中也常常会以“说内容、说画面、说情境”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在学习温庭筠的《望江南》时,我引导学生们在品评词句之前先说说词意,这首词的语言虽很通俗短小,但整体的画面感和故事性很强,学生不仅要说出词句的意思,更要根据已有的情景想象更加丰满的故事情节和画面。通过说词意,学生不仅弄懂了这首词的内容,还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体验把握住了不少诗中的细节。比如有学生在说到“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诗时,就能很好地把握住女主人公“一次次充满期待和兴奋,又一次次失望落寞”的心态,学生还能举出自己放假等公交车的实例与之类比,这就能更深刻地把握诗的意境和内涵。
  三、品。这里包括感悟情感,体味意境,品味语言写法等多个层次。学生能抓住关键语句并结合背景感悟情感,更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再现诗词中情景,还能做到发现语言、写法方面特点,并能结合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仅仅五句二十八个字,却写了九种事物,而九种事物巧妙而又自然和谐地纳入一个画面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特别是用“小桥流水人家”的和谐明丽反衬“断肠在天涯”的凄苦之情,起到了非同寻常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很认真体味这其中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诗词意境,体会游子思乡的悲凉心境。
  在这一环节中还要鼓励学生对古诗词多元解读,教师把握好文章的价值取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比如,有的学生认为《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左牵黄,右擎苍”“亲射虎、看孙郎”打猎射虎的人根本不该称为英雄,他们作为新世纪的学生,能够出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问题值得肯定,但老师也更应该引导他们关注诗词中的主旨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所体现出反击敌人的豪情壮志,至于装备、射虎仅仅是诗人描绘主人公英姿勃发的壮士形象。这样引导,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让学生回归文本,正确掌握了诗歌的价值取向。
  四、诵。即在悟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地读,以达到成诵的境地。体会了诗的情感,也就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诗文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将诗的外在语言表现形式内化为了自己的内心体验,此时迫切需要再将自己内心的体验通过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无疑是最好的形式。对于短小的诗词力求当堂成诵,篇幅较长的也要杜绝死记硬背的现象,老师检查背诵更不应当满足于背出诗句,要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诗意,把握住了适中的意境和内涵,还要看学生诵读的表现力,从技巧方面加以引导,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学生的诵读能力肯定会大大增强。
  五、拓。指导学生参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语文学习时空。古诗文鉴赏虽然重在本身,但不囿于一篇,推及其他,联类比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温故而知新,可扩大阅读和拓宽视野,可映衬对比,加深认识,对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但探讨新模式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是有益的,我认为古诗词教学就因该根据实际,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感受诗词。让学生们的内心真正地走进了古诗词,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而言,很多的事物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要具备智能化、自动化、高效率、高水准等特点,既要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要最大限度避免过去的一些固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对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从内部和外部解决众多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现代机械设计的特点,及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方法。  【关键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使教师不再需要浪费太多的时间进行板书,将教师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对知识进行详尽的分析,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英语 计算机 网络 课件 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
面对农民工的返乡潮,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后工业社会的如期而至,城市如何实现华丽转身,从容器变为磁体,成为上海及许多城市发展的课题。文章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和意大利布雷西亚等城市利用事件经济实现城市转型的实证出发,结合城市发展与事件经济的关系梳理,探讨了事件经济对城市转型的作用模式,以上海为例,提出了利用事件经济、重视自组织事件发展、聚集创意人才来发动城市转型的具体建议。
大型煤矿矿车数量、类型较多,存在矿车出入库空间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矿车立体调度及定位电控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基于丝杠传动方式的矿车出入库立体调度及
【摘要】语文教学作为语言教学,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很好的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将口语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但是受我国教育体制和我国教学传统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口语教学并没有收到过多的关注,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点更多的还是集中于学生的学习水评上,这也是受到我国教育体制的限制,但是我们可以将口语教学与课本相结合,实现教学与口语学习
【摘要】色彩是艺术的生命,设计师通过色彩的运用,表达自己的情感,创造性的元素,带给受众视觉冲击,呈现出设计的艺术效果。色彩在设计领域的表现与应用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为了更好的掌握色彩基本知识,认知到色彩的应用特色,以下,本文就对色彩在艺术设计中的表现特点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色彩 艺术设计 应用  我们通过对色彩的感知,体会到自然界的美丽以及生活的多姿多彩。在现代社会,尤其是设计领域,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探究式教学法成为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策略。同时,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与探究式教学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多媒体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结合起来,探讨了这种教学理念的组成部分、采用的教学策略、具体的教学过程以及遵循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高中数学 多媒体
【摘要】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更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意义。教师要很好地驾驭它,首先要端正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新课程强调人文关怀,语文教学课堂评价时应充分体现人文性。具有良好人文态度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使教师、学生、文本在课堂上达到“
【摘 要】心理学既研究心理又研究行为,正是由于它对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心理研究,才使我们能洞悉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应用心理学,尤其是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研究与实践,高校达到了对大学生人性认识和对其人格充分尊重的升华,大学生亦得益于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持续激励个体在职业生涯中作出正确选择。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心理学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密不可分,
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而《离子反应》又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