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一旦来到这个世界,就要面临压力。在动物世界,面临生存和死亡压力;而人不仅看重生死,还会有目标、有追求,压力和动力也随之而来。
古人讲“心身合一”。任何精神压力都会引起身体反应,这种反应由于压力频率、强度、持续时长的不同而各异。轻则身体出现系列反应,如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出汗,体温升高,胃肠蠕动加快,膀胱紧缩有便意;情绪情感上出现紧张、急迫、不安、烦躁等短暂的焦虑情绪。重则身体出现各种“实病”,如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急性溃疡出血甚至发生猝死;情绪情感疾病(传统所谓的虚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等,甚至突然爆发“愤怒”,发生冲动伤人事件等;此外,还包括逐渐积累而呈现的虚实相间的心身疾病。
由于固有的社会环境和民族传承以及我们长期受教育的结果,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当“模范人物”,做到勤劳刻苦、聽话服从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沉重的负担。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人的身体长期处在一种过度压力中。机体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或工作状态,咬牙克服甚至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以求达到目的。尽管身体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机能,但并不会长期无限度地迎合意志的需求,如果压力长期超负荷存在,总有一天身体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做出表达——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和疾病。
有的人会感觉身体某个部位莫名其妙地疼痛、麻木或胸闷、气短;有的人持续发烧;甚至有人突然就“瘫痪”了。但经过反复检查,又没有发现他们有任何器质性的病变。许多人不明白,明明身体有各种难受不适,为什么检查不出问题来呢?其实,这些症状都是身体在抗议:你已经没有体力、能力和精力再坚持了,我不得不敲响警钟了!
一位30多岁的软件工程师,近来反复出现发作性的胸闷、心慌、胸痛,严重时有濒临死亡、绝境的感觉,这种剧烈的不适感常持续约20分钟。他在两个月内到医院急诊科就诊10余次,最频繁的时候一天曾来医院三四次。他担心自己是心肌梗死。但几乎每次他来到急诊室,医生接诊,抽血检查结果尚未回报,症状就过去了。多个专家接诊检查,都没有发现他有心血管方面的器质性病变。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放心,选择了医院旁边的酒店住下来,以便“发病”后及时就诊。
经过详细询问,医生了解到他在工作上经常会承担阶段性高强度任务。在加班加点工作时,他没有不适,但当任务一完成,人放松下来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上面的问题。患者平常睡眠就不好,有入睡困难和后半夜早醒症状,近期更是担心晚上睡着后出问题来不及救治而不敢睡了。
这位病人是非常典型的惊恐发作。当接到任务时,他需要在规定的几个月里加班加点完成设计,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很大,经常和长期处于这种职业压力状态下。由于身体的觉察反应有滞后性,在他的身体机能储备过度消耗后,就会出现功能紊乱、失调,各种难受不适的躯体表现随之而来。
惊恐发作是最常见的焦虑症急性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有明显的身体不适,也正是因为如此而容易被忽略、混淆和不被识别。对这个病人,医生给予他抗焦虑类药物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帮助他找到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尺度。随后,他的症状就缓解了。
一位40多岁的女性,她是北方某城市重点中学的优秀班主任和学科带头人。3年前,她开始出现反复发作的腰腹部疼痛,疼痛位置常不固定,在当地经多次检查,没有发现异常问题。一般她在全神贯注做事时,症状就轻,稍微放松下来疼痛就加重。由于一直得不到明确诊断,她的病成了疑难杂症,被转诊到解放军总医院。经过消化科、骨科等多科会诊,排除了器质性问题,最后她被转介到医学心理科。
通过与患者交流,医生了解到,这位老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从未去商场买过衣服,也从未在家里做过饭,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直是学生和家长眼里的好老师,颇受尊重,以至于荣誉感和成就感很强。长期应对着超紧张、高强度的教学工作,她觉得自己就应该这么干,而且应该干得更好。
虽然她自身并没有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不觉得焦虑、抑郁等,但身体却出现了难以解释的疼痛,这就是压力状态下角色和自我的长期冲突造成的。要想做好教师这个角色,需要许多牺牲、奉献,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献给了这个角色,导致她个体的社会性和生物性出现不平衡,机体各方面功能渐进性地出现失调和失灵。医生给她的诊断是躯体化障碍,也可以说是未能浮现、未能识别的焦虑和抑郁。
躯体化障碍的主要特征为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这些症状经仔细溯源,很可能是由应激引起的不快心情转化而来。在到精神科就诊之前,患者的这些症状往往已存在数年。大多数患者有过与基层医院和专业医疗保健机构长期接触的复杂经历,并进行过多次检查或治疗,但往往没有发现问题,也没有治疗效果。
其实,在这位患者的潜意识里是有“愤怒”“不满”的,她在意识层面无法表达、无从表达,当冲突不能被处理、不能被整合时,深层次的精神苦不堪言,不堪重负的身体就会通过释放“疼痛”的信号来表达自己的“苦”。
在给患者进行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医生建议她减少工作强度,适度回归社会家庭。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她逐渐恢复正常。
还有一位40岁左右的女性,近段时间频繁出现每当身体触碰坚硬物体就会出现“性高潮”,比如坐凳子时或触碰桌角时。患者本人非常痛苦,先后在解放军总医院妇科、内分泌科就诊,经过多方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病变。
我们了解到,她和丈夫分居生活已有三四年。丈夫从事的是建筑行业,每年只能回家一两次,每次回来都是匆匆忙忙,短暂停留。这位女士从小受到的教育比较传统,羞于表达对“爱”的渴求。最近一次,丈夫在外的时间特别久,她满怀欣喜,期待丈夫回家能过一次好的夫妻生活,但丈夫回来后就出去应酬,大醉回家。她不好意思提出自己的需求,随后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她的异常“性高潮”,应该是需求长期未得到满足,情感缺失,过度压抑的性欲被激发后变形释放的表现。经过反复耐心的沟通,她明白了自己的欲望是合理的,她有被“爱”和表达“爱”的权力。长期分居是导致她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羞于表达需求而让自己的欲望受挫是诱发因素。经过家庭心理辅导,努力解决分居问题,配合药物治疗,大约1个月后,她的症状就完全消失了。
古人讲“心身合一”。任何精神压力都会引起身体反应,这种反应由于压力频率、强度、持续时长的不同而各异。轻则身体出现系列反应,如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出汗,体温升高,胃肠蠕动加快,膀胱紧缩有便意;情绪情感上出现紧张、急迫、不安、烦躁等短暂的焦虑情绪。重则身体出现各种“实病”,如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死、急性溃疡出血甚至发生猝死;情绪情感疾病(传统所谓的虚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等,甚至突然爆发“愤怒”,发生冲动伤人事件等;此外,还包括逐渐积累而呈现的虚实相间的心身疾病。
由于固有的社会环境和民族传承以及我们长期受教育的结果,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当“模范人物”,做到勤劳刻苦、聽话服从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沉重的负担。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人的身体长期处在一种过度压力中。机体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或工作状态,咬牙克服甚至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以求达到目的。尽管身体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机能,但并不会长期无限度地迎合意志的需求,如果压力长期超负荷存在,总有一天身体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做出表达——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和疾病。
有的人会感觉身体某个部位莫名其妙地疼痛、麻木或胸闷、气短;有的人持续发烧;甚至有人突然就“瘫痪”了。但经过反复检查,又没有发现他们有任何器质性的病变。许多人不明白,明明身体有各种难受不适,为什么检查不出问题来呢?其实,这些症状都是身体在抗议:你已经没有体力、能力和精力再坚持了,我不得不敲响警钟了!
案例1:反复发作的“心梗”
一位30多岁的软件工程师,近来反复出现发作性的胸闷、心慌、胸痛,严重时有濒临死亡、绝境的感觉,这种剧烈的不适感常持续约20分钟。他在两个月内到医院急诊科就诊10余次,最频繁的时候一天曾来医院三四次。他担心自己是心肌梗死。但几乎每次他来到急诊室,医生接诊,抽血检查结果尚未回报,症状就过去了。多个专家接诊检查,都没有发现他有心血管方面的器质性病变。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放心,选择了医院旁边的酒店住下来,以便“发病”后及时就诊。
经过详细询问,医生了解到他在工作上经常会承担阶段性高强度任务。在加班加点工作时,他没有不适,但当任务一完成,人放松下来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上面的问题。患者平常睡眠就不好,有入睡困难和后半夜早醒症状,近期更是担心晚上睡着后出问题来不及救治而不敢睡了。
这位病人是非常典型的惊恐发作。当接到任务时,他需要在规定的几个月里加班加点完成设计,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很大,经常和长期处于这种职业压力状态下。由于身体的觉察反应有滞后性,在他的身体机能储备过度消耗后,就会出现功能紊乱、失调,各种难受不适的躯体表现随之而来。
惊恐发作是最常见的焦虑症急性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有明显的身体不适,也正是因为如此而容易被忽略、混淆和不被识别。对这个病人,医生给予他抗焦虑类药物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帮助他找到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尺度。随后,他的症状就缓解了。
案例2.难以缓解的“疼痛”
一位40多岁的女性,她是北方某城市重点中学的优秀班主任和学科带头人。3年前,她开始出现反复发作的腰腹部疼痛,疼痛位置常不固定,在当地经多次检查,没有发现异常问题。一般她在全神贯注做事时,症状就轻,稍微放松下来疼痛就加重。由于一直得不到明确诊断,她的病成了疑难杂症,被转诊到解放军总医院。经过消化科、骨科等多科会诊,排除了器质性问题,最后她被转介到医学心理科。
通过与患者交流,医生了解到,这位老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从未去商场买过衣服,也从未在家里做过饭,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直是学生和家长眼里的好老师,颇受尊重,以至于荣誉感和成就感很强。长期应对着超紧张、高强度的教学工作,她觉得自己就应该这么干,而且应该干得更好。
虽然她自身并没有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不觉得焦虑、抑郁等,但身体却出现了难以解释的疼痛,这就是压力状态下角色和自我的长期冲突造成的。要想做好教师这个角色,需要许多牺牲、奉献,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献给了这个角色,导致她个体的社会性和生物性出现不平衡,机体各方面功能渐进性地出现失调和失灵。医生给她的诊断是躯体化障碍,也可以说是未能浮现、未能识别的焦虑和抑郁。
躯体化障碍的主要特征为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这些症状经仔细溯源,很可能是由应激引起的不快心情转化而来。在到精神科就诊之前,患者的这些症状往往已存在数年。大多数患者有过与基层医院和专业医疗保健机构长期接触的复杂经历,并进行过多次检查或治疗,但往往没有发现问题,也没有治疗效果。
其实,在这位患者的潜意识里是有“愤怒”“不满”的,她在意识层面无法表达、无从表达,当冲突不能被处理、不能被整合时,深层次的精神苦不堪言,不堪重负的身体就会通过释放“疼痛”的信号来表达自己的“苦”。
在给患者进行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同时,医生建议她减少工作强度,适度回归社会家庭。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她逐渐恢复正常。
案例3.异常的“性高潮”
还有一位40岁左右的女性,近段时间频繁出现每当身体触碰坚硬物体就会出现“性高潮”,比如坐凳子时或触碰桌角时。患者本人非常痛苦,先后在解放军总医院妇科、内分泌科就诊,经过多方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病变。
我们了解到,她和丈夫分居生活已有三四年。丈夫从事的是建筑行业,每年只能回家一两次,每次回来都是匆匆忙忙,短暂停留。这位女士从小受到的教育比较传统,羞于表达对“爱”的渴求。最近一次,丈夫在外的时间特别久,她满怀欣喜,期待丈夫回家能过一次好的夫妻生活,但丈夫回来后就出去应酬,大醉回家。她不好意思提出自己的需求,随后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她的异常“性高潮”,应该是需求长期未得到满足,情感缺失,过度压抑的性欲被激发后变形释放的表现。经过反复耐心的沟通,她明白了自己的欲望是合理的,她有被“爱”和表达“爱”的权力。长期分居是导致她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羞于表达需求而让自己的欲望受挫是诱发因素。经过家庭心理辅导,努力解决分居问题,配合药物治疗,大约1个月后,她的症状就完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