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作文成了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的大势。大体看,这些作文题中所用材料,话题聚焦点与以往一样,还是以基于现实生活而编拟的生活现象、生活情境、生活实例等为主,加上寓言故事、名人名言、诗歌、专题议论等类型,内容的专注与形式的多样中,体现了高考作文题贴近生活、贴近考生的一贯特色。当然,这仅仅是整体上来看而已,如果我们尝试从材料作文题不同维度的要求切入,就可看出这些作文题的特有风韵,所谓神秀独钟、各有千秋是也。
一、明示与内藏
就考试的角度而言,材料作文的材料,不可朦胧暧昧,让考生摸不着头脑,也不可一览无余,让考生失去个性解读的空间。这就要求作文题的材料必须既具能让人看得明白的特点,又具内蕴丰厚、见仁见智的特点。从明示的角度看,为了有助于考生对材料的把握领会,命题人常常会对材料作必要的明晰化处理,或在材料中设置导向分明的话语,比如江苏卷作文材料末尾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湖北卷作文材料末尾的“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等;或借材料中人物之口,传达材料意图,比如新课标全国卷Ⅰ作文材料末尾的“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辽宁卷作文材料中老者的话“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等;或直接在作文要求中指出入题方向,比如北京卷就在作文材料讲完后,明确给了考生一个思维方向“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总之,增加材料的明晰度,对于考生抓握材料、快速入题自然是大有裨益的,但这里面还有个处理适宜的问题,因为命题人针对材料设置的导向语愈是执着强势,便愈会抑制作文材料其他文字内容的信息传达,从而风干材料丰润的内藏。在这方面,江苏卷或许是做得比较好的。首先江苏卷作文材料末尾的导向语,本身内蕴就是比较丰富的,它给了考生多个思维落点,如环境、蝴蝶、小大关系等;同时这一导向语又不是顾此而不顾彼的,它在引导考生把握材料意向的同时,还兼顾了整个材料的意蕴面,“大家若有所悟”一语,既提示了“悟”的结论,又对材料中探险者先前行为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予以了回审,从而使点与面之间获得了串接。能够很好地处理作文材料意指上显性与隐性的关系,让考生读后有抓手,又不失个性发挥的空间,江苏卷有值得称道之处。
二、原色与着意
文本解读之所以迷人,正在于其间存在着个体解读的差异性。作文材料作为文本呈现于考生面前,某种程度上应该最大限度地给考生留下个性解读的空间。为此,命题人在出具作文材料时,就须尽可能客观地原汁原味地去呈现它,力求让材料少着上甚至不着上自己的主观色彩,以减弱对考生自主理解的抑制。然而,高中学生既定的文本解读能力与高考特有的情境限制,又要求作文题在审读上的难度应当适宜,不能出位。如此一来,如何处理好客观呈现材料与主观引导阅读之间的矛盾,就成为高考材料作文题命制的一大难题。从既要保持材料原色,又要降低审读难度的角度看,似乎采取借材料中人物或材料原作者之口暗示材料意向的做法,比较稳妥。不过这里面又存在着一个材料本身意指强弱的问题,材料本身意指太过隐含,势必让考生难以把握,但若意指过于强势,又同样会抑制住考生的自主领会。比如辽宁卷,命题人借材料中的老者之口给考生传达了立意取向,做人须“变成珍珠”,然而这显然太明露执意,大有一叶障目难见森林之势,于是命题人又在材料最后缀上年轻人的疑问:“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这样一来,材料的单向性强势得到削减。不过,细细推敲一下,不难发现材料中人物的话语强势多少还是抑制住了材料其他方面内蕴的展示,老者的话也好,年轻人的话也好,都是指向于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材料中本来蕴含的怎样做人(是过于看重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还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问题,却被强势意向遮挡在了背后。再如福建卷,命题人直接取用顾城的诗《忧天》,不作任何主观干预,表面看似乎把解读权完全留给了考生,但事实并不如此,因为诗歌中作者本人的主观取向太执意,“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态度鲜明的话语,让考生实在不易从其强有力的牵引下摆脱出来。可见,通过材料中人物或材料作者来传达材料意向的做法,也并不一定能留给考生多大的解读自由。倒是重庆卷的做法,或可一探。重庆卷作文材料取自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转化的灵感:神奇的豆腐》。命题人只是客观地呈现了大豆转化为豆腐的前前后后的一些情况,但却在物物观照中自然地让作文材料融入了“谈转化变通之妙”的大体取向,同时又没有因此而损抑材料其他方面内容信息的传达,比如,就大豆方面看,可谈好东西(人才)亦须有好的表现形式;就盐卤点豆浆的简单变化方式来看,可谈小创意的大功用;就大豆到豆腐好处得到升华来看,可谈怎样发挥事物(人才)之长的问题,或联系社会现实肯定“善变”抨击“恶变”,如此等等,材料的诸多蕴意,都未因主体意向的存在而受到干扰。看来,重庆卷这种不用主观意向天生就强的材料,而又能尽量采用客观性较强的说明语体弱化命题人主观掺入的做法,还是值得研究的。
三、整一与发散
材料作文的材料,无论是单元独体型的还是多元组合型的,其内容取向上都该是相通的,该有一个统领全部材料的意向,以便于考生理解把握。与此同时,在整一的基础上,材料还须具备多角理解的活力,要有一定的发散性,以便于考生个性发挥。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便捷的做法,似乎莫过于采用多元组合型材料了。就如浙江卷,组合了三位作家的话,一方面三位作家的话有共同的话题指向,都是针对“童真”的,从而保证了材料的整一性;另一方面三位作家的话又是各有侧重的,或强调孩子眼光纯真的特点,或强调社会发展剥蚀了孩子般的纯真的现象,或强调世界失去孩子般纯真的后果,这就保证了材料解读上的多向性,使其具有了发散的活力。与多元组合型材料具有发散的优势相比,单元独体型材料要做好整一基础上的发散,还是颇有讲究的。不少独体型材料,为了渗透命题在解读上对考生的引导,往往会一定程度上抑制住材料的发散性。比较而言,广东卷的做法不乏启迪性。广东卷从生活现象出发,提炼设计了白手致富者救助贫困家庭的事例,并于富翁施助的母题下,给出三位受助家庭的不同态度,且命题者不作主观介入,这便让话题取向整一的材料,获得了多向发散的活性,从而既保证了考生能够轻捷准确入题,又保证了考生能够拥有较大的自主选择发挥的空间。
四、普适与独到
一道作文题摆到考生面前,如果考生普遍感到隔膜,看不懂,那是不敢想象的。所以让考生主体看得懂,感到亲近,有话可说,应该成为作文题首先达到的标准。不过强调作文题的普适性,并不是要求作文题一味地去追求平常,平凡,以至平庸,事实上,不少作文题在普适性的框架下还是很见其独到之处的。2013年高考各家材料作文题,在材料的选择上,倾向于把触角伸向现实生活现象事例,正是要体现作文题在普适性上的把控。但在此基础上,各家对作文题个性化独到性的追求还是浪涌珠飞的。有在诗意化上显长的,如福建卷、湖南卷,前者直接取诗,后者语言表述诗味飘逸;有在客体化上见功的,如重庆卷、广东卷,前者用客观性强烈的说明语体,后者则在叙述中力求保持冷静无导向;有在情节化上留心的,如辽宁卷、新课标全国卷Ⅰ,二者都是采用寓言故事式材料;有在贴近化上用意的,如江西卷、新课标全国卷Ⅱ,二者都是直接从中学生生活中取材……这里不能不提一下的还是江苏卷,其材料所关涉的话语领域是人与自然方面的,具有考生应有的熟悉度,很好地体现了文题的普适性;更重要的是,其对文题独到性的体现,具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江苏题材料表述形式上的情节化,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材料内容上的探险话题,增强了阅读的吸引力;材料意向把握上给出有张力的提示语,既消除了考生解读的困难,又未妨碍材料多向解读活力的彰显。一道材料作文题能如此地带给人新鲜别致之感,不能不说是有创意的。
2013年高考材料作文题异彩纷呈,值得细细咀嚼品味。为了更好地做好作文备考工作,更好提高作文命题的质量,我们有必要作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一、明示与内藏
就考试的角度而言,材料作文的材料,不可朦胧暧昧,让考生摸不着头脑,也不可一览无余,让考生失去个性解读的空间。这就要求作文题的材料必须既具能让人看得明白的特点,又具内蕴丰厚、见仁见智的特点。从明示的角度看,为了有助于考生对材料的把握领会,命题人常常会对材料作必要的明晰化处理,或在材料中设置导向分明的话语,比如江苏卷作文材料末尾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湖北卷作文材料末尾的“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等;或借材料中人物之口,传达材料意图,比如新课标全国卷Ⅰ作文材料末尾的“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辽宁卷作文材料中老者的话“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等;或直接在作文要求中指出入题方向,比如北京卷就在作文材料讲完后,明确给了考生一个思维方向“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总之,增加材料的明晰度,对于考生抓握材料、快速入题自然是大有裨益的,但这里面还有个处理适宜的问题,因为命题人针对材料设置的导向语愈是执着强势,便愈会抑制作文材料其他文字内容的信息传达,从而风干材料丰润的内藏。在这方面,江苏卷或许是做得比较好的。首先江苏卷作文材料末尾的导向语,本身内蕴就是比较丰富的,它给了考生多个思维落点,如环境、蝴蝶、小大关系等;同时这一导向语又不是顾此而不顾彼的,它在引导考生把握材料意向的同时,还兼顾了整个材料的意蕴面,“大家若有所悟”一语,既提示了“悟”的结论,又对材料中探险者先前行为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予以了回审,从而使点与面之间获得了串接。能够很好地处理作文材料意指上显性与隐性的关系,让考生读后有抓手,又不失个性发挥的空间,江苏卷有值得称道之处。
二、原色与着意
文本解读之所以迷人,正在于其间存在着个体解读的差异性。作文材料作为文本呈现于考生面前,某种程度上应该最大限度地给考生留下个性解读的空间。为此,命题人在出具作文材料时,就须尽可能客观地原汁原味地去呈现它,力求让材料少着上甚至不着上自己的主观色彩,以减弱对考生自主理解的抑制。然而,高中学生既定的文本解读能力与高考特有的情境限制,又要求作文题在审读上的难度应当适宜,不能出位。如此一来,如何处理好客观呈现材料与主观引导阅读之间的矛盾,就成为高考材料作文题命制的一大难题。从既要保持材料原色,又要降低审读难度的角度看,似乎采取借材料中人物或材料原作者之口暗示材料意向的做法,比较稳妥。不过这里面又存在着一个材料本身意指强弱的问题,材料本身意指太过隐含,势必让考生难以把握,但若意指过于强势,又同样会抑制住考生的自主领会。比如辽宁卷,命题人借材料中的老者之口给考生传达了立意取向,做人须“变成珍珠”,然而这显然太明露执意,大有一叶障目难见森林之势,于是命题人又在材料最后缀上年轻人的疑问:“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这样一来,材料的单向性强势得到削减。不过,细细推敲一下,不难发现材料中人物的话语强势多少还是抑制住了材料其他方面内蕴的展示,老者的话也好,年轻人的话也好,都是指向于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材料中本来蕴含的怎样做人(是过于看重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还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问题,却被强势意向遮挡在了背后。再如福建卷,命题人直接取用顾城的诗《忧天》,不作任何主观干预,表面看似乎把解读权完全留给了考生,但事实并不如此,因为诗歌中作者本人的主观取向太执意,“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态度鲜明的话语,让考生实在不易从其强有力的牵引下摆脱出来。可见,通过材料中人物或材料作者来传达材料意向的做法,也并不一定能留给考生多大的解读自由。倒是重庆卷的做法,或可一探。重庆卷作文材料取自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转化的灵感:神奇的豆腐》。命题人只是客观地呈现了大豆转化为豆腐的前前后后的一些情况,但却在物物观照中自然地让作文材料融入了“谈转化变通之妙”的大体取向,同时又没有因此而损抑材料其他方面内容信息的传达,比如,就大豆方面看,可谈好东西(人才)亦须有好的表现形式;就盐卤点豆浆的简单变化方式来看,可谈小创意的大功用;就大豆到豆腐好处得到升华来看,可谈怎样发挥事物(人才)之长的问题,或联系社会现实肯定“善变”抨击“恶变”,如此等等,材料的诸多蕴意,都未因主体意向的存在而受到干扰。看来,重庆卷这种不用主观意向天生就强的材料,而又能尽量采用客观性较强的说明语体弱化命题人主观掺入的做法,还是值得研究的。
三、整一与发散
材料作文的材料,无论是单元独体型的还是多元组合型的,其内容取向上都该是相通的,该有一个统领全部材料的意向,以便于考生理解把握。与此同时,在整一的基础上,材料还须具备多角理解的活力,要有一定的发散性,以便于考生个性发挥。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便捷的做法,似乎莫过于采用多元组合型材料了。就如浙江卷,组合了三位作家的话,一方面三位作家的话有共同的话题指向,都是针对“童真”的,从而保证了材料的整一性;另一方面三位作家的话又是各有侧重的,或强调孩子眼光纯真的特点,或强调社会发展剥蚀了孩子般的纯真的现象,或强调世界失去孩子般纯真的后果,这就保证了材料解读上的多向性,使其具有了发散的活力。与多元组合型材料具有发散的优势相比,单元独体型材料要做好整一基础上的发散,还是颇有讲究的。不少独体型材料,为了渗透命题在解读上对考生的引导,往往会一定程度上抑制住材料的发散性。比较而言,广东卷的做法不乏启迪性。广东卷从生活现象出发,提炼设计了白手致富者救助贫困家庭的事例,并于富翁施助的母题下,给出三位受助家庭的不同态度,且命题者不作主观介入,这便让话题取向整一的材料,获得了多向发散的活性,从而既保证了考生能够轻捷准确入题,又保证了考生能够拥有较大的自主选择发挥的空间。
四、普适与独到
一道作文题摆到考生面前,如果考生普遍感到隔膜,看不懂,那是不敢想象的。所以让考生主体看得懂,感到亲近,有话可说,应该成为作文题首先达到的标准。不过强调作文题的普适性,并不是要求作文题一味地去追求平常,平凡,以至平庸,事实上,不少作文题在普适性的框架下还是很见其独到之处的。2013年高考各家材料作文题,在材料的选择上,倾向于把触角伸向现实生活现象事例,正是要体现作文题在普适性上的把控。但在此基础上,各家对作文题个性化独到性的追求还是浪涌珠飞的。有在诗意化上显长的,如福建卷、湖南卷,前者直接取诗,后者语言表述诗味飘逸;有在客体化上见功的,如重庆卷、广东卷,前者用客观性强烈的说明语体,后者则在叙述中力求保持冷静无导向;有在情节化上留心的,如辽宁卷、新课标全国卷Ⅰ,二者都是采用寓言故事式材料;有在贴近化上用意的,如江西卷、新课标全国卷Ⅱ,二者都是直接从中学生生活中取材……这里不能不提一下的还是江苏卷,其材料所关涉的话语领域是人与自然方面的,具有考生应有的熟悉度,很好地体现了文题的普适性;更重要的是,其对文题独到性的体现,具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江苏题材料表述形式上的情节化,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材料内容上的探险话题,增强了阅读的吸引力;材料意向把握上给出有张力的提示语,既消除了考生解读的困难,又未妨碍材料多向解读活力的彰显。一道材料作文题能如此地带给人新鲜别致之感,不能不说是有创意的。
2013年高考材料作文题异彩纷呈,值得细细咀嚼品味。为了更好地做好作文备考工作,更好提高作文命题的质量,我们有必要作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