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解密二战档案:捍卫真实的历史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ou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疗养胜地雅尔塔市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基本确定了二战后的世界安排,这就是著名的雅尔塔会议。2020年是雅尔塔会议召开75周年,也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5周年。1月30日,俄国防部新解密了一批相关档案,使我们有了更多管窥历史真实面貌的机会。

披露雅尔塔会议筹备和召开细节


  世人都知道,雅尔塔会议意义深远,不仅为战后国际格局形成奠定了基础,也被视为美苏冷战及众多国际纷争的源头。但很少有人知道,正是斯大林当局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的一系列运筹帷幄,苏联才有了“黑海防线”和“黑海大战略区”,有了克里米亚这个美苏空间争霸的核心试验场和重要军事基地。也正是由于会议期间苏联积极进行各类军事部署,克里米亚才被锁定在苏联的疆土之上。
  新解密的档案文件显示,在雅尔塔会议召开前,苏联情报部门获得了纳粹德国计划暗杀美、苏、英三国首脑并对驻扎在克里米亚南部海岸附近的苏联机场、港口和军舰发动空袭的情报,于是加强了克里米亚的安全戒备。解密文件也包括黑海舰队时任指挥官戈尔什科夫上将1945年1月19日提交的雅尔塔会议筹备进展情况报告,文件还披露了黑海舰队通讯主管格罗莫夫对三国水手无线电通信工作的评价:“美国水手健谈,苏联和英国水手之间的联络简洁流畅”。
  这些档案揭示了苏联当时借召开雅尔塔会议进行的两个方向上的战略行动:把雅尔塔和周边地区,以及从亚速海、黑海直至马耳他和直布罗陀海峡的地带建成一个“大战略区”;通过对美英显示“亲善”,扩大参与规划二战后世界的权力。
  解密文件还揭示了一些细节,比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是分乘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生产的C-54“空中霸王”飞机抵达克里米亚的,罗斯福比丘吉尔早降落了五分钟。在克里米亚停留期间,丘吉尔前往塞瓦斯托波尔郊外的萨蓬山参观。

有计划的解密行动


  2020年是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5周年,俄罗斯进行了有计划的解密档案行动。这一行动分为两个阶段:2019年解密档案的主题集中在苏联及其军队作为波罗的海三国和东欧各国解放者的历史性作用方面;2020年俄国防部和外交部解密档案的重点则是苏联及其军队在二战最后阶段和对战后国际格局规划中的作用。
  2019年8月14日,《俄罗斯联邦档案馆通报》刊载了一篇题为《1932~1941年的苏联和德国》的文章,其中介绍了相关解密档案的情况。有关档案文件称:“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倡议者是德国。”2019年8月30日,俄国防部解密了有关苏军进入罗马尼亚并解放布加勒斯特的档案。2019年9月21日,俄有关部门解密了苏军在1944年9月解放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档案。这批档案中的一份文件显示:当苏军向位于克罗加的法西斯死亡集中营推进时,德军为销毁暴行痕迹,对集中营囚犯实施了大规模屠杀,一天杀光了约3000人。2019年10月,俄国防部解密了苏军于1944年10月解放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有关档案,其中包括苏军解放“波罗的海的奥斯维辛”——萨拉斯皮尔斯集中营的文件。这批档案还详细披露了苏军在解放拉脱维亚战役中的伤亡数字:约15万名官兵牺牲。
  就在俄国防部解密关于雅尔塔会议的档案前,俄外交部宣布公开一批有关“伟大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档案。这部分档案跨越从1941年至1945年的时间段,共有3900多份、37万多页文件,包括四个部分: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书记处的档案、苏美关系档案(苏联驻美使馆文件)、苏英关系档案(苏联驻英国使馆文件)、苏法关系档案(苏联驻法国使馆文件)。它们强调的一个共同点是,“苏联外交活动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对制定世界新秩序的计划进行协调”。成立联合国的过程是这批档案的重点,有关文件显示:为了保持和强化和平与安全,扩大国际合作,维系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成立了联合国。在成立联合国的所有阶段中,苏联的外交努力是巨大的,包含了参与盟国间所有基础性文件的制定、协调盟国之间对与法西斯结盟各国的政治解决方案、安排与欧洲被解放国家的关系、恢复亚太地区和平。
2020年1月俄罗斯国防部解密的黑海舰队指挥官戈尔什科夫上將1945年1月19日所做关于雅尔塔会议准备工作报告。
俄国防部新近解密的1945年2月3日英国首相丘吉尔抵达克里米亚参加雅尔塔会议的照片。

恢复历史本来面目


  档案文献是研究二战时期苏联对外政策的关键史料,俄方解密档案具有深远考虑。
  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正式结束,俄美之间的争斗方式逐渐被新的对抗谋略所取代。近20年,每逢卫国战争胜利日(5月9日)前后,俄罗斯都会对苏联在二战中为世界做出的贡献进行声势浩大的宣传,尤其是在“逢五”“逢十”之年,俄官方举行的庆祝活动极为隆重,这些年份也就成为俄解密档案的重要时点。此类行动和两个因素有关:俄从世界强国滑落到“二流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丧失了昔日的话语权;美国在新的国际格局中不把二战时的盟友看在眼里,愈来愈频繁地强调美国和西方世界在二战中的“核心作用”。与此同时,过去20年来,俄从来不单提“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总是要与“伟大卫国战争”并用。在俄政界、学界的概念里,二战是由“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红军解放柏林”等光辉时刻组成的,而不是只有“敦刻尔克大撤退”“诺曼底登陆”等美西方极度重视的事件。因此,如何审视二战历史,多年来一直是俄与欧美等国争执的焦点问题。俄美近期再次围绕二战历史问题龃龉不断。2020年4月25日,俄美首脑就易北河会师75周年发表联合声明,这本释放出两国摒弃分歧的友好信号,然而5月8日,白宫在其推特账户上发布了一段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讲话视频,并附文称:“1945年5月8日,美国和英国战胜了纳粹!”这段文字只字不提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引发俄方不满。
  解密档案一直是俄官方回击美西方偏狭历史观的有效手段。俄总统普京在2020年度国情咨文中谈及:“守护卫国战争的真相是我们的责任。俄将制作关于二战最完整的资料档案,让俄罗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可以看到。”总之,解密档案行动是俄当局进行的深层次战略运筹,这些档案揭示的是:无论是卫国战争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作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者、被纳粹占领国家解放者以及二战后国际秩序规划者的历史角色,是俄坚定不移捍卫的立场。
  除了解密档案行动,在反击修正“二战史观”图谋方面,俄官方日前通过的一项法案备受关注。4月24日,普京签署签署联邦法律,将俄官方认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从原来的9月2日改为9月3日。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向包括美国、苏联、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签署投降书。随后,苏联宣布9月3日为二战结束日。起初,二战结束日是苏联一个节日,从1948年起不再作为节日。2010年,俄官方将9月2日定为二战结束日,成为该国新的纪念日。据报道,1945年苏联约180万人获得的战胜日本奖章背面显示的日期为1945年9月3日。更改二战结束日期法案的提议者认为,该法律将维护二战胜利者的历史公正,俄此举恢复了历史“原状”。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世界政治的思潮似乎总在全球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摇摆。80年前,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在《二十年危机》一书中惊呼,1919~1939年间英国的国际政治思想中明显且危险的错误在于,完全无视权力因素。他认为,一切健康的人类行为和人类思维,都必须在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在自由意志论和客观决定论之间建立平衡,而1919~1939年间的政治思潮却过于“理想主义”了。  2014年,美国的沃尔特·拉塞尔·米德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3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为倡导绿色、节约的饮食习惯,制止“舌尖上的浪费”,不少国家通过立法、教育、公益等手段,力促健康可持续发展,体现出对勤俭節约的共同追求。  法国规定超市不得丢弃或销毁未售食物。法国于2016年推出了《反食物浪费法》。这部法律规定,超市不得丢弃或销毁未售出的食物。如果超市有相应未售出食物,必须将其捐赠给慈善机构或是食物银行。超市和慈善机构签
2018年7月6日,海地民众抗议政府上调燃油价格。  近期,国际石油市场上发生了许多大事。美国重启对伊朗制裁,但又对石油出口给予实质性豁免。国际油价先涨后跌,振幅接近30美元,涨跌转换出人意料。沙特阿拉伯石油生产先增后减,推动欧佩克联合俄罗斯达成减产协定,额度超出预期。卡塔尔宣布退出欧佩克,宣称完全是因为技术原因。再加上前不久在波兰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仍在发酵的沙特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等,近期直接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深受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亦未能独善其身。如何趋利避害,化危为机,考验着中国的智慧和决策力。  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球,各国不得不采取严格的封锁措施,致使世界经济在上半年急转直下,全球进入同步且深度的经济衰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的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滑4.4%,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其中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对于金砖国家合作来说,厦门会晤是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性盛会,开启了金砖国家合作的第二个“金色十年”。  作为会议举办地的厦门,从几十年前一个落后封闭的海防前线小城一跃成为现在的国际现代化城市,本身就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发展的最佳例证之一。厦门会晤期间,在为与会国家领导人举办的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更是称赞厦门
7月28日,马来西亚高等法院宣判前总理纳吉布涉嫌“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腐败案”(以下简称“一马公司腐败案”)七项罪名全部成立,决定判处其12年监禁,并处罚金2.1亿马币(约合3.4亿元人民币)。这是马来西亚历史上第一位前任总理被判刑,将对马来西亚政治产生深远影响。虽然纳吉布缴纳了100万马币(约合162万元人民币)保释金并准备上诉,暂时不用收监,但其个人命运再次搅动起本不平静的马来西亚政局。判
5月8日,中國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与加勒比研究所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外交部副部长秦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戚振宏、中国前驻委内瑞拉和乌拉圭大使王珍、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会长王晓德、巴西驻华大使保罗·瓦莱、古巴驻华大使米格尔·安赫尔·拉米雷斯·拉莫斯以及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代表、拉美与加勒比国家驻华外交官、媒体代表等100余人出席仪式。  秦刚在致辞时指出,拉美与加勒比地区发展潜力巨大,中国高度重视同拉美
5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索契会见了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这是德国总理两年来首次访俄。在俄罗斯与德国、欧盟的关系不佳的大背景下,默克尔赶在美俄领导人正式会晤前与普京见面,充分展示出了德国外交政策的务实性。德国媒体与部分学者分析认为,德俄关系是否能突破以往窠臼取决于美俄关系能否缓和,美国在德俄关系中是一支“隐形”的第三方重要力量。虽然德国在乌克兰问题以及叙利亚战争中的立场存在价值观上的考虑,但是美俄
10月8日至10日,安哥拉總统洛伦索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洛伦索也曾带领由部长和企业家组成的安哥拉大型代表团访华。2018年9月8日,在安哥拉执政党安人运第六届党代会上,安哥拉总统洛伦索当选为党主席。  今年是中国与安哥拉建交35周年,也是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八周年,安哥拉的政治稳定对中安关系影响深远。在去年8月举行的大选中,执政党安哥拉人民解放
8月16日,印尼总统佐科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时首次提出,将印尼首都从现在的雅加达迁到加里曼丹岛。十天后,佐科总统携部分内阁成员举行记者招待会,明确提出将首都迁往东加里曼丹省。根据參加佐科总统新闻发布会的东加里曼丹省长易斯兰透露,新首都的具体位置将是位于北佩纳扬巴塞尔县的桑博贾镇和库台卡塔内加拉县的瑟巴库镇。迁都计划正式出炉  为何选择上述地方为新首都所在地,佐科总统给出了五条理由。一是该地发生自然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