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自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成了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吃、穿、住、用都是由家庭供应的,同常生活中的问题也都是在家庭里解决的,因此,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因此,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4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特别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进一步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竞争H趋加剧,人员流动频繁,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许多情况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对孩子的影响极大,主要是无原则性高消费,家庭经济条件富裕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对待与安排。
家庭对金钱的态度和对花钱问题的处理,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他的理想与志趣。家庭的环境布置、生活方式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由于父母不正当的教育方武引起的,但这些父母本身还不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这就是许多家长感到困惑,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顺利进行,迫切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提出这些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问题作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摘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j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因此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在目自仃众多学生家庭中,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和学习成绩,丽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奠基作用、家长的一言行对小学生的发展起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小学生的心理具有熏陶作用。作为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健康成长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它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人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高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1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自仃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点,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5岁以[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同后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至3岁时,父亲就抱他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他的观察能力,3至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月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雨如大发明家爱迪尘.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影响和示范孩子的关键,能起到潜穆默化的作用。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无原则性的满足孩子的高消费
父母们对孩子的要求,甚至是一些不正当的要求一味满足,有求必应。孩子没有收入,但花钱却出奇大方。以压岁钱为例,有的孩子一到春节就得到几百元到上千元的压岁钱。大人的本意是爱孩子,结果孩子拿着这些钱随意挥霍,养成花钱如流水的坏习惯。再有就是互相攀比,家长对孩子的全方位满足,成为孩子显富、攀比的资本。如孩子过生日,本是平常事,现在花样不断更新的聚餐、舞会、郊游等,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生日礼物的档次也越来越高,似乎礼物轻重成了地位的砝码和交情的天平。
1.2 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
现在不少家长不注意对家庭环境的保护,对孩子影响很大。有一些家长不注意为孩子营造家庭的文化环境。现在一些现代味很浓的家庭中,各种家用电器、高档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却偏偏缺少书籍。电视、游戏机对孩子的负作用也很大,不少孩子整天与电视为伴,时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体会真实的世界和有益活动的乐趣,变得被动和缺乏想象力。目前,成人片几乎成为孩子认识社会的主要媒介。孩子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期与大人共同面对同一种媒介时,他们窥视了成人社会的几乎所有秘密。对此,孩子的第一个反映不是理解,而是模仿,那些早熟的迹象实际上是他们模仿成人世界的结果。再有就是家长人为造成的不良家庭环境。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时,毫无约束地聊天、听音乐、看电视、搓麻将,孩子无法静心学习。 1.3 家庭教养方式不科学
1.3.1 重分数轻能力
许多父母把家庭教育理解为知识教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是次要的。认为只有进重点中学、上大学,才能成才。因此,孩子的学习成为许多家庭的头等人事,’‘分数”成为家长与孩子嘴边旋到的最频繁的字眼,甚至孩子“考多少分”成为许多家庭气氛好坏的晴雨表。由于孩子一门心思学习,在家什么事都不干,因而缺少基本的生存能力。比如孩子参加军训、夏令营、旅游等集体活动,父母悄悄随从;孩子上考场全家压阵;孩子上大学父母宁可请假不上班也要护送到校、陪读等等。对孩子的坐活过度关心和照顾,以至有些子女到了大学都不会洗衣服、不懂整理。其实父母的这种包办实际上剥夺了他们学习独立做人、独立解决问题、积累生活经验和锻炼意志的机会。如果长期下去,独立意识会萎缩,而变成一个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犹如雏鹰禁止飞行,而只能成为一只小鸡一样,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又如何去面临复杂而严峻的现实生活呢?
1.3.2 重视身体,忽视心理
多数独生子女的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在饮食上追求“高精细”,盲目为孩子补充高蛋白、高营养,并满足孩子的各种饮食需求。然而“丰富的营养”并不等于“合理的营养”,许多孩子在“丰富营养”的浇灌下却长成“小胖子”或“小瘦子”;更有一些孩子养成了偏食、厌食的不良习惯。还有许多家长怕冻着孩子,早早地给孩子“捂起来”,生怕孩子得病。结果孩子反而弱不禁风,气候一有点变化,就容易患病。与此相反,许多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心却少之又少。孩子情绪长期低落,脾气暴躁时,父母却很少注意到。
1.3.3 缺乏民主
有些父母要求孩子不准玩水、不准看电视、不要上街、不准同异性交往、不准看小说、不准踢球等等,可以说在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有来自父母的不同程度的限制、干涉,甚至有的父母还会趁子女不在的时候偷偷去翻他们的抽屉,看他们的日记、书信一总之,父母们总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但孩子毕竟不同于成人,他们有自己的愿望、思想、生活经验,正因为有这种“孩子式”的思想,jJ '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心理世界和行为方式。所以用成人的规范去要求孩子,其教育效果也只能是事与愿违。
1.3.4 父母的错误示范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弱”容易吃亏,出于“怕吃亏”的心理,在教育孩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方面灌输一些诸如“人善被人欺”、“各人白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我保护”之道。此外,有些家长对他人疾苦、社会不平、弱势群体所持的“漠不关心的心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当碰到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发生纠纷时,只会指责别人不对,不会检讨自己的错误之处,甚至会对别人的孩子大打出手。这种教育方式是对孩子自私自利、明哲保身思想的培植、发展和放纵,是对孩子错误的推波助澜,也是造成孩子人格矮化和思想缺失、道德沧丧的根源。
2 对策与措施
2.1 在消费方面方面
2.1.1 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发扬传统美德
在我国历史上,历来把生活中的“勤俭”视为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人的德行修养的基础条件,即所谓“以俭养德”。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就是专门对儿子进行勤俭教育的家训。司马光引用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御孙的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在他看来,各种道德品质都不能离开俭。现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家庭,经济条件多数优于中国家庭,但他们在对孩子的培养上时刻不忘节俭教育。美国首富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自己的子女带来灾难”。由此可见,让孩子做到勤俭节约,这在消费教育中是不容忽视的。在这里,家长的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家庭教育责任观念强,品德教育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起了榜样作用。
2.1.2 教育孩子树立科学消费观和金钱观
孩子的消费行为有很大一部分受到家长余钱观的影响。在很多家庭旱,家长文化
水平高,经济条件也好,孩子在一个没有金钱欲望横流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积极向上,对金钱的需求不是那么的迫切和盲目。《茶花女》中有一句名言“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小学生是做金钱的主人,还是做没有钱的奴隶,反映了两种不同的金钱观。金钱观是对金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和人生观紧密相连的。现在的小学生将来要进入社会,成为国家公务员、经理、企业家,会直接成为金钱的支配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就开始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消费观念,对其个人事业成功,对我们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1.3 提高儿章的理财能力
理财能力是现代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直接关系到人一生中的
发展和幸福。在美国、日本等一些经济发达画家,都有专门机构负责学生的消费理财教育。而在我国,这方面的教育严重滞后,在许多地方甚至还是空白。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直接影响了子女的理财能力。理财能力是当代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赝,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这种能力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理财能力作为人格和独立意识的一部分的必要性。
2.2 在家庭环境方面
2.2.1 营造民主家庭教养氛围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应是民主教养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父母不任意干涉孩子的活动,但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爱护和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疏导和引导;父母严格要求孩子,但不苛求;遇事同孩子商量,但不把成人的意见强加给孩子。民主的教养态度使孩子形成亲切温和、情绪稳定和深思熟虑的性格;或者形成独立、直爽、积极、协作的性格。实践证明,营造民主教养的氛圈,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2.2 营造宁静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
家庭气氛对孩子性格有很重要的熏陶作用。通常有两种类型的家庭气氛:一 是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二是小吵不断,但有一定的感情依恋。生活在不同的家庭气氛中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宁静和谐的家庭气氛,使孩子感到安全
愉快,生活乐观,信心十足,待人和善。而气氛紧张的家庭,则使孩子长期在提心吊胆、极度不安中生活,形成忧郁、不信任感和情绪不安等性格特征。我们呼 吁这样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千万控制自己的感情,检点自己的言行,
处处为孩子作出楷模,努力营造宁静和谐的家庭气氛。
2.2.3 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氛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未成年孩子的精神支柱,父母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用以模仿的榜样。因此,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父母起着主导 作用:创造优美的文化环境。优美的文化环境并不是豪华的摆设,而是整洁、朴 素,营造教育气氛。营造家庭读书学习气氛,父母要以身作则,喜读书看报,追求新知识,用勤学精神影响孩子。如:平时可通过~起看书报,看电视节目与孩 子讲心得体会,或看法,训练说话能力;闲暇时间,~家人丌车出门,带孩子上 图书馆或书店,指导孩子借书买书读书,增长知识;或是经常和孩子~起动手,组装一些小玩艺;或带着孩子去公园,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这些集体活动的共同参与,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咆为两代人的心灵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同时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共同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磨合,相互 影响,相互学习,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在教养方式方面
2.3.1 父母应该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分数
孩子分数的高低并不能说明孩子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的高低并不看你分数的高低,而是看你多方面的的能力,分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孩子考试分数高,绝不说明孩子各个方面都好;翻过来,考试分数不高的孩子,也绝不能说明孩子别的方面都不行。一个人会发展,会变化。有些人在学校时的表现~般,以后的发展却非常出色。郭沫若初中的一张成绩单:语文55分,不及格。还有~门课更使人惊讶:修身,就是政治品德课,35分。两门课不及格。假如现在郭沫若在那个学校读书,肯定考不上高中,那么大学也考不上。你怎么能想到,一个初中语文不及格的人,后来成为~个大文豪!~个政治品德不及格的人,居然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政治家!袁隆平在西南大学时的学业成绩在班上仅相当于中等,但他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杂交水稻之父。所以,千万不要把考试分数高低当作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2.3.2 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
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的证是这种倾听。许多父母平时工作很忙,他们认为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浪费时间,是没有必要的。知心姐姐在她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通过母子间的交谈,父母得到的是生命的信息,而孩子得到的是人的自信。
这种平等,是心理上的平等,它让一个孩子从小体味到人的尊l。父母的倾听会使未成年的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联系,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也可以减少孩子的烦恼,更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认识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困扰孩子情绪的问题,让孩子过得轻松、快乐。
2.3.3 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心理环境
如果家长不转变原来那种只注重学习成绩的观念,孩子的压力只会越来越重,“徐力杀母”事件还可能会发生。因此,笔者认为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长以自身的行为和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让孩子在家里感到轻松、愉快,这样才能使孩子保持健康的、积极的情绪。
2.3.4 教育态度要民主
首先,家长对孩子文明、民主,孩子们喜欢自己的家长讲文明.懂礼貌,尊老爱幼。民主型的家长能允许孩子讲话,发表意见,哪怕是反对意见。其次,尊重孩子的想法、意愿和情感,不但不打骂孩子、侮辱孩子,而且不要把孩子的未来与自己拴在一起。再者,对孩子多放手,要放手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其实孩子一般都愿意帮父母做一些家务,只是父母不肯放手,怕给家里“添乱”,又耽误了学习,其实,只要放手让孩子多做几次,孩子就会越来越熟练。做一个“民主型”的家长,孩子会觉得你和蔼可亲、可接近,会对你的缺点更宽容,你的喜怒哀乐易感染孩子,也就会使家庭教育的效果更佳。
2.3.5 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
父母的一言行会成为子女效法的榜样,模范行动会成为教育子女的表率。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的: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
在你们(指父母)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
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指的就是父母经常在以自己的行为影响自己的孩子,并养成了他们大部分的行为举止,待人方式,说话腔调,解决问题的技巧等等。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也认为,孩子的行为举止和价值观90%来自父母的榜样,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因此,树立榜样是培养孩子最简单的手段,甚至在你不在孩子身边时,也能发挥作用。孩子只有看到你是怎么做的,才会听你是怎么说的。儿童青少年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他们的思想品德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富于理想和幻想,有强烈的上进心。
而榜样为儿童提供了思想言行规范要求的物化模式,它就好像一面镜子,在儿章心目中一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就能经常对照镜子检查自己,从而发现差距和不足,克服缺点,形成努力向上的动力。具体形象、鲜明生动的榜样最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模仿。由于父母与子女自然感情的亲密性,来自父母的榜样更易于使子女受到感染和激励,因而其教育的作用就更巨大、更深远。父母要做好榜样示范,就要靠实际行动来教育孩了,带动孩了。凡事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孩子遵守的行为规范,父母首先要遵守;特别是在父母言行有误时,千万木要回避,要立即纠正,这样就给孩子树立了勇于承认失误和改正错误的榜样。
3 结束语
总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那么,孩子的成长,就根本不是只靠教学制度的约束、老师的管理和学生的自觉,作为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也同样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家庭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才是当务之需。应该说,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是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堡垒,也是文化冲突的避风港。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响。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园文化充分的情感内化及熏陶。传统的文化家园模塑了各民族青年的深层气质,时代不断塑造着青年的共时个性。正是深层气质引导着个性,才使民族文化在各个特定时代各呈异彩。
参考文献
[1] 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陈鹤琴,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天娥,龚伦军.中小学生消费现状与消费教育[J].中国家庭教育,2008
[4] 李洪曾.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的模[J].中国家庭教育,2003
[5] 曹亚中,学习型家庭创建和推进[M].百家出版社,2003
[6] 赵忠心,丌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新局面[J].中国家庭教育,2004
[7] 杨秉毅,刘克君.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与研究[J].宁夏教育,2004
[8] 曾燕波,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自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成了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吃、穿、住、用都是由家庭供应的,同常生活中的问题也都是在家庭里解决的,因此,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因此,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成才,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4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特别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进一步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竞争H趋加剧,人员流动频繁,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许多情况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对孩子的影响极大,主要是无原则性高消费,家庭经济条件富裕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对待与安排。
家庭对金钱的态度和对花钱问题的处理,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他的理想与志趣。家庭的环境布置、生活方式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不可忽视的积极的或消极的作用。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由于父母不正当的教育方武引起的,但这些父母本身还不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这就是许多家长感到困惑,束手无策,一筹莫展,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顺利进行,迫切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提出这些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问题作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摘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j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因此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在目自仃众多学生家庭中,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和学习成绩,丽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奠基作用、家长的一言行对小学生的发展起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小学生的心理具有熏陶作用。作为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健康成长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它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人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高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1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自仃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点,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5岁以[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同后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至3岁时,父亲就抱他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他的观察能力,3至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月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雨如大发明家爱迪尘.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影响和示范孩子的关键,能起到潜穆默化的作用。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无原则性的满足孩子的高消费
父母们对孩子的要求,甚至是一些不正当的要求一味满足,有求必应。孩子没有收入,但花钱却出奇大方。以压岁钱为例,有的孩子一到春节就得到几百元到上千元的压岁钱。大人的本意是爱孩子,结果孩子拿着这些钱随意挥霍,养成花钱如流水的坏习惯。再有就是互相攀比,家长对孩子的全方位满足,成为孩子显富、攀比的资本。如孩子过生日,本是平常事,现在花样不断更新的聚餐、舞会、郊游等,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生日礼物的档次也越来越高,似乎礼物轻重成了地位的砝码和交情的天平。
1.2 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
现在不少家长不注意对家庭环境的保护,对孩子影响很大。有一些家长不注意为孩子营造家庭的文化环境。现在一些现代味很浓的家庭中,各种家用电器、高档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却偏偏缺少书籍。电视、游戏机对孩子的负作用也很大,不少孩子整天与电视为伴,时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体会真实的世界和有益活动的乐趣,变得被动和缺乏想象力。目前,成人片几乎成为孩子认识社会的主要媒介。孩子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期与大人共同面对同一种媒介时,他们窥视了成人社会的几乎所有秘密。对此,孩子的第一个反映不是理解,而是模仿,那些早熟的迹象实际上是他们模仿成人世界的结果。再有就是家长人为造成的不良家庭环境。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时,毫无约束地聊天、听音乐、看电视、搓麻将,孩子无法静心学习。 1.3 家庭教养方式不科学
1.3.1 重分数轻能力
许多父母把家庭教育理解为知识教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是次要的。认为只有进重点中学、上大学,才能成才。因此,孩子的学习成为许多家庭的头等人事,’‘分数”成为家长与孩子嘴边旋到的最频繁的字眼,甚至孩子“考多少分”成为许多家庭气氛好坏的晴雨表。由于孩子一门心思学习,在家什么事都不干,因而缺少基本的生存能力。比如孩子参加军训、夏令营、旅游等集体活动,父母悄悄随从;孩子上考场全家压阵;孩子上大学父母宁可请假不上班也要护送到校、陪读等等。对孩子的坐活过度关心和照顾,以至有些子女到了大学都不会洗衣服、不懂整理。其实父母的这种包办实际上剥夺了他们学习独立做人、独立解决问题、积累生活经验和锻炼意志的机会。如果长期下去,独立意识会萎缩,而变成一个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犹如雏鹰禁止飞行,而只能成为一只小鸡一样,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又如何去面临复杂而严峻的现实生活呢?
1.3.2 重视身体,忽视心理
多数独生子女的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在饮食上追求“高精细”,盲目为孩子补充高蛋白、高营养,并满足孩子的各种饮食需求。然而“丰富的营养”并不等于“合理的营养”,许多孩子在“丰富营养”的浇灌下却长成“小胖子”或“小瘦子”;更有一些孩子养成了偏食、厌食的不良习惯。还有许多家长怕冻着孩子,早早地给孩子“捂起来”,生怕孩子得病。结果孩子反而弱不禁风,气候一有点变化,就容易患病。与此相反,许多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心却少之又少。孩子情绪长期低落,脾气暴躁时,父母却很少注意到。
1.3.3 缺乏民主
有些父母要求孩子不准玩水、不准看电视、不要上街、不准同异性交往、不准看小说、不准踢球等等,可以说在孩子的方方面面都有来自父母的不同程度的限制、干涉,甚至有的父母还会趁子女不在的时候偷偷去翻他们的抽屉,看他们的日记、书信一总之,父母们总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但孩子毕竟不同于成人,他们有自己的愿望、思想、生活经验,正因为有这种“孩子式”的思想,jJ '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心理世界和行为方式。所以用成人的规范去要求孩子,其教育效果也只能是事与愿违。
1.3.4 父母的错误示范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弱”容易吃亏,出于“怕吃亏”的心理,在教育孩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方面灌输一些诸如“人善被人欺”、“各人白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我保护”之道。此外,有些家长对他人疾苦、社会不平、弱势群体所持的“漠不关心的心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当碰到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发生纠纷时,只会指责别人不对,不会检讨自己的错误之处,甚至会对别人的孩子大打出手。这种教育方式是对孩子自私自利、明哲保身思想的培植、发展和放纵,是对孩子错误的推波助澜,也是造成孩子人格矮化和思想缺失、道德沧丧的根源。
2 对策与措施
2.1 在消费方面方面
2.1.1 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发扬传统美德
在我国历史上,历来把生活中的“勤俭”视为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人的德行修养的基础条件,即所谓“以俭养德”。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就是专门对儿子进行勤俭教育的家训。司马光引用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御孙的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在他看来,各种道德品质都不能离开俭。现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家庭,经济条件多数优于中国家庭,但他们在对孩子的培养上时刻不忘节俭教育。美国首富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自己的子女带来灾难”。由此可见,让孩子做到勤俭节约,这在消费教育中是不容忽视的。在这里,家长的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家庭教育责任观念强,品德教育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起了榜样作用。
2.1.2 教育孩子树立科学消费观和金钱观
孩子的消费行为有很大一部分受到家长余钱观的影响。在很多家庭旱,家长文化
水平高,经济条件也好,孩子在一个没有金钱欲望横流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积极向上,对金钱的需求不是那么的迫切和盲目。《茶花女》中有一句名言“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小学生是做金钱的主人,还是做没有钱的奴隶,反映了两种不同的金钱观。金钱观是对金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和人生观紧密相连的。现在的小学生将来要进入社会,成为国家公务员、经理、企业家,会直接成为金钱的支配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就开始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消费观念,对其个人事业成功,对我们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1.3 提高儿章的理财能力
理财能力是现代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直接关系到人一生中的
发展和幸福。在美国、日本等一些经济发达画家,都有专门机构负责学生的消费理财教育。而在我国,这方面的教育严重滞后,在许多地方甚至还是空白。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直接影响了子女的理财能力。理财能力是当代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赝,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这种能力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理财能力作为人格和独立意识的一部分的必要性。
2.2 在家庭环境方面
2.2.1 营造民主家庭教养氛围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应是民主教养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父母不任意干涉孩子的活动,但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爱护和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疏导和引导;父母严格要求孩子,但不苛求;遇事同孩子商量,但不把成人的意见强加给孩子。民主的教养态度使孩子形成亲切温和、情绪稳定和深思熟虑的性格;或者形成独立、直爽、积极、协作的性格。实践证明,营造民主教养的氛圈,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2.2 营造宁静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
家庭气氛对孩子性格有很重要的熏陶作用。通常有两种类型的家庭气氛:一 是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二是小吵不断,但有一定的感情依恋。生活在不同的家庭气氛中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宁静和谐的家庭气氛,使孩子感到安全
愉快,生活乐观,信心十足,待人和善。而气氛紧张的家庭,则使孩子长期在提心吊胆、极度不安中生活,形成忧郁、不信任感和情绪不安等性格特征。我们呼 吁这样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千万控制自己的感情,检点自己的言行,
处处为孩子作出楷模,努力营造宁静和谐的家庭气氛。
2.2.3 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氛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未成年孩子的精神支柱,父母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用以模仿的榜样。因此,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父母起着主导 作用:创造优美的文化环境。优美的文化环境并不是豪华的摆设,而是整洁、朴 素,营造教育气氛。营造家庭读书学习气氛,父母要以身作则,喜读书看报,追求新知识,用勤学精神影响孩子。如:平时可通过~起看书报,看电视节目与孩 子讲心得体会,或看法,训练说话能力;闲暇时间,~家人丌车出门,带孩子上 图书馆或书店,指导孩子借书买书读书,增长知识;或是经常和孩子~起动手,组装一些小玩艺;或带着孩子去公园,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这些集体活动的共同参与,有利于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咆为两代人的心灵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同时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共同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磨合,相互 影响,相互学习,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在教养方式方面
2.3.1 父母应该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分数
孩子分数的高低并不能说明孩子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的高低并不看你分数的高低,而是看你多方面的的能力,分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孩子考试分数高,绝不说明孩子各个方面都好;翻过来,考试分数不高的孩子,也绝不能说明孩子别的方面都不行。一个人会发展,会变化。有些人在学校时的表现~般,以后的发展却非常出色。郭沫若初中的一张成绩单:语文55分,不及格。还有~门课更使人惊讶:修身,就是政治品德课,35分。两门课不及格。假如现在郭沫若在那个学校读书,肯定考不上高中,那么大学也考不上。你怎么能想到,一个初中语文不及格的人,后来成为~个大文豪!~个政治品德不及格的人,居然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政治家!袁隆平在西南大学时的学业成绩在班上仅相当于中等,但他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杂交水稻之父。所以,千万不要把考试分数高低当作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2.3.2 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
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的证是这种倾听。许多父母平时工作很忙,他们认为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浪费时间,是没有必要的。知心姐姐在她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通过母子间的交谈,父母得到的是生命的信息,而孩子得到的是人的自信。
这种平等,是心理上的平等,它让一个孩子从小体味到人的尊l。父母的倾听会使未成年的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联系,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也可以减少孩子的烦恼,更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认识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困扰孩子情绪的问题,让孩子过得轻松、快乐。
2.3.3 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心理环境
如果家长不转变原来那种只注重学习成绩的观念,孩子的压力只会越来越重,“徐力杀母”事件还可能会发生。因此,笔者认为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长以自身的行为和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让孩子在家里感到轻松、愉快,这样才能使孩子保持健康的、积极的情绪。
2.3.4 教育态度要民主
首先,家长对孩子文明、民主,孩子们喜欢自己的家长讲文明.懂礼貌,尊老爱幼。民主型的家长能允许孩子讲话,发表意见,哪怕是反对意见。其次,尊重孩子的想法、意愿和情感,不但不打骂孩子、侮辱孩子,而且不要把孩子的未来与自己拴在一起。再者,对孩子多放手,要放手让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其实孩子一般都愿意帮父母做一些家务,只是父母不肯放手,怕给家里“添乱”,又耽误了学习,其实,只要放手让孩子多做几次,孩子就会越来越熟练。做一个“民主型”的家长,孩子会觉得你和蔼可亲、可接近,会对你的缺点更宽容,你的喜怒哀乐易感染孩子,也就会使家庭教育的效果更佳。
2.3.5 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
父母的一言行会成为子女效法的榜样,模范行动会成为教育子女的表率。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的:父母“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
在你们(指父母)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
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指的就是父母经常在以自己的行为影响自己的孩子,并养成了他们大部分的行为举止,待人方式,说话腔调,解决问题的技巧等等。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也认为,孩子的行为举止和价值观90%来自父母的榜样,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因此,树立榜样是培养孩子最简单的手段,甚至在你不在孩子身边时,也能发挥作用。孩子只有看到你是怎么做的,才会听你是怎么说的。儿童青少年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他们的思想品德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富于理想和幻想,有强烈的上进心。
而榜样为儿童提供了思想言行规范要求的物化模式,它就好像一面镜子,在儿章心目中一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就能经常对照镜子检查自己,从而发现差距和不足,克服缺点,形成努力向上的动力。具体形象、鲜明生动的榜样最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模仿。由于父母与子女自然感情的亲密性,来自父母的榜样更易于使子女受到感染和激励,因而其教育的作用就更巨大、更深远。父母要做好榜样示范,就要靠实际行动来教育孩了,带动孩了。凡事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孩子遵守的行为规范,父母首先要遵守;特别是在父母言行有误时,千万木要回避,要立即纠正,这样就给孩子树立了勇于承认失误和改正错误的榜样。
3 结束语
总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承担的责任。那么,孩子的成长,就根本不是只靠教学制度的约束、老师的管理和学生的自觉,作为家庭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也同样是不可忽略的要素。家庭要配合学校、配合老师,扎扎实实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才是当务之需。应该说,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是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堡垒,也是文化冲突的避风港。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产生着潜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响。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园文化充分的情感内化及熏陶。传统的文化家园模塑了各民族青年的深层气质,时代不断塑造着青年的共时个性。正是深层气质引导着个性,才使民族文化在各个特定时代各呈异彩。
参考文献
[1] 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陈鹤琴,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天娥,龚伦军.中小学生消费现状与消费教育[J].中国家庭教育,2008
[4] 李洪曾.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的模[J].中国家庭教育,2003
[5] 曹亚中,学习型家庭创建和推进[M].百家出版社,2003
[6] 赵忠心,丌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新局面[J].中国家庭教育,2004
[7] 杨秉毅,刘克君.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与研究[J].宁夏教育,2004
[8] 曾燕波,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