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伍慧明的作品《骨》中,美籍华人对祖国饮食态度的变化,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代华裔对中国饮食为绝对推崇;第二代华裔的态度变成忠实的眷恋;第三代华裔则转为矛盾的接受。思乡情结、落叶归根是第一代华裔对中国饮食绝对推崇的思想原因;推崇祖国饮食,遵循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礼节导致第二代华裔忠实眷恋中国饮食;时代的不同、文化的变异以及对唐人街鲑鱼巷的厌弃,形成第三代华裔对中国饮食矛盾接受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分析作者对华裔文化身份认同的解决方案:求同存异、和谐融合。
关键词:《骨》 华裔美国人 中国饮食 身份认同 困境
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华裔在离开中国之后在美国社会的生存状态诉求,他们一方面在中西文化冲突之下艰难地生存,另一方面在香蕉人的标签下努力拼搏,力图“洗白”。美国华裔既追求在异乡的生存权,也不放弃在异乡的归属感。众多的学者已就华裔文学的两大主题从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等角度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出现较多的意向是食物。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是指由饮食物质文化、技术文化、意识文化等反映的植根于中华文化的饮食思想和观念。①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的作品中屡有提及。著名的华裔作家伍慧明的《骨》就是一部在整本小说中透露出浓厚的中国饮食文化的著作。读者可以清晰地通过文中涉及的各种食物,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华裔的影响以及历代华裔对待中国食物的态度的变迁,从而看出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寻求身份认同的矛盾和复杂的内心挣扎。
一、第一代华裔:绝对的推崇
书中以梁爷爷为代表的第一代华裔对中国食物的态度是深入骨髓的绝对推崇。作者虽然在文中对第一代华裔着墨不多,读者仍然可以从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婚丧嫁娶等活动中管中窥豹。
生活在唐人街的老华裔大多是光棍汉,他们住在“三藩公寓”,喜欢去街口的“大叔小吃店”吃着“炸混沌”“叉烧包”“肉馅饼”;掏着鸡内脏;喝着“虎骨酒”、草药泡的酒,完全的中国口味。在这些老人的认知里,还是中国的食物合自己的胃口,他们下中国象棋,喝中国传统的药酒,吃蔬菜。他们并没有因为生活在美国而对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做出丝毫的调整。
第一代华裔对中国传统饮食的执着还体现在婚丧嫁娶、节庆宴会的准备和礼仪上。梁爷爷去世时后人供奉橘子之类的祭祀品,分吃葬礼上的糖果,清明节去祭拜先人时的祭品也是“一堆橘子、一条干鱼、一只鸡和几块蒸好的糯米糕”②,在这里,西餐和他们彻底绝缘。这是一个讲中文吃中餐讲中国礼仪的世界。这个世界仅存在美国的一条小小的唐人街上,他们固守着多年来的传统,并没有因为身在异乡而有丝毫的改变。在梁爷爷为代表的第一代华裔身上,读者只看到华裔的生存挣扎,没有任何的带有异乡归属感的身份认同。
二、第二代华裔:忠实的眷恋
以母亲和利昂为代表的第二代华裔,仍然推崇中国饮食,遵循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礼节。
母亲总是在重大的场合准备丰盛的中餐。他们习惯炒菜时加姜和蒜,喜欢吃咸鱼、腌萝卜、干红枣、米饭、鹌鹑、牛舌头、苦瓜和燕窝粥等中国味浓郁的食物。在鲑鱼巷的华裔大多从事餐饮行业的工作:开饭店、办面条厂、经营猪肉铺、卖炸饺子等。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尽管他们客居他乡,但是口味不曾改变,民以食为天的观念丝毫不会动摇。
中国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向来很重视“医食同源”“药膳合一”,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烹成各种美味的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③母亲和利昂坚守中国饮食中的“医食同源”理念。在母亲的观念里,中餐是最有营养的、最好的食物。她为了修复和利昂的关系,为他精心准备的食物是人参和金银花熬制的排骨汤,并同时为女儿女婿打包。
华裔习惯按照中国人的餐饮节庆礼仪生活。在新年举行特有的仪式上,“他们总是摆上一桌宴席敬奉神仙:酒、水果、一只鸡和一条鱼,还有几个馒头”。在母亲看来,莱拉不同父母商量偷偷结婚,并不打算举行婚宴仪式的行为不仅大逆不道,而且名不正言不顺;安娜的葬礼要订“一种有馅的中式点心”;利昂在和鲁西诺谈好合伙生意时,他“买回来一整只鸭子和一磅烤乳猪”来庆祝。这些充分地说明中式饮食在第二代华裔的观念里有着根深蒂固的重要地位。
三、第三代华裔:接受、逃离、矛盾的接受
对于中国的传统饮食和与之相关的礼仪,以莱拉为代表的三姐妹的态度迥然不同,她们要么部分接受、要么部分厌弃,要么彻底厌弃,非常矛盾。
(一)乐于接受的安娜:离世
文中的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安娜,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她懂得体贴长辈,安慰父亲,孝顺母亲,甚至乐于接受一切中国食物。莱拉认为“她是我和尼娜的混合物”。
安娜爱帮大人拔鸡毛,喜欢碰猪耳朵,看猪鼻子和牛舌头。她找个华裔男朋友,吃着中餐,仿佛一切都不错,直到后来她和男友被迫分手。于是,文中唯一一个非常喜欢、乐意接受中餐的华裔自杀了。按照大姐莱拉的理
解,安娜想要逃离并结束她所面临的矛盾和痛苦。作者从一个侧面暗示读者,在中美交汇水土不服的边缘地带,
一味地传承中国式的文化行不通,终将会被淘汰出局。
(二)彻底厌弃的尼娜:逃离
尼娜是文中最叛逆也最“美国”化的一个新生代华裔。她对一切中式的东西充满了厌弃。她离家出走,讨厌中餐聚会,拒绝吃中式食物。拿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喜欢三根齿的叉子。也许这挺可笑,可我现在几乎不再用筷子了。在家里我也用是叉子在盘子里吃米饭,我现在只用筷子插头发”。
这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加速白化,她不承认中国是自己的故土,甚至觉得满眼都是中国人很奇怪,她因为工作关系吃二十七天的中餐便觉得是在受苦,坚持要在美国餐厅吃点好的。在她看来,中餐只是承载她沉重苦难的填饱肚皮的食物,是不得不吃的东西,而西餐却是美味,吃西餐可以令她放松、开心,甚至可以和侍者调情。 这种对中国饮食完全的厌弃态度足以说明新生代的华裔试图摆脱自己华裔的枷锁,努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然而,她的这种逃离并没有使她摆脱华裔的身份,照样有人问她是不是中国人,她赖以生存的工作也必须和中国人打交道。尼娜努力的结果尽管尚待加强,但是她的态度向来坚决。这代表了新生代的美国华裔正在寻找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途径。
(三)部分接受的莱拉:矛盾
莱拉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态度是最矛盾的。一方面,对于母亲把她们心爱的宠物鸽子鸟做成食物的行为极端不认同,另一方面她觉得梁爷爷葬礼上的糖果不能不吃。在母亲列举她爱吃的中餐时,私下里向妹妹抗议“我的口味已经改变了”。可是当母亲给她装上人参汤时,她尽管觉得“人参汤黑得像泡了两天的茶一样”,尽管“这汤的味道苦而绵长”,她还是一口气喝掉了。并且,在母亲的坚持下,她还给丈夫带了一份。
莱拉不认同利昂的喝酒方式。“他用他的饭碗喝,样子就像喝热汤一样。但到了饭快吃完的时候,他又像和凉茶一样大口把酒喝完了。”莱拉反复提到利昂喝酒的器具和喝酒的样子,这一点其实和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餐具和菜式般配的理念不谋而合。
莱拉也不认同妈妈吸吮“鸽子身上剩下的部分美味:脖子、背和脑袋”这种吃法,她把别人送的装五香和芥末的罐子也扔掉了。然而,在迎接利昂回家时,她带着全家吃了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尼娜请她在美国餐厅里吃饭,莱拉反而觉得很奇怪。在她的观念里,重要的时刻,郑重的场合还是要吃中式餐的。然而,她最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吃了一餐美国饭。读者可以看出,在这些矛盾中,莱拉形成了对两个世界较成熟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尽管矛盾,她仍然力求达到双方的平衡。
这就是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形成的身份诉求、双重身份,在矛盾中寻求平衡。
四、造成华裔对待中国饮食态度迥异态度成因
几代华裔对待中国饮食的态度迥然不同。如果说梁爷爷那一代人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口味的话,在母亲和利昂的身上体现的同样是牢不可破的中国饮食观念和传统礼仪,尽管他们也会偶尔喝喝洋酒、喝点咖啡;而在新生代的华裔身上,他们的这种中国饮食观念和习俗礼仪的传承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痕和缺口。这些截然不同的态度,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和现实的因素。
(一)中国人落叶归根的老一辈思想:口味与坚守
法国知名食物研究专家布里亚·萨瓦兰在他的名著《味觉生理学》中明确指出:“告诉我你吃什么东西,我就可以说出你是什么人。”民族性食物选择与差异不仅仅是族群身份的象征,而且民族饮食文化完全可以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④由此可见,我们是什么人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食物。
第一代华裔留在美国本不是他们个人的意愿,而是历史所造、现实所迫。美国人对华裔的排斥通过《排华法案》达到合法化。第一代华裔整日挣扎在贫困线上,根本无法和白人、美国本土的居民有接触,他们固守在唐人街的华人小圈子里生活、劳作。因此,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携骨回国,落叶归根。在美国式生活和他们的生活背道而驰的时候,他们的思乡情结日益加重,主要就体现在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固守和传承上。于是,这一辈的华裔们固步自封,秉承中国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在异国他乡仍然过着纯中国式的生活。
(二)中式思维和生活方式:念旧与习惯
以母亲和利昂为代表的第二代华裔的根仍然是中国,他们在中国出生、长大,然后才来到美国。第二代华裔秉承中国式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但凡是华裔文学,我们不难发现,华裔的工作大多都和最基本的吃穿用相联系如洗衣店、小饭馆、小吃摊等。这种工作既繁琐卑微,又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收入较低。华裔们整日为了谋生和养孩子奔波劳碌,没有太多的时间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他们利用宴会联络华人之间的感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中国饮食文化活动。尽管他们已在美国生活多年,但是他们还坚称“我们永远首先都是中国人”。第二代华裔身在美国,却仍然依照中国的固有观念行事。
这种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决定了第一二代华裔即使生活在美国,照样过的是中国式的生活,他们甚至过得比在中国的生活更加艰辛,因为缺乏了纯中国的“营养”。
(三)中美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冲击与矛盾
“食物背后代表的是一个民族,食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撑起族群划分的边界。”⑤由于中美文化的不同和冲突,使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么对中式餐饮全盘接受,要么厌弃,全盘否定。
1.夹缝中的冲击
第三代华裔出生于美国,成长于美国。他们吃着中国式的食物,受的却是美国式的教育,从而使他们对于中式饮食既接受又厌弃。他们不认同父母的观念,什么都能做成食物,诸如他们视为宠物的鸽子鸟和青蛙、动物身上奇怪的部位如牛尾、猪头、牛舌头等。中国式的家庭让他们明白这些是可以食用的东西,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美国式的教育使他们觉得母亲认为的某些美味特别怪异。这深刻地体现出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对第三代华裔的身份认同和观念认同的冲击。正如尼娜所说:“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也不想走进我们的世界中来。我们得一直生活在他们的世界中,而他们连一点点都不能改变。”
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中,还包括讲究餐具与菜式“般配”的习惯,固素有“美食不如美器”的说法。文中提到利昂在聚餐中的饮酒方式是粗鄙和随意的。这一点和中国人的饮食观念迥然不用。中国的饮食强调“美食不如美器”,利昂却教女儿用茶碗、饭碗喝酒。这种生活方式令人不敢苟同。由此可见,女儿们对中国式饮食的排斥,除了有文化的冲击息息相关之外,还与第二代华裔固有的饮食陋习密不可分。
2.文化碰撞的断层
文化和社会是不能隔离的。华裔们尤其是第三代华裔生活在缺乏中国养分的美国,他们固有的饮食观念和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美国文化的冲击,而他们本身的饮食观念和习惯的传承也会有所变化。从第一第二代华裔身上,读者可以体会到浓厚的中式饮食思维观念,包括烹饪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和饮食民俗等等,尤其是“医食同源”“药膳合一”的观念。 中国的饮食十分注重医疗保健。第一第二代华裔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虎骨酒、药草炖汤。文中母亲多次劝女儿喝中式汤,少吃美国餐,甚至由于熬得药膳太多,以至于她身上总是有一股浓浓的“干金银花梗和苦涩的人参的味道”。可惜的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下一代对“医食同源”这一饮食观念的认同。莱拉觉得人参汤不仅色泽难看,还难以下咽,她们对于母亲精心制作的燕窝汤也只认为是“燕子的口水”,只是出于不让妈妈难过才喝下的。
不言而喻,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第三代华裔的身上出现断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认同、不理解、不接受的局面和范围会更加加剧。
(四)饮食环境的变化:对唐人街鲑鱼巷的厌弃
第三代华裔对中国式饮食的矛盾态度,还和他们的饮食环境休戚相关。他们从小生活在唐人街的鲑鱼巷,这是一个远离美国主流世界的“贫民窟”。父母每天为了生计奔波劳碌,从事诸如餐馆跑堂工之类的繁琐而低薪的工作。他们经常在饭桌上谈论钱,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周围的环境脏乱差。遇到婚丧嫁娶、新年宴会或聚会时,一定要围坐一个大圆桌,聊天,和不熟悉的人喝酒吃饭,这些饮食的礼仪在第三代华裔们看来,是枯燥乏味、毫无意义的。
与其说她们厌弃中式饮食,倒不如说她们是渴望脱离那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饮食环境,对贫穷落后生活方式的厌弃。毕竟,在她们看来,那些饮食观念和礼仪都是和贫困、粗鄙落后联系在一起的。
《骨》描写在父母所代表东方文化的恩威观念中,三个女儿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而走上了或自杀、或崩溃、或彻底反叛的道路。当亲情之爱以“同类相食”的残忍形式出现时,既牺牲了父母生活的幸福,也牺牲了孩子人生道路选择的自由,让美国华裔家庭陷入了无穷尽的痛苦循环中。{6}
文中主人公莱拉多次提到她渴望逃离鲑鱼巷,重过自己的新的生活,试图忘掉过去。在她采买的食物清单中,可以有果汁、牛奶、面包、薯片,就是没有诸如青蛙鸽子之类的食物。她一遍一遍地往返于鲑鱼巷与新家之间,除了安抚父母,一刻也不肯在鲑鱼巷停留。尼娜甚至不愿意回来。姐妹俩的共识是“在唐人街,你只能谈现实的事情;而在美国餐厅里,那里的气氛可以让你忘掉那些事情”。因此,她们拒绝中式饮食,就是在和过去的饮食环境挥手再见。
五、结语
饮食涉及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方各面。饮食折射出华裔美国人在文化身份诉求中的态度和矛盾。透过伍慧明的《骨》,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饮食对于各个时代华裔的影响。通过他们对待中国饮食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读者可以深入到华裔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第一第二代华裔在异国他乡艰难的求生诉求,第三代华裔及新生代华裔在中美两国文化剧烈冲击下的身份诉求与社会认同诉求的双重矛盾,他们不断地挣扎,试图冲破重重障碍,在夹缝中寻求新生。由此可见,“他们从一味地拒绝排斥一种文化升华到了从两种文化之中建立第三种文化,即非纯粹的母国文化亦非纯粹的美国主流文化,而是超越了叙事与反叙事的二元对立的话语了的第三种文化立场。他们既不一味地排斥自己的中国文化背景,也不盲目崇拜白人文化,而是坦然地承认自己的双重文化背景,清醒地认识到拥有两种文化背景的优势,以正常、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面对他们的独特生活”{7}。长此以往,正如总序中陆薇认为的那样,“她(较理想的人物形象莱拉)再也不是那个对中国文化一味反抗,不顾一切地要与西方文化认同的女孩”{8},他们会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理性的社会观念。
① 张少飞:《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43页。
② [美]伍慧明:《骨》,吴冰、张子清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第60页。(文中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此
版本,故不再另注)
③ 杨丽:《试析饮食文化特色旅游》,《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1年第2期,第43页。
④⑤ 周鸿承:《论中国饮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遗问题》,《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2年第3期,第8页,第10页。
{6} 梁燕丽、江映林:《美国华裔文学的“食物”小叙事》,《文艺争鸣》2013年第2期,第190页。
{7}{8} 陆薇:《全球化语境中跨界的华裔美国文学》,《思想文综》2005年第9期,第44页,第49页。
关键词:《骨》 华裔美国人 中国饮食 身份认同 困境
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华裔在离开中国之后在美国社会的生存状态诉求,他们一方面在中西文化冲突之下艰难地生存,另一方面在香蕉人的标签下努力拼搏,力图“洗白”。美国华裔既追求在异乡的生存权,也不放弃在异乡的归属感。众多的学者已就华裔文学的两大主题从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等角度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出现较多的意向是食物。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是指由饮食物质文化、技术文化、意识文化等反映的植根于中华文化的饮食思想和观念。①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的作品中屡有提及。著名的华裔作家伍慧明的《骨》就是一部在整本小说中透露出浓厚的中国饮食文化的著作。读者可以清晰地通过文中涉及的各种食物,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华裔的影响以及历代华裔对待中国食物的态度的变迁,从而看出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寻求身份认同的矛盾和复杂的内心挣扎。
一、第一代华裔:绝对的推崇
书中以梁爷爷为代表的第一代华裔对中国食物的态度是深入骨髓的绝对推崇。作者虽然在文中对第一代华裔着墨不多,读者仍然可以从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婚丧嫁娶等活动中管中窥豹。
生活在唐人街的老华裔大多是光棍汉,他们住在“三藩公寓”,喜欢去街口的“大叔小吃店”吃着“炸混沌”“叉烧包”“肉馅饼”;掏着鸡内脏;喝着“虎骨酒”、草药泡的酒,完全的中国口味。在这些老人的认知里,还是中国的食物合自己的胃口,他们下中国象棋,喝中国传统的药酒,吃蔬菜。他们并没有因为生活在美国而对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做出丝毫的调整。
第一代华裔对中国传统饮食的执着还体现在婚丧嫁娶、节庆宴会的准备和礼仪上。梁爷爷去世时后人供奉橘子之类的祭祀品,分吃葬礼上的糖果,清明节去祭拜先人时的祭品也是“一堆橘子、一条干鱼、一只鸡和几块蒸好的糯米糕”②,在这里,西餐和他们彻底绝缘。这是一个讲中文吃中餐讲中国礼仪的世界。这个世界仅存在美国的一条小小的唐人街上,他们固守着多年来的传统,并没有因为身在异乡而有丝毫的改变。在梁爷爷为代表的第一代华裔身上,读者只看到华裔的生存挣扎,没有任何的带有异乡归属感的身份认同。
二、第二代华裔:忠实的眷恋
以母亲和利昂为代表的第二代华裔,仍然推崇中国饮食,遵循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礼节。
母亲总是在重大的场合准备丰盛的中餐。他们习惯炒菜时加姜和蒜,喜欢吃咸鱼、腌萝卜、干红枣、米饭、鹌鹑、牛舌头、苦瓜和燕窝粥等中国味浓郁的食物。在鲑鱼巷的华裔大多从事餐饮行业的工作:开饭店、办面条厂、经营猪肉铺、卖炸饺子等。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尽管他们客居他乡,但是口味不曾改变,民以食为天的观念丝毫不会动摇。
中国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向来很重视“医食同源”“药膳合一”,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烹成各种美味的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③母亲和利昂坚守中国饮食中的“医食同源”理念。在母亲的观念里,中餐是最有营养的、最好的食物。她为了修复和利昂的关系,为他精心准备的食物是人参和金银花熬制的排骨汤,并同时为女儿女婿打包。
华裔习惯按照中国人的餐饮节庆礼仪生活。在新年举行特有的仪式上,“他们总是摆上一桌宴席敬奉神仙:酒、水果、一只鸡和一条鱼,还有几个馒头”。在母亲看来,莱拉不同父母商量偷偷结婚,并不打算举行婚宴仪式的行为不仅大逆不道,而且名不正言不顺;安娜的葬礼要订“一种有馅的中式点心”;利昂在和鲁西诺谈好合伙生意时,他“买回来一整只鸭子和一磅烤乳猪”来庆祝。这些充分地说明中式饮食在第二代华裔的观念里有着根深蒂固的重要地位。
三、第三代华裔:接受、逃离、矛盾的接受
对于中国的传统饮食和与之相关的礼仪,以莱拉为代表的三姐妹的态度迥然不同,她们要么部分接受、要么部分厌弃,要么彻底厌弃,非常矛盾。
(一)乐于接受的安娜:离世
文中的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安娜,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她懂得体贴长辈,安慰父亲,孝顺母亲,甚至乐于接受一切中国食物。莱拉认为“她是我和尼娜的混合物”。
安娜爱帮大人拔鸡毛,喜欢碰猪耳朵,看猪鼻子和牛舌头。她找个华裔男朋友,吃着中餐,仿佛一切都不错,直到后来她和男友被迫分手。于是,文中唯一一个非常喜欢、乐意接受中餐的华裔自杀了。按照大姐莱拉的理
解,安娜想要逃离并结束她所面临的矛盾和痛苦。作者从一个侧面暗示读者,在中美交汇水土不服的边缘地带,
一味地传承中国式的文化行不通,终将会被淘汰出局。
(二)彻底厌弃的尼娜:逃离
尼娜是文中最叛逆也最“美国”化的一个新生代华裔。她对一切中式的东西充满了厌弃。她离家出走,讨厌中餐聚会,拒绝吃中式食物。拿她自己的话来说,“我喜欢三根齿的叉子。也许这挺可笑,可我现在几乎不再用筷子了。在家里我也用是叉子在盘子里吃米饭,我现在只用筷子插头发”。
这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加速白化,她不承认中国是自己的故土,甚至觉得满眼都是中国人很奇怪,她因为工作关系吃二十七天的中餐便觉得是在受苦,坚持要在美国餐厅吃点好的。在她看来,中餐只是承载她沉重苦难的填饱肚皮的食物,是不得不吃的东西,而西餐却是美味,吃西餐可以令她放松、开心,甚至可以和侍者调情。 这种对中国饮食完全的厌弃态度足以说明新生代的华裔试图摆脱自己华裔的枷锁,努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然而,她的这种逃离并没有使她摆脱华裔的身份,照样有人问她是不是中国人,她赖以生存的工作也必须和中国人打交道。尼娜努力的结果尽管尚待加强,但是她的态度向来坚决。这代表了新生代的美国华裔正在寻找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途径。
(三)部分接受的莱拉:矛盾
莱拉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态度是最矛盾的。一方面,对于母亲把她们心爱的宠物鸽子鸟做成食物的行为极端不认同,另一方面她觉得梁爷爷葬礼上的糖果不能不吃。在母亲列举她爱吃的中餐时,私下里向妹妹抗议“我的口味已经改变了”。可是当母亲给她装上人参汤时,她尽管觉得“人参汤黑得像泡了两天的茶一样”,尽管“这汤的味道苦而绵长”,她还是一口气喝掉了。并且,在母亲的坚持下,她还给丈夫带了一份。
莱拉不认同利昂的喝酒方式。“他用他的饭碗喝,样子就像喝热汤一样。但到了饭快吃完的时候,他又像和凉茶一样大口把酒喝完了。”莱拉反复提到利昂喝酒的器具和喝酒的样子,这一点其实和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餐具和菜式般配的理念不谋而合。
莱拉也不认同妈妈吸吮“鸽子身上剩下的部分美味:脖子、背和脑袋”这种吃法,她把别人送的装五香和芥末的罐子也扔掉了。然而,在迎接利昂回家时,她带着全家吃了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尼娜请她在美国餐厅里吃饭,莱拉反而觉得很奇怪。在她的观念里,重要的时刻,郑重的场合还是要吃中式餐的。然而,她最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吃了一餐美国饭。读者可以看出,在这些矛盾中,莱拉形成了对两个世界较成熟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尽管矛盾,她仍然力求达到双方的平衡。
这就是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形成的身份诉求、双重身份,在矛盾中寻求平衡。
四、造成华裔对待中国饮食态度迥异态度成因
几代华裔对待中国饮食的态度迥然不同。如果说梁爷爷那一代人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口味的话,在母亲和利昂的身上体现的同样是牢不可破的中国饮食观念和传统礼仪,尽管他们也会偶尔喝喝洋酒、喝点咖啡;而在新生代的华裔身上,他们的这种中国饮食观念和习俗礼仪的传承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痕和缺口。这些截然不同的态度,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和现实的因素。
(一)中国人落叶归根的老一辈思想:口味与坚守
法国知名食物研究专家布里亚·萨瓦兰在他的名著《味觉生理学》中明确指出:“告诉我你吃什么东西,我就可以说出你是什么人。”民族性食物选择与差异不仅仅是族群身份的象征,而且民族饮食文化完全可以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④由此可见,我们是什么人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食物。
第一代华裔留在美国本不是他们个人的意愿,而是历史所造、现实所迫。美国人对华裔的排斥通过《排华法案》达到合法化。第一代华裔整日挣扎在贫困线上,根本无法和白人、美国本土的居民有接触,他们固守在唐人街的华人小圈子里生活、劳作。因此,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携骨回国,落叶归根。在美国式生活和他们的生活背道而驰的时候,他们的思乡情结日益加重,主要就体现在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固守和传承上。于是,这一辈的华裔们固步自封,秉承中国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在异国他乡仍然过着纯中国式的生活。
(二)中式思维和生活方式:念旧与习惯
以母亲和利昂为代表的第二代华裔的根仍然是中国,他们在中国出生、长大,然后才来到美国。第二代华裔秉承中国式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但凡是华裔文学,我们不难发现,华裔的工作大多都和最基本的吃穿用相联系如洗衣店、小饭馆、小吃摊等。这种工作既繁琐卑微,又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收入较低。华裔们整日为了谋生和养孩子奔波劳碌,没有太多的时间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他们利用宴会联络华人之间的感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中国饮食文化活动。尽管他们已在美国生活多年,但是他们还坚称“我们永远首先都是中国人”。第二代华裔身在美国,却仍然依照中国的固有观念行事。
这种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决定了第一二代华裔即使生活在美国,照样过的是中国式的生活,他们甚至过得比在中国的生活更加艰辛,因为缺乏了纯中国的“营养”。
(三)中美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冲击与矛盾
“食物背后代表的是一个民族,食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撑起族群划分的边界。”⑤由于中美文化的不同和冲突,使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么对中式餐饮全盘接受,要么厌弃,全盘否定。
1.夹缝中的冲击
第三代华裔出生于美国,成长于美国。他们吃着中国式的食物,受的却是美国式的教育,从而使他们对于中式饮食既接受又厌弃。他们不认同父母的观念,什么都能做成食物,诸如他们视为宠物的鸽子鸟和青蛙、动物身上奇怪的部位如牛尾、猪头、牛舌头等。中国式的家庭让他们明白这些是可以食用的东西,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美国式的教育使他们觉得母亲认为的某些美味特别怪异。这深刻地体现出中美两种不同的文化对第三代华裔的身份认同和观念认同的冲击。正如尼娜所说:“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也不想走进我们的世界中来。我们得一直生活在他们的世界中,而他们连一点点都不能改变。”
中国传统的饮食习俗中,还包括讲究餐具与菜式“般配”的习惯,固素有“美食不如美器”的说法。文中提到利昂在聚餐中的饮酒方式是粗鄙和随意的。这一点和中国人的饮食观念迥然不用。中国的饮食强调“美食不如美器”,利昂却教女儿用茶碗、饭碗喝酒。这种生活方式令人不敢苟同。由此可见,女儿们对中国式饮食的排斥,除了有文化的冲击息息相关之外,还与第二代华裔固有的饮食陋习密不可分。
2.文化碰撞的断层
文化和社会是不能隔离的。华裔们尤其是第三代华裔生活在缺乏中国养分的美国,他们固有的饮食观念和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美国文化的冲击,而他们本身的饮食观念和习惯的传承也会有所变化。从第一第二代华裔身上,读者可以体会到浓厚的中式饮食思维观念,包括烹饪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和饮食民俗等等,尤其是“医食同源”“药膳合一”的观念。 中国的饮食十分注重医疗保健。第一第二代华裔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虎骨酒、药草炖汤。文中母亲多次劝女儿喝中式汤,少吃美国餐,甚至由于熬得药膳太多,以至于她身上总是有一股浓浓的“干金银花梗和苦涩的人参的味道”。可惜的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下一代对“医食同源”这一饮食观念的认同。莱拉觉得人参汤不仅色泽难看,还难以下咽,她们对于母亲精心制作的燕窝汤也只认为是“燕子的口水”,只是出于不让妈妈难过才喝下的。
不言而喻,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第三代华裔的身上出现断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认同、不理解、不接受的局面和范围会更加加剧。
(四)饮食环境的变化:对唐人街鲑鱼巷的厌弃
第三代华裔对中国式饮食的矛盾态度,还和他们的饮食环境休戚相关。他们从小生活在唐人街的鲑鱼巷,这是一个远离美国主流世界的“贫民窟”。父母每天为了生计奔波劳碌,从事诸如餐馆跑堂工之类的繁琐而低薪的工作。他们经常在饭桌上谈论钱,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周围的环境脏乱差。遇到婚丧嫁娶、新年宴会或聚会时,一定要围坐一个大圆桌,聊天,和不熟悉的人喝酒吃饭,这些饮食的礼仪在第三代华裔们看来,是枯燥乏味、毫无意义的。
与其说她们厌弃中式饮食,倒不如说她们是渴望脱离那种在贫困线上挣扎的饮食环境,对贫穷落后生活方式的厌弃。毕竟,在她们看来,那些饮食观念和礼仪都是和贫困、粗鄙落后联系在一起的。
《骨》描写在父母所代表东方文化的恩威观念中,三个女儿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而走上了或自杀、或崩溃、或彻底反叛的道路。当亲情之爱以“同类相食”的残忍形式出现时,既牺牲了父母生活的幸福,也牺牲了孩子人生道路选择的自由,让美国华裔家庭陷入了无穷尽的痛苦循环中。{6}
文中主人公莱拉多次提到她渴望逃离鲑鱼巷,重过自己的新的生活,试图忘掉过去。在她采买的食物清单中,可以有果汁、牛奶、面包、薯片,就是没有诸如青蛙鸽子之类的食物。她一遍一遍地往返于鲑鱼巷与新家之间,除了安抚父母,一刻也不肯在鲑鱼巷停留。尼娜甚至不愿意回来。姐妹俩的共识是“在唐人街,你只能谈现实的事情;而在美国餐厅里,那里的气氛可以让你忘掉那些事情”。因此,她们拒绝中式饮食,就是在和过去的饮食环境挥手再见。
五、结语
饮食涉及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方各面。饮食折射出华裔美国人在文化身份诉求中的态度和矛盾。透过伍慧明的《骨》,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饮食对于各个时代华裔的影响。通过他们对待中国饮食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读者可以深入到华裔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到第一第二代华裔在异国他乡艰难的求生诉求,第三代华裔及新生代华裔在中美两国文化剧烈冲击下的身份诉求与社会认同诉求的双重矛盾,他们不断地挣扎,试图冲破重重障碍,在夹缝中寻求新生。由此可见,“他们从一味地拒绝排斥一种文化升华到了从两种文化之中建立第三种文化,即非纯粹的母国文化亦非纯粹的美国主流文化,而是超越了叙事与反叙事的二元对立的话语了的第三种文化立场。他们既不一味地排斥自己的中国文化背景,也不盲目崇拜白人文化,而是坦然地承认自己的双重文化背景,清醒地认识到拥有两种文化背景的优势,以正常、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面对他们的独特生活”{7}。长此以往,正如总序中陆薇认为的那样,“她(较理想的人物形象莱拉)再也不是那个对中国文化一味反抗,不顾一切地要与西方文化认同的女孩”{8},他们会在现实生活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理性的社会观念。
① 张少飞:《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43页。
② [美]伍慧明:《骨》,吴冰、张子清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版,第60页。(文中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此
版本,故不再另注)
③ 杨丽:《试析饮食文化特色旅游》,《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1年第2期,第43页。
④⑤ 周鸿承:《论中国饮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遗问题》,《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2年第3期,第8页,第10页。
{6} 梁燕丽、江映林:《美国华裔文学的“食物”小叙事》,《文艺争鸣》2013年第2期,第190页。
{7}{8} 陆薇:《全球化语境中跨界的华裔美国文学》,《思想文综》2005年第9期,第44页,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