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习题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t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以习题为载体,将数学概念进行二次提升
  数学概念二次提升指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巩固提升的过程,其目的是在巩固中理解概念的本质,感悟数学思想,并将数学思想回归于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值。
  空间观念指由物体特征抽象几何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相应物体,它是解决图形与几何问题的重要纽带。它是图形与几何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思维和逻辑的起点,是建立问题模型的核心。
  二、数学概念二次提升的实践(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中练习四13题)
  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半径0.3m,长2m,将它截成四段(如图示),这些木料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一)化繁为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让学生感受数学过程中“变”和“不变”。先让大家伸出双手攥成拳头:“两个拳头就相当于两个小圆柱。把两个拳头贴一起就成一个大圆柱,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少两个面。”“我用刀把它切开有什么变化?”“多两个面。”我追问:“还有什么变化?”学生会说:“表面积变化。”“怎么变?”“多了。”“多什么了?”“多两个底面。” “请你和同桌把拳头贴一起,和这个题有联系吗?”学生一看便知“把大圆柱切成小圆柱。”“怎么切?”学生说:“竖着切。”“切几次?”学生可能会说“切三次、四次”“请你试试切几次?”学生自然答出:“切三次。”通过动手切,学生感受数学过程,体会分析问题思路。
  (二)闭上双眼,感受过程
  由动手做到闭上眼想是将学生由初步感知到数学过程的内化,是空间观念二次提升的重要环节,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空间观念在动和想中得到二次提升。
  (三)自主探索,建构模型
  引导学生探究解决切割圆柱表面积变化问题,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模型。
  “我们发现切割过程中,圆柱表面积增加了,你发现其中的规律吗?”这时学生会根据切割过程想到:“每切一次多了两个面。”“如果切两刀、三刀…n刀你会发现什么?”学生马上说出:“四个、六个…2n个。”
  (四)拓展提高,举一反三
  圆柱的切割包括横切和纵切(图示),我顺势引入另外一种切割方式。
  “还能怎么切?”有同学会马上说出:“沿高切或沿直径切。”我让大家闭上眼感受切割过程。“表面积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然说出:“增加两个长方形或增加了两个切面。”“切面面积是圆柱……”学生马上说:“d×h”现在我们知道不管如何切,不论哪种物体,切完以后物体表面积之和增加的是每次切出的两个切面。
  三、数学概念二次提升的教学思考
  (一)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探究源泉
  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和实际去激发学生兴趣,并使之持久。学生生硬的、机械性的接受解题方法,再按图索骥的模仿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学生的思维没发展,能力没提升。兴趣是思考的源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教学中学生双手攥成拳头,就是借助学生的肢体活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入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经历圆柱切割的过程,再闭上眼想,体验圆柱切过程,思考变化规律,使问题模型水到渠成的建构。
  (二)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体会数学价值
  数学思想蕴含在知识的形成、发展和运用中,在思考、交流、推理中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价值深植于数学思想中,它和数学知识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思维的活动,循序渐进的感受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教学中,通过数学活动经验,再引导学生发现切割时隐藏的规律,化繁为简,合理类推,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举一反三,想象另外一种切割,感悟两种切割的异同,总结规律,提高学生应用和创新意识。整个过程,学生借助空间观念来探究问题解决策略,学生空间观念既得到二次提升,又感悟了數学思想,体会数学价值。
  一道习题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内化观念,自主探索、拓展提升,透过问题看到数学本质。空间观念二次提升中,经历操作、体验思考,感悟思想,体会价值,可见教师优化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习题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不可小视。
其他文献
摘要:要想倡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必须构建课堂的高效性。促进农村初中语文课堂的高效性主要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施小组合作和提高教师课堂掌控能力、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等方面来结合进行。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效率 教学手段  高效教学主要是指尽最大能力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也就是在规定教学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进而完成教学
期刊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4-2016级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大学生对体育认知角度、体育参与角度,以及体育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运动设施等方面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深入探讨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  1.实地调查法  2.专题访谈法  3.文献资料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學生对体育的认知、兴趣及其参与
期刊
一、选择“剪纸”作為综合实践学科特色的背景  一是学生喜欢用自己的作品反映童年的生活,用自己的作品反映对客观世界、自身生活的认识,用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剪纸正好利用这一特点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二是“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剪纸是一项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学习剪纸不仅能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三是我校已形成了浓厚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与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合作精神的绝好机会。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洞悉教学时机,正确把握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相机而行。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在个人
期刊
我们常见的初中生心理问题有学习障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人际交往障碍、青春期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个性障碍)等。  一、成因分析  (一)学习障碍  学习困难是中学生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主要成因之一,必须引起我们全体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 行为障碍  行为障碍(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理因素,有心理因素,还有家庭、社会因素等。  (三) 情绪障碍  青少年学生在情绪感受中严重脱离现
期刊
一、农村小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教学环境艰苦,户外场地有限  很多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地区、山区的农村小学)教学环境比较艰苦,学校建校时间较长,无论是从建筑布局方面,还是从基础设施、环境布置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镇学校,户外场地也十分有限。以我校为例,我校是一所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教室是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操场路面是水泥和泥土路面,一到下雨的时候,路面就会十分泥泞。户外场地十分有限,篮球
期刊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无论家长还是教师语言的语气、方式,对孩子的行为甚至将来的心理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本学期,我园各个主题活动的核心为开展全健康教育,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应注重尊重、热爱幼儿,积极鼓励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对幼儿用正面语言进行启发诱导,但在日常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适合的指导语:比如“别跑”“不要大声说话,你还动?
期刊
一、兴趣引路,打开阅读之门  1.把握时机,推荐读物,激发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有许多名人故事、内容浅近的童话故事适合低年级的小朋友读。如果我们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时机,恰当地推荐,可以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更优秀的书。如学了《邓小平爷爷植树》这课,孩子们了解了邓爷爷植树的故事后,我让小朋友再去找找写邓爷爷的其他故事读读。再如我在教学了《丑小鸭》之后,孩子们都为丑小鸭的不幸遭遇感到伤心、难过;又为
期刊
教育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也是对学生心灵的塑造。可以说有怎样的班级文化就会培育出怎样的学生。  背景分析:  班级特点:学生聪明可爱,有礼貌,但自主性和自控能力较弱。  存在问题:  1.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班级凝聚力不
期刊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倾听、学会倾听”的技能。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善于倾听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