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不哭》深夜刷屏,营销高手周杰伦的情绪挑逗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dadd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好不哭》一上线,瞬间杀入微博热搜,立刻就引发了讨论,又是一场周氏情歌爱好者的狂欢。短短半小时内,热搜前十超过半数都是他,QQ音乐服务器直接崩溃,一首4分钟不到的歌,卡到10分钟都未必能听完。上线5分钟,评论上涨近万条,上线25分钟销售数据上涨近40万,QQ音乐手机客户端崩盘。截至9月18日,《说好不哭》的销售额已经超过李宇春的《哇》,升至数字唱片销量历史第九。朋友圈比过年还热闹,一瞬间全部刷屏。“先哭为敬”“说好不哭,最后还是哭了”。
  然而过了一天以后,舆论开始反转,反面声音开始出现,网友对这首歌的评价褒贬不一,豆瓣评分一路从8.9下滑到了目前5.8。评论也多为犀利的差评,大部分人认为新歌真的“一般般”,也有网友吐槽“说好不哭,但难听哭了”。
  这首歌真的这么差吗?可能也没有,但没有达到很多人心中的预期。这首歌肯定是在市场及格线以上的,可能没有达到全网追捧的程度,但也沒有黑粉说的那么不堪。要怪就怪周杰伦以前太优秀,大家的期望值太高,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被音乐耽误的营销高手


  在歌曲质量一般、粉丝年龄偏大等众多不利因素下,周杰伦是如何做到刷屏的,背后的操作逻辑被揭开后,发现周杰伦是一个被音乐耽误了的营销鬼才。很多吃瓜群众不理解为什么突然一下子炸了,当反应过来的时候,《说好不哭》这首歌已经到了你不得不听的地步。
  这要从9月10日那天开始说起,周杰伦连发了9条ins,一直在吊大众胃口,还配文:16号晚上11:00首播,我只能说,没有赶上首播你会哭,就像看球赛别人已经告诉你谁会赢的道理……然后你会气我说,怎么不早叫我看首播,然后我会说,我已经告诉你了……
  预售当天,再次发ins:还有两天,新歌首播,最好约家人朋友一起,如果你不是那个先听到的人,最好不要看留言,也不要听朋友跟你说,也不要看资讯, 一定要自己第一个看,16号晚上 11:00在杰威尔官方,这YOUTUBE 准备吓疯大家。
  而在9月16日当天,又再次强调“不要吓疯”,保持神秘又吊足了胃口,三番五次在挑逗粉丝的好奇心。
  这种反复强调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仿佛有大事在发生,激发粉丝好奇心。套用《流量池》思维,粉丝属于内流量池,真正的出圈要更多地影响外部用户。营造这种好奇的氛围,无疑是为了加大内流量池的传播力量,更多地影响圈外用户,这也就是为什么吃瓜群众突然被刷屏,刷到你不得不听的地步。

周氏情歌背后的周氏情绪挑逗


  朋友圈刷屏、微博热搜、媒体热议,对于很多非杰迷来说是不能理解的,不就是发个新歌吗?至于吗?那我们来分析下,看看到底至不至于。
  一切营销引发的蝴蝶效应都来自于每个环节情绪的波动。而情绪分为显性情绪和隐形情绪。比如杜蕾斯的热点营销就是在挑逗用户的显性情绪,都是大众所讨论的话题,这是能看到的,所以叫“蹭热点”,因为热点就在那里看得见摸得着。而“造热点”其实是挖出了用户的隐形情绪,这种隐形情绪可能连用户自己都没有发觉,是深埋在内心深处的。而“周杰伦”三个字就是深埋在内心深处的一种情绪,他与“青春”画约等号,是周杰伦花了20年时间做到的。而在新歌发售的前一周,周杰伦在社交平台的发声,则一直在挑逗粉丝内心的那个“周杰伦”。终于在16日晚上11点爆发,当情绪发出的那一刻,是不理性的,所以不管歌曲质量如何,都会一边倒地捧。
  隐形情绪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深埋在内心深处,当然要做到全民刷屏只靠种子还不够。
  首先量变决定质变,周杰伦20年的努力不只是种下了种子,更重要的是给一代人种下了种子。所以他挑逗的不是几个人的情绪,而是大部分人的情绪。
  其次,既然要让大家讨论,就要预埋下讨论的点。而只说“好听和不好听”是不够的且没意思。所以他请来了同样级别的顶级流量—阿信,一次完美的跨界引流合作在娱乐圈上演。除此之外在MV里预埋了很多梗,比如致敬《不能说的秘密》里的戳脸杀、剧情中女主角卖奶茶给男朋友买相机、暗喻粉丝帮助自己刷榜话题第一名,等等,均给足了粉丝讨论的豁口,使得传播时间延续。



  最后,此次单曲发行相对于整张专辑来讲,集中了话题度,降低了传播门槛。
  综上所述,在这么多先天和后天的有利条件下,《说好不哭》如果不被刷屏才算是很奇怪的事情。另外MV中,女主角工作的奶茶店、哈苏相机均上了热搜,而且现实中的奶茶店已经开始排起了长队,甚至出现了黄牛,由此可见周杰伦的带货能力也是顶级的,真是一个被音乐耽误的营销鬼才!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大家都不看好我的专业,说这个专业门槛比较低,没上过大学都可以做好销售,劝我转专业。但我觉得,上大学肯定有它的价值,现在学了快两学期了,我挺感兴趣的,而且我性格比较外向,所以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但是我现在也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做来提高我的能力?    营销知道  (解答人:金焕民)   概括起来,你来信所讲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专业问题、兴趣问题和学习问题。  
期刊
每个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两年前,我在《销售与市场》上看到新营销体系创始人刘春雄老师的这一著名论断,深受启发。于是,开启了对朋友家传统鱼丸店的营销改造之旅。  朋友当初选择把福建机制鲜鱼丸引入四川的创业项目,我是重要参与者。高频、刚需、痛点,这三要素都具备,况且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行业进入有一定的壁垒,应该说这个项目还不错。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和新生代“90后”“00后”消费需求多元化的形成,鱼产品消费已
期刊
包 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包子堂创始人  当互联网的玩家,从虚拟世界走出来,走进消费人群,走进现实生活,居然玩出点名堂来了,而且还玩大了,让世人刮目相待。  我很担心,担心他们的野心会膨胀起来,误以为现实的世界跟虚拟世界是一样的,跟玩游戏是一样的,可以用互联网技术搞定。他们会把现实世界想象成一款超级游戏软件,他们是设计者,他们制定规则。别人在上面怎么玩,都出不了他们设定的套路。  但是,現实世界的结
期刊
进入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都笼罩在“经济下行”的雾霭之中,阿里却逆势而上,仅“双11”一天就实现了2684亿元的成交额。同样实现突破的还有京东、苏宁易购、拼多多等,所有这些新零售的代表性企业实践的都是全渠道模式。  全渠道的本质是重新构建需求端,提升消费者体验与关系,重建供应端,高效率与小批量交货,两者持续协同。基于大数据和新兴技术普及和发展,全渠道必然成为企业战略升级的不二选择。我们以小米作为
期刊
首先問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恒大冰泉的销量不好?  恒大不差钱儿,当初每年的广告投入动辄十几亿元,覆盖了央视、卫视、网络、户外、终端等,可谓是铺天盖地;代言人也都是明星大咖,从足球教练里皮,到成龙、范冰冰以及韩国都教授等。  通过轰炸式的广告,产品知名度是有了,但为什么在终端不畅销,甚至不动销?产品价格被迫从5元降到2元,如今又被变卖,连包装也换了,依旧卖不动,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恒大冰泉卖不好?  
期刊
做生意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公式:营业额=客流量×客单价×复购率。  所以,想要提高你的营业额,要么提高流量,需要引流的方案;要么提高客单价,这就涉及到产品结构的优化;要么提高复购率,这就需要完善的会员体系留住顾客。  大多数的老板会很沉迷于这样的“万能公式”,但这终究只是“战术”的层面,无法在战略上打开局面。  我们必须在战略上确定方向,也就是首先确定品牌定位、品牌价值,再谈战术上的行为,只有这样,所
期刊
在不确定性激增的商业世界,今天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混乱,这是每个人面对的事实。  我们要尝试着理解,在这样的一个混沌的商业背景下,组织需要做什么样的管理转变,或应该关注什么样的关键因素,才能保证组织做好自我调整,以适应混乱的现实。  中国的大部分企业组织仍处在一个相当稳定的结构中,组织运行还多是沿用一种传统等级制度的、机械的、稳定的方式。  最高管理者制定战略(也有企业聘请外部咨询顾问或聘请专业人
期刊
9月10日,杭州萧山奥体中心,阿里巴巴001号员工正式“退位”。  20载浮沉起落,在无数阿里人的祝福中,马云流着眼泪,卸任阿里董事长。  但从他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到,马云注定退而不休,依然江湖“风清扬”。  在马云告别的当日,阿里新“六脉神剑”公布。同时在马云的告别演讲中,这席话直击每一个人的心灵并产生新的启示:“阿里巴巴在关键时刻,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从来没有从商业的利益出发,所有重要的决定都
期刊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今年夏季正当红的双黄蛋雪糕是一个23年的公司孵化的,现在这么跟得上潮流的老牌生产型企业已经不多了。当我们问起奥雪总经理王有名怎么才能打造一个生命线比较长的网红产品时,他的回答是:“每一款爆品的市场寿命是有限的,产品不可能长红,企业倒是有可能。”爆品逻辑:“铅笔型”产品顺位顶上  这个回答并不是欲盖弥彰。  奥雪刚刚完成了第5代工厂的建设,此前工厂的四次迭代,每一代也都有爆品。19
期刊
世界已经从大众品牌时代,进入到了小众品牌时代。  近年来,我们所熟知的大品牌大多经历了业绩的持续下滑或者徘徊不前,就连曾经居于主导地位的品牌和渠道操作方式也面临着质疑,这也是大品牌们营销动作不断的原因所在。  与大品牌的创新困境相比,一些“小”品牌纷纷崛起,过去十年,大约有4000多家小公司获得了17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新生品牌如雨后春笋。  在传统认知里,这些小品牌是很难有出路的:高昂的广告费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