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小鱼回到了大自然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这是6岁的儿子第一次直面死亡,虽然这次事件的主角只是一条小金鱼,可儿子看到的同样是一个活泼的生命从他眼前消失。
  那天晚饭后,我起身去倒水,发现养小金鱼的玻璃碗里竟是空的,再一搜寻,鱼竟然在地上,已经没有了气息。我惊叫一声,儿子马上跑过来。他一眼看到小金鱼的尸体就哭了。儿子并不多愁善感,但我非常理解他对这条小金鱼的感情。这条名叫“尼莫”的小金鱼曾经被我们称为“鱼坚强”,是去年国庆节时买回来的。当时,儿子一下子买回来5条,结果没几天就死去了4条,只剩下这条小鱼坚强地活了下来。所以,儿子特别关注它,每天都会跟它说上几句话,“你好好吃饭才可以长大噢”等等。可是,这条小鱼竟然死去了,儿子怎么能不伤心呢?
  当时,我就拿张纸巾把小金鱼裹了起来,对儿子说:“咱们去把小鱼埋了。”我本来以为理所当然的事,结果儿子却放声大哭,坚决不答应埋小鱼。我就耐心地问他想怎么处理。他马上跑进房里,找出一只漂亮的纸盒,说要把小鱼放在这个盒子里保存起来。我被孩子的一颗赤子之心感动,同时也在思忖:怎么让孩子坦然地面对死亡?
  我一边抱着他安慰他,一边用缓慢的语速、他能够听懂的语言对他说:“小动物都喜欢生活在大自然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嘛,死了也喜欢呆在大自然里。如果埋在长花的、长树的、长草的土里,它就可以成为花的养料、树的养料、草的养料,花、树、草都会感谢它。如果放在家里,任由它腐烂、变质、变臭,最后扔进垃圾场,它就是废物,一点用也没有,也没有植物会感谢它。所以我们要帮它埋进土里,它一定会高兴我们这样做的。这就是入土为安。”
  儿子在我懷里抽泣着,我感觉他听得很认真。过了一阵子,他抬起头来说:“我同意把它埋进土里,但要先给它拍个照。”我立即答应:“行。”
  我拿来相机,细细摊开纸巾,小心地把小鱼放在上面,然后给它拍了好几张照片。最后把小鱼包起来,埋进了花盆里。
  埋完小鱼后,儿子说:“妈妈,我要写日记。”儿子从上幼儿园大班起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但平常都会需要我提醒一下,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提出要写日记。他未必意识到,这恰好是一种疏导、释放自己情绪的良好方式呢。他于无意中学会了利用这种方式,我感到很高兴。
  2
  死亡,看上去距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离我们很近。有时候,学会如何面对死,正是学会如何面对生。
  写日记时,我帮他起的标题是“尼莫小鱼死了”。儿子说他不喜欢这个标题,改为“尼莫小鱼埋在了土里”。我觉得改得真好,孩子比大人善良。
  日记写好后,儿子又让我把照片贴在文档的后面,这样可算是一篇文图并茂的纪念文章了。儿子上上下下翻阅着日记,看上去很安心了。我亲了亲他的小脸蛋说:“看,我们的日记写了,照片也拍了,小鱼的身体也埋进了花的土里,它的小灵魂可以安宁了。”
  儿子庄重地点了点头。
  巧的是,这晚临睡前,我们的睡前故事《窗边的小豆豆》里正好读到《一生的心愿》这一篇。小豆豆养了两只小鸡,没几天就死了。于是我们读到了以下的文字:爸爸妈妈说得是对的,小鸡死了。小豆豆呜呜地哭了起来,一个人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坑,把两只小鸡都埋了,还供上一枝小花。没有了小鸡的盒子,看上去空荡荡的。盒子里还落了几根小小的黄色羽毛,小豆豆看到这些小小的羽毛,想起了庙会那天看着自己“唧唧”地欢叫着的小鸡的样子,不由得咬紧了牙齿,哭了出来。
  一生的心愿,就这么早地夭折了……这是小豆豆的人生中,第一次品尝到“别离”的滋味。
  当我读到这段时,儿子脸上又显出一丝忧伤,但不像刚才那么悲伤了。这种忧伤里,有一种释然,还有一种与小豆豆心有灵犀的感觉。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依恋类型有三种    孩子上幼儿园小班已经半年了,上学、生活规律了,家长照顾的压力也小了许多,与此同时新的困惑又接踵而至。  最近我发现,孩子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不愿意把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告诉家长,问他幼儿园发生了什么总是“三缄其口”,好像在保守自己的小秘密;同时变得任性,有些黏人。这个新现象让我和爱人都有点不适应,3岁半的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正常吗?为什么突然变得任性呢?我读了一些儿童心
期刊
Q 晚上吃饭的时候,儿子说耳朵里面痛,我想是不是中耳炎又犯了。想请问专家,怎么辨别耳朵痛与中耳炎?应该怎么处理?  A 生活中出现的耳朵里面痛,并不一定就是中耳炎。临床上有很多疾病都会导致耳痛的发生。    如果耳朵里面刺痛,疼痛比较剧烈,疼痛时间可持续数秒或几个小时不等,有可能是耳神经痛,包括耳大神经,三叉神经痛;如果疼痛是在咀嚼硬东西等情况下发生的,也有可能是颞颌关节痛,因为颞颌关节位于外耳道
期刊
“小语赛”的成绩就要公布了,我的小心脏也随之“突突突”跳得厉害。放学路上,我不由得双手合十,默默念叨:考个好成绩吧。  从三年级起,为了学好数学,我每天投入大量的时间做数学习题,谁知顾此失彼,语文成绩一不留神下降了。记得期中考试发卷子时,我用颤抖的手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7”字映入眼帘,我的眉头拧成了麻花——莫非这次考试只得70多分?我捏着自己的试卷,一咬牙,把卷子翻过来:87!我的眼泪不由得
期刊
夜晚  井里炖着  星星和月亮  那汤想必很有营养  難怪一大早  打水的人匆匆忙忙  将一桶桶井水  装满大缸小缸
期刊
“分数与名次”的对话  很多家长喜欢和孩子探讨学习成果以及学习目标,最好用的工具无非是分数。  放学路上,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  家长:今天数学考了多少?  孩子:89分。  家长:怎么连90分都没有?你们班最高分是多少?  当家长听说有满分时,大多不再淡定,行色匆匆地拖着孩子回家做题去了。  貌似打过鸡血型的家长,除了分数,还喜欢问名次。  家长:今天数学考了多少名?  孩子:不知道。  家
期刊
儿子乎乎在上小学前,基本是在幼儿园“虚度”了四年——没学什么“有用”的知识。而那时,同班小朋友有识了许多字的,有学了珠心算的,还有学了国学、围棋的,乎乎除了跟着书法老师涂几笔鸦,其他真没什么本领。  記得小学一年级开学的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说,不用提前学拼音,那些学了的孩子反而不好教,这就如去修改一张画,不如在一张白纸上重作一幅。闻此言,我深感安慰。乎乎就是一张白纸啊!  果然,乎乎后来顺利学会拼
期刊
一场拉锯式的对手戏  许多年里,我与先生一直两地工作,因此,家就成了我和儿子两个人过招搭戏的精彩舞台。    兒子聪明伶俐,爱好广泛,主意也特别多。他不仅每天买报读报、看漫画、读故事书,还特别迷恋动画片,只要一有可乘之机,就会像蚂蚁恋着蜜糖,如痴如醉地胶在电视机上。尤其是可以自由点播电视节目以后,儿子的情绪更是大为振奋,一放学便飞也似的窜回家去。近段日子,儿子家庭作业的整洁度和正确率明显降低了,常
期刊
孩子都有权拥有自己的空间  儿子小学毕业,抱回一本毕业纪念册,说是老师和同学写的留言。“你们不许看!”儿子特意嘱咐。这些小不点会有什么毕业感言?我很好奇。他上学去了,毕业册就放在书桌上,我摸了摸印着孩子笑脸的封面,还是忍住了。我明白,每个人都拥有秘密权,即使不谙世事的孩子;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孩子的秘密,即使父母。  暑假的早上,儿子说要独自到小区门口吃排骨面。奶奶不同意,理由是:一周前,儿子拿着早餐
期刊
想象中的妈妈  吹灭6岁生日蜡烛时,儿子闭上眼许了个心愿。  儿子到底许了什么心愿?我很好奇。晚上哄他睡觉时,我诱导他:“你的心愿是什么?妈妈帮你祈祷,说不定一觉醒来就能实现呢!”  儿子翻身下床,从书柜里找出一幅自己的画,说:“你看!”  简单的线条、圈圈组成的涂鸦作品,那是一个女人的轮廓,披着长长的波浪卷发,戴一副大耳环,穿红裙子。“这是谁呢?”我问。  儿子翻到纸的背面,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我
期刊
管建刚,特级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先后在全国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00多篇,著有《魔法作文营》《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等著作。  作为一位父亲,他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现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给子女写信的父母已越来越少,但管老师觉得这是亲子沟通的一个良好渠道,于是他给女儿写了这样一封信——  女儿:  一直想和你谈谈“心态”这个话题。  爸爸大病过。当年医生同情地问奶奶:“大妈,你家里有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