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语境下小小说的审美意趣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xianniu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言
  1977年2月,中国台湾《联合报》首辟“极短篇专栏”,并举办一年一度的评奖活动;之后许多报刊纷纷效仿,出版机构大力扶植,促使台湾地区小小说发展势头迅猛。与此同时,中国香港各类报纸开设微型小说专栏,《香港文学》等文学杂志也专辟版面提供发表园地,促进了中国香港微型小说的发展。以1981年《百花园》杂志推出“小小说专号”为标志,中国大陆小小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海峡两岸及香港的小小说创作热潮与东南亚小小说的兴起遥相呼应,形成了小小说崛起与共同发展的阵势。
  小小说这种文体适应了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作为一种“平民艺术”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将从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出发,从小小说与之相契合的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从而对小小说的审美意趣进行论述,更深入地理解大众文化语境下小小说的发展特点。
  二、大众文化审美特征与小小说
  一般认为,大众文化指以现代传媒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
  大众是大众文化的接受者,也是大众文化的创造者。通过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反映,大众文化认同普罗大众的现实生活的价值,表现民众的情感和生活状态,消解了传统意义上“文化”一词所代表的精英化和神圣性。当代的电视剧、商业类电影、畅销书、流行音乐、通俗故事以及本文所论述的小小说,都是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社会大众的审美偏好使大众文化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如娱乐化、参与性、简易性、复制性等。小小说这一文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
  (一)在内容上,小小说更贴近大众生活。小小说大多取材于现实,把目光转向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更多地关注和展现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状态。其中蕴含的思考与读者的生活经验更为接近,没有过于深刻的哲学意义,没有刻板的说教习气,以平等的、非教化的叙述态度讲述一个故事或转达一些人生感悟。
  (二)在阅读上,小小说对大众而言具有更强的可读性。自产生之初,小小说便以语言上的简洁凝练、通俗易懂为特质,具有对大众的亲和力。同时,小小说篇幅短小,结构相对简单,对于读者而言,小小说在可接受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能力上能够满足其阅读需要,适应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和精神需求。在极短的篇幅中,小小说截取生活的片段,多数只呈现故事情节或传达生活感悟,很少对环境、作者心理进行较大篇幅的叙述,因此可读性较强,更容易受到大众的偏爱。相对于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而言,小小说与普通民众更为接近,因此,小小说契合了大众文化世俗性与民众性的特征。
  (三)在创作上,更多人能够参与小小说的创作。由于篇幅短小、语言质朴的特质,小小说的创作把握起来较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更为容易,这使得更多人能够参与创作,契合了大众文化由大众创造这一特点。小小说是文学爱好者和普通读者极适宜参与创作的一种文体。
  综上所述,小小说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是更贴近大众生活、具有更强可读性、更多人能够参与小小说的创作的文学艺术形式。因此,能够在大众文化语境下顺利发展。
  三、小小说的审美意趣
  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下,小小说是“大多数人都能阅读(单纯通脱)、大多数人都能参与创作(贴近生活)、大多数人都能从中直接受益(微言大义)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平民艺术”(杨晓敏语)。在此基础上,小小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趣,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与喜爱。
  (一)内容的趣味性
  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文学作品对趣味性的追求在小小说这一文学形式上深刻地反映出来,在内容上表现为阅读消遣的可读性、文化与生活的融洽性和情节表现的幽默性。小小说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大众视野当中,首先在其趣味性,因其饶有意趣,读者才会手不释卷,读后觉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小小说作者往往通过调侃、讽刺、荒诞等笔法,使小小说内容的趣味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在陈永林的小小說《精简》中,作者描写了在某乡政府举行会议落实精简机构精神的过程。小薛初入官场,提出要精简与乡长、书记沾亲带故的合同工,被领导回绝。曹主任提出“妙策”:把门卫开除,养一条狗守门。这时副乡长领头表态要开除自己的亲戚,而把自家的狗带到政府看门,以此谋得好处。接下来,各位官员极尽想象力要把狗、猫引入乡政府,以顶替图书管理人员、食堂厨师等。让狗来替人守门,让猫来管理图书本就极尽荒诞,而在这里却被乡政府的官员一本正经地商讨,更显得荒唐可笑。作者以其大胆的构思,用荒诞、讽刺的笔触揭露了极少数官员以权谋私、胡作非为的丑恶嘴脸,读来令人发笑,又引人思考。
  (二)情节的曲折性
  在小小说有限的篇幅里,想要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需要在情节上进行巧妙的构思。因此,小小说往往会设置悬念,设置跌宕起伏的情节,打乱读者的思维线索,用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读者。
  以飞鸟小小说《堂嫂》为例,堂嫂骑三轮车带六婶等人去赶集,一位老人晕倒在三轮车前。堂嫂赶忙送老人去医院,并拨通老人大儿子电话,老人大儿子交给堂嫂两千块钱作为感谢。六婶她们听说此事之后要求分钱。然而,老人的二儿子认为就是堂嫂撞了老人,要求赔偿五千元。六婶她们忙撇清关系将钱送回,堂嫂则发愁筹集赔款。故事的发展情节再次反转,老人的女儿来找堂嫂,通过监控还堂嫂清白,并聘请堂嫂为老人当保姆。最后,堂嫂的生活受到六婶等人的忌妒和羡慕。作者通过堂嫂与六婶等人遇事的行为对比,讽刺了世俗生活中一些人爱占便宜却不愿承担责任,表达了好人有好报的愿望。一个简单的故事通过精巧的结构讲述出来,展现了小小说情节曲折性的重要作用。
  (三)语言的多样性
  由于篇幅有限,小小说需要追求语言的精炼、简洁与准确,其审美意趣也在文本语言多样化的过程中得以实现。评论家雷达先生曾言:“小小说追求语言的高度的简约,追求雕塑感和语言张力,追求文眼、悬念和顿悟。在这方面它比一般短篇小说的要求更高。”语言的简洁成为小小说创作的必要条件。如在修祥明小小说《小站歌声》中,“苗兰老师”要在子夜时分离开山村小学,告诉孩子们她要和男朋友结婚,不再回来了。在列车开动时,孩子们唱起《好人一生平安》。然而“苗兰老师”离开的真正原因则是“她患了白血病,在人生的旅途上,她只有半年的时间”。这篇简短的小小说作品以凝练的语言描述了一位乡村教师的感人形象,作品并未对“苗兰老师”进行外貌、情态等描写,却足够鲜活和动人。
  小小说简洁的语言与语言风格的多样丰富并不冲突,语言的多样性是大众文化审美特质的必然要求。小小说的语言是不同作家个性化的标志,或诗意典雅、或细密绵长、或质朴清新,使用白描、戏谑、反讽、口语等不同的语言形态,不仅满足不同审美趣味的读者的欣赏需求,而且为作家的作品打上深深的个人风格和烙印。作家注重提炼语言,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文字驾驭能力,也能让读者从其文字中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美感。
  四、小结
  小小说内容的趣味性、情节的曲折性、语言的多样性共同构成了小小说的审美意趣,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小小说这一文体适应了文化发展的要求,内容更贴近大众生活,具有更强的可读性,也使更多人能够参与小小说的创作,从而使小小说与大众更为贴近,成为真正的平民艺术。
  本辑责任编辑:练建安
其他文献
2005年我重新开始写作时,我写了好些个以阿尔巴尼亚经历为背景的小说,赢得了叫好声,获过一个大奖。一段时间之后,我怀疑这样写下去读者会不会给我贴上阿尔巴尼亚故事作者的标签,还有一点,这样写下去也会很快把那一段资源写完。所以后来就自觉地停产,像是封山育林或者禁渔期一样不准自己在这片领域从事开发生产。  今年初,我在出版了长篇《外苏河之战》之后,想到要写一个中篇。我手頭有几个初步的构思,都是想了几年没
摘 要: 清康熙帝亲笔为青浦县孔宅题写匾额、对联,引发孔宅的一时兴盛局面,当时由孙 蚆 执笔纂成一部官修《孔宅志》。此书今仅存于日本,已为世上孤本。对照《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关于《孔宅志》的提要,可以展现清廷在相关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变化,表明乾隆时期考据学兴盛的背景下,贯彻考据求实的学术精神与如何维护康熙帝形象、维护朝廷尊孔重儒形象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清廷采取暗中封杀康熙官修《孔宅志》的方式,以模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十九世纪以前,放眼世界各国,似乎还没有一部小说能超过这本旷世经典。即使在二十一世纪,要我选择五本世界最杰出的小说,我一定会包括《红楼梦》,可能还列在很前面。如果说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最深刻的投射,那么《红楼梦》在我们民族心灵的构成中,应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先祖原是汉族,后被后金军俘
摘 要:克拉考尔从生存语境、生存状态和生存救赎三个方面展开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研究。理性至上导致现代人的感性萎缩,理智取代情感成为行为准则,进而切断了维系情感的纽带,使人们成为孤独的个体,最终导致人生意义的虚空。克拉考尔围绕着“碎片”、“世俗”与“复原”,展开了关于现代人生存救赎的思考。在他看来,只有从碎片出发,才能串起历史脉络,把握现实生活。而从“碎片”与“世俗”出发,最终是为了丰盈人们的感性
摘 要:康德在晚年发表的《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一书中,系统地表述了他一贯坚持的道德神学思想。他从罪恶这个基督教神学的核心问题入手,深入探讨了自由意志作为作恶和弃恶从善的终极根据所具有的道德意义,用自由取代恩典来对人性的善恶和“心灵的改变”进行了辩证的解析。康德也深刻地阐释了基督教教义和信仰的道德内涵,在坚持道德自足性的基础上,鲜明表达了道德神学“从德性前进到蒙恩”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康德;自
“来跟着我!我要教你们得人如得鱼。”(马太福音1.19)  回来的时候已经没有雨。黑色的山坳只有微弱的绿色闪光。我不知道怎样向山荑解释。那天捉的佛鱼相信已经死了,我忘记带一块石子回家,只有水它准是活不成的。  我慢慢走着。空气灰森森的,弥漫着雾,固体般的雾随着我的过处慢慢开启,然后在背后合拢起来。我跟前常常只有一小块路,雨过后它已经没有了颜色,白色的圆形的一小块路,我不知道它会不会把我带回家里。 
前言  1935年11月28日至1936年3月7日,国际中国艺术展在伦敦的皇家学院展出,史无前例地汇聚了中国、英国及其他数国的绘画、书法、玉石、雕刻、铜和陶瓷作品。在社会对中国艺术渐感兴趣之际,这展览也勾起了民众对亚洲文化与历史的热爱及求知风潮。  展览的许多相关刊物中,有一本《中国画》(The Chinese Eye),由一位默默无闻的作者执笔,尤其突出。书名直指中国人观看事物的方式,特别是在艺
岛  请容许我复诵最后的歉意  此时平静的心情透澈如穿越铁窗的月光  没有热度却拥有理智辽阔的明亮  一页佛经在冰冷的地面航行  汪洋的长夜,我四散掉落的语音  是一长串汗水与叹息绵延排列的岛屿  有时我伏地倾听  倾听拖曳的脚镣声如巨浪般卷来  我站稳脚跟,却依然能感受到胸膛里  一个哀伤的海洋正在呐喊  我时常抬起头,观望偶尔经过的候鸟  它们即将前往南方寻觅  寻觅岛屿上已离乡多年的热带椰子
油桐花开  几多  心心念念  在  日子无声无息地  流过  故乡的溪边  直到风起  满天的蝴蝶  翩翩飞来时  春天的  脚迹近了  心荡漾满怀  雨季过后  岭顶  蒙烟①天漫漫  有一种  神秘的呼唤  五月雪绽开春意  布满雪花般的浪漫  远远望去  天地之間光影相间  初升的朝霞  云海正一波波涌动  阳光下  碧青的松杉林满庄  跌落  油桐花瓣  花香一阵过一阵  跟随春风来  
摘 要:针对某型号自卸载货汽车存在平顺性不稳定现象,对影响载货汽车平顺性稳定性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很可能是钢板弹簧存在的非线性动刚度导致了其平顺性不稳定。建立了钢板弹簧非线性动刚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载货汽车非线性动力学仿真模型,开发了非线性动力学数值仿真程序并进行载货汽车非线性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钢板弹簧非线性动刚度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会导致载货汽车平顺性的不稳定。提出了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