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课堂调控技能是上好地理课的关健,结合实际,从兴趣、教法、语言、偶发事件等方面对地理课堂教学中常开的调控方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地理课堂教学 调控艺术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一个循序渐进,有条理、有节奏、有重点的师生之间知识传递和心灵接触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主导。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采取怎样的方法对教学条件的充分利用,把握和调节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怎样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呢?笔者就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调控艺术谈一些浅见。
   一、趣味教学、引人入胜
   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它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及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重要动力。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和保护学生写话的热情与愿望,创设宽松的写话环境,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层层深人。有时适当加点“佐料”,还可以调节学生的思维,做到有张有弛,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如在教学地震释放能量巨大时,可这样教学:5·12大地震中释放出的总能量约相当于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大型发电站连续10年发出的电量总和。学生听后发出一片惊叹声,若地震能被开发利用该多好呀。
   又如,地理上有许多数据需学生记忆,对于枯燥的数据,教师要善于教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珠峰海拔8848米—爬爬试吧,京杭运河长度1794千米—一气就死。对一些难记的知识点,编成口诀:如记忆我国东部14个港口城市是个不小的负担,可给学生编一个口诀:大晴天烟似青云难上宁温府广占北。通过教师的引导记忆已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成为一大乐趣,同学们也自动搞起了记忆窍门大比拼并进行交流,相互借鉴,乐此不疲。
   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多样性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磁力效应”。地理课堂教学不能总是固守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堂堂用、年年用,而要追求教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不断变化的去刺激学生的接受欲望,使之形成持久的注意力。
   例如,让学生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若采用“古诗教学”,效果会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把它编成一首七言“绝句”—“东北三省黑吉辽,陕甘宁内革命早;云贵川在西南角,新青藏内牧羊好;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对冤家死对头;福建江西近台湾,苏浙安徽海南岛;重天北上直辖市,香港澳门回归欢。”这些诗犹如调味济,使地理课堂别有一番风味。
   又如让学生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及位置”更加困难;如果能用形象记忆,会减少这方面的困难。仔细观察“中国政区图”(图一)不难发现各省市政区的轮廓,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物很相似。如:黑龙江省像只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飞翔的老鹰,吉林省像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辽宁省像个大逗号,山东省像摸起右手伸开拇指的拳头,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福建省像相思鸟,安徽像张兔子皮,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象记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及位置”,不仅使呆板的政区轮廓图变的生动有趣,乐于记忆,还能使自己不断有新发现。
   三、语言调控、驾驭课堂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在地理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思维的引导,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处处都需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来实施。地理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人课语要叫得开,结束语要凤尾之笔。讲课时,语言要清晰,语速要适度,有节奏,有余味,从容不迫,娓娓到来道来,方可牢牢控制住学生的注意力。
   如教学内蒙古温带草原的内容时,可用下列语言进行描述:“夏天,草原像一块美丽的绒毯,蓝色的马兰花,黄色的野樱花,白色的牵牛花,争妍斗丽,微风吹过,散发出浓郁的清香。远近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啃吃青草,天空浮游着白云,远处传来了爽人心肺的牧歌……”好像使人置身于诗画一般的迷人景象里。或者也可用大家熟悉的诗句“天苍苍,野芒芒,风吹草底现牛羊”来描述。
   又如学习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空间结构时,可编成如下顺口溜:“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学习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时,可编成“越、老、柬、泰、缅、马、新,印尼、文莱、菲律宾,还有一个东帝坟”的顺口溜,这很容易把东南亚国名记住。不仅增添了教学语言的色彩,而且可使学生提神醒脑,缓解紧张气氛,减轻知识记忆的负担,同时也培养学生轻松快捷的学习方法。
   四、偶发事件、机智调控
   地理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好的地理课,学生在获得丰富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受到这种艺术所在,在这其中,地理教学语言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地理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善于处理,因势利导,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快速做出反应,当机立断,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调控地理课堂教学。
   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有很多是学生在无意中造成的,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心理,严厉批评训斥学生,极易造成师生间的情绪对立。教师如果能够站在教育者的高度,运用教育机智,将“热问题冷处理”,把事件化大为小,化不利为有利,就能在短时间内平息“偶发事件”,使课堂教学转人正轨。
   如一位老师第一节一上讲台就被绊了个大跟头,引起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好不尴尬,他起来后,面带微笑,平静地对同学们说:“你看,教学工作多么神圣呀,加之你们的笑声又如此灿烂,以致我一登上讲台就为之倾倒了”。一句话既解除了尴尬,又拉近了师生距离。
   总之,对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调控,是师生沟通感情,加强信息交流,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我们应当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寻找出适合我们学生的最佳方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课堂调控艺术,激活学生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升学考试,以及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和工作至关重要。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对于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然而,现阶段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氛围不浓。鉴于此,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难点,进而提出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创新路径 课堂氛围  
摘要:当前,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对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一些体会:即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怎样选取题材,其次是在研究性学习中怎样正确处理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模式、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关键詞:历史教学 研究性学习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方向   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从何处选取课题?我的体会是:   (一)立足本学科,把教材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研究作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也充分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的生命力取决于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才能真正实行有效教学,才能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涉及的体裁广泛,题材新颖。其中包括了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融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为一体。由于学生的时间、能力和活动范围有限,在限时阅读中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技能,对提高阅读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浅谈 高中 英语 教学 探讨   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具备的外部世界知识,它影响着阅读理解的准确性。背景知识对理解的影响力大于语言
摘要:新的高中地理课堂,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更要重视的是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两项交流得到较好的发展时,那么高中地理教学将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意知识与情感并重,努力创设轻松与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 地理 兴趣   高中教学中,无论是哪一个学科,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才会把学习当做一件轻松和愉快的
1.根据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等季节变化明显的气候类型能指示季节。例如,当罗马(洛杉矶、雅典、塔兰托、马赛)炎热干燥时,或珀斯(开普敦、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多雨时,或南亚盛行西南季风时,北半球为夏季;当北京寒冷干燥时,或巴西高原东南部多雨时北半球为冬季。    2.根据雪线高度    雪线是高山上积雪、冰川分布的下线。夏季温度较高,海拔较低的冰雪消融,雪线偏高;
期刊
摘要: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完善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一个品德高尚、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教育者的使命与责任,也是人类教育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初中 历史 德育   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
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人们仍然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讲授为主要方法,并不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和探索最佳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在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用“六步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六步教学法”最初是魏书生同志在语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