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 用传统经典滋养学生心灵成长的根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课了,学生们在一块漂亮的地毯上把一个曼陀罗图案用贝壳、石头、羽毛或栗子拼出来,然后围着这个图案静静地坐着。宗教老师走进教室,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新颖的图案,让大家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接着,引导学生讨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怎么和别人相处?我有什么责任?
  这是德国校长恩雅在《海伦娜的奇迹》一书中描写他们上宗教课的情景。恩雅校长利用传统宗教课把信仰不同宗教的学生聚在一起,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道德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目光越来越迷茫。中国以儒道释三家为主的传统信仰,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的精神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儒家的“仁者爱人”、释家的“慈悲为怀”、道家的“天人合一”等。令人痛惜的是这些传统文化到了明清以后逐渐衰弱,特别是“文革”造成了文化的断层和信仰的缺失。一个人最可怕的是失去道德和信仰,前年10月中国连续发生了3起杀害老师的案件,让人不寒而栗,现在的学生怎么了? 虽然这些事件是个案,但不敬师长、自私自利、焦虑忧郁等现象在青少年中却是较为常见。恩雅校长的成功教育在于抓住了一个人心灵成长的根,这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榜样。
  1 《三字经》,迈进高一的第一课
  从初中到高一,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期,是一个化茧成蝶的重要阶段,从习惯的养成到人生观的确立,对高一的教师都是一个无言的挑战。
  进入高一的第一次班会,我就把女儿的那本《三字经》带进了课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这些经典如好雨当春浸润着学生的心田。
  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经典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每周一课的诵读《三字经》,让同学们洗去浮躁得沉静,迅速地适应了高一的生活。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08年的秋季运动会,在学校领导的倡导下,焕发出新的活力:淡化了竞技色彩,增加了趣味性和文化底蕴。我们班全体同学一致确立了“重拾国学精粹,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由书法专业的吕元晓、王佳萌、马浩凯三位同学挥毫书写了团扇形式的隶书,浓浓的汉隶风格,大家亲手制作的古意颇浓的笔帘,富有感情的低低吟哦……引起了同学们对祖国悠久文化的一种强烈自豪感。
  2 重拾道德信仰,《弟子规》引领我们跨入传统经典的殿堂
  有这样一所学校:校园里没有工人,没有保卫,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生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论语》、《弟子规》、《道德经》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学生见到老师7米外要行礼。学生没有寒暑假作业,却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 ——这就是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台湾某学校。
  2009年新学期伊始,在校长的带领下,《弟子规》成了全体师生的必修课程。
  以“孝悌”为主题的诵读、合唱、演讲、书法比赛等活动,带领我们跨入了传统经典的殿堂。中国传统经典之所以能流传几千年不衰,其间蕴含着诸多人生哲理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如果孩子从3岁开始诵读传统经典,到13岁就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弟子规》要求的“孝敬父母” 开始,到《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诵读经典,好比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一粒优良的种子,日后必定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3 且行且思,注重每一个教育细节,把善良种植在学生心灵的深处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渐进过程,必须从细节做起。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的汶川大地震,在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都留下了强烈的震撼。2009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日。这天,我们班全体同学开了一个特别的主题班会,一大早把黑板左侧的格言栏更换为:静默一分钟,表达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的哀思。并决定14点28分集体静默一分钟。下午刚起床还未打预备铃,这一班平日你疯我闹的孩子们已低头静静地站在桌前,一脸的凝重与肃穆。黑板上是那首催人泪下的《孩子 快 抓紧妈妈的手 》:
  孩子 快 妈妈,别担忧
  抓紧妈妈的手 天堂的路有些挤
  去天堂的路太黑了 有很多同学和朋友
  妈妈怕你碰了头 我们说不哭不哭
  快 抓紧妈妈的手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让妈妈陪你走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还要一起走
   当我匆匆地爬上三楼教室,看到这一刻的我已是泪眼朦胧。我知道,无须多说什么,善良这颗种子正在孩子们的心底悄悄地萌发。教育,很多时候是无声的,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涵盖了一个人成才的全部要义:于自身要具备像日月一样光明的德行,于他人要努力去帮助接济,直到最真、最善、最美的境界。所以,培养我们的学生应从教育入手,从校园、家庭做起,与圣贤同行,与经典为伴,让经典滋养学生心灵成长的根。
其他文献
“语文课标”对“写字姿势”作出明确规定并已颁发执行多年了,身边的孩子们,他们写字的姿势怎么样呢?    一、被调查群体问题非常严重    1.调查对象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笔者所调查的本校初2012级和初2013级,均为12个教学班,学生主要来自城区的各所小学和区内较大镇的中心小学,生源构成涉及几十所小学。两个初一年级采用的是随机编班,参考各小学校推荐的序号,兼顾各小学的人数分散组成十二个教学班
期刊
怎样让学生写出生活味呢?  首先得打消学生的种种顾虑,纠正胡编乱造之风。大家知道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抒写真情实感的名家名篇,如朱自清的《背影》当中朱自清因祖母去世回家奔丧,看到满院狼藉而簌簌落泪的情景,还有看见父亲买橘子归来以及看了父亲的来信时,眼泪又来了的感人情景,可能我们每个教师在上这篇课文时都要分析讲解。也许大家在指导学生写作真情实感方面没有对这些场景做什么具体要求,或者拓展不够深入。魏
期刊
不久前笔者听了三节区级语文展示课,感到收获颇丰,尤其令笔者感到激动的是三位老师都成功进行了范读。老师们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情感的把握,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从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被作品内容所感染,从而诱发起学生的情感波澜,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为学好文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读”历来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宝,是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件有效武器。让学生从读中整体感
期刊
阅读是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对话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阅读教学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优势。从本质上说,阅读教学是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因此,应该倡导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阅读、多元阅读,发挥联想和想象,拓展思维空间,以实现“再创造”。  教师习惯于根据教学参考资料解读作品,然后向学生灌输,以为这是最权威的解读,是帮助学生理解作
期刊
1 写作教学  指导学生写作文,最关键的是要做到真情与健康写作。真情实感是写好一篇作文的灵魂。应该在字里行间蕴涵丰富的情感,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当用“心”去写,与文中所写的人物同喜同乐、同哭同悲、同忧同哀,而且要淋漓尽致地宜泄自己的情感,爱要爱得真挚、强烈,批要批得尖锐、深刻。写记叙文不能不记事。记事时,不仅要描写细腻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还要写出此种事情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中得到的启
期刊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强化学生健身的一项重要手段,起着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检验体育教育效果的重要作用。很多学校都开展学校运动会来强化体育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参与运动,我校也开展了七次运动会,综观各学校运动会的召开,项目设置越来越不适合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标对体育工作的新要求,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不到召开的预期目的。  1 现状分析  现行的体育运动会项目以田径类为主,
期刊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就是其中一例。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当前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对国家的发展有无
期刊
【摘要】高三这一年的紧张与快乐、疲惫与幸福,成功与失败一直相伴而行却一直充满希望的生活让我回味;这一年历史复习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经验与教训也值得深思。  【关键词】眼中有高考;三轮复习;团队协作;调整心态;不足之处   高三这一年的紧张与快乐、疲惫与幸福,成功与失败一直相伴而行却一直充满希望的生活让我回味;这一年历史复习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经验与教训也值得深思。经验教训的传承,如接力棒,传
期刊
促农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鲁溪镇双新村坚持立足实际,将培植特色产业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以“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为发展定位,以“创品牌、促销售、增收入”为发展思路,以“群众为基础,支部为龙头,党员为主体,产业为依托,市场为导向”为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村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明
期刊
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并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教育心理学讲,在教学条件下,学生适应教学的过程一般是从感知、理解教材开始的。就英语学习而言,感知是指学生能听清楚或把握所学语言材料的声音,或看清楚其书写形式(即听其音、观其“形”)。理解是指通过教师创造的语言情景,清楚地感知和理解语言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