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课了,学生们在一块漂亮的地毯上把一个曼陀罗图案用贝壳、石头、羽毛或栗子拼出来,然后围着这个图案静静地坐着。宗教老师走进教室,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新颖的图案,让大家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接着,引导学生讨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怎么和别人相处?我有什么责任?
这是德国校长恩雅在《海伦娜的奇迹》一书中描写他们上宗教课的情景。恩雅校长利用传统宗教课把信仰不同宗教的学生聚在一起,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道德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目光越来越迷茫。中国以儒道释三家为主的传统信仰,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的精神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儒家的“仁者爱人”、释家的“慈悲为怀”、道家的“天人合一”等。令人痛惜的是这些传统文化到了明清以后逐渐衰弱,特别是“文革”造成了文化的断层和信仰的缺失。一个人最可怕的是失去道德和信仰,前年10月中国连续发生了3起杀害老师的案件,让人不寒而栗,现在的学生怎么了? 虽然这些事件是个案,但不敬师长、自私自利、焦虑忧郁等现象在青少年中却是较为常见。恩雅校长的成功教育在于抓住了一个人心灵成长的根,这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榜样。
1 《三字经》,迈进高一的第一课
从初中到高一,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期,是一个化茧成蝶的重要阶段,从习惯的养成到人生观的确立,对高一的教师都是一个无言的挑战。
进入高一的第一次班会,我就把女儿的那本《三字经》带进了课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这些经典如好雨当春浸润着学生的心田。
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经典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每周一课的诵读《三字经》,让同学们洗去浮躁得沉静,迅速地适应了高一的生活。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08年的秋季运动会,在学校领导的倡导下,焕发出新的活力:淡化了竞技色彩,增加了趣味性和文化底蕴。我们班全体同学一致确立了“重拾国学精粹,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由书法专业的吕元晓、王佳萌、马浩凯三位同学挥毫书写了团扇形式的隶书,浓浓的汉隶风格,大家亲手制作的古意颇浓的笔帘,富有感情的低低吟哦……引起了同学们对祖国悠久文化的一种强烈自豪感。
2 重拾道德信仰,《弟子规》引领我们跨入传统经典的殿堂
有这样一所学校:校园里没有工人,没有保卫,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生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论语》、《弟子规》、《道德经》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学生见到老师7米外要行礼。学生没有寒暑假作业,却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 ——这就是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台湾某学校。
2009年新学期伊始,在校长的带领下,《弟子规》成了全体师生的必修课程。
以“孝悌”为主题的诵读、合唱、演讲、书法比赛等活动,带领我们跨入了传统经典的殿堂。中国传统经典之所以能流传几千年不衰,其间蕴含着诸多人生哲理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如果孩子从3岁开始诵读传统经典,到13岁就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弟子规》要求的“孝敬父母” 开始,到《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诵读经典,好比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一粒优良的种子,日后必定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3 且行且思,注重每一个教育细节,把善良种植在学生心灵的深处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渐进过程,必须从细节做起。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的汶川大地震,在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都留下了强烈的震撼。2009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日。这天,我们班全体同学开了一个特别的主题班会,一大早把黑板左侧的格言栏更换为:静默一分钟,表达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的哀思。并决定14点28分集体静默一分钟。下午刚起床还未打预备铃,这一班平日你疯我闹的孩子们已低头静静地站在桌前,一脸的凝重与肃穆。黑板上是那首催人泪下的《孩子 快 抓紧妈妈的手 》:
孩子 快 妈妈,别担忧
抓紧妈妈的手 天堂的路有些挤
去天堂的路太黑了 有很多同学和朋友
妈妈怕你碰了头 我们说不哭不哭
快 抓紧妈妈的手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让妈妈陪你走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还要一起走
当我匆匆地爬上三楼教室,看到这一刻的我已是泪眼朦胧。我知道,无须多说什么,善良这颗种子正在孩子们的心底悄悄地萌发。教育,很多时候是无声的,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涵盖了一个人成才的全部要义:于自身要具备像日月一样光明的德行,于他人要努力去帮助接济,直到最真、最善、最美的境界。所以,培养我们的学生应从教育入手,从校园、家庭做起,与圣贤同行,与经典为伴,让经典滋养学生心灵成长的根。
这是德国校长恩雅在《海伦娜的奇迹》一书中描写他们上宗教课的情景。恩雅校长利用传统宗教课把信仰不同宗教的学生聚在一起,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道德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目光越来越迷茫。中国以儒道释三家为主的传统信仰,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的精神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儒家的“仁者爱人”、释家的“慈悲为怀”、道家的“天人合一”等。令人痛惜的是这些传统文化到了明清以后逐渐衰弱,特别是“文革”造成了文化的断层和信仰的缺失。一个人最可怕的是失去道德和信仰,前年10月中国连续发生了3起杀害老师的案件,让人不寒而栗,现在的学生怎么了? 虽然这些事件是个案,但不敬师长、自私自利、焦虑忧郁等现象在青少年中却是较为常见。恩雅校长的成功教育在于抓住了一个人心灵成长的根,这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榜样。
1 《三字经》,迈进高一的第一课
从初中到高一,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期,是一个化茧成蝶的重要阶段,从习惯的养成到人生观的确立,对高一的教师都是一个无言的挑战。
进入高一的第一次班会,我就把女儿的那本《三字经》带进了课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这些经典如好雨当春浸润着学生的心田。
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经典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每周一课的诵读《三字经》,让同学们洗去浮躁得沉静,迅速地适应了高一的生活。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08年的秋季运动会,在学校领导的倡导下,焕发出新的活力:淡化了竞技色彩,增加了趣味性和文化底蕴。我们班全体同学一致确立了“重拾国学精粹,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由书法专业的吕元晓、王佳萌、马浩凯三位同学挥毫书写了团扇形式的隶书,浓浓的汉隶风格,大家亲手制作的古意颇浓的笔帘,富有感情的低低吟哦……引起了同学们对祖国悠久文化的一种强烈自豪感。
2 重拾道德信仰,《弟子规》引领我们跨入传统经典的殿堂
有这样一所学校:校园里没有工人,没有保卫,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生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论语》、《弟子规》、《道德经》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学生见到老师7米外要行礼。学生没有寒暑假作业,却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 ——这就是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台湾某学校。
2009年新学期伊始,在校长的带领下,《弟子规》成了全体师生的必修课程。
以“孝悌”为主题的诵读、合唱、演讲、书法比赛等活动,带领我们跨入了传统经典的殿堂。中国传统经典之所以能流传几千年不衰,其间蕴含着诸多人生哲理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如果孩子从3岁开始诵读传统经典,到13岁就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弟子规》要求的“孝敬父母” 开始,到《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诵读经典,好比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一粒优良的种子,日后必定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3 且行且思,注重每一个教育细节,把善良种植在学生心灵的深处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渐进过程,必须从细节做起。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的汶川大地震,在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都留下了强烈的震撼。2009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日。这天,我们班全体同学开了一个特别的主题班会,一大早把黑板左侧的格言栏更换为:静默一分钟,表达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的哀思。并决定14点28分集体静默一分钟。下午刚起床还未打预备铃,这一班平日你疯我闹的孩子们已低头静静地站在桌前,一脸的凝重与肃穆。黑板上是那首催人泪下的《孩子 快 抓紧妈妈的手 》:
孩子 快 妈妈,别担忧
抓紧妈妈的手 天堂的路有些挤
去天堂的路太黑了 有很多同学和朋友
妈妈怕你碰了头 我们说不哭不哭
快 抓紧妈妈的手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让妈妈陪你走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还要一起走
当我匆匆地爬上三楼教室,看到这一刻的我已是泪眼朦胧。我知道,无须多说什么,善良这颗种子正在孩子们的心底悄悄地萌发。教育,很多时候是无声的,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涵盖了一个人成才的全部要义:于自身要具备像日月一样光明的德行,于他人要努力去帮助接济,直到最真、最善、最美的境界。所以,培养我们的学生应从教育入手,从校园、家庭做起,与圣贤同行,与经典为伴,让经典滋养学生心灵成长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