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易错之源,觅纠错之道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解有约束条件的二元不等式时,很多考生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来求解,但由于很多考生对不等式性质和解不等式只停留在机械记忆的层面上,所以很容易把范围扩大也没有察觉.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没有深刻理解不等式证明和解不等式的本质区别,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刻理解解这类不等式易错之源,觅其纠错之道,下面笔者结合典型的例子一起去和大家去寻找其源与流.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新中國成立70年,上海经济发展取得天翻地覆的成就,GDP从1949年36.7亿元增长到2018年3.27万亿元,上海以不到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近1/10的税收收入。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头顶众多光环,上海没有满足,高水平开放永远在路上。  这股自信从哪里来?来自于人才优势,来自于产业配套,来自于营商环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上海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
如果不是25年前的一篇报道,李聪明现在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朝九晚五平静的生活。1989年,才20岁的李聪明在杂志上看到一篇《单人徒步环中国》的文章,受到极大触动的他,按捺不住热情和冲动,背着部傻瓜相机,卷了几件旧衣服,踏着一部普通女式自行车,开始了漫漫骑行路。  这一上路,就是25年未停。  第一次长途骑行,李聪明从重庆出发,骑了3800公里到达福建。要知道,那个年代既没有路书、骑行攻略,更没
8月18日,由旅业传媒、旅聘网主办,榜中榜传媒承办的中国旅游行业年度盛会—第四届中国旅业互联网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携程、春秋、同程、驴妈妈、途家等一线企业,旅游集团、互联网公司、投资公司、媒体、境外目的地旅游局及各相关领域的九百多位人士出席了会议。大会共设置格局、视野、资本、合作四大板块。除了传统旅行社、OTA、大数据、资本、海外目的地营销等专题论坛,今年还新增了分享经济、VR技术、户外体育旅
张佳玮  法国人说起给葡萄酒配菜,往往说得神乎其神。不那么讲究的,往往会觉得何必如此,就是一杯酒罢了。  我们中国人,盐煮笋、茴香豆、豆腐干、青鱼干、肴肉切片、鹅掌、鸭舌、螺蛳、爆鳝,配啤酒和白酒,好像都行。花生米就酒,越喝越没够。白酒配爆肚也好,牛肉干 奶油炒米 蒙古王,能喝得人仰天長啸。  欧洲人其实也不都挑剔:德国人香肠、肘子、酸菜配啤酒,也是稀里哗啦。阿姆斯特丹那边蒜蓉鲱鱼配杜松子酒或啤酒
在《乡土中国》里,费孝通开宗明义,“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此后,有小辈拜访他,他总不厌其烦,反复再反复:“农民和农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  而更早之前的1939年,费氏著作、英文版《江村经济》问世。实际上,“江村”的原型为开弦弓村,地处距离“孤岛”上海一百公里的江苏省吴江县。  该书日后被奉为中国人类学的奠基之作,费孝通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乡村也能发展工业经济的经
必将有一天,你会来到霞慕尼,这里是户外人的Super Big Park!  霞慕尼是阿尔卑斯山脉最异乎寻常的小镇,它拥有阿尔卑斯的山脉的最高峰——勃朗峰,二百多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户外爱好者和观光客不断涌向这里,在这里你仿佛能够触摸到阿尔卑斯巍峨所在。  霞慕尼(Chamonix)位于勃朗峰的山脚下,这个只有一万人口的小镇是法国登山的首府。霞慕尼之旅是穿越时空的奇妙旅行,它拥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1
劫后余生,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与情感都会有新的认识。其实,生命本来就是一出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上演着一场场亦喜亦悲的剧目。每个人都生活在得失之间,当你得到某些东西的时候,你也许正失去最宝贵的东西;当你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也许你得到了更多。旅行也是如此!
若从1951年煤钢共同体诞生算起,“欧洲共同家园”相对平坦地前行了55年,不光“家眷”兴旺到28个,且法德携手充当“欧洲引擎”的地位始终未变,即便这种作用常受“后来”的英国影响,但“法德首倡,群欧影从”的格局基本鼎定,让人感到欧洲不愧为“稳定之锚”。可这一切随着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51.89%的赞成票打破了,当欧洲第三大经济体离席而去后,欧盟剩下的27个成员国又该如何展开力量配比呢?这其实是关乎
节日一过,忧虑自己身材走样的潮男潮女又开始踏上“仇视”卡路里的健身和减肥征途。其实不光是节日,妹子们对健美形体的需求始终旺盛,随着2018神曲“燃烧我的卡路里”的爆红,这股潮流正在朝着持续升温的方向发展。围绕着“卡路里”,早有精明的商家嗅到了庞大的机会,抓住的就是你爱美的心。  食品、健身、APP等多个领域,打着“燃烧卡路里”旗号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其中有些确实有效,有些却是满满的套路深藏其中。你
“妈妈,我爬不上去呀,哇哇哇……”  那个六岁的漂亮的小丫头,在绚丽多色的人工攀岩墙上哭着,但她手脚却始终没有停歇,她的父母着了正装在下面看着她,并没出声。这孩子不同于其他哭泣着的攀岩的孩子,她手脚不停歇,不算很有天赋、但攀爬本能属于正常——这么一路哭泣着,她竟然攀到了12米高的线路顶端,梆梆地打完铃铛,下来了。一滴滴清泪挂在可爱的脸蛋上。  这是一个孩子的样本。  TNS攀登中心这里,一逢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