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之恋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q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产大佬婚变,红烧肉火了。狗血的剧情,因为一盆卖相不佳、面目模糊的菜品,温情顿生——不管她是不是真的爱他,他似乎是真的爱她。
  这道菜看似简单,却耗工耗时,不算前期选肉、漂洗、刀工准备等等,单是上灶,就需时至少两小时,文火,慢慢煨着,不时要掀开锅盖查看,以防糊底,直至汁干味透,香气尽出,方算完成(有些人会讨巧用高压锅,但那就全失了红烧肉的真谛)。更何况,这可是一盆大肉肉,其潜台词是:我不怕你长胖,快吃吧!香香地吃!
  现代人很少能付出这等耐心。在谈情说爱阶段,吃饭不过是个点缀,是其余活动的基础;到了婚后,几乎花掉1/3预算装修的厨房,大多成了摆设。“自己做饭太麻烦了!”一位女友解釋为什么一天三顿都去吃团购,“有那时间干点什么不好?”一位邻居跟我八卦时感慨,他们夫妻结婚9年了,她只给他做过一次红烧肉。
  时光倒退回二三十年去,两个人确定关系的一大标志,便是共同在筒子楼开火做饭,买一两肉,炒点小青菜,一个洗菜,一个切肉,吃饭时则你夹给我,我夹给你,吃完后一起收拾……所有眉来眼去与卿卿我我,尽在烟火中。吃不到一起的人,是断然无法住到一起的。
  我一个亲戚的女儿,男孩子在家里做了一锅土豆炖牛肉,骑车斜穿整个北京城送去,寒冷的冬日里,保温饭盒打开,热气升腾……女孩子说,再没有任何异性的表白能够像那个保温饭盒一样,使她惊心动魄。
  他们那时还是青涩少年,长大后分手了。成年人的世界里,那些一起吃晚餐的恋人,往往最终却是和别人一起吃早饭。
其他文献
外公已经离开了。这些日子以来凌一凡继续画着漫画。她从一开始因为微博的关注,感到无措和感动,慢慢变成了坦然。本来也只是想帮外公完成最后一个心愿,“没想到给那么多人添了麻烦”。一开始她不敢看有关自己给外公画的肖像报道,妈妈买回报纸,她就躲在被子里抱着报纸。  外孙女朴素的情感充溢那素描画,让86岁的凌瑞蓂在生命的最后两周游览了全世界。  自由生长的土壤  凌一凡不是一个擅长语言表达的人。一家人都在北京
期刊
在初三学生王喜麟的印象中,太姥姥是个顶讲究的人,家里收拾得干净利落,总是穿戴整齐,甚至在耄耋之年,她还涂指甲油。不过她们很少交谈,更别提了解太姥姥那曾经显赫一时的家庭。  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的邹家村,在28岁的邹雪平眼中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子,从村东头走到西头只要六七分钟,因为比周围的村子小,所以外村人都叫他们“小邹家村人”。邹雪平这个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从来都没想到,这个村能比城里更有故事。  
期刊
1995年,也就是朱令铊中毒的那一年,《一个年轻投毒者的手册》(The Young Poisoner's Handbook)在美国上映了。这是一部不太有名气的电影,但我想我们也许都应该看看。电影源于真人真事,“年轻的投毒者”是名叫格雷厄姆·杨的伦敦小男孩,他在14岁那年第一次用铊杀死了他的继母,然后是他的父亲、姐姐、朋友……一共毒死了13人。  格雷厄姆当然是一个化学天才,他从小的玩具就是化学实验
期刊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文字:18岁读大学,问你理想是什么,你说环游世界;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以后再去;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子以后再说;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婚了再带老婆一起去;35岁有了小孩,你说小孩大一点再去;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最后,你哪儿也没有去。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很容易把未知的事物想得很艰难,把自己困住。曾经,我被自己的想法困住许多次。现在回头看看,总觉得
期刊
踏入20岁那一年,我以为30岁离我很远。我日夜颠倒地玩儿,不涂防晒霜就去沙滩,睡前又懒得卸妆,天天都是薯片、汽水和汉堡包。  踏入30岁那一年,我觉得自己很老。在时装店里面已不敢再拿起热裤、迷你裙和那些印有卡通人物的汗衫,我怕人家笑我装小可爱。  踏入40岁那一年,我拼命寻找不老秘方,吃的用的戴的,尽最后努力发狂般扯住青春小鸟的后脚,死也不让它一飞冲天后再不回来。  踏入50岁那一年,我开始明白身
期刊
嗯嗯、好好、知道了,成为前三名最常在跟父母打电话时被使用的短语,63%的都市白领每年只会有不到3次家庭聚会;七成以上的女性因为长期缺少陪伴而缺乏幸福感,50%的人在忙碌过后面对伴侣时表示不想说话;当家庭收入过万时,夫妻做爱频率和家庭收入成反比……  一部《让一亿人触目惊心的不在场证明》的微视频,呈现了这样一系列数据,描绘了一幅家庭中我们不在场的那些事。  当每年的12月3日成为“爱家日”后,掀起了
期刊
当一个书法家的前提必须是字要写得好,但艺术源于生活,书外功夫也少不了。  什么是“书外功夫”?我用六点来概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件事、师万人长、抒万般情和拓万丈胸。”  “读万卷书”。文、史、哲的书都要读,读好书,就会对人生有透彻的理解。  “行万里路”。念小学时没条件,我就骑着自行车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地走,行不了万里,就行几十里。后来条件好了,我就尽量“行万里路”。我想说“身行”与“心
期刊
板寸式的小平头掩藏不住智慧的脑袋,两片老花眼镜的背后透出正直与深邃的目光,结实有力的身材掩抑在超越年龄隔阂的牛仔服之后,这就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毕飞宇。  严谨、和蔼、帅气的谦谦君子之貌,笔直挺拔的健美身材,让你看到毕飞宇时,既看不出他的年龄,也猜不透他的身高,你很难相信这个“不像作家的人”塑造过那么多性格各异、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第一次为江苏问鼎了茅
期刊
菜市场是个神妙绝伦的地界儿。夫集市者,市井之地也。玉皇大帝、五殿阎罗,一进集市这种只认秤码的地方,再百般神通也得认输。菜市场又是集市里最神奇的地方。买菜下厨的都是阿妈,思绪如飞、口舌如剑、双目如炬,菜市场里钩心斗角,每一单生意或宽或紧都暗藏着温暖与杀机。市井混杂,再没比菜市场更磨炼人的了。  江南菜市场,无分室内室外,布局似乎有默契。国营粮油商店在进门处,店员们一脸铁饭碗表情,闲散自在,时常串门;
期刊
坐出租车去三里屯,车很干净,师傅很健谈。  “一听声音就知道你是倪大姐。”师傅头也没回,话说得很肯定。  “闻着车里的香味了吧?”  “嗯,闻着了。”我嘴里应着,心里想着别的事。  一个苹果被师傅反手递到我眼前:“正宗的‘金元帅’!我们平谷就出两样好东西,五月份的大桃,十月份的‘金元帅’。别看你是名人,你绝对没吃过。”  我笑着接过来:“谢谢了,师傅。”  什么苹果我没吃过?苹果树下长大的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