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市场背景,财务指标评价收益质量的不足,突出非财务指标引入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基于收益质量特征评价收益质量的视角,设计了相关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的分析从客观方面反映了公司一段时间的收益质量情况,非财务指标分析则可以反映公司收益质量的稳健性与持续性等。
关键词:收益质量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一、引言
收益是公司经营状况最直观的反映,也是公司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财务报表虚假信息披露不断,财务丑闻频发,使人们对这些看似漂亮数字产生了疑问,收益的质量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我们又该如何去评价公司的收益质量呢?基于这一考虑,本文主要探究在传统财务指标评价收益质量的基础上,引入非财务指标对收益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财务指标评价收益质量,主要是指收集传达财务信息,说明资金活动,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成果的经济指标,是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中的数据计算的指标;非财务指标评价收益质量,则是无法用财务数据计算的,主要有经营、顾客和员工几个方面。财务指标可以通过计算客观反映收益质量,应用频繁,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则是近几年才得到重视。
二、引入非财务指标动因分析
收益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中。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收益定义为“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把收益看作是财富的增加,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出发,我们也可以把收益质量理解为这种可予消费数额的品质和数量。财务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收益的量,但是在收益的质方面,非财务指标则可为公司的根本提供保障。
1.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公司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为创造更大收益则需要尽可能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现代公司倡导以人为本,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资源,为收益质量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在现代公司经营方式下,管理者们的主观看法和性格特征,形成了其行为模式,影响着公司的经营方向和公司体制,影响着公司的收益质量,因此非财务指标需要纳入收益质量评价体系。
2.非财务指标解释收益变化成因。财务指标提供的仅仅是一个数字,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公司想要治其根本则需要深入了解这些数字的成因,公司员工专业人员的比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方面都影响着公司的收益,公司中的每一个员工都在为企业收益质量保驾护航。通过对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则可以了解公司的软实力,从而判断公司的收益质量。
三、传统财务指标评价收益质量的缺陷
评价收益质量,首先需要了解收益质量的特征。关于收益质量的特征,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过研究:Boonlert-U-Thai et al.提倡从应计质量、持续性、可预言性、稳定性四方面来评价收益质量;Dechow et al.提倡从持续性、成长性、稳定性、稳健性等方面来评价收益质量;刘洪渭则主张从收益的可靠性、成长性、持续性、稳定性、现金保障性和安全性6方面,建立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收益的稳健性、持续性、安全性、现金保障性这些最基本的特征评价公司收益质量的视角,分析财务指标在评价收益质量时的不足,强调非财务指标引入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1.财务指标只注重收益的量,忽视了质。收益的质量,顾名思义是指收益的品质和数量。而理性经济人假设,人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由此看出,人所获得的最大利益是在一定时点上的,他们更加关心收益的数量,而不是收益的品质。财务指标是事后评价,非财务指标是过程评价,通过财务指标,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收益的数量,通过非财务指标我们则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观其品质,了解这个收益的数值是否是真实可靠的。
2.财务指标面向过去而不反映未来。收益质量高的公司,其收益不仅在于当下的客观数值,更在于企业是否有一个良性发展的态势,其收益在未来一段时间是否也是稳定的、持续的。财务指标是在公司过去的数据上计算得出的结论,是一种事后评价,在分析公司未来的收益能力和质量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不利于评价公司在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上的业绩。
3.财务指标容易被操纵。公司利益相关者过分注重财务报告的会计利润,使得管理者们操纵利润,账面漂亮,实则不可深究,收益是否真的真实,是否有现金保障这些都无法判断。引入非财务指标对收益质量进行评价,更利于深入了解公司实际运营状况,了解公司是否形成了真实、可靠的收益。
4.无法解释收益变化实质原因。财务指标主要来自财务报表资料,得到的只是一个数据统计的最终结论,并不包含大多数直接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因素,如产品质量,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经营过程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由此可以看出,在评价公司收益质量时,我们需要非财务指标作为依据来支撑财务指标,通过分析非财务指标,了解收益水平变化的成因,做到有据可依。
四、非财务指标设计
目前,主要把非财务指标分为三类:经营、顾客和员工。经常使用的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员工满意度和保持力、员工培训、公共责任、创新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市场份额等。本文基于收益的稳健性、持续性、安全性、现金保障性这些最基本的特征评价公司收益质量的视角,分类和设计非财务指标。
1.收益的稳健性及非财务评价指标设计。收益的稳健性,顾名思义为收益的稳定与健康状况,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收益具有相对较强的稳定性,除此之外还与公司外部环境有。为评价收益的稳健性,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指标:①员工能力,可以实际考核员工个人利润;②公司员工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员工档案查询得出;③创新能力,是影响收益稳健性的重要指标。
2.收益的持续性及非财务评价指标设计。收益的持续性,即公司未来能够实现的收益是否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收益的可持续性越强,收益的預测性也越强,收益质量也就越高。为评价收益的持续性,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指标:①员工平均工作年限,人员流动性太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长远发展,收益无法保障;②员工满意度,员工对其工作是否有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员工贡献度;③员工培训。
3.收益的安全性及非财务评价指标设计。收益的安全性由公司获取收益时所承担的风险水平决定。如果企业获取向东数量的收益所承担的风险小,收益质量越高。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指标:①市场份额,通过“公司销售额÷整个市场销售额”得出;②公司经营过程意外事故次数,可以体现公司生产经营的管理技术风险程度;③产品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公司经营风险,是评价收益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4.收益的现金保障性及非财务评价指标设计。近年来,有些公司玩弄财务手段,使收益成为一个虚假的数据,无法反映真实的业绩,其实,只有能带来现金流入的收益才是真正的收益,收益的现金保障程度是检验收益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针对这一方面,我们除了通过财务指标计算公司的现金保障性外,还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指标:①产品销售方式;②公司资产状况。
五、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评价公司的收益质量只通过财务指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够停留在事后分析的阶段,引入非财务指标构建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财务指标分析公司收益质量,才能更准确的评价公司收益质量,对公司起到指导作用。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共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正确地评价公司收益质量,有助于公司了解收益水平变化的本质,加强管理其生产经营,提高公司收益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平,《企业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10期.
[2]Dechow P,Ceb W,Schrand C.Understanding Earnings Quality:[J].Jouran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50).
[3]樊丽莉,傅绍正,《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第11期.
作者简介:郭瑞琪(1991—),女,陕西安康人,专业或研究方向:会计学。
关键词:收益质量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一、引言
收益是公司经营状况最直观的反映,也是公司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财务报表虚假信息披露不断,财务丑闻频发,使人们对这些看似漂亮数字产生了疑问,收益的质量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我们又该如何去评价公司的收益质量呢?基于这一考虑,本文主要探究在传统财务指标评价收益质量的基础上,引入非财务指标对收益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财务指标评价收益质量,主要是指收集传达财务信息,说明资金活动,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成果的经济指标,是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中的数据计算的指标;非财务指标评价收益质量,则是无法用财务数据计算的,主要有经营、顾客和员工几个方面。财务指标可以通过计算客观反映收益质量,应用频繁,非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则是近几年才得到重视。
二、引入非财务指标动因分析
收益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中。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收益定义为“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把收益看作是财富的增加,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出发,我们也可以把收益质量理解为这种可予消费数额的品质和数量。财务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收益的量,但是在收益的质方面,非财务指标则可为公司的根本提供保障。
1.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公司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为创造更大收益则需要尽可能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现代公司倡导以人为本,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资源,为收益质量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在现代公司经营方式下,管理者们的主观看法和性格特征,形成了其行为模式,影响着公司的经营方向和公司体制,影响着公司的收益质量,因此非财务指标需要纳入收益质量评价体系。
2.非财务指标解释收益变化成因。财务指标提供的仅仅是一个数字,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公司想要治其根本则需要深入了解这些数字的成因,公司员工专业人员的比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方面都影响着公司的收益,公司中的每一个员工都在为企业收益质量保驾护航。通过对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则可以了解公司的软实力,从而判断公司的收益质量。
三、传统财务指标评价收益质量的缺陷
评价收益质量,首先需要了解收益质量的特征。关于收益质量的特征,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过研究:Boonlert-U-Thai et al.提倡从应计质量、持续性、可预言性、稳定性四方面来评价收益质量;Dechow et al.提倡从持续性、成长性、稳定性、稳健性等方面来评价收益质量;刘洪渭则主张从收益的可靠性、成长性、持续性、稳定性、现金保障性和安全性6方面,建立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收益的稳健性、持续性、安全性、现金保障性这些最基本的特征评价公司收益质量的视角,分析财务指标在评价收益质量时的不足,强调非财务指标引入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1.财务指标只注重收益的量,忽视了质。收益的质量,顾名思义是指收益的品质和数量。而理性经济人假设,人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由此看出,人所获得的最大利益是在一定时点上的,他们更加关心收益的数量,而不是收益的品质。财务指标是事后评价,非财务指标是过程评价,通过财务指标,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收益的数量,通过非财务指标我们则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观其品质,了解这个收益的数值是否是真实可靠的。
2.财务指标面向过去而不反映未来。收益质量高的公司,其收益不仅在于当下的客观数值,更在于企业是否有一个良性发展的态势,其收益在未来一段时间是否也是稳定的、持续的。财务指标是在公司过去的数据上计算得出的结论,是一种事后评价,在分析公司未来的收益能力和质量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不利于评价公司在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上的业绩。
3.财务指标容易被操纵。公司利益相关者过分注重财务报告的会计利润,使得管理者们操纵利润,账面漂亮,实则不可深究,收益是否真的真实,是否有现金保障这些都无法判断。引入非财务指标对收益质量进行评价,更利于深入了解公司实际运营状况,了解公司是否形成了真实、可靠的收益。
4.无法解释收益变化实质原因。财务指标主要来自财务报表资料,得到的只是一个数据统计的最终结论,并不包含大多数直接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因素,如产品质量,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经营过程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由此可以看出,在评价公司收益质量时,我们需要非财务指标作为依据来支撑财务指标,通过分析非财务指标,了解收益水平变化的成因,做到有据可依。
四、非财务指标设计
目前,主要把非财务指标分为三类:经营、顾客和员工。经常使用的非财务指标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公司潜在发展能力、员工满意度和保持力、员工培训、公共责任、创新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市场份额等。本文基于收益的稳健性、持续性、安全性、现金保障性这些最基本的特征评价公司收益质量的视角,分类和设计非财务指标。
1.收益的稳健性及非财务评价指标设计。收益的稳健性,顾名思义为收益的稳定与健康状况,主营业务活动创造的收益具有相对较强的稳定性,除此之外还与公司外部环境有。为评价收益的稳健性,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指标:①员工能力,可以实际考核员工个人利润;②公司员工技术水平,可以通过员工档案查询得出;③创新能力,是影响收益稳健性的重要指标。
2.收益的持续性及非财务评价指标设计。收益的持续性,即公司未来能够实现的收益是否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收益的可持续性越强,收益的預测性也越强,收益质量也就越高。为评价收益的持续性,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指标:①员工平均工作年限,人员流动性太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长远发展,收益无法保障;②员工满意度,员工对其工作是否有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员工贡献度;③员工培训。
3.收益的安全性及非财务评价指标设计。收益的安全性由公司获取收益时所承担的风险水平决定。如果企业获取向东数量的收益所承担的风险小,收益质量越高。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指标:①市场份额,通过“公司销售额÷整个市场销售额”得出;②公司经营过程意外事故次数,可以体现公司生产经营的管理技术风险程度;③产品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公司经营风险,是评价收益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4.收益的现金保障性及非财务评价指标设计。近年来,有些公司玩弄财务手段,使收益成为一个虚假的数据,无法反映真实的业绩,其实,只有能带来现金流入的收益才是真正的收益,收益的现金保障程度是检验收益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针对这一方面,我们除了通过财务指标计算公司的现金保障性外,还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指标:①产品销售方式;②公司资产状况。
五、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评价公司的收益质量只通过财务指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够停留在事后分析的阶段,引入非财务指标构建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财务指标分析公司收益质量,才能更准确的评价公司收益质量,对公司起到指导作用。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共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正确地评价公司收益质量,有助于公司了解收益水平变化的本质,加强管理其生产经营,提高公司收益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平,《企业收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10期.
[2]Dechow P,Ceb W,Schrand C.Understanding Earnings Quality:[J].Jouran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50).
[3]樊丽莉,傅绍正,《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第11期.
作者简介:郭瑞琪(1991—),女,陕西安康人,专业或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