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大师们
张载,“北宋五子”之一,理学创始人之一。幼时学习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志向。面对宋朝边境被侵,立志为国家建功立业,故喜学兵法。在范仲淹劝说下,转向对儒家“六经”的研读,且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辞官后在关中授徒讲学,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践,形成了以“礼”为基本特征的“关学”。张载所提出的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表现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理想人格,体现了其道济天下的胸怀。他在教育实践中强调“立心、立本”,以“礼”为教,知德知人、择时化之体现了其对教师的特殊要求。其“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既是其追求不懈的理想,也是其自身的写照。
世界观:气本论
张载的世界观呈现出唯物主义的特点。张载用“气”或“元气”来描述世界,认为人和万物产生的基础是“气”。阴阳二气相辅相生,升降互变的交互运动中产生了人和万物。张载提出“太虚即气”“气为本体”“气化万物”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宇宙中的一切万物都是由“气化”而来的,形态万千的万物都是“气”的不同表现形态。“气”的基本特性是运动与静止,万物的生死、动静的改变,都是“气”的特殊变化的体现和变化的结果。他将“天”看作是一个以恒星为中心的,金、木、水、火、土诸星及地球“运旋不穷”的整体。日、月、星、辰等天体各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四时更迭、潮汐涨落、霜雪雨露等也是具有自身变化规律的自然现象。
认识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
在认识论上,“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是张载提出的重要概念。“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是人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即所谓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张载指出:人的知识是由耳目鼻舌身等感官接触外界事物而获得,即为“闻见之知”。但若仅仅只停留在“闻见之知”,并不能全面认识天下有形有象之事物,更不能穷尽无形的天下事物之理。要穷理尽性,必须达到“德性之知”阶段。只有“德性之知”才是真知,才能反映出万物的本性本质。学习的价值在于探寻“德性之知”,在于知“理”。
人性观:“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张载的人性观是基于其对世界的认识之上的,他将人性分成“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天地之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秉赋,是纯善、纯清、纯洁的。但人出生后,由不同的身体条件、生理特点、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等这些外在因素与人的“天地之性”相结合所形成的后天之性,就是“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有清有浊,从而决定了人性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状况。
在张载看来,“天地之性”澄明至善,是善的来源。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是恶的来源,是人欲的体现。但“气质之性”可以通过学习和教育进行变化,这样,通过学习和教育使人成为“人”,使人呈现出至善的“天地之性”就有了可能。
教育价值:变化气质
张载强调,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就在于促使人们变化“气质之性”而成为圣贤,教育是变化气质的唯一途径。只要学之不懈,任何人都能去除气质之恶,成为贤圣。通过教育和学习,要人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变化气质之性而立纯善的“天地之性”,使人为“人”、为“仁”。并且,教育和学习必须以变化“气质之性”为目的,否则就是无用之学。
教育内容与实践:重“礼”
由于教育和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变化“气质之性”,“礼以持性”。因此,教育内容和实践的核心就应该是“礼”,是立于“礼”以持性、养心、变化气质。
张载以重“礼”而闻名于世,其“礼”的内涵十分广泛。首先,“礼本天之自然”。 “礼”出于“理”,“礼”出于“性”,作为天之自然的“天地之礼”是永恒存在的,是独立于人之外而存在的。其次,“礼之原在心”。“礼”虽然是天道自然,但制礼、行礼等礼之用却不能离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知理者才能制礼。张载强调“礼”的教育应该以自我教育为主,学礼、得礼、行礼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先立于礼”。他又把“立于礼”称之为“立本”“立心”。也就是说,人在着手自我教育之始,必须先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并确信以“礼”为核心的正确性,从而实现“立本为择中道而立”。因此,张载在关中坚持以“礼”教化,自身也以“礼”修身。劝戒学子不要“置意科举”,而应该“相从于尧舜之域”,在民间创办书院,从事“礼”治教育。劝告访道问学的学生们知“礼”成性,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礼”而养成善良本心,改变“气质之性”。
求学:“立心”“虚心”和“尽心”
立志向学、勤勉不息是张载对为学之要求。首先是“立心”,“心”是天心,“心”又是“志”。“志”是教育的大前提,一个人求知为学,为人做官,都必须先“立其志”“正其志”,“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立心”就是要立圣人之心、圣人之志。在张载这里,“立心”一方面是指立本、正心,另一方面也指志向高远。正心,则能向道、集义;志向高远才能有所作为。确立了志向和目标之后,就要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勤勉不息,直到实现理想,此为“尽心”和“虚心”。
张载认为,学习求知必须“虚心”,“虚心”方能接纳百物,汇合各种知识,进入神明之境。张载主张,人求学问,必须去除“意、必、固、我”,达到至诚、存德、虚静。所谓“虚心”,就是心要弘放。心大才能有容,容的就是“诚”,“诚”就是实。如何做到诚实?一要端正学习态度,实事求是,不自满;二要不耻下问;三要交友而学,独学无友,独见独闻容易产生疾妄,要向他人学习、向朋友学习;四要谦虚,“谦”是天下的良德,若不能谦虚,则不能有容,自然就不能有得。
能“虚心”方能“尽心”。“尽心”首先强调“恒”与“勤”,只有如此才能止于至善,实现最终的目标。“尽心”还须“心悟”和“内省”,要潜心观察、融会贯通,不能浅尝辄止、不加思考。
“立心”是正本,“虚心”“尽心”是外在努力与内在修为的结合,三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只有在“三心”上下工夫,才能内外兼修,成性、成仁、成人。
为师之道:知德与知人
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张载给予了明确的要求:全身心投入、钻研教学内容、注重自身仪表、有强烈的责任心。
“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在张载看来,“知至学之难易,知德也;知其美恶,知人也。”教师只有知人且知德,才能承担起“教人使入德”的职责。教师不仅应该对教学内容的难易、先后之序非常了解,还应该充分了解教育对象,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机。
他认为,学习求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序”过程。既不能停止间断,也不能急于求成。教师应循序而教,学生应循序而学。在求学的渐进过程中加以积累,以“三年为期”——学者自朝至昼至夜为三节,每天勤学苦读,由日积月,期月成年,直至三年。经过这样的渐进功夫,学习方可有成。由于张载将教也视为学,认为“学与教皆学也”。因此,他要求教师也勤勉为学,不断完善自己。
教育方法:善“化”
张载认为,对人的教育如同“时雨之化”,适时而教,当可而告,及时答问,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感人心”就是“化”,教师履行教之职责,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化”。所谓“化”,“教者但观蒙者时之所及则导之,此是以亨行时中也,此时也,正所谓如时雨化之。”“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把握时机,善于引导。教学生而学生不能接受,勉强填塞,无益于学生,这是教师不能化之,是教师之过。“当其时而能引导学生使不失其正,此教者之功也”,这是“化”的功效。不仅如此,“化”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君子以贤德自居,不强率人”,这里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为人师表,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应“善其身,自化也”,还要“兼善天下,化物也”。
张载一改自汉唐以来儒家学者专注于典籍章句训释和玄空清谈之风,带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从当时北宋社会现实问题入手,力图探求根本的解决之道。张载之所以可堪称为大师,与其“以天下为己任,忧患民命民生”密切相关,无论其居官从政,还是辞官归乡试验井田、著书讲学,无不贯穿“为生民立命”的精神。他带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笃实尚行、经世致用;他所倡导的礼教、立心立人以及择时化之等思想体现了他不同常人的追求。
张载,“北宋五子”之一,理学创始人之一。幼时学习就表现出不同常人的志向。面对宋朝边境被侵,立志为国家建功立业,故喜学兵法。在范仲淹劝说下,转向对儒家“六经”的研读,且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辞官后在关中授徒讲学,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践,形成了以“礼”为基本特征的“关学”。张载所提出的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表现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理想人格,体现了其道济天下的胸怀。他在教育实践中强调“立心、立本”,以“礼”为教,知德知人、择时化之体现了其对教师的特殊要求。其“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既是其追求不懈的理想,也是其自身的写照。
世界观:气本论
张载的世界观呈现出唯物主义的特点。张载用“气”或“元气”来描述世界,认为人和万物产生的基础是“气”。阴阳二气相辅相生,升降互变的交互运动中产生了人和万物。张载提出“太虚即气”“气为本体”“气化万物”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宇宙中的一切万物都是由“气化”而来的,形态万千的万物都是“气”的不同表现形态。“气”的基本特性是运动与静止,万物的生死、动静的改变,都是“气”的特殊变化的体现和变化的结果。他将“天”看作是一个以恒星为中心的,金、木、水、火、土诸星及地球“运旋不穷”的整体。日、月、星、辰等天体各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四时更迭、潮汐涨落、霜雪雨露等也是具有自身变化规律的自然现象。
认识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
在认识论上,“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是张载提出的重要概念。“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是人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即所谓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张载指出:人的知识是由耳目鼻舌身等感官接触外界事物而获得,即为“闻见之知”。但若仅仅只停留在“闻见之知”,并不能全面认识天下有形有象之事物,更不能穷尽无形的天下事物之理。要穷理尽性,必须达到“德性之知”阶段。只有“德性之知”才是真知,才能反映出万物的本性本质。学习的价值在于探寻“德性之知”,在于知“理”。
人性观:“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张载的人性观是基于其对世界的认识之上的,他将人性分成“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天地之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秉赋,是纯善、纯清、纯洁的。但人出生后,由不同的身体条件、生理特点、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等这些外在因素与人的“天地之性”相结合所形成的后天之性,就是“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有清有浊,从而决定了人性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状况。
在张载看来,“天地之性”澄明至善,是善的来源。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是恶的来源,是人欲的体现。但“气质之性”可以通过学习和教育进行变化,这样,通过学习和教育使人成为“人”,使人呈现出至善的“天地之性”就有了可能。
教育价值:变化气质
张载强调,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就在于促使人们变化“气质之性”而成为圣贤,教育是变化气质的唯一途径。只要学之不懈,任何人都能去除气质之恶,成为贤圣。通过教育和学习,要人认识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变化气质之性而立纯善的“天地之性”,使人为“人”、为“仁”。并且,教育和学习必须以变化“气质之性”为目的,否则就是无用之学。
教育内容与实践:重“礼”
由于教育和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变化“气质之性”,“礼以持性”。因此,教育内容和实践的核心就应该是“礼”,是立于“礼”以持性、养心、变化气质。
张载以重“礼”而闻名于世,其“礼”的内涵十分广泛。首先,“礼本天之自然”。 “礼”出于“理”,“礼”出于“性”,作为天之自然的“天地之礼”是永恒存在的,是独立于人之外而存在的。其次,“礼之原在心”。“礼”虽然是天道自然,但制礼、行礼等礼之用却不能离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知理者才能制礼。张载强调“礼”的教育应该以自我教育为主,学礼、得礼、行礼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先立于礼”。他又把“立于礼”称之为“立本”“立心”。也就是说,人在着手自我教育之始,必须先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并确信以“礼”为核心的正确性,从而实现“立本为择中道而立”。因此,张载在关中坚持以“礼”教化,自身也以“礼”修身。劝戒学子不要“置意科举”,而应该“相从于尧舜之域”,在民间创办书院,从事“礼”治教育。劝告访道问学的学生们知“礼”成性,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礼”而养成善良本心,改变“气质之性”。
求学:“立心”“虚心”和“尽心”
立志向学、勤勉不息是张载对为学之要求。首先是“立心”,“心”是天心,“心”又是“志”。“志”是教育的大前提,一个人求知为学,为人做官,都必须先“立其志”“正其志”,“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立心”就是要立圣人之心、圣人之志。在张载这里,“立心”一方面是指立本、正心,另一方面也指志向高远。正心,则能向道、集义;志向高远才能有所作为。确立了志向和目标之后,就要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勤勉不息,直到实现理想,此为“尽心”和“虚心”。
张载认为,学习求知必须“虚心”,“虚心”方能接纳百物,汇合各种知识,进入神明之境。张载主张,人求学问,必须去除“意、必、固、我”,达到至诚、存德、虚静。所谓“虚心”,就是心要弘放。心大才能有容,容的就是“诚”,“诚”就是实。如何做到诚实?一要端正学习态度,实事求是,不自满;二要不耻下问;三要交友而学,独学无友,独见独闻容易产生疾妄,要向他人学习、向朋友学习;四要谦虚,“谦”是天下的良德,若不能谦虚,则不能有容,自然就不能有得。
能“虚心”方能“尽心”。“尽心”首先强调“恒”与“勤”,只有如此才能止于至善,实现最终的目标。“尽心”还须“心悟”和“内省”,要潜心观察、融会贯通,不能浅尝辄止、不加思考。
“立心”是正本,“虚心”“尽心”是外在努力与内在修为的结合,三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只有在“三心”上下工夫,才能内外兼修,成性、成仁、成人。
为师之道:知德与知人
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张载给予了明确的要求:全身心投入、钻研教学内容、注重自身仪表、有强烈的责任心。
“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在张载看来,“知至学之难易,知德也;知其美恶,知人也。”教师只有知人且知德,才能承担起“教人使入德”的职责。教师不仅应该对教学内容的难易、先后之序非常了解,还应该充分了解教育对象,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时机。
他认为,学习求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序”过程。既不能停止间断,也不能急于求成。教师应循序而教,学生应循序而学。在求学的渐进过程中加以积累,以“三年为期”——学者自朝至昼至夜为三节,每天勤学苦读,由日积月,期月成年,直至三年。经过这样的渐进功夫,学习方可有成。由于张载将教也视为学,认为“学与教皆学也”。因此,他要求教师也勤勉为学,不断完善自己。
教育方法:善“化”
张载认为,对人的教育如同“时雨之化”,适时而教,当可而告,及时答问,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感人心”就是“化”,教师履行教之职责,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化”。所谓“化”,“教者但观蒙者时之所及则导之,此是以亨行时中也,此时也,正所谓如时雨化之。”“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把握时机,善于引导。教学生而学生不能接受,勉强填塞,无益于学生,这是教师不能化之,是教师之过。“当其时而能引导学生使不失其正,此教者之功也”,这是“化”的功效。不仅如此,“化”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君子以贤德自居,不强率人”,这里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为人师表,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应“善其身,自化也”,还要“兼善天下,化物也”。
张载一改自汉唐以来儒家学者专注于典籍章句训释和玄空清谈之风,带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从当时北宋社会现实问题入手,力图探求根本的解决之道。张载之所以可堪称为大师,与其“以天下为己任,忧患民命民生”密切相关,无论其居官从政,还是辞官归乡试验井田、著书讲学,无不贯穿“为生民立命”的精神。他带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笃实尚行、经世致用;他所倡导的礼教、立心立人以及择时化之等思想体现了他不同常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