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叙事类文本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求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_d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文本都是叙事类文本,对教师教学内容有较大的指向性。学生虽然对叙事类文本阅读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是也只停留于文本表层内容,无法深入挖掘文本潜在的价值。本文试从教师的角度思考,探析在核心素养指向下教师对叙事类文本教学策略的研究,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系统全面地学习文章和探究其内在价值,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叙事类文本
  一、前言
  语文素养是指具有较稳定的、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就是指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学识修养、行文风格、人文情趣等。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类文本较多,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侧重学生的精神塑造。然而,由于小学生的思想情感、言语能力发展不充分,文本解读也只限于其表层含义,因此实践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干预,为学生理清思路,以此培养其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叙事类文本教学策略
  (一)初读文本,梳理文章脉络
  教师要把握叙事类文本不同层面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该类文本都具有文章脉络清晰、结构明确、线索固定的特点。叙事类文本阅读具有连贯性的特点,由于其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文本世界中,完成文本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文本前设计好教学过程,重视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明确教学目标并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研究,围绕教学目标、教材进行课程分析规划、精心设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些做法可以体现教学目标中的人文性质,即不为应试而教学,而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机会实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教师需要在学生初读文本时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并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线索,以线索为索引项,层层推进,梳理文章脉络,寻找文章核心。教学中要重视和把握文本的叙事过程,让学生明白情节一般的变化过程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然后根据情节的一般变化发展,循序渐进,处理文章内容。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一文,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只口渴的乌鸦找水喝,最后找到一个只有半瓶水的瓶子,而且瓶口很小,乌鸦没法直接喝到水。这时老师可以开展互动,让学生简单概括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内容,然后提出疑问:乌鸦要怎样才能喝到水呢?学生会因为这个互动充满好奇,从而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的后续内容。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关注人物,探索评价形式
  叙事类文本以事件为叙述核心,而事件的开展离不开人类活动。钱谷融先生讲过:“人是生活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人,抓住了人,也就抓住了生活,抓住了社会现实。”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的小学语文叙事类文本教学必须关注人这一主体,关注围绕人而展开的事件发展顺序。在低年级段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作品多以寓言、童话、神话故事为主,主要以关注文本内的主人公活动为主要任务,也包含了人物性格评价。例如,寒号鸟惰性十足,即使冬天来临也不愿意去筑巢,得过且过的心理让它最终冻死在寒冬中;乌鸦因为它的聪明才智最终喝到了瓶子里的水。在高年级段则有围绕人物开展的叙述事件,学生不仅需要体味主人公的人物品质,还需要关注次要人物,甚至是作者的社会背景、思想情感,这些都影响着学生对文本人物的评价。
  (三)解读语言,归纳表达技巧
  语言艺术是叙事类文本必须关注的方面。叙事类文本有着众多语言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在语言的使用上有独到的技巧,所以这些文章都是学生需要学习、品味其语言特色的范本。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文本、关注人物时也要让他们发现人物性格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如人物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归纳表达技巧,可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语言的熟练运用奠定基础。尽管在接触描写方式的概念时学生会有些许不适应,在语言美的感悟、表达技巧的理解方面會有困难,但是在一段时间后,学生们会理解概念指向。教师要准确把握这一特点,注重对表达技巧的重点和难点加以阐释,在教学过程中以语言学习为桥梁,逐渐过渡到表达技巧的学习。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时,教师可以从文本出发,带领学生学习其中的语言句式、表达技巧,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即将语言优美、词汇生动的内容画出来,如果学生有更好的词汇代替或者有其他感想都可在书本旁边做上批注,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关注文本中的重难点词,并让学生尝试通过提前预习的方式来揣摩文本的含义,增强阅读体验。例如,将“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随风飘动……”画出来,将比喻句、排比句和拟人句画出来。教师可让学生在读完全篇文章后与全班同学交流批注内容,并以教师批注为准则,引领他们养成良好的批注习惯。在文章情感体验上,通过字、词、句、段、篇、章的理解让他们想象公园中微风吹拂着,荷花随风而动的场景,阅读概括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以此作为引起情感共鸣的突破口,为鉴赏文本提供契机。这种训练方式和文字积累可以迁移到习作板块。语言文字的积累为学生作文写作提供语言素材,而表达技巧则可以运用于作文句式的编排之中。系统化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鉴赏文本,挖掘精神内涵
  教师带领学生鉴赏文本,解读叙事性文本的一些外在价值后更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在精神价值的挖掘。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本内容的延伸拓展,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拓展学生看待问题的视野,不拘泥于文字表象作用,重视文本背后的世界的精神构建。但这些高层面的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不可估测性。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时,必须保证该堂课的教学目标最终指向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以及价值观的构建。例如,《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展现了老舍那个时代的浓厚的春节氛围,并将之与现代社会淡薄的春节仪式形成对比,突显了现代社会对民族传统的忽视。选用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中华传统文化回归的现象。这能够让学生从小在心中就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提升学生的精神追求,拓展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文学与教育具有一种力量,即能够对人的心灵起到重塑的作用。通过教育引导能够保存民族文化的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总之,小学语文叙事性文本教学需要围绕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展开,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效衔接,带领学生走进叙事性文本内在的世界。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研读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叙事性文本,依托文本结构,引领学生梳理脉络,评鉴人物性格品质,挖掘文本内在精神价值,落实真善美的教育理念追求,实现美育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建东.叙事类文本语言特色的实践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8(07):45-46.
  [2]曹爱华. 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为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现代技术的应用,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目前能够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现代信息技术较多,本文主要探讨专业软件、微课视频、电子书包、在线教学四类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的相关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教育产品,给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带来较大便利。在初中数
期刊
摘 要:数形结合教育模式作为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系统化,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但在现阶段我国的小学教育中,数形结合教育模式的运用还不太广泛,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合理运用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育入手,结合案例阐述了数形结合教育模式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数形结合教育模式可以将极其复杂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幼儿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而在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将知识融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生命力,只有让幼儿在生动的游戏情境中学习,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班本课程《哇!恐龙来了》为例,解析教师如何在活动中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乐说、乐探、乐创、乐玩的学风,促进其主动发展。 
期刊
摘 要:“知人论世”是中国文论的传统文学批评方法,强调了作家、作品、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知人论世”方法的内涵,它是閱读主体解读文本的常用方法,是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在鉴赏阅读中国古典诗歌时,将知人和论世紧密相联,可以掌握诗歌蕴涵的思想价值,同时能明辨作品体现的作者情感取向。  关键词:知人论世;高中语文;诗歌;教学
期刊
摘 要: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从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创新氛围、更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美术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更新教法;激发潜能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社会需
期刊
摘 要: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是重要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良好思考,勇于实践,积极探究,对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教师在课堂中通过课堂革新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实践能力;深度学习;问题意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革新的方向得以明晰。在时代大背景下,随着社会机遇与挑战的不断增多,对于新时代的逐浪者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只有紧跟时代、把握机遇,才能
期刊
摘 要:在社区中,各个社区居民是主体,他们在社区教育内可以扮演关键角色。而分析现阶段的社区教育可知,居民参与的深度及广度不足,还需要进行不断改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分析社区教育内居民参与的主要问题,分析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针对社区教育居民参与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主要问题;居民参与;社区教育  在现阶段,社区教育属于一项重要工作,它的开展有着重大意义,会深刻影响社区居民。为此,在社区教
期刊
摘 要:新课标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成了教学设计的重要落脚点。本文尝试通过案例教学中“一案到底”的分析,促使课堂教学规避误区,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一案到底”;深度学习;问题探究  自2017年版新课标颁布以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铺开,高中地理教学革新向纵深方向推进。新课标要求教学需从地理学的本质出发,尽力挖掘地理课程对学生全
期刊
摘 要: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考试中,面试是最重要的环节,面试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面试结果。其中,试讲环节是面试中最核心的环节,包括回答问题、模拟试讲、问题答辩三个环节。笔者从近几年的面试情况中,搜集了考生在面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分析回答问题、模拟试讲和答辩等环节,基于小学音乐学科的性质特点,总结出一定的面试策略,供将要参加面试的考生一个参考,希望考生能够顺利通过面试,尽快取得教师资格证。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艺术教研组建设,发挥艺术教研组功能,即整合学校艺术资源,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实施意义深刻的美育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艺术工作质量。本文从重视教学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倡导科研文化引领、推进新课程设置四个方面探讨教研组建设的框架体系,力求使艺术教研组建设工作更加规范化、完整化、科学化,符合当下国家美育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教研组;常规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