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王光烈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印外求印”的理论,归纳出不同文字如何融入到印内的方法,阐释了“印外”与“印内”的统一问题,并在实践中验证了自己的理论。本文通过对王光烈“印外求印”思想源流的探究,分析其印学思想的形成、传承以及发展历程;通过印章对比研究,阐述他在实践上的继承及创新;并在总结王光烈“印外求印”表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个人对于“印外求印”的理解。
关键词:王光烈 印外求印 《印学今义》
一 王光烈“印外求印”思想溯源
王光烈(1880-1953),作为“印外求印”思想的理论总结者,在印学理论史上影响深远,探究其印学渊源对研究王光烈印学思想的形成具有现实意义。
“印外求印”思想萌芽于宋元,成熟于清代。清以前“印外求印”思想尚处在朦胧和准备阶段。宋元之际,篆刻艺术开始萌芽。经元代赵孟頫、吾衍的提倡,文、何等人的实践,篆刻独立于书画艺术。发展伊始,篆刻家便注意到书法以及印外文字在篆刻中的“牵引”作用,这种紧密联系使篆刻家们不止一次的进行尝试,探索新的风格。虽然当时并没有提出“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但篆书的书写水平直接影响着篆刻的艺术水平,宋元时期,因石质之因,文人并不动手奏刀,而是设计印稿交于工匠进行刊刻。故在中国印论的奠基之作《三十五举》中吾衍花费了大量笔墨对“印外”之事进行阐述。
王光烈在“印外求印”理论上的阐释点首先是在入印文字上,他在《《印学今义·宗主》中言:昔刘彦和作文心雕龙,首以宗经。治印于秦、汉玺印,尤为文之于六经也。六经以前无文,秦、汉以前无印也。王光烈通过赵、吴等人的实践,在理论上归纳出了各种不同文字如何融入到印内的方法,并阐释了“印外”与“印内”的统一问题。在他所处的时代,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见在印学上王光烈是“印外求印”思想的忠实卫道士。
二 王光烈“印外求印”的实践观
在实践上王光烈篆刻亦是深受此意颇多。马国权在《近代印人传》一书中提到:辽阳鞍山偶出古币一坛,皆列国之方首尖足布,至为难得,竭力罗致,获文曰『王氏』、『长子』、『晋阳』之与姓氏、行序、别号相合者以归,诸布多文同而离合变化绝不相类,於篆刻之章法安排,启发颇大。由是进—步广为搜罗有裨於篆刻艺术之甲骨、刀布、镜铭、瓦当,尤注意购藏古玺及秦汉以来古印,晨夕摩挲,体会益夥。
可知王光烈在实践上乃是与他的理论同步,在王氏所用印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在印外文字的应用。
现就历代名家“印外求印”进行取法举例:
二十五举曰:白文印,用崔子玉写《张平之碑》上字,及汉器上并碑盖、印章等字,最为第一。黄惇先生在《中国古代印论史》一书中根据吾衍的第“二十五举”将吾衍《三十五举》推为“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理论的源头:
我们可以把这种观点视为清代“印从书出”与“印外求印”的先河。
马国权先生在《篆刻经典〈三十五举〉图释》亦持此种观点。陈国成先生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吾衍的“二十五举”是“崇汉思想”的反映。而“印从书出”产生的前提乃是篆刻进入到自书自刻之后。本文认为黄惇先生及马国权先生的观点尚有不足,陈国成先生的观点相对较全面。
首先,从实践上看“印从书出”乃是印人以自己形成的具有个性风格特征的篆书入印,由此形成了新的具有个性的印风。而吾衍所在时期,文人并没有达到自书自刻的地步,更遑论将自己的书风和印风相统一。
其次,乃是对于“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不同的理解所造成的。对于“印从书出”黄惇先生曾提出:“以印人自己形成的具有个性风格特征的篆书入印,由此而形成新的具有个性的印风。”此定义本就与其将吾衍定位为“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之论相违背。另外关于“印外求印”亦不仅指文字,后人篆刻,大凡印林高手,无不博涉多种学科,从书画诗词、金石古文等边缘学科摄取养料。吾衍虽在文中涉及到文字方面,但是并没有将其运用于实践上,亦无思想上的表达。故不可将其定位为“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理论的发端。
明代朱简曾提出“笔意表现论”,在一定范畴上暗合“印从书出”的内涵,他通过刀法来表现书法的笔意,但其引入印章的书法并非个人创造,故仍不完整。丁敬作为实践者收录了许多金石碑版铭文,并在理念及言语上提出了向“印外”文字学习的思想,但是在篆刻实践上依然没有跳出“印内求印”的范畴。而邓石如则完成了书、印与自身本体的完整统一。
真正在理论及实践上都践行着“印外求印”的当属清晚期的赵之谦。作为中国篆刻史上的关键人物,赵之谦恰逢其时,在金石学兴起的背景下,通过实践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典型的“印外求印”创作模式。赵之谦没有系统的印论,但是在他的印章款识及印谱序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印外求印”思想上的实践:
稚循书来,属仿汉印。撝叔刻此,乃类《吴纪功碑》。负负!戊午十一月。(咸丰八年刻“星遹手疏”白文印)
星甫将有远行,出石索刻,为橅汉铸汉法。谛视乃类《五凤摩崖》、《石门颂》二刻,请方家鉴别。戊午七月,撝叔识。(咸丰八年刻“北平陶燮咸印信”白文印)
1 邓石如(1743-1805)所刻(石如)一印中、二字均取邓石如篆书四条屏取邓石如篆书四条屏中字。
2 徐三庚(1826-1890)所刻(谨諴)印中取《鄀公諴簠》中原字(见殷周金文集成4600页)。
3 赵之谦(1829-1884)所刻(子重)印中取《永初钟》(见秦汉金文汇编177号),取《奉山宫行镫》(见秦汉金文汇编360号)。
4 吴昌硕(1844 -1927)所刻(谷)印中取《张迁碑》碑额中原字。 5 黄牧甫(1849-1908)所刻(长宜君官)印中取《木百氏作伍子胥画像镜》,取《蜀郡董氏造洗》。
6 王光烈(1880-1953)所刻(希哲)印取自《王子钟》(见《金文编》上册第4页)
7 董作宾(1895-1963)所刻(旦冏造象)印中 取《颂鼎》(见殷周金文集成2827页),取《象且辛鼎》(见殷周金文集成1512页)。
如此可见,“印外求印”最早的实践者为邓石如,但是作为印外求印的集大成者乃是赵之谦。此上文有述。但是王光烈作为理论总结者则系统的介绍了“印外求印”的方法论。印外文字入印牵扯到许多方面,在出土资料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如何甄别运用印外文字,并将其融入到印内,并且没有违合感,这是“印外求印”思想最先要解决的问题,王光烈作为理论总结者高屋建瓴的进行了高度概括。这在当时他所处的时代无疑是有开创之功的。
“印外求印”思想发展到清末已成体系,王光烈作为继承者在前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首先在印外文字取法上他进行了理论性的归纳,并提出了个人在印外求印的“辅助法”。其次,对于印外求印,王光烈是在崇汉的基础上以“旁通法”进行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具有纠正时弊的意义。具体如何达到“印外求印”的方法王光烈在其印论中亦有总结。
三 王光烈“印外求印”之方法表现
“印外求印”是推动中国篆刻史前进的重要发动机,是印人对于印章的新探索,王光烈在对“印外求印”进行了高度总结之后,在《印学今义》中专列“弃取”、“宏博”、“旁通”、“辅助”四章节,提出了自己对于“印外求印”之表现方法。本文对此进行总结,在王光烈的基础上提出“弃取法”、“旁通法”(因“宏博”、“旁通”两章节重复性较大,故将其融二为一)、“辅助法”,并提出个人对于“印外求印”之方法表现的理解。
1 弃取法
王光烈在《印学今义》中言:
唯有所弃,而后有所取。古今刻印家甚众,若一意学之,而无辨白之力,所学既杂,精造奚能?古人断代学文,亦即此意。然若拘迂成见,墨守一先生之言,不敢有所变通,则亦病乎隘矣。
可见学印在乎变通,有所取舍才能成就,他认为宋及元代离此较远,《赖古堂》、《飞鸿堂》中所收之印得汉印规矩者少,并且当时碑版、金文、陶文等出土极少,所以可以舍弃。浙派为当时大宗,但是有刀无笔。而皖派则是有笔有刀,但是缺少规矩。而能兼采众长者乃是赵之谦、吴昌硕二人。可以看出,王光烈的印学思想在取舍上是有分寸的。而对于“印外”文字的作用,在他的论著中也反复提到,并且专列辅助一章对甲骨、陶文、诏版、碑版、古砖瓦等文字进行专门解读。
2 旁通法
王光烈在印论中的观点是印必宗秦汉,“印外”则可以补其趣味,应博采众长,才能触类旁通。曾言:
直接有利于印学,汉印与诸家印谱是也,间接有利于印学,金、陶、骨、甲、碑、砖、印泥诸文字是也。于此二种之外,其于刻印有所辅助,亦正不尠。
其专列所可旁通篆刻的文字数种如金文、陶文、甲骨、古碑及汉碑额文、古砖瓦文、封泥诸文字,并言以上几种文字,不下于古人真迹,非后人可比之。如能备置浏览,则于印学助益良多。王光烈又在宏博篇中专列出多种适用于印内的印外文字:
若夫旁通诸书,如罗叔言之齐鲁封泥集存、殷墟书契、秦金石刻辞、秦汉瓦当文字、陶斋吉金录,商务书馆现印之愙斋集古录,思古斋之双钩汉碑篆额,冯氏之金石索,皆必购之本。各书局石印秦篆钟鼎,亦有可取者。
从其多列数目来看,王光烈对于“印外”出土的文字是极其看重的,其所说的博采亦是在此基础上发挥。只有博采众长,才能触类旁通。若是只拘泥一家则难成为印学之集大成者。
3 辅助法
辅助法顾名思义乃是为印章之辅助,是在“崇汉”思想上的创新。可知作印一事,皆须从秦、汉入手。大成以后,或造其一体,或神其变化,或辅其形式,或具其精神,百变正不离其宗。他认为作印乃是以“秦汉”为主,是印之根本。但是,又不能仅仅固守“印内”,大成之后,则要增加其他营养,如在形体上、精神上、形态上、字法上等等。并且系统了论述了流派边款的问题,为我们学习边款提供了借鉴:观浙派诸家,边款各极其妙,而能作魏碑者尠。惟赵悲盦天才隽异,独能悟得,所作阳文边款,擬魏、齐造像,亦无不神肖。即作阴文小真书,亦深得龙门笔趣,用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知印家欲习边款,魏碑实为最佳之范本也。至边款亦有作小隶书者,能作分隶,亦易著刀也。文中所说为我们提供两个方面信息。第一,在流派印章边款中,王光烈最为推崇赵之谦,因为赵之谦所作边款是“款从书出”的体现。第二,在款识中对魏碑情有独钟,是因为清代碑派书法的兴起,将魏碑、造像推崇到云端。王光烈所处时代亦是碑学延续之兴盛之时,有其所论亦乃情理之中。故“印外求印”之方法表现无论是在印章及边款中无不体现着其对印学的思考。
四 结语
王光烈作为“印外求印”思想的理论总结者,在前人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各种不同文字如何融入到印内的方法,阐释了“印外”与“印内”的统一问题。并在实践上证明了自己理论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黄惇:《中国印论类编》,荣宝斋出版社,1999年版。
[2]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
[3] 黄惇:《中国古代印论史》,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版。
[4] 马国权:《篆刻经典〈三十五举〉图释》,《书谱》,1983年版。
[5] 陈国成:《吾衍三十五举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6] 小林斗庵:《中国篆刻丛刊·赵之谦1》,二玄社,1983年版。
[7] 马国权:《近代印人传》,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陈国成,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海玉豪,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3级在读研究生)
关键词:王光烈 印外求印 《印学今义》
一 王光烈“印外求印”思想溯源
王光烈(1880-1953),作为“印外求印”思想的理论总结者,在印学理论史上影响深远,探究其印学渊源对研究王光烈印学思想的形成具有现实意义。
“印外求印”思想萌芽于宋元,成熟于清代。清以前“印外求印”思想尚处在朦胧和准备阶段。宋元之际,篆刻艺术开始萌芽。经元代赵孟頫、吾衍的提倡,文、何等人的实践,篆刻独立于书画艺术。发展伊始,篆刻家便注意到书法以及印外文字在篆刻中的“牵引”作用,这种紧密联系使篆刻家们不止一次的进行尝试,探索新的风格。虽然当时并没有提出“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但篆书的书写水平直接影响着篆刻的艺术水平,宋元时期,因石质之因,文人并不动手奏刀,而是设计印稿交于工匠进行刊刻。故在中国印论的奠基之作《三十五举》中吾衍花费了大量笔墨对“印外”之事进行阐述。
王光烈在“印外求印”理论上的阐释点首先是在入印文字上,他在《《印学今义·宗主》中言:昔刘彦和作文心雕龙,首以宗经。治印于秦、汉玺印,尤为文之于六经也。六经以前无文,秦、汉以前无印也。王光烈通过赵、吴等人的实践,在理论上归纳出了各种不同文字如何融入到印内的方法,并阐释了“印外”与“印内”的统一问题。在他所处的时代,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见在印学上王光烈是“印外求印”思想的忠实卫道士。
二 王光烈“印外求印”的实践观
在实践上王光烈篆刻亦是深受此意颇多。马国权在《近代印人传》一书中提到:辽阳鞍山偶出古币一坛,皆列国之方首尖足布,至为难得,竭力罗致,获文曰『王氏』、『长子』、『晋阳』之与姓氏、行序、别号相合者以归,诸布多文同而离合变化绝不相类,於篆刻之章法安排,启发颇大。由是进—步广为搜罗有裨於篆刻艺术之甲骨、刀布、镜铭、瓦当,尤注意购藏古玺及秦汉以来古印,晨夕摩挲,体会益夥。
可知王光烈在实践上乃是与他的理论同步,在王氏所用印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在印外文字的应用。
现就历代名家“印外求印”进行取法举例:
二十五举曰:白文印,用崔子玉写《张平之碑》上字,及汉器上并碑盖、印章等字,最为第一。黄惇先生在《中国古代印论史》一书中根据吾衍的第“二十五举”将吾衍《三十五举》推为“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理论的源头:
我们可以把这种观点视为清代“印从书出”与“印外求印”的先河。
马国权先生在《篆刻经典〈三十五举〉图释》亦持此种观点。陈国成先生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吾衍的“二十五举”是“崇汉思想”的反映。而“印从书出”产生的前提乃是篆刻进入到自书自刻之后。本文认为黄惇先生及马国权先生的观点尚有不足,陈国成先生的观点相对较全面。
首先,从实践上看“印从书出”乃是印人以自己形成的具有个性风格特征的篆书入印,由此形成了新的具有个性的印风。而吾衍所在时期,文人并没有达到自书自刻的地步,更遑论将自己的书风和印风相统一。
其次,乃是对于“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不同的理解所造成的。对于“印从书出”黄惇先生曾提出:“以印人自己形成的具有个性风格特征的篆书入印,由此而形成新的具有个性的印风。”此定义本就与其将吾衍定位为“印从书出”、“印外求印”之论相违背。另外关于“印外求印”亦不仅指文字,后人篆刻,大凡印林高手,无不博涉多种学科,从书画诗词、金石古文等边缘学科摄取养料。吾衍虽在文中涉及到文字方面,但是并没有将其运用于实践上,亦无思想上的表达。故不可将其定位为“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理论的发端。
明代朱简曾提出“笔意表现论”,在一定范畴上暗合“印从书出”的内涵,他通过刀法来表现书法的笔意,但其引入印章的书法并非个人创造,故仍不完整。丁敬作为实践者收录了许多金石碑版铭文,并在理念及言语上提出了向“印外”文字学习的思想,但是在篆刻实践上依然没有跳出“印内求印”的范畴。而邓石如则完成了书、印与自身本体的完整统一。
真正在理论及实践上都践行着“印外求印”的当属清晚期的赵之谦。作为中国篆刻史上的关键人物,赵之谦恰逢其时,在金石学兴起的背景下,通过实践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典型的“印外求印”创作模式。赵之谦没有系统的印论,但是在他的印章款识及印谱序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印外求印”思想上的实践:
稚循书来,属仿汉印。撝叔刻此,乃类《吴纪功碑》。负负!戊午十一月。(咸丰八年刻“星遹手疏”白文印)
星甫将有远行,出石索刻,为橅汉铸汉法。谛视乃类《五凤摩崖》、《石门颂》二刻,请方家鉴别。戊午七月,撝叔识。(咸丰八年刻“北平陶燮咸印信”白文印)
1 邓石如(1743-1805)所刻(石如)一印中、二字均取邓石如篆书四条屏取邓石如篆书四条屏中字。
2 徐三庚(1826-1890)所刻(谨諴)印中取《鄀公諴簠》中原字(见殷周金文集成4600页)。
3 赵之谦(1829-1884)所刻(子重)印中取《永初钟》(见秦汉金文汇编177号),取《奉山宫行镫》(见秦汉金文汇编360号)。
4 吴昌硕(1844 -1927)所刻(谷)印中取《张迁碑》碑额中原字。 5 黄牧甫(1849-1908)所刻(长宜君官)印中取《木百氏作伍子胥画像镜》,取《蜀郡董氏造洗》。
6 王光烈(1880-1953)所刻(希哲)印取自《王子钟》(见《金文编》上册第4页)
7 董作宾(1895-1963)所刻(旦冏造象)印中 取《颂鼎》(见殷周金文集成2827页),取《象且辛鼎》(见殷周金文集成1512页)。
如此可见,“印外求印”最早的实践者为邓石如,但是作为印外求印的集大成者乃是赵之谦。此上文有述。但是王光烈作为理论总结者则系统的介绍了“印外求印”的方法论。印外文字入印牵扯到许多方面,在出土资料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如何甄别运用印外文字,并将其融入到印内,并且没有违合感,这是“印外求印”思想最先要解决的问题,王光烈作为理论总结者高屋建瓴的进行了高度概括。这在当时他所处的时代无疑是有开创之功的。
“印外求印”思想发展到清末已成体系,王光烈作为继承者在前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首先在印外文字取法上他进行了理论性的归纳,并提出了个人在印外求印的“辅助法”。其次,对于印外求印,王光烈是在崇汉的基础上以“旁通法”进行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具有纠正时弊的意义。具体如何达到“印外求印”的方法王光烈在其印论中亦有总结。
三 王光烈“印外求印”之方法表现
“印外求印”是推动中国篆刻史前进的重要发动机,是印人对于印章的新探索,王光烈在对“印外求印”进行了高度总结之后,在《印学今义》中专列“弃取”、“宏博”、“旁通”、“辅助”四章节,提出了自己对于“印外求印”之表现方法。本文对此进行总结,在王光烈的基础上提出“弃取法”、“旁通法”(因“宏博”、“旁通”两章节重复性较大,故将其融二为一)、“辅助法”,并提出个人对于“印外求印”之方法表现的理解。
1 弃取法
王光烈在《印学今义》中言:
唯有所弃,而后有所取。古今刻印家甚众,若一意学之,而无辨白之力,所学既杂,精造奚能?古人断代学文,亦即此意。然若拘迂成见,墨守一先生之言,不敢有所变通,则亦病乎隘矣。
可见学印在乎变通,有所取舍才能成就,他认为宋及元代离此较远,《赖古堂》、《飞鸿堂》中所收之印得汉印规矩者少,并且当时碑版、金文、陶文等出土极少,所以可以舍弃。浙派为当时大宗,但是有刀无笔。而皖派则是有笔有刀,但是缺少规矩。而能兼采众长者乃是赵之谦、吴昌硕二人。可以看出,王光烈的印学思想在取舍上是有分寸的。而对于“印外”文字的作用,在他的论著中也反复提到,并且专列辅助一章对甲骨、陶文、诏版、碑版、古砖瓦等文字进行专门解读。
2 旁通法
王光烈在印论中的观点是印必宗秦汉,“印外”则可以补其趣味,应博采众长,才能触类旁通。曾言:
直接有利于印学,汉印与诸家印谱是也,间接有利于印学,金、陶、骨、甲、碑、砖、印泥诸文字是也。于此二种之外,其于刻印有所辅助,亦正不尠。
其专列所可旁通篆刻的文字数种如金文、陶文、甲骨、古碑及汉碑额文、古砖瓦文、封泥诸文字,并言以上几种文字,不下于古人真迹,非后人可比之。如能备置浏览,则于印学助益良多。王光烈又在宏博篇中专列出多种适用于印内的印外文字:
若夫旁通诸书,如罗叔言之齐鲁封泥集存、殷墟书契、秦金石刻辞、秦汉瓦当文字、陶斋吉金录,商务书馆现印之愙斋集古录,思古斋之双钩汉碑篆额,冯氏之金石索,皆必购之本。各书局石印秦篆钟鼎,亦有可取者。
从其多列数目来看,王光烈对于“印外”出土的文字是极其看重的,其所说的博采亦是在此基础上发挥。只有博采众长,才能触类旁通。若是只拘泥一家则难成为印学之集大成者。
3 辅助法
辅助法顾名思义乃是为印章之辅助,是在“崇汉”思想上的创新。可知作印一事,皆须从秦、汉入手。大成以后,或造其一体,或神其变化,或辅其形式,或具其精神,百变正不离其宗。他认为作印乃是以“秦汉”为主,是印之根本。但是,又不能仅仅固守“印内”,大成之后,则要增加其他营养,如在形体上、精神上、形态上、字法上等等。并且系统了论述了流派边款的问题,为我们学习边款提供了借鉴:观浙派诸家,边款各极其妙,而能作魏碑者尠。惟赵悲盦天才隽异,独能悟得,所作阳文边款,擬魏、齐造像,亦无不神肖。即作阴文小真书,亦深得龙门笔趣,用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知印家欲习边款,魏碑实为最佳之范本也。至边款亦有作小隶书者,能作分隶,亦易著刀也。文中所说为我们提供两个方面信息。第一,在流派印章边款中,王光烈最为推崇赵之谦,因为赵之谦所作边款是“款从书出”的体现。第二,在款识中对魏碑情有独钟,是因为清代碑派书法的兴起,将魏碑、造像推崇到云端。王光烈所处时代亦是碑学延续之兴盛之时,有其所论亦乃情理之中。故“印外求印”之方法表现无论是在印章及边款中无不体现着其对印学的思考。
四 结语
王光烈作为“印外求印”思想的理论总结者,在前人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各种不同文字如何融入到印内的方法,阐释了“印外”与“印内”的统一问题。并在实践上证明了自己理论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黄惇:《中国印论类编》,荣宝斋出版社,1999年版。
[2]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
[3] 黄惇:《中国古代印论史》,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版。
[4] 马国权:《篆刻经典〈三十五举〉图释》,《书谱》,1983年版。
[5] 陈国成:《吾衍三十五举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6] 小林斗庵:《中国篆刻丛刊·赵之谦1》,二玄社,1983年版。
[7] 马国权:《近代印人传》,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陈国成,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海玉豪,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3级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