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摘要】:摘 要:对于翻译的认识体现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其中存在着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分歧。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卡特福德的语言翻译理论又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将翻译从经验主义研究中走出来,深化对翻译的认识,并使之得以在科学的层面上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将两者的翻译理论作比较及其对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对等;比较;翻译理论
一、 引言
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对动态对等的阐述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Nida, 1964:159)。奈达的这一理论推翻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开始慢慢地考虑到读者的感受。与此同时,卡特福德从抽象的语言学角度出发,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诠释了翻译是什么和对等的翻译。
二、奈达与卡特福德对“对等”的解释
奈达的翻译理论强调的是两种语言的接受者对文本的感觉应该是大致相同的,所追求的是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正如他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译入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的风格上的对等”(Nida, 1969:13)。卡特福德提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的文本材料”(Catford, 1965:20)。
两者在对翻译的定义中都提出了“对等”,但深究其文字,两人对“对等”的看法和出发点是不同的。奈达所倡导的功能对等是从语义和风格两方面争取“最切近”和“最自然”的对等原则。剖析他对翻译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他将翻译分为了两个等级:最高等级和最低等级。就拿中英互译来说,由于中文和英文属于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方面,将这两种语言翻译时实现完完全全的对等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最高等级的翻译一般很难达到。另一方面,最低等级的翻译就要求译者所翻译的文章能让读者对译文理解和欣赏的程度能和原文读者的理解和欣赏大致相同,这是翻译的最低标准。当然这里奈达所说的对等绝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要去深层次地理解卡特福德的“对等”,我们必须了解他对意义的看法,他认为:“意义在我们看来,是某种语言的特性。始发语有始发语的意义,目的语有目的语的意义。”“认为始发语与目的语文本有着‘一样意义’的观点,或在翻译中发生了‘意义转移’的观点是无法成立的”(Catford, 1965:35)。从他对意义的看法得知,在他看来始发语和目的语不可能有‘一样的意义’的。任何两种语言是不可能具有完全一致的形式、完全一致的系统或完全一致的内部关系,换言之,两种语言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形式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意义是不可能跨语言传送的(林克难, 2001:2)。他所提出的“对等”也是从两个层面来展开:抽象和具体,分别是“文本对等”和“形式对应”,因为所谓的“形式意义”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是无法对等的,而只能对应。他对翻译对等词下的定义是,始发语和目的语的文本或词项如要对等,必须与他们指称的实体中的(至少)一些特征吻合(Catford, 1965:50)。他所指的实体特征包括意义和语法意义。大部分人都知道“book”是“书”的意思,但它还有“本”的意思,因为不同语境下同一个词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因此,在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中,他所表达的翻译对等词,其实是在语境下的对等词,也就是在一定的上下文当中意义相当的对等词。
对比两者对翻译所下的定义,不难看出奈达更加的注重译文读者的感受以及译文的作用,这就要根据译者主体性的需要与目的性追求。而卡特福德所推崇的对等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两种语言掌握各个方面的程度。在我看来,两人的观点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因为我们很难让译文读者的感受与原文读者的感受达到相似,而且译者的水平也是无法估量的。正如南京大学许钧教授认为: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从而达到不同文化的功能等值(许钧, 2004:35)。翻译上升到文化层面时,这就给译者一个更大的考验了。
三、奈达与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奈达和卡特福德都提出能指导翻译实践的翻译理论。奈达从读者的感受出发,强调译文的目的性;卡特福德从语言学的角度考虑音位、字位、语法、词汇,这四个方面来全面翻译文本材料。
我们知道,任何翻译理论一般都是在当时的研究背景下得出的,单单看翻译理论本身,它具有时效性,但随着学术研究的发展,翻译理论也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奈达的翻译理论起初就是为了翻译《圣经》而产生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能信仰基督教。因此,在翻译中,传达《圣经》的信息内容最为重要。在他看来,意义是可以翻译的,是可以传达的。当然他也明确说明在翻译时,意义第一,形式第二。他强调读者反应,追求等效原则。这对于圣经的翻译、或其他有类似功能的以传达信息为主的文体如广告翻译、科技翻译是一种有效的翻译原则。但对于文学翻译,特别是那些有着高艺术欣赏价值的文学,把奈达的等效作为检验和衡量译文的唯一标准不免有失妥当。
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从语言的本质上揭示了翻译过程,理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接受,他认为意义是不可翻译的,为整个翻译活动定了一个悲观的基调。在此,Maria Tymoczko教授本人同意卡特福德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和语言的意义理论密切相关,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意义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完全转换只能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理想(马会娟, 2001:62)。虽然卡特福德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使翻译更加的客观、科学。他所关注的翻译中的转换,能更好的让译者去应对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考虑到原语各具体方面,转换被看做是在各具體符号层次必要的不可或缺的改变。由于系统差异,转换的发生是必要而恰当的(Mona Baker, 2004:227)。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卡特福德研究的最大单位是句子,没有考虑段落或篇章,在当今的文本翻译领域,未免有些局限性。
四、结论
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对当今的翻译实践都有其指导作用,正如卡特福德说过,翻译等值依赖于功能、关联、语境、文化等一系列的交际特征,而不仅仅只是语言形式标准。他给翻译设定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比奈达的更为抽象,而且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翻译涉及的行业远远超出了文学类翻译,从而奈达的翻译理论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给外语学习者很多启发,通过查原文字典学习外语,摆脱词汇学习一一对应的误区,时刻铭记“对等词不对等”。总之,不管是奈达还是卡特福德,他们都对翻译界有着重大贡献,只是各自有其所着重关注的点。
参考文献:
[1]J. C. Catfo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Oxford: OUP, 1965: 20-50.
[2]Eugene A.Nida & Charles R.Taber.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1964:159.
[3]Eugene A.Nida & Charles R.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1969:13.
[4]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M].2004:227.
[5]林克难.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6]馬会娟.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概况——兼谈Maria Tymoczko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1(2):62.
作者简介:鲍叶(1994—),女,浙江金华人,现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6级翻译硕士,研究方向:笔译方向。
陈倩(1993—),女,江苏连云港人,现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6级翻译硕士,研究方向:笔译方向。
【摘要】:摘 要:对于翻译的认识体现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其中存在着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分歧。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卡特福德的语言翻译理论又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将翻译从经验主义研究中走出来,深化对翻译的认识,并使之得以在科学的层面上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将两者的翻译理论作比较及其对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对等;比较;翻译理论
一、 引言
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对动态对等的阐述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Nida, 1964:159)。奈达的这一理论推翻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开始慢慢地考虑到读者的感受。与此同时,卡特福德从抽象的语言学角度出发,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诠释了翻译是什么和对等的翻译。
二、奈达与卡特福德对“对等”的解释
奈达的翻译理论强调的是两种语言的接受者对文本的感觉应该是大致相同的,所追求的是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正如他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译入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的风格上的对等”(Nida, 1969:13)。卡特福德提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的文本材料”(Catford, 1965:20)。
两者在对翻译的定义中都提出了“对等”,但深究其文字,两人对“对等”的看法和出发点是不同的。奈达所倡导的功能对等是从语义和风格两方面争取“最切近”和“最自然”的对等原则。剖析他对翻译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他将翻译分为了两个等级:最高等级和最低等级。就拿中英互译来说,由于中文和英文属于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方面,将这两种语言翻译时实现完完全全的对等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最高等级的翻译一般很难达到。另一方面,最低等级的翻译就要求译者所翻译的文章能让读者对译文理解和欣赏的程度能和原文读者的理解和欣赏大致相同,这是翻译的最低标准。当然这里奈达所说的对等绝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要去深层次地理解卡特福德的“对等”,我们必须了解他对意义的看法,他认为:“意义在我们看来,是某种语言的特性。始发语有始发语的意义,目的语有目的语的意义。”“认为始发语与目的语文本有着‘一样意义’的观点,或在翻译中发生了‘意义转移’的观点是无法成立的”(Catford, 1965:35)。从他对意义的看法得知,在他看来始发语和目的语不可能有‘一样的意义’的。任何两种语言是不可能具有完全一致的形式、完全一致的系统或完全一致的内部关系,换言之,两种语言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形式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意义是不可能跨语言传送的(林克难, 2001:2)。他所提出的“对等”也是从两个层面来展开:抽象和具体,分别是“文本对等”和“形式对应”,因为所谓的“形式意义”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是无法对等的,而只能对应。他对翻译对等词下的定义是,始发语和目的语的文本或词项如要对等,必须与他们指称的实体中的(至少)一些特征吻合(Catford, 1965:50)。他所指的实体特征包括意义和语法意义。大部分人都知道“book”是“书”的意思,但它还有“本”的意思,因为不同语境下同一个词可以有不同的意思。因此,在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中,他所表达的翻译对等词,其实是在语境下的对等词,也就是在一定的上下文当中意义相当的对等词。
对比两者对翻译所下的定义,不难看出奈达更加的注重译文读者的感受以及译文的作用,这就要根据译者主体性的需要与目的性追求。而卡特福德所推崇的对等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两种语言掌握各个方面的程度。在我看来,两人的观点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因为我们很难让译文读者的感受与原文读者的感受达到相似,而且译者的水平也是无法估量的。正如南京大学许钧教授认为: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目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从而达到不同文化的功能等值(许钧, 2004:35)。翻译上升到文化层面时,这就给译者一个更大的考验了。
三、奈达与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奈达和卡特福德都提出能指导翻译实践的翻译理论。奈达从读者的感受出发,强调译文的目的性;卡特福德从语言学的角度考虑音位、字位、语法、词汇,这四个方面来全面翻译文本材料。
我们知道,任何翻译理论一般都是在当时的研究背景下得出的,单单看翻译理论本身,它具有时效性,但随着学术研究的发展,翻译理论也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奈达的翻译理论起初就是为了翻译《圣经》而产生的,最终目的是让读者能信仰基督教。因此,在翻译中,传达《圣经》的信息内容最为重要。在他看来,意义是可以翻译的,是可以传达的。当然他也明确说明在翻译时,意义第一,形式第二。他强调读者反应,追求等效原则。这对于圣经的翻译、或其他有类似功能的以传达信息为主的文体如广告翻译、科技翻译是一种有效的翻译原则。但对于文学翻译,特别是那些有着高艺术欣赏价值的文学,把奈达的等效作为检验和衡量译文的唯一标准不免有失妥当。
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从语言的本质上揭示了翻译过程,理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接受,他认为意义是不可翻译的,为整个翻译活动定了一个悲观的基调。在此,Maria Tymoczko教授本人同意卡特福德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和语言的意义理论密切相关,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意义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完全转换只能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理想(马会娟, 2001:62)。虽然卡特福德为翻译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使翻译更加的客观、科学。他所关注的翻译中的转换,能更好的让译者去应对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考虑到原语各具体方面,转换被看做是在各具體符号层次必要的不可或缺的改变。由于系统差异,转换的发生是必要而恰当的(Mona Baker, 2004:227)。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卡特福德研究的最大单位是句子,没有考虑段落或篇章,在当今的文本翻译领域,未免有些局限性。
四、结论
奈达和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对当今的翻译实践都有其指导作用,正如卡特福德说过,翻译等值依赖于功能、关联、语境、文化等一系列的交际特征,而不仅仅只是语言形式标准。他给翻译设定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比奈达的更为抽象,而且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翻译涉及的行业远远超出了文学类翻译,从而奈达的翻译理论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卡特福德的翻译理论给外语学习者很多启发,通过查原文字典学习外语,摆脱词汇学习一一对应的误区,时刻铭记“对等词不对等”。总之,不管是奈达还是卡特福德,他们都对翻译界有着重大贡献,只是各自有其所着重关注的点。
参考文献:
[1]J. C. Catfo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M].Oxford: OUP, 1965: 20-50.
[2]Eugene A.Nida & Charles R.Taber.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1964:159.
[3]Eugene A.Nida & Charles R.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1969:13.
[4]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M].2004:227.
[5]林克难.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6]馬会娟.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概况——兼谈Maria Tymoczko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1(2):62.
作者简介:鲍叶(1994—),女,浙江金华人,现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6级翻译硕士,研究方向:笔译方向。
陈倩(1993—),女,江苏连云港人,现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6级翻译硕士,研究方向:笔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