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人的豪气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578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云冈石窟能够读到拓跋鮮卑人的性格来。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北魏王朝是短暂的。她只是中国历史中秦汉之后第一个长达二百八十年大分裂时代里众多倏忽即逝的王朝中较长的一个王朝。从北魏建都到分裂,充其量不过一百四十余年历史。与中国历史长河相比,不过是短暂的一个波浪,理应留不下什么痕迹来。就像那个时代里的一些短命王朝似的,有的只留下一个半个风流故事,艳话笑话,供后人笑谈罢了。有的甚至连笑话都没来得及留下。可是,北魏王朝却在中国的历史上来了一个大手笔,不仅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与江左风气不同的魏碑,还将自己的王朝永久地雕刻在了大同云冈武周山的石头上,雕刻在了洛阳龙门的石头上,......。以至于人们看到石窟,就不得不想到北魏这个由鲜卑人拓拔部族所建立的王朝来。
  我觉得,在中国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云冈石窟无疑是值得骄傲的。除敦煌的莫高窟和洛阳的龙门石窟外,其它历史遗产无论就历史跨度还是作品的宏伟度,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在北京的故宫,我体验不到那种历史的震撼,有的只是一种对殿堂的好奇和皇权的敬畏。万里长城不愧为中国龙,它让我感觉到了那种心灵的震撼。只是,万里长城虽说始于秦王朝,但现存的像八达岭、幕田峪、山海关、嘉峪关等,都为明代遗存,与云冈石窟相比历史跨度终究不够大。秦长城则早已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难觅踪迹。云冈石窟大佛则千年不变,威座于武周塞,感受平城千年冷暖,阅尽平城千年烽火。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历史之久远可以使我们傲视世界。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的历史实物遗存却少得可怜。我觉得,这主要归咎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古代建筑多为砖木结构,不像中东或西方的一些著名古建筑,是用花岗岩之类的石头筑就的,很难持久;二是战争损毁,中国的历代战争中很少没有大加焚毁的。富丽堂皇的阿房宫项羽一把火三个月不灭;长安城在唐帝国之后,屡建屡成为废墟。就连云冈石窟在北魏之后不仅日见没落,还遭遇了多次兵薨。最近的一次发生在明末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占大同,挥戈东去,留过天星张天琳镇守大同。大顺军兵败后从武周塞西撤,将云冈木构窟檐全部烧毁,“色楯连延,层檐竦峙”的十寺成为灰烬。好在那些石头是焚不毁的。
  北魏佛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佛教依附于皇权。北魏的佛教有强烈的国家色彩。佛教也为当时的皇权服务。据专家猜测,云冈石窟的佛像其面部特征可能有北魏统治者的痕迹在里面。如果如是的话,我们不能不慨叹北魏统治者谋略的深远。所谓人生在世,追求的不过名利二字,对于帝王来说,利可能容易做到,名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更难做到永恒。在这里,在云冈石窟,北魏的统治者做到了。在云冈,北魏的统治者借佛教创造了一番“与天地而同久”的永业。
  金代曹衍在撰写《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石窟寺》碑文中说“然而,虑不远不足以成大功;工不大不足以传永世。且,物之坚者莫如石,石之大者莫如山,上摩高天,下蛹厚地,与天地而同久。是以昔人留心佛法者,往往因山以为室,即石以成像,盖欲广其供养与天地同久。虑远而功大矣”。
  南北朝时期,在西域、河西一带,凿窟刻石成像以求供养,似成风气。然而,其规模有限,大多为小型坐禅窟。虽然,早于北魏时期,也确有人在河西的敦煌,进行了大规模的石窟开凿,可是,与云冈石窟相比,敦煌石窟鲜见石头凿就的佛像,多为壁画或泥塑。在云冈,鲜卑人则进行了大胆的超越,不仅超越了那种小型坐禅窟的格局,也超越了那种泥塑或壁画式的格局,将自己的形象放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凿山成佛,建造出如此大型的、辉煌的、气势赫赫的大供佛窟来。既有“石室”遗风,又有万世长存之意。这种大气派、大窟、大佛,以及粗犷、豪放、顶天立地、不可一世的风格,正是鲜卑人那种豪气万丈、扩地千里的气势的表现。
  “塞北风”
其他文献
踩着真实的泥土,走向乡村的深处。早起,在田间地头,和正在锄草的刘富贵聊一通玉米和灌溉;二大头(绰号)把我拽进他新盖起的小院,摘下一根长满嫩刺儿的黄瓜塞在我手里;嚼着脆生生、甜滋滋的嫩黄瓜,跨进李老师(退休已近二十年)家的大院子,坐在铺着新油布的大炕上,盘起腿,和几位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一起喝恒山茶;轻轻剥着李师母炒得焦香的葵花籽,听他们闲聊随意捡拾起来的一个又一个话题。晌午,院子里小黑(看门的狗)
期刊
我步入市老年大学的艺术殿堂已有十数载,在追求各种艺术的道路上,感恩于老年大学的各位老师。他们精湛的技艺,各自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品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在这所夕陽仍旧灿烂的学堂里学到了年青时没有机会涉猎的各种艺术。感恩党的政策,让我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艺术细胞在不断迸发,重新回到第二青春期。在这里我曾参加了书法、二胡、声乐、舞蹈、英语等各个班的学习,但至今让我不能丢舍的却是英语班,因
期刊
初冬来临,塞上已是寒气袭人,气温降至零度以下,此时农家菜地里仅剩的长白菜也停止了生长,到了该收获的季节了。每逢进入这个时期,大同人便开始腌制“酸窝儿菜”了。“酸窝儿菜”是大同地区民间以长白菜为原料腌制而成,供冬季食用的一种传统名菜。  塞上大同属高寒地区,以往到了冬季,在没有推广塑料大棚之前,人们的主要蔬菜就是长白菜、圆白菜以及萝卜土豆。虽说那时民间家家户户有山药窖子,但因通风不畅,窖内温度不好控
期刊
“走,请你吃土饭去。”天南地北,常常听到这样热心的邀约。  土饭这个“土”字,用得很妙。一个土字,大致说明了请饭的基本定位,烟火气息浓郁,多少也带了一点点怕上不得台面的自谦。以土字而不以其他字眼来修饰这顿饭,也很绝,言谈之间已经大致匡定了吃喝的地域特色,尤其显示出一种不容商量的排他性,从而凸显了餐桌上的独特和唯一。因而,去到一个地方,吃上一顿土饭,实际上就有了一把了解当地风俗民情的钥匙。  山西民
期刊
春天来了,位于天镇县城西北10公里处的李二口村万亩杏花争相盛花,芬芳吐艳。花海与长城相映,绘出一幅雄浑壮丽的江山图画,吸引众多游人纷至沓来一饱眼福。不过,多数游人沉浸美景之时,却忘记李二口的“长城三奇”,从人文旅游角度而言,这才是李二口最值得探寻的所在。  一奇:  建在巨石上的墩台  墩台,明代边镇对敌台与烽火台的统一称谓,简称为墩。建在长城墙体上的称骑墙墩,以线状立于墙内或墙外负责烽火传讯的称
期刊
在大同古城的马王庙街18号,有一方四合院隐没在闹市深处。这是大同著名的魏碑书法家——张霭堂先生的故居。2015年,张霭堂先生的后人,将这座祖传的院落捐赠给了政府,在院子旧址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加固,并设立魏碑书法家张霭堂故居纪念馆,于2017年正式对外开放。如今,这里是大同市博物馆的分馆之一,展示着张霭堂先生的生平经历及书法作品,传达着对张霭堂先生的缅怀纪念。  张霭堂(1890—1973),名世祥
期刊
儿时,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看耍猴。耍猴又叫猴戏,在小孩子的眼里,充满了趣味和神奇。  我所见到的耍猴人百分之百都是河南老乡,他们牵着几只猴子,背着再简单不过的行囊,爬山涉水,来到遥远的塞外边陲,其艰辛可想而知。  耍猴人个个衣衫褴褛、囚首垢面,与猴子一样肮脏,浑然一体。也怪不得他们如此邋遢窝囊,那时的归绥,处处黄土地,无风三尺土,有雨两脚泥。在这样的场地上蹦蹦跳跳地表演,其结果只能落得个灰头土脸。围观
期刊
相较于丝竹管弦,锣鼓是有些粗鄙的。  他们,跳跃起来最快不过三十二分值,挣了命也只是简单的“咚咚锵”。锣鼓最容易唤醒听觉,也最可能制造烦躁,初闻人们心旌荡漾,用不了三五分钟,兴致就减弱一半,继而心烦意乱、塞耳避之。所以,就有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所以,大多时候锣鼓只在幕后充当配角。即使是在打擊乐音乐会上,大多也会拉些管弦充内涵、壮声势。因其铿锵之势而青睐者众,但真正抵达内心深处的寥寥
期刊
一  一个小地方人去寻找另一个小地方  也就是从山北的堡子,赶往山南的堡子  我们操着同样的方言俚语,吃着一样的  山药蛋炖粉条。必须再来一坨裹了胡麻油的  素糕,就着甜苣菜白生生的根,呱嗒着  —— 一苗黍子,精个灿灿的光景  二  暑伏。晌午。  圪梁梁上的日头脾气再火爆,也惹不恼  一眼石窑洞。躺进他冷静的怀抱,仿佛  自个儿也是一块石头,熄灭了风尘里  灯火。踏实得像院里的那盘石磨  磨碎
期刊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于7月16日至31日在福建省富州市举办。大会通过决议,长城获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  7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妻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史研究是传承开发利用世界遗产的
期刊